中国外交转型的微观社会互动分析

中国外交转型的微观社会互动分析

ID:12574436

大小:31.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17

中国外交转型的微观社会互动分析_第1页
中国外交转型的微观社会互动分析_第2页
中国外交转型的微观社会互动分析_第3页
中国外交转型的微观社会互动分析_第4页
中国外交转型的微观社会互动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外交转型的微观社会互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外交转型的微观社会互动分析关键字:中国,外交,转型,微观,社会,互动,分析中国外交转型的微观社会互动分析本文为Word文档,感谢你的关注!  [摘要]社会认同的转化,成为中国外交转型和变化的非物质性动因。中国面对国际社会时,如何展现一个积极的国家自我,进行印象管理和身份展示,以及在此过程中的内在认知差异和张力,是中国外交转型的微观社会互动内容。中国外交的目标维度包括权力、地位和价值三个方面,但三种外交仪式具有多重性和模糊性特点,中国外交在印象管理和身份展示过程中,需要契合话语与行为、政府与社会以

2、及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一致性;权力、地位和价值仪式的挫折会产生中国的情感反应,以及外交的管理策略调整。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微观社会互动研究,对于中国公共外交、国际形象管理等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中国外交转型;社会认同;印象管理;情感  []D820  []A  []0257-2826(2015)05-0034-10  自改革开放以降,中国步入了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动日益密切。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自身实力也得到快速的发展,2011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随着中国自身

3、发展的加速以及与国际社会互动的深入,中国对外关系的变化与转型也日益成为一种事实和理论话题。既有研究大都聚焦于政策和战略层面的讨论,比如中国外交转型的必要性、中国对外战略和政策是否要调整,即“韬光养晦”等政策在当下的适用性等;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积极调整,又触发了大量研究中国外交的调整和转型的争辩,比如从“韬光养晦”到“奋发有为”的转变;理论层面而言,经济视角主要分析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经济逻辑和后果,而社会视角往往注重中国国际化过程和身份的变化,即中国加入国际社会的过程以及身份转化的动力。这些研究

4、较好地探析了中国与国际社会互动以及中国外交变化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政策变化,但对于中国外交的社会行为模式的讨论,仍略为不够。有鉴于此,本文将建构一种中国外交的角色互动模式,讨论中国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在融入国际社会,与国际社会进行外交和战略互动过程中,如何呈现自身国际形象,扮演国家实体或自我,进而,讨论这种社会互动的内在认知差异、不一致以及中国的情感反应。上述问题的讨论,基于社会互动的角度,构成中国外交转型的社会认同变迁基础,意在总结中国外交的社会微观互动模式,提炼中国外交的社会行为特性。  一、理论视角

5、演进:从社会认同到身份仪式  从国际关系理论视角观察,中国外交转型的背后动因,主要分歧在于利益还是身份促进了外交行为的变化。如果将利益看作一种社会建构的事实,而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话,那么,任何理性主义和物质主义讨论下的利益观,都必须进行社会意义的解析,如此利益作为影响外交变迁的因素才具有意义。而身份变化的来源,有强调国际环境和制度的压力作用,也有强调中国自身的学习和调整。既有研究主要从以下几种路径出发,探析中国身份变化与外交转型的关系。  第一,身份的因果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

6、是不断变化的,从之前的体系对立者,到改革开放后的体系参与者身份的变化,成为中国外交转型与变化的身份动因。不过,身份变化的逻辑,并不一定与外交转型的实践与行为相一致。比如,到底是外交转型实践在前,还是身份变化在前,这仍需要加以仔细辨析;在身份未发生变化之时,外交战略以及具体实践可能也会发生相应的转化。再者,身份变化也可能与外交转型是同步进行,都受国内政治以及国际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压力影响。总之,身份变化动因的解释,能够说明较长时段的中国外交的演进,特别是重大的历史转折和变迁,但是具体的历史和空间维度上,

7、中国外交的转型与中国与国际社会身份变化的关系,并不必然具有决定论的性质。  第二,身份冲突说。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身份定义,已经由修正主义的革命者转变为体系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这既促成了中国外交总体战略和具体策略的变化,同时也决定了宏观背景中,中国外交与国际体系不是一种对抗的关系。但是,中国与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为主导的国际体系仍存在社会身份的差异,也就是说,中国当前仍处于融入国际体系的过程之中,而并没有完全成为西方国际体系中完全同质的一员。所以,这种社会身份的差异,包括政治和文化意义上的差异,使得中国与

8、国际社会,特别是美欧等既有霸权体系产生战略竞争以及社会身份的冲突。这就是中国对外关系研究中,中国的社会身份到底会导致中国与国际主导体系和霸权的冲突,还是可以走向和谐的辩论。  第三,社会过程说。从社会化角度来看,中国对于国际社会持一种逐步融入的态度。具体到外交实践上,中国对国际规范和国际制度的社会化过程,反映了中国外交转型的内在规范的演进进程。因此,既有研究基于社会化角度,分析中国如何接受和内化国际规范的过程和机制,同时也讨论国际规范如何教授中国、对中国的国内政治、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