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569209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7
《【技术探讨】 有无abs的车辆在同样速度下在高附着系数路面的制动性能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技术探讨】有无ABS的车辆在同样速度下在高附着系数路面的制动性能分析我用制动时间这个角度来分析所有问题。 同样的时速,刹车时间越短,制动性能越好。(若对这一点有异议的,我有15000字的资料,可以慢慢看,最后你会同意的。)我们就从刹车过程所耗用的时间来分析有ABS的车和没有ABS的车的制动性能。 有ABS的车的制动时间:制动过程中刹车系统吸收动能的时间(盘和片的摩擦)+由于ABS工作间隙暂时失去制动的瞬间的时间之和(这期间盘和片是分开的,也就是刹车系统没有吸收动能) 无ABS的车的制动时间:制动过程中刹车系统吸收动能的时间(盘和片的摩擦)+车轮抱死
2、后,其滑行直至停止的时间(这期间,盘和片是紧密结合的,但是没有发生摩擦,刹车系统也没有吸收动能)。 从上面的公式很容易得出来一下两点结论:(好,指对刹车有利,不好,反之) 1刹车系统吸收动能的时间越长越好,也就是盘和片发生摩擦的时间越长越好; 2刹车系统没有吸收动能的时间越短越好,也就是盘和片或分开或抱死的时间越短越好。 Armstrong已经指出了,没有ABS的车子,在高附着系数的路面上的制动性能要强过该车在低附着系数路面上的制动性能。这个正好印证了上面的结论2.(无ABS的车在高附着系数的路面抱死时间一定短于该车在低附着系数的路面上的抱死时间)
3、 树桩多次指出,ABS的作用就是在即将抱死的临界状态时,将刹车系统释放,使其重新进入新一轮的摩擦状态,周而复始,直至停止。正好印证了上面的结论1.(增加刹车系统吸收动能的时间) 那么,有ABS的车和没有ABS的车到底谁的制动能力好呢? 根据上面的两个结论,我们分两种情况分析: 第一,是两种车在低附着系数的路面上: 有ABS的车,当踩下刹车,很快抱死,然后很快启动ABS,然后又很快抱死,然后松开,然后又很快抱死。。。也就是说,abs很快启动,每次刹车系统吸收的动能有限,通过多次的刹车来达到吸收绝大部分动能(还有一部分在抱死的时候被滑动
4、摩擦吸收了,虽然很少)使得汽车静止的目的。 无ABS的车,当踩下后同样也是很快抱死,但是,从此以后,所有的动能吸收全部交给滑动摩擦了,一是滑呀滑,直至停止。 显然,在低附着系数的路面上,有ABS车的制动性能强于无ABS的车,此外,有ABS的车抱死后还可以对转向系统进行操作。 第二种情况,就是在高附着系数的路面上,这种情况的讨论非常激烈。 有ABS的车,在抱死前,刹车系统已经吸收了相当部分的动能了,然后ABS启动以后的每一次盘片结合,都能够吸收可观的动能,在相对少的次数后,车辆完成制动。 无ABS的车,在抱死前,刹车系统吸收的动能和有ABS
5、的一样,之后完全就是靠滑动摩擦来完成制动了。 那么我们要比较的就是:在初次制动吸收部分动能之后,是“无ABS的车的滑动摩擦吸收的动能的时间”短呢,还是“有ABS的车的多次制动吸收的动能的时间+ABS启动工况中每一次盘片分离的时间的累积”短? 我看,本贴中诸位辩驳最激烈的问题的实质,也就是上面的这个比较。 继续刨根问底,就是盘和片的摩擦系数比轮胎和高附着路面的摩擦系数大多少的问题了,够不够abs启动后所有盘片分离的时间耽误? 当然,这个比较是要靠数据来说话的,所有的数据采集要考虑不同速度、不同ABS工作频率、不同汽车的盘片摩擦,我估计可能只有
6、才起步的ABS公司才愿意斥资做这个工作。 但是,我们都是10+驾龄的驾驶员,我们的感官和经验是能够证明一些问题的。在我看来,ABS每秒工作数十次,盘片分开只是瞬间的事情,所有的盘片分开的时间和,很有限。 而盘片的摩擦系数是非常大的,汽车配件厂家选用的盘片材料都要通过N多测试的,是绝对大比分胜过轮胎和高附着系数路面的摩擦的,要不然,怎么叫抱死呢。 而且,全世界各国对于路面的摩擦系数也是有规定的,理论上说是不可能有路和胎的摩擦系数大于盘片摩擦系数的路面的。 没有ABS的车子的抱死后的情况我们都是见过的,几条漆黑的印子,那是什么?是轮胎的橡胶液化后分解
7、后的样子,这个过程对于摩擦是起反面作用的,也就是说,没有abs的车抱死后的摩擦不会好于轮胎和路面在常温下的摩擦,更不会好于盘和片的摩擦。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任何情况下有ABS的车的刹车性能都会强于没有ABS的车,虽然上面的一些关键性数据我没有举出,但是法规强制ABS为标配和汽车制造业的潮流趋势间接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咱QQ就是方便灵活经济的小车,就是图个实在和“有车”,平时注意保养和安全意识,没有ABS照样开得刚刚的。安全中最重要的就是主观看全,我的师傅们开大货开212开嘎斯,北闯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