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554091
大小:10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7
《湖南2017中考语文第二部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十九马说素材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十九、马说唐·韩愈◎考情搜索:近6年36卷中,2014张家界以课外文言文对比形式考查。◎2017重点猜押地市:衡阳、常德。原文呈现参考译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①千里马常有,可是伯乐却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好马,只能辱没在低贱人的手中,(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用“千里(马)”的称号称呼(它)。段层精解:第一部分: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指出正因为“伯乐不常有”,千里马才终被埋没摧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
2、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③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日行千里的马,有时吃一顿能吃完一石谷子,②喂马的人却不知道它是千里马而去喂它。这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③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特殊的本领和英武的体态不能表现在外面,想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够,又怎么能让它日行千里呢?段层精解:第二部分:揭示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原因。④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⑤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④鞭打它不能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喂饱它而使它的才能无法施展
3、出来,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握着马鞭面对着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好马!”唉!⑤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这是不认识(千里)马呀。段层精解:第三部分:抨击了那些不能正确对待千里马却大呼“天下无马”的人。【全文中心】本文通过叙述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性作用,描述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揭示了食马者的浅薄、愚妄和无知,痛斥了当时的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重用人才。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对人才被埋没的同情和理解,希望人才能被发现和重用。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不平,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行为进行了讽刺和控诉。【写作特色】(1)托物寓意,抨击摧残、
4、埋没人才的现实。(2)文字简短,结构精巧。正面提问、反面论述相结合。XX中心小学每周例会教师谈课改体会(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主题:《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主讲人:2018年3月23日(第3周)内容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
5、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7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
6、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知识,可以减小学生对于单纯宣教的抵触情绪,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此外,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有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可以利用教学契机,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二、打造生活化课堂,引导学生形成道德意识在小学课堂教学当中,要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打造生活化课堂入手。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很多学生对于德育教育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为小学德育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明显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学生对于课堂和教学内容缺乏认同感,无
7、法深刻感知德育课程蕴含的道理与教学内容。对于此,要想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构建生活化课堂入手,让德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提升其认知能力,进而通过理论宣导,引起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体思想与德育意识。7在教学实践当中,小学教师要充分运用多样化教学素材,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学生深入课堂体系当中,提升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提升道德培养效果。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所学内容当中,很多文章都是开展的德育教育的合适载体,比如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