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的教学案例

摩擦力的教学案例

ID:12537423

大小:54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7

摩擦力的教学案例_第1页
摩擦力的教学案例_第2页
摩擦力的教学案例_第3页
摩擦力的教学案例_第4页
摩擦力的教学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摩擦力的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年级高一科目物理第三节摩擦力★ 教学目标1、知道摩擦力的含义,并能分析一些常见事例2、公式是必须掌握的3、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及其方向的判定★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1、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2、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3、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难点:1、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2、静摩擦力大小的简单计算★教材内容详解新课引入:小游戏:两位学生比赛用筷子夹杯子里的弹珠,看谁在规定时间里夹得多,说明用筷子夹住弹珠时因为筷子和弹珠间有摩擦力的作用,所以弹珠被夹起,然后让两位同学用铁质的比较光滑的筷子再做

2、一次,让他说明不同的筷子夹弹珠的难易程度并解释原因,由此引入摩擦力的定义。一、静摩擦力(重点一)一辆卡车停在路上,你用力推时,卡车不动,是什么力阻碍它的运动呢?答案是“静摩擦力”又如图3—3—1所示,斜面上放一物体,两者都停止,但物体A有相对斜面下滑的趋势,仍然是静摩擦力阻碍了两者的相对滑动。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而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当它们之间存在滑动趋势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物体间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静摩擦力.2、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相接触;②接触面不光滑;③两物体间有弹力④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3、大小:如图3—3—2所示,水平面

3、上放一静止的物体,当人用水平力F推时,此物体静止不动,这说明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当人用2F的水平力去推时,物体仍静止不动,此时静摩擦力的大小为2F.可见,静摩擦力的大小随推力的增大而增大,所以说静摩擦力的大小由外部因素决定.可以利用力的平衡来求解。当人的水平推力增大到某一值Fm时,物体就要滑动,此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我们把Fm(或者Fmax)叫做最大静摩擦力,故静摩擦力取值范围:0.说明:①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无关,但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②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充当动力,如人跑步时地面给人的静摩擦力就是动力,传送带上的物体随传

4、送带一起动,静摩擦力也是动力.③最大静摩擦力一般比滑动摩擦力大些,但有时认为二者是相等的。4、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如图3—3—3所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m有沿斜面下滑的趋势,所以物体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又如图3—3—4所示,用力F拉水平地面上的A板,A板及板上的物体B保持相对静止做加速运动,对B而言,对地是运动的,但相对A是静止的.可假设A、B间无摩擦力,则A做加速运动时,B不可能随A一起运动,故A、B间有摩擦力.而B毕竟相对A有向后运动的趋势,所以B受到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的静摩擦力的作用。

5、注意: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也可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如手握瓶子在水平方向上运动,此时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与运动方向是垂直的。5、用假设法判断摩擦力是否存在:判断静摩擦力是否存在,要看是否具备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但在通常情况下,其他条件是具备的,关键看物体是否有相对运动趋势.要判断是否有相对运动趋势,可用假设法判断,假设法有两种,一种是假设接触面光滑,不存在摩擦力,看是否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另一种是假设摩擦力存在,看是否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第一种假设往往用来判断做变速运动的

6、物体的静摩擦力和其他外力存在但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静摩擦力.第二种假设往往用来判断物体不受其他外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静摩擦力.假设法只是判断摩擦力的一种方法,有时还可以根据里的作用效果判断二、滑动摩擦力(重点二)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挤压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在它们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滑动摩擦力。如图3—3—5所示,用弹簧秤水平方向拉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使木块缓缓滑动(接近匀速).可以从弹簧秤上读出拉力F拉的大小取木块研究,在水平方向上,由于木块可视为匀速运动,据二力平衡条件知,木块受一个向左的力F与拉力平衡.力F就是滑

7、动摩擦力。2、产生条件:①两物体接触;②两接触的物体必须相互挤压,发生形变,有弹力;③两物体间要发生相对滑动;④两接触面不光滑.3、大小:实验研究:上述中,在竖直方向上,由二力平衡条件知,木块所受的重力G与水平面对它的弹力FN大小相等.(G可用弹簧秤测量)讨论:滑动摩擦力F与弹力FN有何关系呢?方法:在木块上放砝码,用力拉动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从弹簧秤上读出拉力的大小,从而知道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记下F及FN大小并填入表格中,改变砝码的重力,重做几次,得到几组F、FN的数据.结论:两个物体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与正压力FN成正比,即:若将木块放在其

8、他物体上(如玻璃)做相同的实验,上式仍成立,只是比例系数μ不同.说明:①μ叫做动摩擦因数,它只与接触面的材料、粗糙程度有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