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527217
大小:4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7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由于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合理地利用竞争机制,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及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而成为了新课改所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在这种理念下,愈来愈多的一线教师尝试着结合学科特点运用合作学习法,把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广泛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对推进
2、新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不无忧虑地看到,小组合作学习法一时成为了万能法宝,一些教师上课必小组合作,殊不知合作学习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其利也有其弊,导致在相当多的课堂上,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其“形”,而无其“实”,不但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真正的作用,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甚至还存在许多误区。为此,我们课题组决定在小学数学高段中再进行《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期望通过课题研究,使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准确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理念,正确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要领,
3、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以提高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一)理论建构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告别“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状态,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在通过与别人相互合作、交流之后获得一种与人交往的能力,从而获得同学的认可与友谊,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
4、知识,而是积极的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向内的转移和传递,更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孩子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群体动力”理论认为:在一个合作性的集体中,具有不同智慧水平,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的成员集在一起,相互依赖,共同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并成为其中一员,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交流的撞击中,产生新的认识,上升到创新的水平。这对那些动机、毅力、责任心相对较弱的学生会产生积极的
5、群体压力,有利于学生产生自尊自重的情感,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的效果。在我国,近几年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研究过程中,人们也在反思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二)研究目的及实践意义1、分析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广泛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
6、原因及对策,构建科学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2、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改变师生之间当前教学交往形式单一现象,运用合作学习,采用多种教学交往形式,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3、科学的、合理的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往品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一)现阶段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及原因分析。1、随意分组,忽视了学生基础的差异性。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创设“组间同
7、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形式来改变班级教学结构,它要求教师组织好相对稳定的实实在在的合作学习的集体,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益。而有些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不注重小组成员搭配的合理性,随意分组讨论,或同一位置两个同学一组,或前后两个位置四个同学一组,不考虑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不同层次,学习能力的不同层次,表达能力的不同层次等,这样势必会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造成不少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迷失了自我。2、小组合作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合作学习没有从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角度出发,只是为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公开课教学中,许多老师把“
8、小组合作学习”当作教学时髦的一种幌子,作为一张美丽的标签帖在课堂上,不顾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是否具有小组讨论的必要,就盲目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纯粹是为了合作而合作。看似轰轰烈烈,实则空空洞洞,小组合作成为了制造主体学习热烈气氛的工具,导致小组合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