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523405
大小:2.45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7
《日产装配技术--齐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装配、安装技术齐藤资料4装配·安装技术4.1组装技术4.1.1组装的自动化和设备的先进技术装配单元由发动机、动力传动装置和行驶装置等构成,装配单元内的发动机如图4.1所示。发动机是由缸盖、缸体和变速器等三大部件组成。发动机可分为。往复式发动机。转子发动机变速器可分为。自动变速器。手动变速器。无级变速器等种类、形式。a.装配工序及生产线构成以组装发动机为例,它的工序流程如4.2图所示。发动机整体装配线由流水作业方式的(滚道)发动机主(总)装线、发动机次装线及分次装线组成。发动机次装线由缸盖次装线和缸体次装两大部分构成,在总装配线上装配变
2、速器等部件。连杆,曲轴装配工序缸盖装配工序辅、次装配线辅装配线复合功能装配质量保证工序产品检查线总装配线辅装配生产线缸体装配工序出厂变速器组装线图4.2装配单元组装线概要(本田技术)在总装配线上完成的动力单元,用汽油点火使其驱动或借助外部驱动源(比如电动机)来驱动后再流入车体装配线。在保证各分生产线的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才能保证总生产线的产品质量。这样,即避免出现生产线停线等问题又能提高生生产效率。b.装配的自动化1913年美国的福特公司由于采用了自动传送带的方式实现了多量生产。从此,汽车作为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有了飞跃的发展。在汽车发展史
3、上,曾有过『福特方式』『沃尔沃方式』『看板方式』『时间方式』『瘦小方式』等变迁,同时生产技术变革也不断得到完善。在以人工作业为主的组装生产线上,以追求『高质量』『低价格』『快速交货』的自动化为目标的现在,有些生产线的自动化率已超过70%,即使出现各种各样问题的一般生产线其自动化率也达到了30-40%。最新的自动化生产线①以机械化为基础的定位技术②能够应对多品种混流生产的高灵活性生产技术③能对应对自动化装配的产品设计技术以约700余零件组成的发动机为例,作业流程主要由取出、安装、(安装、组装)紧固、压入、敛缝、刻印、注入涂抹、检查调整、
4、(含测量确认)、焊接、选择配合、结线配管,分解,移动翻转等约12个主要作业项目组成。图4.3表示的是自动化率40%的另外一个状态,图中可看出部分自动化作业尚未实施。为进一步推进自动化,必须加速进行各组装要素的技术开发工作。c.设备的先进技术自动组装是在产业革命后,在欧洲,从简单的手工作业的夹具、装置等开始的。之后在美国,开始了汽车大量生产技术,从1940开始陆续制造出各种专用组装机。1960年开始日本引入了这种自动组装设备,最初阶段是向欧洲学习,在日本经济共同发展过程中,曾取得过优异的成绩。进入80年代,产量达到顶峰的同时,也迎来了顾
5、客需求多样化的时代,人们开始追求由于车种、样式的增加和由此产生的工数增加,工数差增加,产品更新时间缩短,快速完成,生产量的变动,能对应种种变化的具有灵活性的装配体系。作为能够应对如此变种变量生产的极其有效的手段(工具)和技术,广泛关注并研制出具有高机能、高通用性,高灵活性等特征的机器设备或者伺服技术,并将这种机器设备快速地普及到生产现场。上述技术的发展得意于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其他领域技术的快速发展。下面对广泛运用计算机技术的认为目前最先进的发动机装配,发动机调整,驱动系统的装配及行走系统的焊接技术加以介绍。实例1(装配):以正交机
6、器人为基准设备以构筑稳定的生产线为目标,作为通用性设备来进行标准化,并在机种的灵活性方面确定了只变更与工件接触的部分的标准结构(基准设备:装配机器人)以这种基准设备而布置构成的生产线对投资控制、提高设备可靠性等方面都有诸多优点。图4.4表示的是直行门型构成的基础设备和保养性较好的产品切换机。图4.5是运用这种基础设备而建成的生产线实例。该系统的最大特点是,标准化的部分与装配部及切换部分离,对当天完成或瞬间完成的装配线而言,可大大减少因设备故障而停线的概率。另一方面,零部件的一体化,减少零部件数量等零部件规格的改善工作至今仍未得到进一步
7、的发展。如何构建不受这些现象影响的可靠性高零部件供应体系是今后的自动化和设备引进时的基本要素。实例2(装配):双腕(复腕)装配机械手零部件形状和安装方向比较单纯的装配较早引进了机器人,以实现高效的自动化。相对而言,驱动系统的装配,因其各种多点零部件和齿轮等比较复杂的形状外为避免与零部件和夹具等的干涉需进行三维装配,故驱动系的自动化程度较落后。如差速器内部组装,需要熟练的工序中两手和手指操作的作业较多。因此,需研制类似于人的双手状态的工作机器人,既双腕(复腕)组装机器人。在这种背景下,以提高作业效率为目的,研制出了能够完成像熟练工一样组
8、装难度大的机器手,如图4.6的一轴并进,5轴反转型双腕装配机器手。图4.7为差速器内部装配的最佳实例,它的自动化率已达到了90%以上。在实践中得到充分验证的高技术机器人系统,今后会更加向智能化,高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双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