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474162
大小:40.5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7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群内企业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群内企业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摘要: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模型。然后,基于知识密集型的环同济设计产业集群的调研数据对上述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企业间亲密的关系和企业浓厚的学习文化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企业较强的吸收能力、企业间较近的组织距离对产业集群内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有较大促进作用;知识的模糊性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有阻碍作用;中等的知识距离比较远的知识距离更有利于产业集群内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之间的6,gY,转移。 关键
2、词:产业集群;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随着全球范围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Kogut,etal,1992;Argote,etal,2000)。产业集群是企业的一种地理集聚现象,它是指一组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机构,它们同处在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或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Porter,1998)。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印度的提着普尔软件业集群、伦敦的金融服务业集群、同济建筑设计产业集群等以知识密集为特点的服务业集群的迅速发展,知识密集型企业集群成为了目前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在一般的工业
3、和制造业产业集群内,企业集聚动力主要是生产系统,地理上的临近使得生产要素得以集中,而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群内,企业集聚的动力可能是获取当地化和相对不流动的隐性知识以及知识外溢(Pinch,etal,1999)。因此,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集群而言,知识转移显得更为重要。要实现知识在企业间的顺利转移,首先需要了解有哪些影响因素以及它们是怎样影响知识转移的。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模型。然后,基于知识密集型的环同济设计产业集群的调研数据对上述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 一、文献回顾 从学者对集群开始关注以来,研究大
4、多集中于制造业和工业集群,对服务性产业的集群研究甚少。随着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业的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一种服务业的特殊分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nowledge-IntensiveBusinessService,简称KIBS)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知识密集产业同样多以产业集群的方式存在(Wemerheim,etal,2003)。8 目前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尚未有公认的定义,但不少学者尝试给出了描述性的界定。Muller等(2001)广义地将其定义为主要为其他公司提供有高知识附加值的服务公司。这个定义难以反映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形式和活动的多样性。Mil
5、es等(1995)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指那些显著依赖于专门领域的专业性知识,向社会和用户提供以知识为基础的中间产品或服务的公司和组织。这个定义目前被引用较多。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定义可以看出,知识的获取和知识转移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产业集群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知识转移(knowledgetransfer),以前有学者亦称为知识合并(knowledgecombination)、知识创造或学习(knowledgecreationorlearning)(Bresman,etal,1999)。这是因为通过转移所获得的知识的吸收、应用和发掘过程本身就是知识转
6、移的一部分(Zander,etal,1991),也就是说,新知识的产生常常伴随着原有知识的转移。以这种观点为基础,Szulanski等(1996)从交换的角度将知识转移定义为知识源一方与知识接收者一方之间组织知识的交换过程。Davenport等(1998)进一步指出,知识转移包括知识传递和知识吸收(应用)两个过程,接收知识意味着对信息的充分理解并能够据此采取行动。Argote等(2000)强调知识转移是组织通过不同渠道转移知识,实现组织知识共享,从而有效利用现有知识的过程。Ko等(2005)则认为知识转移是知识从知识源到知识接受方的传递过程,使该知识能为
7、知识接受方学习和应用。这些观点大部分强调了两个方面,即知识转移是包括转移的过程和结果。我们可以认为,知识转移是指知识从转移方向接受方传递,并让接受方接受和理解的过程。 知识转移可以发生在个人间、个人与群体间、群体之间、群体与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之间等多种不同层次(Alavi,etal,2001)。如何在不同主体间转移知识,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Nonaka等(1995)提出了著名的“知识螺旋”(SECI)模型。该模型认为,在个人、团队、组织与组织间四个层次,知识创造是通过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持续不断的转换实现的,内部化、外部
8、化、组合、社会化四种模式的交互运作,使隐性认识与显性知识不断地转换与重组,进而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