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描述基本概念

油藏描述基本概念

ID:12465865

大小:8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7

油藏描述基本概念_第1页
油藏描述基本概念_第2页
油藏描述基本概念_第3页
油藏描述基本概念_第4页
油藏描述基本概念_第5页
资源描述:

《油藏描述基本概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名词解释1.储层表征:定量地确定储层的性质、识别地质信息及空间变化的过程。2.油藏地质模型是将油藏各种地质特征在三维空间的变化及分布定量表述出来的地质模型。是油气藏类型、几何形态、规模、油藏内部结构、储层参数及流体分布的高度概括。3.储层静态模型针对某一具体油田(或开发区)的一个(或)一套储层,将其储层特征在三维空间上的变化和分布如实地加以描述而建立的地质模型。4.储层参数分布模型储层参数(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等)在三维空间变化和分布的表征模型。5.确定性建模确定性建模对井间未知区给出确定性的预测结果,即试图从已知确定性

2、资料的控制点如井点出发,推测出点间确定的、唯一的、真实的储层参数。6.胶结率胶结率=胶结物的含量/原始空隙体积乘以100%从上式可以看出,胶结率反映了胶结作用降低砂体原始孔隙体积的百分数,亦即反映了胶结作用的强度。7.油层组油层组为岩性、电性和物性、地震反射结构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砂层组的组合,是一相对的“不等时同亚相”沉积复合体。8.储能参数储能参数(he、φ、So)9.油藏描述:油藏描述(ReservoirDescription),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的理论为指导,用地质、地震、测井及计算机手段,定性分析和定量描述

3、油藏在三度空间特征的一种综合研究方法体系。10.储层预测模型预测模型是比静态模型精度更高的储层地质模型,它具有对控制点间及以外地区的储层参数能作一定精度的内插和外推预测的功能。11.有效厚度夹层是指在工业油流的储层中达不到有效厚度标准的各类岩层。12.流体单元模型流体单元模型是由许多流动单元块体(指根据影响流体在岩石中流动的地质参数在储层中进一步划分的纵横向连续的储集带,在该带中,影响流体流动的地质参数在各处都相似,并且岩层特点在各处也相似)镶嵌组合而成的模型,属于离散模型的范畴。13.随机建模是指以已知的信息为基础,以随机函

4、数为理论,应用随机模拟方法,产生一组等概率储层模型的方法。14.颗粒填集密度测量一般是在岩石薄片中进行测量、统计和分析。薄片下统计填集密度的公式为:填集密度=显然,填集密度越大,压实强度也越大。15.砂层组砂层组为油层组内的“等时同亚相”沉积复合体。在三角洲平原及三角洲前缘亚相带,相当于一个岩性旋回,而在前三角洲地区则相当于一个斜反射层——叶体。16.视标准层是指在缺乏稳定的砂泥岩剖面中,分布稳定,相同的沉积环境,不包括油页岩、火山岩、膏岩、泥灰岩等特殊岩性的非渗透岩层的集合。17.地质储量:指不同勘探阶段后计算得到的具有不同

5、程度地质保证,在储集地质体中处于原始状态的各种级别的油气储量的通称。18.预测储量:指在地震详查及其它方法提供的圈闭内,经过预探井获得油(气)流、油气层或油气显示后,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对有利地区估算的储量以及其它情况下所估算的在性质(等级)上与之相当的储量。19.控制储量:指经预探井发现工业油(气)流,并钻了少数评价井后,在查明了圈闭形态,初步掌握产油层位、岩性、物性、油(气)藏类型、油层压力,大体控制了含油面积和储层厚度的变化趋势等条件下计算的地质储量。20.探明储量:指经过详探,含油范围、质量和数量已为评价钻探证

6、实,并为地质与综合研究评价所确定的工业油气量。21.可采储量:指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开采出来的石油、天然气的数量。22.变异系数C:为样品标准偏差与粘度平均值的比值。计算公式为23.储层模型是油藏模型的核心部分,也是油藏描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宏观非均质模型及微观孔隙结构模型构成。24.单砂层:岩性、物性基本一致,上下为非渗透层分隔开,厚度一般在5-20m。25.含油层系:由多个层油层组组合而成,具有共同的沉积成因,以厚层非渗透层为顶底层。26地震相:能够反映沉积环境的地震特征27地震相分析:根据地震反射特征解释沉

7、积环境背景和岩相28.关键井:位于油藏关键部位,具有良好地质控制条件的井29.层间非均质性:砂层之间的差异性,包括层系的旋回性、砂层间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隔层分布等。30.平面非均质性:砂体的平面差异性,包括砂体的几何形态、规模、连续性、连通性、平面孔隙度和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及方向性。31.层内非均质性:单砂层内垂向上储层性质的变化。32.微观非均质性:微观规模孔隙、颗粒、填隙物等性质的差异33.储层敏感性:油气储层与外来流体发生各种物理或化学作用而使储层孔隙结构和渗透性发生变化的性质。34.储层水敏性:当与地层不配伍的外来流

8、体进入地层后,引起粘土矿物的水化、膨胀、分散、迁移,从而导致渗透率下降的现象。35.储层速敏性:储层因外来流体流动速度的变化引起地层内部微粒迁移,堵塞喉道,造成渗透率变化的现象。36.储层酸敏性:酸化液进入地层后,与地层中的酸敏矿物发生反应,产生沉淀或释放微粒,使地层渗透率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