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2:“温州模式”的继承与提高

资料2:“温州模式”的继承与提高

ID:12456173

大小:3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7

资料2:“温州模式”的继承与提高_第1页
资料2:“温州模式”的继承与提高_第2页
资料2:“温州模式”的继承与提高_第3页
资料2:“温州模式”的继承与提高_第4页
资料2:“温州模式”的继承与提高_第5页
资源描述:

《资料2:“温州模式”的继承与提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温州模式”的继承与提高董辅礽    一、“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之争的终结  在八十年代中期前后,在我国掀起了一场关于“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之争。这是关于在农村发展非农产业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现代化选择怎样的模式之争。争论异常激烈,甚至上升到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高度。经过两种模式发展的实际成效的比较和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终确定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之后,到九十年末期,这两种模式之争,以“苏州模式”向“温州模式”转化而告终结。  这两种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  (1)“温州模式”是在农村发展非公有制的非农产业,“苏南

2、模式”则是在农村发展公有制(集体所有制)的非农产业。  (2)“温州模式”的非农产业的发动者和创业者是千千万万的农民,农民办企业,经营企业,承担风险,“苏南模式”的发动者和创业者是乡镇政府。在“苏南模式”中乡镇政府是企业的投资者(在人民公社解散前,“政社合一”,非农产业的投资者是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乡镇政府管着企业。  (3)在“温州模式”中,不仅企业的生产以外部的市场为导向,而且在当地企业之间通过市场建立了紧密的分工和协作,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者是市场,也就是说,“温州模式”下的企业是在市场的指挥棒的指挥下运行的。在“苏南模式”中,企业的

3、生产起初(在作为“社队企业”的阶段)主要是为满足公社社队内部的需要而进行的,以后才转向以外部的市场为导向,但在当地,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者仍然是政府(例如,在苏州,由于在乡镇企业劳动的农民的收入比从事农业者高,为使收入的分配更平均,政府曾决定各农户到非农产业就业的人数)。  (4)在“温州模式中”中,政府的职能是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硬软环境)和引导企业按市场规则运作(如注意提高产品质量,打击“假冒伪劣”等)。而在“苏南模式”中,政府与企业难以分开,在一些乡镇,干部更兼企业的领导人,企业缺乏自主经营权。  在八十年代,“苏南模式”备受推崇,以至在产生“

4、温州模式”的浙江省的北部,推行的也是“苏南模式”的道路,而“温州模式”则备受排斥、压制和打击。虽然,两种模式各有长处和短处(见笔者于1986年写的一些文章,后收入拙著《经济发展研究》(上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深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温州模式”日益显现出比“苏南模式”更具活力,更能吸引广大群众的参与,更具竞争力,更符合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而“苏南模式”则日呈颓势。这是必然的。早在1986年我就指出:“‘苏南模式’中的农村非农产业发生了国营企业管理中的一些弊端,例如,企

5、业缺少经营的自主权,企业对盈亏的不够关心等等。同时,在有些农村,乡镇政府往往向企业进行各种摊派(例如要企业出钱办学校、修道路等等),使企业不胜重负。有些乡村干部甚至利用自己的权力,把乡镇企业当作自己的私人财产,挥霍企业的钱请客吃饭,为自己谋私利(例如,给自己盖私宅等)。所以,乡镇公有制企业的管理体制需要改革。”(见上述拙作第354页)。在实行“温州模式”的地方的经济迅速发展的时候,“苏南模式”却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众多乡镇企业陷入了困境,亏损企业大量增加。例如,在1996年10月,苏州亏损的乡镇企业比1995年同期增长31%。在此情况下

6、,实行“苏南模式”的地方先后实行了改革。改革的方向是大部分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转变为非公有制企业,同时,鼓励(而不是像过去那样限制或禁止)发展非公有制企业,也就是说,向“温州模式”转变。另外一些企业则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在“温州模式”中也有一部分企业改制为这类公司)。2000年和2001年我到苏南和浙北一些地区了解到,那里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改制进行得相当快,不少地方改制已经基本完成,非公有制企业已占最重要的部分,与温州相差不多。但是,也有些地方在改制中,集体所有制的产权制度改革得不彻底,保留了“集体股”、“共享股”之类产权不明晰的股

7、份,它们甚至占控股地位,同时还建立了一批“非驴非马”的“股份合作制企业”,产生了许多问题,那里正面临“二次改制”。例如,在苏州、常州都提出了“二次改制”的问题,包括改掉“股份合作制企业”。笔者从温州开始办“股份合作制企业”之初就不断批评这种不伦不类的企业制度,还写过一些专门的文章(见《管理世界》1994年第2期)。在温州,那些带着“股份合作制”红帽子的合伙企业大多早已摘掉了红帽子。实践表明,“苏南模式”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模式”已经不能继续存在下去了,相反,“温州模式”则成为各地学习的模式,在全国遍地开花结果。    二、在新的经济环境下

8、,“温州模式”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温州模式”诞生至今已经有20多年,在此期间,“温州模式”的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已经并正在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