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明代经济食用菌在自然与社会间的周转及其意义

2015 明代经济食用菌在自然与社会间的周转及其意义

ID:1245449

大小:471.7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1-09

2015 明代经济食用菌在自然与社会间的周转及其意义_第1页
2015 明代经济食用菌在自然与社会间的周转及其意义_第2页
2015 明代经济食用菌在自然与社会间的周转及其意义_第3页
2015 明代经济食用菌在自然与社会间的周转及其意义_第4页
2015 明代经济食用菌在自然与社会间的周转及其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 明代经济食用菌在自然与社会间的周转及其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64·史学月刊2015年第11期·经济社会史·明代经济食用菌在自然与社会间的周转及其意义芦笛[关键词]明代;菌类;土贡;饮食;贸易;技术[摘要]明代皇家从浙江等处,通过岁办、坐办、采买等途径获取菌类物产,用于膳食、宴席、祭享和赏赐。在此过程中,皇帝的意志得以体现。皇家的需求在由官吏传达、落实的过程中,在为民生带来负担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间的菌类贸易。随着明中叶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菌类的生产、贸易以及人工培育技术相应地受到了文本记录者较多的关注。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一带,畲人等山民群体在职业化的菌类生产和技艺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类活动依赖林木资源,在开发山林副业的

2、同时也影响着生态环境,使自身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流动性。历史研究中,给予菌类或林副物产以去边缘化的地位,对皇家和民间活动在空间视角上予以整合,有助于深入理解其多元的社会功能和意义。明代的林副业资源在农民的物质和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其重要性对于居住在林木资源丰富的山区百姓而言尤为突出。然而,这一主题在过往的涉及明代农业和经济史的研究中,常处于边缘甚至被忽视的地位,实有深入探讨的必要①。林副物产涉及民间饮食、日用、生产、贸易等方面,而皇权社会中的赋役制度又促使其源源不断地被输送至京城,供皇家消耗②。这一过程不仅涉及物产在区域之间或地方与中央之间的流动与分配,更涉及物产的文化和日常生活意

3、义在不同地区、群体甚至宫廷内外发生变化和重建。作为动物和植物以外的另一大生物类群,菌类中的可食用菌很多都寄生、腐生或共生于树木或林地上,是一类生活方式特别的林副物产③。自先秦以来,它们就已进入人们的饮食、养生和医药视野④。随着人工培育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山林中的菌类,特别是木生菌类(如香蕈)的生产,因需利用林木资源又卷入生态环境的人为改变之中。目前学界有关菌类的历史研究仍以梳理史料和分析人工①农业或农学史的研究侧重于林副产品的栽培、繁育、防治等科技或文本著述方面,例见闫万英、尹英华:《中国农业发展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305~320页;吴存浩:《中国农业史》,警

4、官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048页;曾雄生:《中国农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16~520页。也有对明代林副业较为忽视的农学史著作,如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中国农学史》下册,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经济史研究中,部分致力于山区经济的相关专论或因主旨有别,或因时段较宽,其中有关明代林副业的论述仍有较大扩充和深入的余地,例见陈柯云:《从〈李氏山林置产簿〉看明清徽州山林经营》,《江淮论坛》1992年第1期;郭声波:《四川历史农业地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7~299页;蓝勇:《三峡经济开发的历史反思》,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2~86页;

5、蓝勇:《历史时期三峡地区农林副业开发研究》,《中国农史》1995年第3期;谢重光:《客家文化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7~296页;袁婵:《明清时期闽赣地区山林产品流通与贸易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冯帆、李倩:《明清时期闽东、浙南地区的畲族经济》,《江汉论坛》2011年第12期;李磊:《明清徽州山林经济与社会》(博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2012年;康健:《明清徽州山林经济研究回顾》,《中国史研究动态》2013年第3期。上述学者中如蓝勇等注意到农林副业对于山区经济和开发的重要性,但对有明一代的具体研究还不够细致、充分。②张仁玺、冯昌琳:

6、《明代土贡考略》,《学术论坛》2003年第3期。③黄年来主编:《中国食用菌百科》,农业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卯晓岚:《中国经济真菌》,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页。按,菌类中也有些生长在非林区的草地上,这就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林副物产。但是本文所讨论的菌类,除了难以确认其生长环境的以外,基本都生长于树木或林地中,其中实现了人工培育的种类也使用木料。特作说明。④参见郭庆藩:《庄子集释》卷一《逍遥游》,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页;吴毓江:《墨子校注》卷一五《旗帜》,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903~904页;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五十二病方》,文物出版社1979年

7、版,第93页;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692页。·65·培育技术为主①,对与之相关的经济、社会、制度、生态等因素的关注尚不充分。本文以经济食用菌为研究主体,首先考察其从明帝国的民间向皇家的流动及其动因,进而分别揭示其在皇家消耗和民间生活、贸易和生产中的情形,以期深入探讨林副物产随着社会空间的转移而发生的社会意义的变化。一皇帝的食欲明代帝王的饮食嗜好中,菌类占有一席之地。明成祖朱棣曾在永乐四年(1406年)派宦官李进前往山西采办一种名叫“天花”的蘑菇,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