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452160
大小:5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7
《析论外籍配偶之文化与社会认同明道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黄正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析論外籍配偶之文化與社會認同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黃正杰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蔡婉伶電郵:mypinkearth@hotmail.com壹、前言近年來台灣外籍配偶人數激增,新移民女性成為社會中的重要族群之一。台灣男子和東南亞女子所共同組成的跨國婚姻家庭,不僅須與其他家庭一樣面對婚姻調適、子女生養等問題,更需要面對跨文化適應所帶來如風俗民情、生活價值觀差異和語言溝通隔閡等衝擊。然而,這類跨國婚姻因為許多是屬於買賣式的性質,容易因為丈夫和家人(尤以丈夫之母親為最)之歧視或是遭遇到婚姻暴力,而使原本的憧憬、夢想幻滅。但為了現實生活的考量,即便是遭遇不幸的婚姻生活,她們
2、多半仍選擇繼續留在台灣謀生存,因此需要政府及社會公益團體給予更多的關懷和協助。另外,針對整體社會環境,包括部份媒體標籤化新移民女性的形象,依學者們之見解(夏曉鵑,2005:40、215)(成露茜、羅曉南,2005:196-206),媒體擔任傳播媒介之重責大任,對尊重外籍文化方面必須要再教育。本研究旨在討論新移民女性於台的家庭婚姻生活狀況,剖析影響國家認同程度高低的不同因素,並對新移民女性的心理狀況及其所面臨的困境與問題,藉由深度訪談的質性研究方式,耙梳出新移民女性的在地化如何與國家認同度產生構連,以及所產生的意義為何。貳、國家認同概念剖析政治學者在過去認為,個體的行
3、動決定於其對利益的定義、以及其所擁有的權力大小。然而,在60年代末期以來,由於意識型態之爭衰退,學者逐漸發現個體的認同對於政治行動的影響:認同不僅是一種權力,它也左右個體對利益的認知,甚至於,對於認同的接受、排拒、或是錯誤認知,就是權力的來源(陳光興,1994)。若言國家認同是一種自我認同(self-identity),則不僅只是個人的認同層次而已,更是一種集體認同(collectiveidentity);且更進一步提出最基本的問題:究竟國家認同為何物?從政治學、或是社會科學概念而言,nationalidentity大概是相近的概念,意思是nation`sident
4、ity、或是theidentityofnation,是指一個nation的特質。那麼何謂nation?簡而言之,是指一群認為福禍與共、想要生活在同一個國家的人,一般將之翻譯為「民族」,不過,有些人為了要表達隱含的國家關聯(denotation)、而且要避免原生的血緣絃外之音(connotation),有學者主張改稱為「國族」(施正鋒,2005:自序)。台灣的多元族群文化讓社會內涵豐富與多采多姿,但也不可避免因為族群之間的猜忌或多或少有些緊張及衝突。雖然族群議題的處理不見得完全與國家認同直接產生影響,但是對於族群議題的重視有利於對於國家認同較為一致則是不可否認的。壹、
5、新移民女性的國家認同困境台灣近年來在政治自由以及社會民主開放下,婦女社會地位的發展不斷向上,從1970年代婦女運動以來,戒嚴時期婦運以大眾能接受的議題來傳達女性意識,並以聯盟方式進行運動,讓人們認知兩性平等的意識,同時並成立出版社及雜誌,以傳播媒體方式爭取男女平等;解嚴後,婦女專業團體相繼成立,以關懷的角度從爭取平等權利進而關注到婦女的日常生活實踐,以帶動社會意識的改變,使婦女在家庭、教育、社會、就業、福利上有所提升。雖然如此,但是在社會文化觀念對於婦女就業情形反而有負面影響,主要由於社會對婦女角色的期望,以及在社會變遷中婦女工作與家庭兼顧上常常形成衝突現象,台灣社
6、會文化觀念中「男主外、女主內」的刻板印象,縱使在婦女工作後還是應該兼顧家庭的過高期待,形成婦女在就業上的不利情形。Mohanty指出:「殖民化幾乎總是暗喻結構主宰和一種對所論不同主體的異質性進行話語上或政治上的壓迫。」台灣媒體處理有關「外籍新娘」的議題時,缺乏對結構性因素的探討,使得閱聽人對這個問題的了解多為片段或片面的認知,並直接或間接地鞏固殖民意識於此,筆者欲以後殖民的觀點出發,探求外籍配偶能否自覺並突破被殖民者「虛假的意識」。或,經過在台社會文化的洗禮與符號文字的解釋,已使其安於目前的境遇,進入精神心靈上被殖民的狀態。申言之,台灣自從政治解嚴後,在多元民主開放
7、的社會下,政治、經濟向前邁了一大步,然而,隨著國際化腳步,資訊網路的快速發展,使國與國間的藩籬漸漸消除,在資本主義持續發展下,跨國企業資本的介入,台灣無形中成為各種文化多元夾雜的地球村,但是反思自我的主體性、本土意識在何處?台灣在性別意識及關係上有著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男尊女卑深層意識,雖然社會開放後,表面上不再有此觀念,然而在普遍社會的共識中,此種意識形態依然深植人心,表現於壓迫、暴力行為、教養小孩的不同態度,甚至在有關教育行政與政策上都有性別偏見的現象產生,不僅如此,西化的觀念移植在與本土婦女有關的經濟、政治及教育文化上,也常常使台灣本土的性別運作裹足不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