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具象美术作品课时3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知道具象

欣赏——具象美术作品课时3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知道具象

ID:12448952

大小:66.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7

欣赏——具象美术作品课时3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知道具象_第1页
欣赏——具象美术作品课时3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知道具象_第2页
欣赏——具象美术作品课时3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知道具象_第3页
欣赏——具象美术作品课时3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知道具象_第4页
欣赏——具象美术作品课时3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知道具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欣赏——具象美术作品课时3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知道具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 欣赏——具象美术作品课时3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知道具象美术是指再现自然的具体的物象,并能辨认其本来意义的美术作品。操作:通过讨论交流。学习具象美术语言特点。情感:具象美术来源于生活,树立起用美来指导生活、用美来影响社会的思想。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重点:欣赏具象美,懂得欣赏方法,树立健康的审美观,提高肷赏能力。难点:部分外国具象美术作品的欣赏。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及图片。教师:查阅有关资料,准备挂图。有电化教育条件的学校应作好观看有关录像或幻灯片的准备工作。教材分析:本单元通过大量的图片向学生展示了古今中外美术家用心血创造出来的不朽作品,证实了劳动创造美的真

2、理。这一单元教材内容丰富多采,涉及的知识面广,且有一定的深度。许多作品、画家、画派、典故等对学生来讲是深奥和陌生的。这对教师在备课时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教师既要搜寻参阅许多有关资料,在讲解时又要做到浅显明白,使学生能接受。在欣赏作品时,教师要适当介绍一些画家的佚闻趣事和有关知识,如《圣经》等,对学生了解作者、理解作品内容和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审美能力是有帮助的。本单元教材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8—20页)外国具象美术作品欣赏。第二部分(21页)中国现代具象美术作品欣赏。第三部分(22—23页)古今中外雕塑作品欣赏。教学建议:1.第一课时,外国美术作品欣赏;第二课时,中

3、国现代美术作品欣赏;第三课时,古今中外雕塑作品欣赏。2.学生对外国历史比较生疏,欣赏这些作品时要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有关历史知识作简单扼要的介绍。3.教师的欣赏分析讲解应深入浅出、语言生动,所讲的内容尽量要有故事性,这样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4.由于内容丰富,课时有限,欣赏时应抓住几幅较著名的作品。对有些作品只能从简。5.有录像、幻灯条件的学校应尽量利用电化教学手段。若能组织学生参观有关画展,效果自然更佳。6.若有挂图则可要求学生对照挂图,仔细欣赏领会。在教师分析讲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讨沦、思考、欣赏,让学生有参与感。知识与图例:1.《拉斯科洞窟壁画》(

4、18页)绘画艺术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的。在原始社会里,人类的相先靠狩猎、捕鱼为生,兽类、鱼类就是他们的生活来源,也是青日追寻猎取的对象。为了识别和熟悉这些动物,人们把它画在所住的洞窟的石壁上,或刻在石器和骨制的工具上。随着生活能力的提高。人们逐渐从这些最初的绘画上得到了一种美的享受。后来,人们不仅出于谋取生活来源的需要,而且也为了满足审美的要求而进行美术创作——更多的绘画作品出现了;工具,衣物和建筑的设计和装饰更精美多采了。于是,美术逐渐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断地丰富、提高和发展起来。这里选印的拉斯科洞窟壁画是在法国西部比勒高省的多尔多涅附近的一个山洞里发现的。

5、全洞由主洞、后洞、边洞和联系这三个部分的走廊所组成,是已发现的洞穴壁画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在洞内的壁画上画了许多野马、大牡牛、驯鹿、山羊等动物。主洞岩壁的正面所画的大牡牛长达5米,充分显示了原始绘画的巨大气魄。壁画是用红、黄、黑几种颜色绘成,色彩绚丽、线条豪放,特别是野牛的姿态,十分生动逼真。拉斯科洞穴壁画中的动物形象所表现出的惊人的写实能力决不是偶然的。因为处在狩猎生活阶段的人们为了猎获它们,必须对牛、马、鹿等动物的动作、习性非常注意。正因为这样,几万年前的人就有可能很好地抓住每种动物的主要特征,并把它们生动地表现出来。这说明正是劳动、生活创造了艺术,劳动创造了世界,也

6、产生了最早的美术作晶。劳动人民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2.《蒙娜丽萨》(18页)《蒙娜丽萨》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列奥那多·达·芬奇(1452—1519)的著名肖像画。历来有许多人对这幅画像给予极高的评价。它代表着达·芬奇的先进艺术思想。这幅画描绘了一个新兴的资产阶级妇女的典型,她充满着信心和蕴含着对新时代生活的喜悦。画面虽然保留着宁静、端庄的古典画风,但是在内容上已赋有新时代的意义了。作者敏捷地抓住对象一刹那间微笑的表情,表露了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给观众以丰富的联想。作者把刻画人物的脸部、胸部和手作为画像的主体部分,笔调柔和、刻画细腻,表现出富

7、有生命力的肌体。为了衬托主体,把服装处理得很朴素,省略任何华丽的装饰品。他还用明暗法和空气远近法等艺术手法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光影、空间以及体积关系,造成一幅具有完整艺术效果的肖像作品。在达·芬奇的笔下,消除了中世纪绘画中那种抽象化的呆板、僵冷的面孔,而是画出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就是相隔几百年后的今天来看这幅肖像也觉得有栩栩如生的动人之处。(这幅画的原作现收藏于巴黎卢佛尔博物馆)3.《创世纪》(18页)这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雕塑家、画家米凯朗基罗(1475—1564)为西斯廷教堂所作的天顶画。这个天顶画总共有将近300平方米的面积,距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