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444022
大小:3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7
《同绘小康蓝图(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同绘小康蓝图海南实验中学 麦时芬 课程标准:“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部分“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具体事例了解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用等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能从个人、国家、社会的关系上,初步感受个人幸福和祖国前途、社会发展的关系,体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能力目标:通过列举事例对我国小康社会的发展现状有所认识,增强全面、发展地看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能准确地复述“小
2、康水平”包含的内容,明确新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教学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教学难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总体小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引入法、合作探究法、典型事例分析法。 学法:自主探究学习法、体验式学习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话题与导入】歌曲《越来越好》,巧妙调动学生情绪。 教师:2008年奥运火炬的点燃,把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了北京,聚焦到了中国。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真正近距离地感受到了中国的发展。今年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的
3、改革开放,中国一次又一次让世界惊叹。很多过去做不成的事情,现在我们能做了。同学们知道有哪些吗? 生答略。 教师:中华民族正以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展示在世人面前,国强则民富,我们的生活就像歌里唱的一样《越来越好》。现在,就让我们一同看看身边一些凡人小事,感受我们百姓生活的变化吧。 【合作与共享】感受小康生活。 视频材料:《感受小康生活》。 教师:看了刚才的短片后,同学们肯定会有些感受,哪个同学先来谈谈? 生答略。 教师:通过同学们所谈的对小康生活的感受,哪个同学来进一步归纳一下,你认为生活要达到小康水平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生答略。 教
4、师: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同时既包括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们的生活,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可喜变化。但同学们知道三十年前父母的童年是怎样的?有同学和父母聊过这个话题吗?(我和父母比童年) 生答略。 教师:通过对比,相信同学们都能感受到自己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学习环境都比父母当年好的多。所以,要珍惜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与此同时,我们能不能从我们生活的变化进一步感知祖国的巨变?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组具体的数据。 材料:1990年到20
5、0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数从1300多元增加到6800多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600多元增加到2300多元。2000年,我国已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前两步的宏伟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教师:事实证明,国家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很快。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已经提出:“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800美元。”如果以人均GDP达到800美元这个经济指标来衡量,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小康了吗?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关注过社会上所存在的一些尚不如意的事情?(引发学生对我们国家现阶段所实现的总体小康有感而
6、发……) 生答略。 教师:在生活中,老师也深有感触。 媒体显示:2006年,社会实践,在海南省昌江县拍到的一些照片。 【探究与发现】思索小康生活。 教师:为什么目前,我们所实现的小康并不是那么的理想呢?到底我国当前面临怎样的困难和压力?请看下面一段视频材料,或许同学们会对我国目前的小康水平有一个新的认识。 媒体显示:视频材料《国家现阶段所面临的形势》。 教师:哪个同学来谈谈国家建设我们理想的小康生活的艰巨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答略。(人口、资源、环境) 教师:在上世纪,根据我国所存在的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们建设小康重点在解
7、决温饱,提高物质文明。 媒体显示: 材料一:2007年世界各国GDP排名(中超德成功)国家总值(亿美元)人均(美元)美国13980046280日本5290041480中国337002520德国3280039710 材料二:2000年,全国小康实现程度为96%,但从地域来看,东部基本实现,西部实现56%。 教师: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后小结:我们国家现在达到的小康(总体上小康)还只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总体小康,与我们理想的奋斗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该怎么办? 生答略。 【体验与感悟】放
8、飞想象,描绘小康蓝图。 教师:针对以上问题,早在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已经明确指出,在本世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