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与侵权责任适用关系的研究

工伤保险与侵权责任适用关系的研究

ID:12434520

大小:35.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17

工伤保险与侵权责任适用关系的研究_第1页
工伤保险与侵权责任适用关系的研究_第2页
工伤保险与侵权责任适用关系的研究_第3页
工伤保险与侵权责任适用关系的研究_第4页
工伤保险与侵权责任适用关系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伤保险与侵权责任适用关系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工伤保险与侵权责任适用关系的研究17工伤保险与侵权责任适用关系的研究17工伤保险与侵权责任适用关系的研究17工伤保险与侵权责任适用关系的研究17工伤保险与侵权责任适用关系的研究17工伤保险与侵权责任适用关系的研究摘要:工伤保险与侵权责任的适用关系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理论界和实务界。笔者在综合比较国外四种立法模式的优缺点,以及对我国立法和司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工伤保险与侵权责任适用关系制度的设想,认为目前补充模式符合我国发展的实际,替代模式是未来工伤保险与侵权责任适用的理想模式。关键词:工伤保险;侵权责任;竞合;适用关系一、工伤保险与侵权责任的竞合(一)工伤的

2、两种主要救济途径1、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是历史最悠久、实施范围最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指的是劳动者在经营活动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所遭受的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两种情况造成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及其遗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的必要的物质补偿。[1]工伤保险制度以损失为基础,目的在于逐步建立以救治、补偿和救助三位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伤保险制度的实施是一个国家重视基本人权,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从劳动者角度看,工伤保险重在维护劳动者这一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最直接的作用是补偿了工伤受害职工致残致伤的医疗费用,弥补了死亡职工家属的

3、精神痛苦,保障了其和家庭的基本生活,有助于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提高工作积极性。从企业的角度看,工伤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免除了雇主在劳动者工伤时的赔偿责任,减轻了生产单位的后顾之忧,同时督促生产单位改善生产安全环境,加强安全教育。在维护了劳动者基本的劳动权和健康权同时,又有利于恢复和维护了正常的生产活动,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稳步前进。可以说,工伤保险制度在平衡不同社会群体间利益、维护良好的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环境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侵权责任[1]17孙树菡.工伤保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侵权损害赔偿是指行为人因侵权造成他人人

4、身、财产和精神损害时,依法应当承担的赔偿受害人损失的民事责任方式。工伤造成了劳动者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这种人身侵权损害属于侵权责任损害赔偿的重要部分。从被称之为“机器与事故的年代”的19世纪开始,过错责任原则确立,自此工伤劳动者的损害赔偿实行雇主过错责任。对于工伤,人们开始运用侵权行为法,按照雇主过错责任与侵权责任赔偿这一法制规则寻求权利救济。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对于处在劣势地位的劳动者承担举证责任,举证难为劳动者寻求救济设置了障碍。19世纪中后期,无过错责任原则成为了主要的侵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无论雇主是否存在过错,一旦雇员在生产过程中受到伤害,雇主就要承担侵

5、权赔偿的责任,最大化地保护了雇员的利益。无过错责任原则充分考虑到了工伤职工在与侵权责任人的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社会现实,减轻了职工的举证责任,从均衡社会整体利益、不同社会群体间力量强弱对比角度出发,体现了社会法的衡平原则,实现了对工伤受害人合法权益的强势保护。(二)17工伤保险与侵权责任竞合的具体问题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劳动者工伤后,有权请求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给予工伤保险待遇,也可以请求侵权责任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由此产生了两种赔偿责任的竞合问题。从工伤受害人的角度看,工伤保险赔付与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竞合是受害人赔偿请求权的竞合;从法律制度的层面看,则是两种不同的法律责任

6、在同一工伤案件中的竞合。对于工伤事故,劳动法从工伤保险关系的角度加以规范,民法从工业事故无过错责任特殊侵权行为的角度加以规范,这就给构成了工伤事故这一法律关系的双重性质,既是工业事故的特殊侵权行为,又是工伤事故的劳动保险。这种竞合是两个基本法的法规竞合。[2]工伤保险和侵权责任在工伤事故救济中,他们各自的作用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3]二者发挥作用的大小依据是各国根据国情的选择,但二者是互相配合和协调的,无论工伤保险还是侵权责任在救济中处在主要地位还是辅助地位,彼此的作用都是另一方不可替代的。工伤事故损害导致当事人的生命权、身体健康权、身体完整权的权利失缺,这些权利的丧失

7、通过单纯的经济赔偿是难以补救的,对于养家糊口的劳动者来说,侵权责任的缺点如司法程序繁琐、时间过长风险大、司法成本过高、执行能力有待[2]杨立新.工伤事故的责任认定和法律适用(上)[J].法律适用,2003,(10):8-12[3]17郑尚元,李海明,扈春海.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490-491提升,严重影响了他们最基本的请求。社会保障法为受害者提供了便利而可靠的补偿来源,赢得了大批工伤事故受害者的青睐。[4]工伤保险制度与侵权损害赔偿制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权利救济体制,工伤保险制度有其独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