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健康行为理论在青少年安全性行为探究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健康行为理论在青少年安全性行为探究中应用【摘要】目的:了解健康行为理论及其对青少年安全性行为的解释、预测和干预,为有效维护、提高和促进性与生殖健康水平提供有效干预模式。方法:通过相关文献回顾和分析,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合理行动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在青少年安全性行为方面的相关研究。结果:不同的理论模式具有不同的优势,但也存在缺陷。结论:应基于健康行为理论在青少年安全性行为的相关研究结果进一步加强实证性的干预研究。【关键词】青少年;安全性行为;干预模式;行为意向随着性传播性疾病、非意愿妊娠和不安全人工流产等性与生殖健康问题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日益突出[1],且成为值得关注的公共卫生议
2、题,针对青少年人群进行安全性行为的干预受到了广泛重视。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采用的健康行为理论有健康信念模式、合理行动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本文针对这些常用理论进行介绍,并对其应用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的安全性行为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探讨,为今后进一步有效开展相关干预活动、维护和促进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水平提供借鉴。111健康信念模式健康信念模式是最早运用于个体健康行为阐释的理论模型,该理论强调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个体的心理过程,如期望、思维、推理、态度、信念等因素解释和预测各种健康行为。健康信念模式认为,行为的改变与如下因素有关:(1)知觉到疾病的易感性和疾病的严重性;(2)知觉到采取
3、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障碍;(3)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的认识,相信自己能通过努力得到期望的效果[2,3]。健康信念模式的理论模型建立的比较早,而且应用广泛,在性健康促进,尤其是安全性行为方面的应用较为广泛。Petosa[4]运用健康信念模式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青少年(7年级,9年级和11年级,年龄为12~18岁)安全性行为意向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健康信念模式有助于对处于低年级学习阶段的青少年的安全性行为进行预测,但并不能对高年级青少年的安全性行为意向作出合理的解释;Lea[5]对青少年是否发生性行为、发生性行为时是否使用安全套以及对所产生后果的认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对健康风险的判断
4、和使用安全套益处的觉察会对安全性行为发生与否会有影响11[6];以601个15~24岁的青年男子为研究对象,开展的安全性行为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对艾滋病的知觉易感性、安全套使用的知觉效能、安全套使用的知觉障碍及社会支持知觉性可以显著预测安全套的使用;但也有研究得出不一致的结果,Zak-Place[7]在大学生群体中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开展性传播性疾病与艾滋病预防的干预研究,结果显示个体对性传播性疾病和艾滋病危害的认知程度与其安全套使用意向无相关性。虽然,健康信念模式在实际中应用广泛,但健康信念模式只关注与健康有关的行为动机,忽视了青少年性行为意向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受到自尊、情感、需要被接纳或是
5、表达自己具有成人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导致相关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或是不一致的结果。由于影响青少年发生安全性行为意向的因素可能并不是仅对于健康的关注和考虑,因此在考虑该理论预见青少年安全性行为意向和实际发生的可能性的同时,需要通过客观评价该理论模式的建构要素来具体分析其干预效果的有效性和存在的不足。2合理行动理论合理行动理论是健康信念模式的扩展,不同之处在于,该理论强调行为意向是决定行为发生的根本要素,并且个体的行为意向受到如下因素影响:(1)对行为所持的态度(个体对从事某一目标行为所持有的正面或负面的情感,由行为结果的主要信念以及对这种结果重要程度的估计所决定);(2)主观规范(社会
6、对行为的看法和观点)[8]。11Minh[9]运用合理行动理论对12~19岁男性青少年使用安全套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家长、同伴、学校或媒体提供的安全套信息对男性青少年使用安全套的意向没有影响,而与自身对性行为的态度和避孕的责任有显著相关性;Maria[10]的研究进一步指出,青少年使用安全套意向主要受到对意外怀孕的关注,而并非是为了预防性传播性疾病;另外,Kwadwo[11]运用合理行动理论对有使用安全套的行为意向和没有此意向的大学生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前者的行为意向明显与其认为自己性伴侣赞成使用安全套的因素有高度相关性,后者则相反。因而在应用合理行为理论开展安全性行为
7、的健康干预时,不仅要注重个体,还应同时对其性伴侣进行关注。虽然,上述研究解释了合理行动理论对安全性行为具有一定的预测力,但由于合理行动理论的前提是假设人们的行为实施受理性和意志的支配[12],而青少年发生性行为以及安全套的使用与否并非是在理性的状态下发生,因而该理论在安全性行为干预的实施中有一定的局限性。3计划行为理论11Ajzen[13]将知觉行为控制加入到合理行动理论的架构中形成计划行为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并非都是在理性状态下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