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书学中的颜体内涵与其效应

何绍基书学中的颜体内涵与其效应

ID:1241691

大小:93.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1-09

何绍基书学中的颜体内涵与其效应_第1页
何绍基书学中的颜体内涵与其效应_第2页
何绍基书学中的颜体内涵与其效应_第3页
何绍基书学中的颜体内涵与其效应_第4页
何绍基书学中的颜体内涵与其效应_第5页
资源描述:

《何绍基书学中的颜体内涵与其效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何紹基書學中的顏體內涵及其效應陳欽忠摘要自唐以後學顏之書家多矣,類皆以顏為底,未有如清代顏派一系之旗幟鮮明者,而倡議「篆隸真行只一事」之何紹基,實居表率。乃世人多重彼輕此,於紹基自顏體開悟,進而發明其創作論與審美觀之內情,未予應有之關注,良足可惜。經由紹基詩文中與顏體有關之實踐與理論之分析較論,可知紹基自云「少習平原書」一事,置諸書史觀察,顯見顏楷大字歷來作為初學津梁,即寓有藏其勢力於社會底層之效用。以此為基礎,一遇崇尚陽剛如清代碑派之風習,再得大書家如何紹基之預流,則一呼百應,「數百年書法於斯一振」,豈偶然哉!紹基自少及壯,由勤摹顏楷而苦臨顏行,特於不

2、惑之年轉為深沉之理論思考,舉凡用筆以至論斷古人,仍以真卿之「屋漏痕」為憑,晚年嘗云「惟有平原吾所師」,實出自肺腑。亦惟孺慕之深,故能以意逆志,發現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中「平」「直」二意之精髓,開拓其「縱橫有象,不令邪曲」之書法視界,終以「筆筆正鋒」為歸宿,所創艱難迴腕運筆之法,即期到此。且據以自任鄧石如之知音,而致其譏評於包世臣。凡此,皆可見紹基一生,於顏體追摹之勤,書論執守之嚴。宜其為顏氏嫡傳,清代顏派之楷模,書壇之巨擘也。關鍵詞:何紹基、顏真卿、顏體、屋漏痕、橫平豎直15一、前言如所周知,何紹基(1799-1873)這位生於清代碑學風行之時的大書法

3、家,以「篆隸真行只一事」的理論主張,迴腕運其顫掣之筆「如天花亂墜」楊守敬語。的書法風格,卓然屹立於紛華競秀的清代書壇。同時我們也看到幾乎所有關於何紹基書法的評論,在上列要素之外,都不會忘記對何氏書學中的顏體部分,重重記上一筆。至如「以顏平原為宗」楊守敬:《學書邇言》。,「入顏魯公之室」《清史列傳》。之類的讚譽,更是史不絕書,儼然以顏真卿的嫡傳視之。這是清代學顏的書家群中,書論界所給予的最高評價早於何紹基的顏體健將錢灃,亦有「入魯公堂奧」(曾熙評)之譽,然縱觀諸家所評,似遜紹基一籌,如《國朝先正事略》:「南園書法逼近平原」;陶澍:「南園先生書,蒼勁似魯公爭

4、坐位帖」,或言「逼近」或言僅得真卿一體,意即有未愜。李瑞清云:「能以陽剛學魯公,千古一人而已」,揄揚甚高,而坐實發揚蹈厲之「陽剛」一詞,猶未為美之至。至如諸家之評紹基,則絕無不滿之辭,於此可見兩家軒輊。雖然,南園先生開風氣之先,紹基嘗求其墨跡,張於四壁玩之,藉以滌除趙董側媚之習,是亦有足多者。。然而,儘管眾口一聲指出何紹基受到顏真卿影響的事實,但是或許因為紹基整體的書學成就太高,以致於後人對其中顏體內涵的重要性及其影響,缺少了理應付予的關注,諸如紹基如何窮畢生之力,追摹理解真卿,如何由此開悟書法,發展出創作與批評思想的主軸。以及他足為顏體嫡傳,在碑學當令

5、之時,表率群倫,為顏體流派在書體空前廣博多樣的清代,爭得一席之地的成就等等,這些問題未能釐清,不能說不是紹基書學研究的一項闕憾。因此,本文擬從紹基書學中與顏真卿有關的實踐與理論部份,自少及長,循序鉤勒,爬蒐整理,深入分析較論,期望能對紹基書學中顏體的內涵及其效應,得到初步的理解。二、從「少習平原書」談顏體勢力的起伏論何紹基書學中的顏體內涵,應從他的學書歷程說起。紹基嘗言:    余少時亦習摩勒,彼時習平原書,所鉤勒者即盡與平原近。何紹基:〈跋張薦山藏賈秋壑刻閣帖初拓本〉,龍振球、何書置校點:《何紹基詩文集》,(湖南:岳麓書社,1992年3月),頁906。

6、15此跋原旨在析論摹勒之精粗,並鑑別閣帖之優劣,順便帶到少年時勤摹顏真卿書法一事。在為黃雨生、黃瀛石父子所摹刻的《麻姑仙壇記》題跋時,也曾提到瀛石「年少善書,於魯公有微尚,所志與余同。」何紹基:〈跋黃瀛石大字麻姑山仙壇記摹刻本〉,龍振球、何書置校點:《何紹基詩文集》,頁897。可知紹基少年時學書蘄向。至於所學顏書為何體?即是楷書,紹基云:    習顏書者,尤先習其莊楷。何紹基:〈跋吳平齋爭坐位帖宋拓本〉,龍振球、何書置校點:《何紹基詩文集》,頁898。   欲習魯公書,當從楷法起。何紹基:〈題坐位帖〉,龍振球、何書置校點:《何紹基詩文集》,頁618。學書

7、自楷法進階,取其八法兼備,此論東坡早已發之,紹基與東坡同調,不足為奇,而初學自顏真卿楷書始,亦非紹基獨創之豪舉,然其中寓有顏體所居書學教程初階的意義,卻有值得探討之處。首先,古人訓諭初學,多從大字入手。自晉代《(傳)衛夫人筆陣圖》:「初學,先大書,不得從小」之說一出,後人立論多從其說,罕見有違者,只是不知所指字體之大小如何。唐代大詩人杜甫詩云:「九歲成大字,有作成一囊」,仍未言明字之大小尺寸。此後宋代米芾,明代祝允明亦有童時寫大字之經驗談。明豐道生云:「學書須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中楷既熟,然後斂為小楷」豐道生:《明豐道生學書法》,[清]孫岳頒輯:《佩

8、文齋書畫譜》卷四,(臺北:新興書局,民國71年9月),頁52。,首次點出大中小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