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ID:12413950

大小:6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6

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_第1页
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_第2页
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_第3页
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_第4页
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_第5页
资源描述:

《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林伟娟    念珠菌是革兰阳性单细胞真菌,能以孢子形式定植于阴道内,不引起症状,此时称为念珠菌定植状态。当机体抵抗力下降,阴道内环境改变时念珠菌优势繁殖、毒力增强,随后出现临床症状。能引起人和动物感染的念珠菌有多种,最常见的是白色念珠菌(candidiasalbicans,CA)感染,妊娠期也不例外,其次是光滑念珠菌感染。   一、妊娠期易感因素    1.雌激素水平上升    Fidel、Steel等[1]在去势后的小鼠身上注射外源性雌激素,随后在其阴道内注入白色念珠菌的稳态孢子,动态观察小鼠阴道灌洗液的念珠菌载量,发现小鼠雌

2、激素化2d后出现高水平的念珠菌载量,且随雌激素水平下降,载量随之下降。Bene[2]对612名妇女进行VVC调查时发现口服避孕药、妊娠及绝经后使用激素替代治疗的妇女VVC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调查中绝经后无激素替代治疗的妇女VVC感染率最低。因此雌激素水平上升是VVC感染的易感因素。妊娠期雌激素大量产生,从而增加念珠菌的感染机会。    2.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妊娠期母体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可保证母体不对带异体抗原的胚胎发生排斥。张建平等[3]分析92名健康孕妇外周血,结果显示T淋巴细胞和杀伤细胞较正常人明显下降,而正常T淋巴细胞可抑制念珠菌繁殖。因

3、而孕期发生VVC感染的机会增加。    3.阴道内环境改变    妊娠期阴道上皮内糖原增加,pH值下降,成为适合念珠菌繁殖的环境。另外,妊娠期阴道黏膜充血、水肿和通透性增加,阴道黏膜较孕前容易损伤而导致感染。尽管许多研究提示糖尿病患者易合并VVC,但目前国、内外文献中有关妊娠期血糖异常与VVC关系的相关报道较少。Donders[4]曾对62名复发性VVC病人进行糖耐量试验,发现这些病人虽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但空腹、餐后0.5h及1h的血糖皆比无念珠菌感染的对照组高,糖化血红蛋白也升高。Kekekci[5]对64名妊娠VVC的孕妇进行糖耐量试验,结果

4、与59名非VVC的孕妇比较,空腹、餐后0.5h及1h的血糖均较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糖耐量异常的发生率也无明显升高。目前的研究资料不足以说明妊娠期血糖异常对VVC有影响。    二、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外阴瘙痒伴阴道分泌物增多仍是妊娠期VVC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次是外阴烧灼感、性交痛、排尿困难,甚至出现阴道疼痛及刺激感。典型分泌物呈乳酪液样,检查外阴湿润,常有抓痕,小阴唇多有水肿、红斑,阴道充血明显,常附着白色膜状物,黏膜红肿,急性期能见到糜烂面或浅表溃疡。    单纯靠孕妇的自觉症状和体征只能做出初步诊断,妊娠期VVC应进行病原学的检查确诊。

5、常用的方法如下:(1)悬滴法:玻片上加一滴10%KOH,取阴道分泌物混匀,显微镜检查可见成群孢子假菌丝,阳性率为70%~80%;(2)革兰染色法或PAS(pweioeicacid-Schiff)染色:涂片染色后进行镜检,菌丝阳性率为80%;(3)培养法:镜检的阳性率与念珠菌的数量有关,而且部分非白色念珠菌无假菌丝只有发芽,一般实验室检查不能确诊,甚至是阴性,因此对临床高度怀疑而镜检阴性或治疗后症状无改善者应行培养及药敏实验。Bene[2]报道在有症状而涂片阴性的病例中31%培养阳性,无症状病例中14.8%培养阳性。国外有学者报道2例胚胎移植术后光滑念

6、珠菌引起母胎深部感染的病例,由于未使用正确检验方法延误诊断,而未能及时进行抗真菌治疗使感染扩散[6]。因此,正确的检验方法是治疗的关键。    三、VVC对妊娠的影响    1.流产和早产    1968年国外首次报道因念珠菌感染导致流产,Barth、Horn、Segal等[7~9]于1999~2001年分别报道了由于念珠菌感染导致胚胎停止发育而流产者共57例。其中17例是带环妊娠,带环妊娠病例的孕周相对较小且73%的胎儿发生多个器官感染。故认为宫内节育环改变了子宫内环境,使阴道内念珠菌容易寄生于宫腔导致感染。1995年Paul等[10]对2929例

7、妊娠合并阴道感染的孕24~28周的孕妇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妊娠期VVC的发病率为21.1%,虽是仅次于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为23.4%)的孕期阴道感染,但妊娠28周以前感染念珠菌与早产无明显关联(OR0.55,CI0.28~1.06,P>0.01)。1998年Mary[11]调查结果同样认为念珠菌与早产无相关性(P>0.05)。    2.宫内感染    Friebe-Hoffmann[12]报道尽管孕期宫颈阴道念珠菌感染率为20%~25%,其上行性感染的发生率仅为0.8%,总体而言仍是少见。念珠菌进入胎儿及附属物有以下3种途径:(1)念珠菌直接

8、从阴道上行经胎膜破口进入羊水中;(2)念珠菌可通过小的亚临床胎膜破口进入宫腔,此后破口自然愈合,临床不能诊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