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_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_科学价值的质疑

对_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_科学价值的质疑

ID:1239021

大小:592.31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7-11-09

对_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_科学价值的质疑_第1页
对_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_科学价值的质疑_第2页
对_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_科学价值的质疑_第3页
对_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_科学价值的质疑_第4页
对_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_科学价值的质疑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_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_科学价值的质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科学价值的质疑*吴文兵内容提要本文对温特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一书存在的科学性缺陷进行了质疑,认为其理论在国际政治的本体论上存在混乱,也没有遵照实证主义进行研究。作者认为,温特的理论误解了因果关系,其强调的建构关系科学意义有限;温特理论总体上不具备可证伪性,其核心变量不精确,没有按照常规科学研究的标准建立其理论。而且,温特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对一些中国学者造成了误导。关键词温特建构实证亚历山大·温特(AlexanderWendt)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以下简称《理论》)

2、一书对中国国际关系学界产生的影响甚至大于其在美国学界的影响。自从2001年以来,在中国专门介绍、评论温特建构主义并被收录到CNKI数据*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阎学通教授、周方银博士、徐进博士的宝贵意见,在此表示感谢。当然,文中的错误与不当之处由作者承担。《国际政治科学》2010/2(总第22期),第117—134页。QuarterlyJournalofIntenationalPolitics117国际政治科学库的期刊文章,至少有154篇。①有关的学术专著、博硕士论文、编著、译著、会议论文更是不可胜数。文化

3、、观念、身份、认同这几个概念也随之成为中国国际关系学术著述中最常见的分析工具。然而反复阅读《理论》之后,笔者认为从科学的角度看,该书似存在较多的学术硬伤,本文就此发表一些管窥之见。一、温特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矛盾温特说自己理论的科学哲学基础是科学实在论,并认为可通过科学方法来探究国家和国家体系的本质。②他认为决定国际社会本质的原则有两个:第一,人类关系的结构主要由人们的共有观念(sharedideas)决定而不是由物质力量决定;第二,有目的行为体的身份和利益不是天然固有的而是由这些共有观念建构的。③被温特视

4、为“本体”的“理念”在《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中是一个反复变化的概念,在不同的场合分别指共有知识、观念、文化、规范等等,也就是说温特所说的“本体”的内涵是不固定的。这使读者很难精确地知道作者所研究的客观对象究竟是什么。(一)本体论的混乱从常态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借鉴波普尔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来更好地看清《理论》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这种做法,不是要把波普尔的理论硬套在温特理论的头上,而不过是借用他的范畴划分来看清温特理论中存在的问题。据此,可以将科学研究的主体与客体进行如下划分:独立于科学研究者的客观

5、世界,它包括了物理世界和人类社会,我们可称之为世界1;科学研究者的思维过程,可称之为世界2;概念及命题的逻辑符号体系,可称之为世界3。④这①这一数据来自清华大学图书馆镜像数据库2009/12/31统计。②AlexanderWendt,SocialTheoryofInternationalPolitics(Cambridge,England:PressoftheUniversityofCambridge,1999).p.47.③Ibid.,p.1.④关于世界2与世界3的区分,可以参考计算机CPU和指令体系

6、之间的关系帮助理解。118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科学价值的质疑个分类有助于我们理解如何进行科学思维和认知。①图-1客观世界、思维世界和概念世界这三个世界都是客观实在,世界1与世界3通过世界2发生联系。世界3的概念与命题来自于思维过程,但它们与世界1的联系却是不确定的。根据观察和经验形成的并符合客观的概念和命题是对客观世界1的反映,但是通过扭曲和臆想形成的概念和命题则仅是思维过程世界2的自发反映,并不反映世界1的客观存在。世界2创造出来的概念既有可能是指涉世界1真实存在的客观事物,也有可能仅是指涉世界3

7、中的符号。比如,“长有獠牙的人”这个概念是由世界2创造出来的,它存在于世界3但不存在于世界1。反之“太阳”这一概念也是由世界2创造出来的,它同时指向世界1与世界3中的客观存在。简言之,客观存在的概念不必然反映客观世界的存在,而可能是一种主观想象不反映客观事实的结果。《理论》一书的本体论问题是,没有区分概念体系的世界3与客观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世界1,从而导致该书理论分析和描述的混乱不清。温特对奴隶与奴隶主关系的论述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说:“奴隶主和奴隶是通过人之间的偶性互动产生的,他们之所以成为奴隶或奴

8、隶主是因为奴隶①卡尔·波普尔(KarlPopper)认为世界1是物理世界或物理状态的世界;世界2是意识状态或精神状态的世界,或关于活动的行为意向的世界;世界3是思想的客观内容的世界,尤其是科学思想、诗的思想以及艺术作品的世界。波普尔特别强调世界3的客观性。他认为三个世界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世界1与世界3之间以世界2为中介。参见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舒炜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14页、115—116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