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导学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doc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导学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doc

ID:12386114

大小:8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6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导学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导学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导学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导学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doc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导学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导学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导学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第1课新中国初期外交建树【课程标准】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近

2、代中国由于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蒋介石国民政府实行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的外交政策,据统计,中国近代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1000多个,被迫开放的口岸有一百多个,租借地上百,租界有四十多处。赔偿白银十三亿两、割地仅俄国一家竟达一百五十多万公里。难怪一位外国人说:“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有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问题探究】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

3、识?⑴⑵答案提示:(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新中国人民政府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认识:1、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2、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3、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1、历史背景⑴、(最突出特点)(二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新的政治格局,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①(削弱)②(壮大)(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社会主义阵营)⑵、(中国)⑶、(亚非拉民族国家的独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和封锁)2、、目的:巩固政权、保卫

4、和平捍卫主权、打破封锁3、方针的内容、含义、意义8内容含义意义“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答案提示:内容含义意义“另起炉灶”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基础。“一边倒”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4、外交成就(1)迎来建国后(2)(第一次建交高潮

5、;最突出的是中苏建交和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问题探究】“一边倒”:倒向哪边?“一边倒”与独立自主相矛盾吗?为什么?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不矛盾。因为:⑴美国:⑵苏联:⑶中国:(扶蒋反共对新中国政府不承认,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外交上孤立;支持中国人民;为了在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的地位。)注意:“一边倒”也不是盲目的顺从苏联。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目的(为了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82、提出过程:⑴1953年,⑵1954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中印、中缅联合声明确认并倡导)

6、3、、内容⑴(核心)⑵、是贯彻五项原则的保证⑶(条件)⑷(出发点和结果)(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4、特点⑴包容性: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⑵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5、意义:⑴、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⑵、是我国处理国与国

7、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⑶、为开创奠定基础。⑷、成为的基本准则。(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基础;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参加日内瓦会议⑴目的(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⑵召开(1954年4月日内瓦)⑶成果(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⑷意义①②(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2、参加万隆会议8⑴背景⑵召开(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⑶主题①

8、讨论②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55年,由缅甸、印度、巴基斯坦等五国发起的会议在万隆召开。中国代表团提出各国间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并不妨碍各国间的求同和团结。请问:材料中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文中哪句话体现了这一方针?“求同”和“存异”分别是什么?同异遭遇相同,都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⑷、中国的作用和意义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