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允古镇宣抚古乐解说词

娜允古镇宣抚古乐解说词

ID:12345979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6

娜允古镇宣抚古乐解说词_第1页
娜允古镇宣抚古乐解说词_第2页
娜允古镇宣抚古乐解说词_第3页
资源描述:

《娜允古镇宣抚古乐解说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娜允古镇概况具有多项荣誉称号的娜允古镇位于孟连县娜允镇娜允行政村辖区内,由上城、中城、下城、芒方岗、芒方冒等“三城两寨”组成,而且历经数百年沧桑之后至今仍保留着较为完整的轮廓和模式。2001年,娜允古镇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傣族历史文化名城”;2005年娜允镇被列为云南省60个旅游小镇之一;2006年被评为“云南十大名镇”;2008年,娜允古镇经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定,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就保存现状而言,娜允古镇具有四个方面的亮点:一是悠久的民族历史长卷,二是浓郁的傣族文化氛围,三

2、是历史地位与区位优势交相辉映,四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成趣。“娜允”傣语意为城子。娜允古镇是元、明、清、民国四个时期孟连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娜允古镇内的孟连宣抚司署原系刀氏土司衙门,元代设木连路军民府,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设孟连长官司,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册封为孟连宣抚司使,至1949年,刀氏土司共传袭二十八任、660年。一个土司家族,代代传承,绵延不绝,统治时间长达4个时期、28任、660年之久,这在中国土司史上是十分罕见的,其本身就是一本厚重的史书。-3-孟连宣抚古乐概况

3、在孟连县娜允古城的孟连宣抚司署,可以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傣族宫廷古乐(亦称宣抚古乐)。孟连宣抚司乐队传承于勐阿芒朗古乐队,在土司统治时期专为孟连宣抚司署的迎宾、节庆、赶摆、嫁娶等活动进行演奏,类似中原王朝的宫廷乐队。乐队演奏的乐曲都是勐阿芒朗特有的傣族民间乐曲,如:《所喃窝罕》(金莲花公主)、《咪寒批白》(风流寡妇)、《帕萨歪》(经幢摇)、《谢列卯》(沉醉)、《朗蔑丙》(欢乐曲)、《偏卢西》(第四乐曲)等。演奏乐器有“定”(牛腿琴)、“省”(四弦琴)、“非迈”(树叶)、“哆啰”(似二胡)、“毕”(竹笛)、“竹丝

4、”(竹制簧片乐器)、“嘎拉萨”(钢片琴)、象脚鼓、铓锣、钗、三角铜片(似三角铁)、铜铃(似碰铃)、帕朗(似编钟)等。目前,乐队的乐器由芒朗的百姓依照古乐器进行纯手工制作,乐工自己适当加工。自2006年孟连傣族宫廷古乐舞《所喃窝罕》荣获云南省第五届民族民间歌乐舞比赛“彩云金奖”、思茅市首届民族艺术节一等奖之后,宣抚古乐的保护和传承被提上重要议事议程。经过多方努力,古乐于2010年正式注册成为“孟连县傣族宣抚古乐”,接着“孟连县傣族宣抚古乐协会”应运而生;县政府还准备在宣抚司署的外围建古乐演艺厅;在孟连县一小建

5、立了“宣抚古乐传承基地”。据了解,宣抚古乐演奏的曲目不但规整而且风格独特,旋律优美动听,原汁原味地保存着数百年来傣族民间和官场音乐的基本状貌。-3-宣抚古乐解说词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欢迎您来到这神奇美丽的边地绿宝石——孟连。“孟连”系傣语谐音,意为“寻找到的一个好地方”。七百多年前,傣族先民从德宏的瑞丽一带,迁徙到这里,并建立了土司制度,世袭了28代土司。今天我们为你演奏的是孟连宣抚古乐。她从600多年前一直演奏到今天。首先为您演奏的曲目是《所•喃窝罕》,讲述的是莲花公主的爱情故事。接下来为大家演奏的

6、曲目是《滚陶滚弄》,讲述的是在古乐传承过程中青年人向老人学习音乐演奏的事情。下面演奏的曲目是以前土司最爱听的乐曲《所•诗》。下面演奏的曲目叫《蚌丙,》讲述平坝上温泉旁百姓载歌载舞的场景,表现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及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下面表演的是《孔雀舞》,孔雀舞主要模仿孔雀姿势为舞蹈,表现傣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