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384332
大小:47.9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4
《我的家乡娜姑古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娜姑古镇娜姑之名,原为彝语“纳姑”,“纳”为黑,“姑”即原野或土地,意为“黑色的土地”或“黑色的坝子”。娜姑镇位于会泽县西北部,金沙江东岸,以礼河西岸,地处两省三县一区(云南、四川两省,会泽、会东、巧家三县和昆明市东川区)结合部,距会泽县城22.8公里,辖区面积264.9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2896米,最低海拔695米。全镇属南温带高原季风气候,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年平均气温13.1℃。全镇总人口为18821户68834人,居住着汉、回、彝、壮等10个民族。经济以农业为主,著名的土特产有被誉为“中华神果”的盐水
2、石榴;味美香淳,其米粒晶莹、清白如玉的娜姑优质米;早熟、皮薄、肉质甜的万亩小江西瓜;肉质致密,组织鲜嫩、口感鲜嫩,味香浓的白雾大葱。娜姑镇是一个典型的集人文景观、田园风光相融合的特色旅游小镇。1995年娜姑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5年白雾村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2005年被省政府列为省级建设型特色旅游小镇。年发电量十余亿度的以礼河电站就建在该镇的崇山峻岭中。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娜姑,是历史上堂琅县开发较早的文化热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这里不但有新石器时期的野牛、狗等古生物化石,还出土了战国时期的青铜
3、器及东汉时期的货币。有“万里京运第一站”之称的白雾村;有开凿于西汉年间,被民间称为“通省大道”的云峰古驿道;有开凿于悬崖之上,工程浩大艰巨,令人惊叹不已的石匠房铜运古道;有山高峰峻、巍峨赤险,浪惊两省、鸡鸣四县,体会“乌蒙磅礴”、“金沙水拍”的理想之地的三江口亚热带风光。镇内拥有赵氏墓群、赵琼墓群等墓葬12处,有完好的碑刻数十块和太平军石达开驻军遗址。远涉重洋、求知若渴的云南第一位女博士施莉侠就出生在这里。 站在古朴幽静的云峰古寺前眺望,一马平川的娜姑坝子如诗如画、白雾街的古建筑是一道凝重的文化风景、金沙江峡
4、谷高深莫测、远山的伟岸意气横生,飞云渡谷心胸豁然,古道悠铃逶迤曲折,情趣万千,令人惊叹。历史上很长时期都是娜姑镇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早在明代中后期,这里就已经形成影响颇大的集镇规模,逐渐成为会泽县西部的商贸重镇。明清时期的白雾街空前繁荣,促使内地各省籍以会馆、宗祠为主的庙宇异彩纷呈,拔地而起,因此留下了一批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不足1公里的街道上建有明清时期建筑风格的古建筑24项,是名城在娜姑的缩影。“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是娜姑镇白雾村民房建筑的典型风格。白雾村主要街面为东西走向的一字
5、街,由于铜商的影响,使它获得了“万里京运第一站”的历史美称,会泽的铜从这里源源不断地押运出省,络绎不绝的马帮进出,给这个乌蒙山中的小坝子带来了繁荣,厚重的历史积淀,物化成娜姑灿烂的人文景观。鸟瞰白雾村,仿佛是在梦里,娜姑镇白雾村2000多年前的繁华一一闪现。村内的会馆、寺庙,大多建于明、清时期,用材粗大而古朴庄重。在众多的古建筑中,建于清嘉庆年间的文庙首屈一指,文庙为三进院落,大小七个天井,布局严谨,典雅别致,结构独特,浓厚的清代中期建筑风格。谓之文庙,却又聚孔子、关圣、文昌于一殿堂,故又称“三圣宫”。古往今来
6、,多少文人墨客和官员,游文庙、登奎楼,吟咏抒怀,独寄风雅。2005年,娜姑镇白雾村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该村获得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称号。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娜姑镇位于会泽县西部,东距县城22.8公里,东接金钟镇、五星乡;南邻大海乡;西濒小江和金沙江,与东川区及四川省会东县隔水相望;北与老厂乡和巧家县蒙姑乡接壤。镇境内东西最大横距17公里,南北纵距30公里。镇政府驻地海拔1920m,系滇、川两省会泽、会东、巧家、东川三县一区结合部的乌蒙山区腹地。娜姑镇土地总面积264.9平方公里,其中:坝区25平方公里,
7、占土地总面积的9.5%;山区239.9平方公里,占90.5%。西部边缘为小江断裂带和著名的蒋家沟泥石流区域。由于受小江、金沙江的强烈切割,河谷部分岩层垂直裂隙,形成深邃峡谷。整个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呈阶梯式下降,形成三级阶地的小坝子:拖车坝子,海拔2180米,面积7千亩;娜姑坝子,海拔1920米,面积3万亩;干海子坝子,海拔1620米,面积3千亩。境内最高海拔2896米(白龙潭粱子),最低海拔695米(小河口),相对高差220l米,属南温带高原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不分明,干湿分明,由于
8、境内地形地貌复杂,海拔相对高差大,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境内冬季由于受大陆季风气候影响,气候干冷,雨量少,晴天多,风干物燥,年平均气温13.1摄氏度。 社会经济状况:娜姑之名,原为彝语“纳姑”,“纳”为黑土地,意为“黑色的土地”或“黑色的坝子”。全镇辖17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204个村(居)民小组,348个自然村。有耕地面积39090亩,人均耕地0.6亩。2007年末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