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343569
大小:6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6
《河南滑县半坡店乡刘堤村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一刘堤我村现名刘堤,因刘姓人家居于故黄河大堤而得名。刘姓先祖是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移民而来,迁于此地时,原有苏、郎等姓居民,村名曰“堤上村”.二十世纪末,黄塔古寺曾出土一小碑,碑文中“堤上村”人有十名,其七人与我宗谱上人名相同,其他三姓谱无载。或说民国十九年《重修滑县志》标注本中册第五十页言:“广敬区张家堤原名‘堤上村’”,似乎“堤上村”不是我村原名,可是我村当时属于广学区,黄塔寺紧邻我村,也属广学区,而张家堤当时属于广敬区,即今高平乡西北隅,二者相距四十里,显然张家堤非碑文上之“堤上村”。又今滑县枣村乡北隅亦有“堤上村”,然而二者相距七十里左右,更非出土碑文上之“堤上村”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听老辈人所讲,我村原来还有苏、郎等姓,由于各种灾害,其他姓氏渐没。如今,仅村东遗有“苏坟”、“郎窝”(戏言)而已。志、碑、口传三者印证,至此可以结论:刘姓先祖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移民于“堤上村”,与原居民苏、郎等姓和睦相处,由于各种灾害,其他姓氏渐没,仅存刘姓人家,于是以后村名冠以姓,人们称“堤上村”为“刘堤上村”。.“堤上”二字因说的快而成了“diang”,“diang”有其音无其字,正是“堤上”二字的合音,亦似反切,现在还有一些人称刘堤为刘“diang”,这也说明了刘堤村原名“堤上村”。二隶属沿革我村现属滑县半坡店乡所辖。明洪武元年(1368年)滑州改属北平布政使司大名府,三年废白马县入滑州,七年降滑州为滑县,我村即属滑县永宁乡班村里。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属河南卫辉府滑县永宁乡班村里。宣统三年(1909年)滑县改六乡为十六区,属滑县广学区,即南三区。民国十九年(1930年),滑县办理自治新区,改十六区为十区,属九区(区公所在老河寨)陈刘乡(该乡辖陈玉庄、刘堤两村)。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滑县改自治为自卫,全县改为五个区,区下设联保,区属待考。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二月十四日,滑县县长许兴凯携公款南逃,十五日公推贾心斋为自治委员会主任委员,三月二十九日,日军进攻滑县,三十日滑县城陷,四月,本村刘泽普(字雨亭)任滑县县长,不久退出县城,在本乡秦屯村设立县政府。民国二十九年六月抗日民主政府在滑县、长垣县两县交界处设立卫南县,我村属卫南县六区(区公所在牛屯)新中国成立后,区划调整,八月设立平原省,滑县、卫南县两县合并,我村属滑县十区(区公所在焦虎)。一九五二年十二月,平原省撤销,滑县划入濮阳专区。1 一九五四年八月十五日,我村划入新乡专署延津县,属八区(区公所在焦虎)。一九五五年,撤区建乡,延津县划为二镇四十八乡,属程庄乡(待考)。一九五六年,延津县划为一镇二十五乡,属半坡店乡。一九五八年,延津县减为十一个乡,仍属半坡店乡,是年半坡店乡改为半坡店人民公社。一九六二年十一月,改属安阳地区半坡店人民公社。一九八三年九月,撤地建市,属濮阳市滑县半坡店人民公社,十二月改人民公社为乡。一九八六年二月,改属安阳市滑县半坡店乡至今。明之前,我村所居之地属何州县乡史无明载,只能以距之远近等考之。远古,应属燕地,史称南燕,燕治之处故址有:一在今延津县王楼乡大城村(《延津县志》、民国《重修滑县志》),距我村西南约三十华里,一在牛屯镇城坡寨村(一九八四年版滑县地图),距我村南约十四华里,距我村都不远。隋开皇十六年分酸枣、东燕置灵昌县,后改为灵河县,其遗址在本乡零河村(民国《重修滑县志》),距我村北不足十华里,我村居三地之间,足以证明我村古属燕地。唐之后,郡、州、军多次改换名称,但基本上属滑州灵河县。宋为京西北路灵河郡灵河县,熙宁三年(1070年),废灵河县隶治,省入白马县。此后,即属白马县。金本南京属,大定六年滑州割为河北西路大名府,属大明府滑州白马县。元属山东大名路滑州白马县永宁乡,明以后如前所述。三刘堤居之堤我村位于黄河故堤之上,因名刘堤。该堤东西走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高约一至三米,北边紧挨着又一道故堤,两堤顶部相距不足五百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农田基本建设时差不多整平,村南为平地,西邻半坡店村。村东三百米处,堤断为洼地,宽约三五百米,最洼处深约三四米。该洼地向南延伸至西孟虎寨,俗称东河洼。过洼地故堤绵延向东。该段洼地,应为古代黄河决口未堵而形成的,年代无考。该堤筑之年代,遍查史志书籍,均未见确切记载,仅民国十九年《重修滑县志》采访稿云:“土人称为秦堤”。然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八月河决阳武后,河空,次年南徙,河始离滑境,该堤非金以后所筑了。民间流传的“秦始皇打堤,打到古柳树后地”的传说,只能从一面说明该堤为秦堤了。四刘氏起源刘姓始祖刘累,尧之后裔。尧本颛顼之子,黄帝后裔,甲申年(前2377年)生于丹阳(今河北唐山)被封为唐侯。其母庆都,陈锋氏之伊祁氏,尧随母姓祁。2 《路史后记》:“尧有九子,其封于留者为留氏,字亦作镏,今作刘,古通用。”后有刘絫生而有纹在手,相絫字,故名,今作累,以豢龙事夏孔甲,赐之曰御龙氏,以更董之后。后因一雌龙死,潜醢(hai肉酱)以食夏后,夏后飨(Xiang)之,继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邑(今河南鲁山县)。《竹书纪年》言:“孔甲元年,废豕韦氏,使刘累豢龙。”《左传》“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姓(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刘累学豢龙时,尚居豕韦(今滑县万古乡妹村)迁鲁之后,商汤灭夏,亦灭原彭姓豕韦,封刘累后裔为豕韦氏,后彭氏复豕韦国,至商中期高宗“武庚中兴”,再逐彭氏豕韦,复封刘累后颂八世孙叔假为豕韦氏。周灭商后,一支被封于陶唐旧地(今山西翼城),后又迁往陝西杜城(今陝西长安县西南杜曲),其后代在晋任士师、司空,又封于隋(今山西介休西南)地,范(今河南范县)地。以地名为氏,有豕韦氏、唐氏、隋氏、范氏,以官称为氏,有士氏、司空氏。其中一支因事留秦者仍姓刘。(上古,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周时,氏是用来明贵贱的,姓是用来别婚姻的,汉时,姓氏已无区别。)汉代,高祖刘邦第三子如意被封为代王,据山西,文帝第三子刘参原被封到太原,亦据山西。我村刘姓由山西洪洞移民而来,属山西刘姓,出于何支及移民前族谱世系待考证,高祖刘英与其弟刘耀(刘耀移居本县八里营乡八里营村)移居滑县后,现已二十四世,人有一千一百多口(不含外出者)。附:此附录仅为考证与我村居之地有关者(一)燕考《辞海》历史分册:“燕,姬姓。开国君主伯倏,相传为黄帝后裔。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后人为了区别北方的燕,称为南燕。”《春秋左氏传》:“隐公五年(前717年)四月,郑人攻卫、牧,卫人以燕师伐郑。”秦王政五年(前242年),秦将蒙骜伐魏,取酸枣、燕、虚等二十余城,初置东郡,始有南燕县。民国《重修滑县志》云:“在今滑县西南故胙城东北。”《汉书地理志》;:“东郡南燕县。”《后汉书郡国志》:“东郡燕县,本南燕国,有胙城,即古胙国。”《晋书》:“惠帝光熙元年(306年),改名东燕县,属兖州部濮阳国。”“光熙五年(310年)。进东瀛公腾爵为燕王。”“隆安三年(399年),慕容德自邺南徙滑台,国号南燕。”《魏书地形志》:“东郡今燕县。”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置东郡,治东燕,亦即南燕。《水经注》:“濮渠又东北经燕城南,故南燕姓之国也。”《隋书》:“文帝开皇十八年,改东燕县为胙城,属滑州。”唐《元和郡县志》:“隋文帝因览奏状,见有东燕县名,因曰:‘今天下一统,何东燕之有?’遂改名胙城,属滑州。”清《一统志》:“南燕在延津县北三十五里,周为胙国。”清《地理韵编今释》:“南燕在延津东三十五里。”民国《重修滑县志》:“秦汉之南燕县,即姬姓之南燕国。周之胙城,晋之东燕。其故 址在延津县东北三十五里,俗呼城上(大城村)。若慕容氏之南燕国,其故址在延津县北,即古之滑台,在滑州卫南县西南二十四里,或云三十四里。‘二’字盖‘三’字缺笔。”(二)故灵河县址考4《隋书》:“开皇十六年,分酸枣、东燕二县,置灵昌县,属东郡。”唐《元和郡县志》:“灵昌县,上。东北至州七十里。本南燕县,自汉至隋不改。开皇十六年分东燕、酸枣置灵昌县,取灵昌津为名,属滑州。黄河在县北一十里。赤眉故城在县东二十四里。延津,即灵昌津,在县东北二十二里。初,石勒伐刘曜,至河渚,不得渡,时流澌,下流因风结冰,济讫泮,勒自以为得天助,故号灵昌津。又《左传》:‘郑太叔收二鄙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又曹公北救刘延,至延津,皆此津也。”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4年)因避讳改曰灵河县。宋熙宁三年(1070年)省入白马县,六年,废为灵河镇。清同治丁卯年《滑县志》:“灵河县在县西南四十里灵河村。隋置灵昌县,唐改灵河县。宋省入白马县,今名灵河集。”民国《重修滑县志》:“熙宁六年,废灵河县为灵河镇。即今之零河集。或讹为零河,盖‘灵’与‘零’同音之误。”(三)碑石考(仅以此作古地名参考)1、唐天宝五年崇兴寺小石佛造像天宝五年岁次戌四月辛未十八日戊戌,灵昌郡胙城县观台乡小徐村弟子徐仙客敬造石佛一铺,上为皇帝皇后,下为僧、亡过父母,合家大小,内外眷属,普愿平安,寿福延长。今得成就,设斋庆度,以偿前愿像主徐仙客卫男嗣董男二郎二娘三娘男自然孙男自身孙男自勤自励妻徐男梁儿。按:近人顾燮光《河朔新碑目》:“此碑在城南七十里牛屯集周庄崇兴寺。”《唐书地理志》:“武德二年,改南燕县曰胙城,属滑州。天宝初改滑州为灵昌郡。”此造像有“天宝五年、灵昌郡胙城县”字样,正与史地相合。2、东郡宋氏世德碑宋氏,东郡白马县永宁乡中东林子里人,以农为业。里西北五里许宋胡寨北,先茔在焉。年代辽邈,丘垅颇多,不能辨昭穆,乃改卜里西原之永宁阡,别自为祖。延祐五年(1318年)岁在戊午十月吉日建注:延祐–元代仁宗年号。元代白马县属山东大名路滑州辖,称东郡者,此为尊古之意。(四)《水经注》卷七、八节选濮水又东经匡城北,孔子自卫适陈遇难于匡也。又东北,左会别濮水受河于酸枣县。故杜预曰:濮水出酸枣县,首受河。《竹书纪年》:“魏襄王十年(前309年)十月大霖雨疾风,河水溢酸枣孚阝,汉世塞之。故班固云文堙枣野,今无水。濮渠又东北经酸枣县故城南,韩国矣。 《汉官仪》:“旧河堤谒者居之城西,有韩王望气台,城北韩之市也。聂政为濮阳严仲子刺韩相侠累,遂皮面而死,其姊哭于此。城内有后汉酸枣令刘孟阳碑。濮水北积成陂,陂方五里,号曰池同陂。又东经胙亭东。注:故胙国。富辰所谓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濮渠又东北径燕城南。故南燕姓之国也。有北燕,故以南氏燕,东为阳青湖,陂南北五里,东西三十里,亦曰燕城湖。径桃城南。即《战国策》所谓酸枣、虚桃者也。汉高帝十二年,封刘襄为侯国。而东注于濮,俗谓之朝平沟,濮渠又东北与酸水故渎会。酸渎首受河于酸枣县,东径酸枣城北,延津南,谓之酸水。《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七年,齐田期伐我东鄙,战于桂阳,我师败逋,亦曰桂陵。濮渠又东径蒲城北故卫之蒲邑。濮渠又东径韦城南,即白马之韦乡也。史迁记曰:夏伯豕韦之故国矣。城西出而不方,城中有六大#,皆遂道下,俗谓江#也。有驰道,自城属于长垣县。濮渠又东径长垣县故城北,卫地也。濮渠又东分为二渠,北濮出焉。濮渠又东北。”(五)有关黄河决口、改道考1、周定王五年(前662年)河决宿胥口东徙漯川。黄河首次决口。2、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十二月,河决酸枣,东溃金堤。3、汉成帝建始四年(前29年)河决东郡金堤,灌兖豫二州四郡三十二县。4、汉成帝河平二年(前27年)河溢,东郡太守王尊请以身填金堤,河平。5、汉成帝鸿嘉四年(前17年)河再决金堤,朝廷不治,泛滥二十八年。6、唐开元十四年(726年),滑州大水,黄河及支流皆溢,怀、卫、郑、卞、濮州人多舟居。7、唐元和八年,河决瓠子堤,东漫滑州。8、唐开成三年(838年)夏河决,水浸滑州外城。9、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梁主命段凝于滑州酸枣决河。10、后晋高祖天福六年(941年)河决酸枣,滑州一片汪洋民多居高阜,饿死者甚多。11、出帝开运元年(944年)六月,河决滑州。12、河决滑州酸枣、灵河、鱼池、六明镇。《重修滑县志》曰周太祖广顺二年(952年),新《滑县志》曰后周显德元年(954年),二者相差二年。13、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八月河决灵河大堤。14、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河决白马;三年滑州灵河县塞而复决;八年(983年)五月,河大决滑州韩村(今延津县北)东南流至彭城界入淮。15、宋皇祐元年(1049年)河决鱼池埽;二年河决郭固,四年塞郭固;开六塔河,决天台埽,其后河南徙沙店。16、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年——1077年)胙城县旧治(今庞固)圮于黄河,西迁三十五里华里店(今胙城)17、宋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留守杜充于李固渡决河阻金军,从此河不复故道。18、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金世宗大定二十年十二月,胙城黄河泛滥,民罹其害。19、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金章宗明昌五年河大决,不唯滑、浚、汲、胙河空,滑乃在河北,1195年,河始离滑境。20、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五月,河溢滑、浚等州;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滑州河溢。21、元顺帝至正二年(1342年)五月,黄河复于故道;四年五月黄河北决白茅堤,六月又决金堤;十二年(1352年)四月贾鲁引河南注,河复故道之后,滑县等乃无河患。 1、明宪宗成化十四年(1478年)七月河决延津县西奡村,次年,河徙流延津县城南,延津始在河北。(六)有关黄河故道故堤考1、《尚书禹贡》:黄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商时之舆图,黄河经朝歌之东,历昆吾之南,又东过韦城,下趋澶渊。2、《史记河渠书》:河“东下砥柱,及孟津洛汭,至于大伾。”为大禹治水导河东流之故道。自大伾西南上源来自汲县南、胙城北,又东北经白马县之白马津,其西北岸则黎阳津,即大伾山麓。3、《水经注》:“河水东至酸枣,濮水出焉,又东北谓之延津,又东径燕县古城北,有涑水北来注之,又东淇水入焉,又东径遮害亭(今淇门东),又东径滑台。”则汉以后之黄河故道也。4、唐《元和郡县志》:“黄河自汲县南、胙城北,东北径灵昌县北,又东北径白马县白马津。5、宋太祖乾德四年八月,诏殿前都指挥使韩重赟,马步军都头王廷义等都数万人,治滑州灵河大堤。6、清《一统志》:“金堤上自荥阳至浚县西南宿胥口,及滑县东北六十里。”7、《大名府志》:“大堤东西有二,一在县西南邢村,一在黄塔村。”8、民国《重修滑县志》采访稿:“黄塔之堤有二道:一在半坡店东北,一在西北。西北隅有龙王庙一座,地距高岗,相传为古坝埽。庙前即黄河故道,向东北入黄塔村,又西北径明店、沙滹沱、老河寨、申寨、堤南、沙店集折而向东,南接邢村堤。半坡店东北之堤,经杏头、物头、尧头、耿范,则又与田堤口相接矣。半坡店东南,自刘堤、猛虎寨、至古柳树村向东一带,土人称为秦堤。半坡店正南经程卜寨,牛市屯迤东至黄德集、叶家寨,亦皆秦堤故址。古柳树东北(应为西北)是为刘堤,在大堤之南,与黄塔隔堤相望,相距一里,猛虎寨在刘堤东南,相距三里。广敬区之张家堤(即今本县高平乡西北隅之张堤),本名堤上村,以其在金堤之上而得名,旧名玉化堤,其西逾关帝庙。”(七)其他故址1、尧祠。唐宝历二年滑州修尧祠记,唐白敏中撰,见宋郑樵《通志金石略》在白马津西南五十里,即今之神丘里。按:神丘在今延津县马庄乡马庄左右。2、石丘。《元和志》:“石丘在酸枣县东北三十里,俗传汉成帝时星陨为石处。”旧《胙城县志》:“在县东北三十里。”旧《滑县志》:“在县南五十里,旧传孟子遇宋处。”民国《重修滑县志》:“县西南五十里相传有石丘村,为孟子遇宋处,今村中丁字街路南犹志兹古迹。考孟子由齐适梁所经之地,史有明文,旧传不误。”3、砖塔。民国《重修滑县志》:“城南五十里前范所营村内,有砖塔一座,共计七层,高约六七丈。相传为明洪武时严千户所建。塔上言曰‘兴文塔’,周围八棱,每棱一字,楷书:‘文昌照耀,魁星杨辉’八字。”6 4、胙城故址。周公第六子伯封于此,称胙国(《延津县志》:“治所在今延津县大庞固”春秋时称南燕国,秦汉属东郡,置南燕县。晋怀帝光熙元年(306年),改名东燕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胙城县,宋属京西路滑州,熙宁年间(1068——1077)胙城县治圮于黄河,自庞古寨西迁三十五里之华里店今胙城。”然滑县旧志云:“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所置之胙城县在滑县东南六十七里角城村(原属滑县,今属长垣县丁栾乡,在高平乡南数里。)有古寺,寺内有元中统四年(1263年)古碑,题曰:‘滑州胙城县重修护国承天院碑记。’寺南二里许后吴庄有胙城县城隍庙,清初重修庙碑云:“滑之东南有胙城。”明万历八年(1580年)沙压胙城县城,几成废墟;清雍正五年(1727年)复压,是年,胙城县并入延津县十九里,其鲁丘里划入滑县,其余村庄划入汲县。5、故沙店城。《宋史宗泽传》:“建炎初,泽留守东京,使王彦屯于滑县之沙店。”清《一统志》:“沙店城在滑县西南三十里。”《大名府志》:“在滑县西南二(三之误)十里,周三十(多十)里六十六步,今址废。”6、故訾娄城。《春秋》:“僖公十八年(642年)冬,邢人、狄人伐卫取訾娄。”《左氏传》:“卫侯从师于訾娄。”杜注:訾娄,卫邑。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今滑县西南六十里,有訾娄城。”《元和郡县志》:“訾娄城在县(匡城县)西北一十六里。”旧《滑县志》:“在县西南六十里。”民国《重修滑县志》:“按:‘今滑县西南六十里有訾村,即古之訾娄。’”7、故桃城。《史记》:“春申君说秦拔桃城。”汉高帝十二年(前194年)封刘襄为侯国。《后汉书郡国志》:“南燕国有胙城(古胙国)、有瓦亭(今瓦岗集)、有桃城。”《水经注》:“濮筑渠,径桃城南,即战国所谓酸枣桃虚也。”《括地志》:“桃城在滑州胙城东四十里。”8、8.故平阳城。《左传哀公六十年》:“卫侯饮孔悝酒于平阳,醉而遣之”、“孔悝为蒯瞶所逐,载伯姬于平阳而行,行于延津。”杜注:“燕县东北有平阳亭”《寰宇记》:“平阳城在韦城县西二十余里。”清《一统志》:“平阳城在滑县南。”《河南通志》:“平阳城在滑县韦城废县西二十里。”9、皇姑寺塔。民国《重修滑县志》:“在县西南黄塔村古寺内。旧志云:‘遇旱祈雨于此,久著灵验。此寺创建未详,有明建砖塔一座,共八级,高六丈。’”新《滑县志》:“皇姑寺塔。皇姑寺塔位于半坡店乡黄塔村中学院内。明代有一皇帝之女,路过此地,得病身死,为纪念她,于明正统年间(1443年)二月修建一砖塔,取名皇姑寺塔。三月在此塔前建一寺院,塑有皇姑泥像,改名皇姑寺塔。塔为宝瓶式七层六棱形砖塔,塔顶为一亚腰葫芦形铁刹。塔高11米,下有一台阶,高2.6米,周长22.3米,台阶正南的踏垛长2.8米,宽2.2米。”10、黄河渡口、秦琪墓。民国《重修滑县志》:“旧《志》:‘黄河渡口在县西南三十五里老河寨,旧传汉寿亭侯渡河处。说者谓关公出五关自曹营奔刘主,于此处渡河。’”秦琪墓一名黑马坟,在城南四十里老河寨东一里。按:民国十六年采访稿:“世传汉末时,关公自曹营奔刘主,出五关斩六将,秦琪其一也。琪阵亡后,部属收葬,封墓于此。所骑黑马哀鸣,守墓不去,绝食而死。土人义之,遂埋马于墓侧,故俗呼此地为黑马坟。”7 几点说明:1、关于故堤数据,部分是估计。2、现村中另支刘姓及贾姓、明姓,因本人不了解详情故没入文。3、自春节受命后,查找能找到之志史资料,仅得上述文字为征求乡亲意见。4、摘抄了周边部分故址的一些资料为旁证。编著:刘仁堂(滑县第六高级中学高级教师,河南滑县半坡店乡刘堤村人)二零一一年十月于滑县道口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