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329174
大小:3.41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16
《立领剪切法的创新探讨与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立领剪切法的创新探讨与运用周丽宏摘要:立领常用结构设计方法主要有三种:起翘法、剪切法和依赖衣身领圈制图法。本文主要论述剪切法中基础领窝内倾斜立领的剪开位置和剪切量;切展量或重叠量与领口松量的关系;切展量或重叠量与领侧角的关系公式;切展量不变,领窝平行性变化的立领造型及着装效果以及运用剪切法做立领上口松度的变化分布结构,并结合自身操作实践,创新运用剪切法做立领的结构造型设计。关键词:剪切法;剪切量;上口松量;领侧角;变化分布;立领常用结构设计方法主要有三种:起翘法、剪切法和依赖衣身制图法。各结构设计方法都存在着自身的优缺点及适用性,也都存在各自
2、结构技术关键。剪切法结构设计是根据立领结构原理,通过剪切拉展或重叠的方式,调节控制领上口松量分配的位置和领上口的总围度,使其满足立领的三种基本造型与变化造型。分析探讨立领剪切制图法中的技术要点,可以提高立领的设计质量及着装舒适性,进一步明确该结构设计方法的优越性。1基础领窝内倾斜立领剪开位置和剪切量人体颈部略向前倾斜,形状上表现为上细下粗的不规则圆柱形。人体颈根围截面近似桃形,剖面结构以肩线为分界呈现为前低后高、其中前稍尖、后扁圆的状态。颈部的这种结构决定了内倾斜立领剪开位置一般设在后领圈弧线转折处位置和剩余领圈三等份处位置。然后采取平均重叠
3、的方式均匀缩小后领圈弧至前领上口,致使成型后的立领此段弧度均匀,避免出现直弧相兼的椭圆或椭尖等不完美造型(即使颈部形态前稍尖)。以胸围为84CM的第八代新原型领窝为基础领窝、测得领窝弧线的长度为39CM。设领高为4CM,通过实验操作,各剪切处的重叠量以0.7CM为宜(其结构图如图一,成衣效果如图二)。若小于该数值,则立领侧后部不贴合人体侧后颈部,有一定的空隙量,造型不够规范、严谨,这一般都是传统中式服装立领的大忌。若超过该数值,领子的侧后部会因上口长度不够而卡得太紧,勒着脖子不舒服,甚至造成领子不平服现象。因此,基础领窝内倾斜立领后领圈弧线转
4、折处重叠量的极限值为0.7CM。当然,这种剪切定量数字仅仅是与领高为4CM的立领相匹配,它会受领高的变化而变化,领高越高,重叠量越大,领高越低,重叠量越小。为保证基础领窝内倾斜立领造型(指三个方面的倾斜角—前倾角、侧倾角和后倾角相同)的一致性,可将其转化为一成不变的折叠角。以上折叠0.7CM,根据数学余弦定定理a2=b2+c2-2bccosa,可知0.72=42+42-2*4*4cosa,求得a为10度,即折叠角为10度。图一剪切法做基础领窝内倾斜立领结构设计图二剪切法做基础领窝内倾斜立领成衣效果查表可得160/84A体型的标准颈中围度是32
5、CM、颈长是8CM。通过计算可知该剪切法立领上口围度是(19.5-0.7*3)*2=34.8CM,比实际颈中围度长34.8-32=2.8CM,且通过观察与测量成衣效果,这种平均重叠方式,其前领离前颈部距离达到2CM以上,且前领上口线的弧度不十分均匀,呈现先直后弧不规则的椭圆或椭尖状态(前中稍尖),这在几年前的立领款式造型中比较普及。但随着市场流行的不断变化,人们审美观与洞察力的提高,观念认识上的加强——一般认为立领的前倾角越小越能体现立领的挺拔感,越能秀出中华气概。因此,目前市场上品牌服装立领的前部距离人体前颈部都不是很大,一般都小于2CM。
6、因此,在此结构基础上进行优化处理,其方法是在直接在前领中处劈掉一定的量(一般为0.5—0.7CM)(如图三),将其转化为劈角为8—10度,结构优化处理后的立领上口围度是33.4至33.8CM,比实际颈中围度长1.4—1.8CM,其前领与前颈距离为1-1.5CM,其造型较完美,比较符合当前市场流行,其成衣效果如图四。图三立领剪切法结构优化方式图四立领剪切法结构优化后的成衣效果2.松身立领切展量与立领上口松量、领离颈部距离间的关系立领上口松量指立领上口在紧贴人体脖颈位置的放松量。立领结构中,上口松量的合理把握,是其结构设计中的关键所在,它不仅影响
7、着人体颈部的运动舒适性,还决定着立领的锥体程度即立领的整体造型。实际生活中,除了比较严谨的、正规的职业服装采用较为贴体的内倾斜立领外,大多数服装立领都采用其松身结构造型,即人体颈部与立领上口周围常存在较大的距离空间,如下将分析论证立领离颈部的这个距离空间与上口松量的关系,由此推导切展量或重叠量与立领上口松量的关系。设任意松身型立领上口离颈部距离为a,其上口领高位置所对应的颈截面半径为r,则缠绕在颈部外围的立领上口半径为r+a,根据平面几何原理可得出立领上口线围度是:C1=2∏(r+a)=2∏r+2∏a=C+2∏aC表示任意领高立领上口对应的颈
8、截面围度,C1表示任意领高立领的上口线围度。立领上口放松量C=C1-C=C+2∏a-C=2∏a。如果立领上口与颈部的距离为固定值a,那么,无论颈部粗细怎样,立领上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