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关于社会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社会学关于社会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ID:12317172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6

社会学关于社会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_第1页
社会学关于社会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_第2页
社会学关于社会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_第3页
社会学关于社会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社会学关于社会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社会流动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我们要从社会流动的观点来讨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要首先知道什么是社会流动,还有为什么农村剩余劳动力要转移。那么就先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社会流动吧,然后再来讨论为什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要转移,转移后给我们国家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我们怎么去解决这个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啊。所谓的社会流动,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在其社会地位上的变动,即他们从已有的地位向新的地位的变化过程。社会流动既可能发生在社会成员个人身上,也可能发生在阶级、阶层、等社会群体上。社会流动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又可以分为好几种:从流动方向来看可

2、以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而从流动的原因来看,可以分为个人性流动和结构性流动;从流动发生的时期来看,可以分为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而农村为什么会有剩余劳动力呢?在我国,农业是农村中最主要的产业。由于我国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在很大的范围内为零甚至是负数,即使将一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去,也不会影响农业的产量。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实际上就是以隐蔽形式表现的失业人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民拥有了更广泛的流动空间,长期被隐蔽化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将成为我国失业者的主体。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把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出去。1

3、)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技术当进步,新的生产工具的出现,大大的解放了土地对农民的束缚,也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这也就出现了剩余劳动力。2)农业生产本身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农业的劳动转化过程在时间上呈现出高度的密集性和分散格局,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季节性相对过剩,农忙时对劳动力需求量骤增,而农闲时排挤出众多的过剩劳动力。3)三是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非农经济发展滞后,导致农村内部就业条件相对不足,释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增加。这些都是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的重要原因。4)二是改革开放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

4、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造成对劳动力的需求的减少,使过去的以隐形方式存在的农业过剩劳动力显形化以上这些原因导致了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那么我们要怎样来处理农村剩余劳动力当转移这个问题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有弊,要是处理不好,将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1)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转移对输入地和输出地都有益处,对农业劳动力输出地而言,提高了本地农业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增加了劳动者和劳动力输出地的收入,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2)对城市和工业区输入地而言,则因注入的劳动力是一种庸俗的资源,降低

5、了当地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工资成本,增强了产品竞争能力。这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益的一面,当然这里面也有许多的限制因素。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因素。1)转移劳动力数量巨大。据统计1996-2000年间我国农村进入劳动年龄人口达7600万,新成长的农村劳动力量将达到5400万,即平均每年新增1000万。(可信度不知,从一篇论文上摘抄)4微软用户第4页2021-6-221)二元经济制度障碍。自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在制约城乡人口迁徙方面的功能日益减弱。但农民工进城后仍然受到了“名存实亡”的户籍制度等一系列行政壁垒的阻碍,无法融入所就业

6、城镇原有的社会经济组织中去。劳动力在城乡之间不能自由流动,农村依然被隔绝在城市工业化之外,劳动力也无法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向有较高生产率的部门自由流动。2)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严重下降。80年代后期农村非农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明显减弱了。就业增长率1978-1984年为0.65%,而1985-1992年下降到0.39%;农村工业产值的就业弹性则由0.57下降到0.24。1996年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原值比1985年增加了21.4倍,而同期吸纳农村劳动力仅增加0.9倍。目前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产权不清、政企不分的情况依

7、然严重;规模过小,“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模式所导致的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化,结构失衡的问题十分突出;资金短缺,负债率高;经济效益下降、技术落后、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低劣等。随着乡镇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以及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也直接造成对农业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减弱。3)农业部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一方面我国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上最少的国家之一。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会不断加重有限耕地上的就业压力。据统计,1991年仅为1.25亩,还不及美、俄等国有的1/8。另一方面,随着农业技术进步,特别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在发达地

8、区农业中已出现了资本代替劳动力的趋势。而这些发达地区农业技术的选择往往是从本地的要素供给条件出发,很少考虑从宏观要素出发,这样从宏观上看,必将削弱农业部门继续有效地充当农业过剩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4)城市吸纳农业劳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