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方案2012年用稿doc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方案2012年用稿doc

ID:12313947

大小:4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6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方案2012年用稿doc_第1页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方案2012年用稿doc_第2页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方案2012年用稿doc_第3页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方案2012年用稿doc_第4页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方案2012年用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方案2012年用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方案(2012修订稿)  为了加强我院的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积极培育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根据教育部和江西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一)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培养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层次、高起点、高素质"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又有利于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精品课程建设要综合学科、教师队伍、教材、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各方面的建设和改革,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三)精品课程建设要集教学名师、精品

2、教材、教改成果于一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  (四)精品课程重点体现"精",即内容精致、教艺精湛。在抓好院级各专业核心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培育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建立起以院级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和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为主的课程建设体系和良性发展机制。  二、精品课程申报  (一)申报范围  1.申报课程原则上为我院各专业重点建设课程中的专业核心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  2.具有我院特色的课程或与重点专业紧密相关的课程。  3.近年来教学改革力度较大、教学质量高、效果较好的课程。

3、  4.上述课程已连续开设三年以上。  5.课程形式可以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也可以是单独设置的实验、实训课或实践教学环节。  (二)申报条件  1.申报课程应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体现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详见评审标准)。  2.申报课程应由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建设。  3.课程负责人以专任教师为主,原则上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是学科带头人,负责课程建设的规划、组织与实施。  4.课程组应有一个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至少由3人以上组成。  5.课程应至少提供有该门课程的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等教学相关资料。

4、  (三)申报程序  精品课程每年度申报、评审一次,评审时间为每年的5-6月。  1.各系、院、部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师以课程组(至少应包括3名以上教师)为单位,认真填写《精品课程申报表》,课程负责人提出申请,经系、院、部初审后上报教务处,申报截止时间为当年的4月底。  2.课程负责人将有关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课件、参考文献目录等提供给教务处。  3.学院组织评审。学院组织专家组对申报的精品课程进行专项评审。评审分为通过、不通过二个等级。通过的课程,被确立为立项院级精品课程。立项后建设期为三年,三年建设中,学院

5、组织专家进行网上中期检查和终审验收。三、评审标准(一)评审标准(指标及内涵)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评审标准分值评价等级ABCDE1、00.80.60.40.2一课程设置5分1-1课程定位性质与作用专业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且与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21-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3二教学内容25分2-1内容选取针对性和

6、适用性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102-2内容组织组织与安排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102-3表现形式教材及相关资料选用先进、适用教材,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齐全,符合课程设计要求,满足网络课程教学需要。5三教学方法与手段25分

7、3-1教学设计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83-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63-3教学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实效。63-4网络教学环境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架构合理,硬件环境

8、能够支撑网络课程的正常运行,并能有效共享。5四教学队伍15分4-1主讲教师师德、能力与水平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执教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参与和承担教育研究或教学改革项目,成果显著;与企业联系密切,参与校企合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