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306752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6
《学者的足迹 诗意的印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者的足迹诗意的印证——解读中关村诗社学者型诗人的精神情怀 1989年,中国科学院的一些院士和科技工作者自发组建起了中关村诗社。20年来,他们在科研工作之余,以诗会友,借诗抒情,撰写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这些诗作,以学者特有的视野和情怀,展示出文理结合的生命精髓。因此,它们不仅在学界同仁中引起共鸣,而且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关注,有的甚至广为流传。 那么,这些诗词歌赋到底折射出什么样的精神光芒呢?在这里,我们试图以“挂一漏万”的方式作一些局部的探索和解读。 村里的灯光与天上的星光 我们不会忘记,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光明日报》的一篇报道曾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这篇报道的题目就是《中
2、关村的灯光》。它描述的是,居住在这里的知识分子是如何夜读夜研,努力拼搏的。这篇报道,让“灯光”成了展示知识分子心灵的精神符号。因为,这灯光,分明是一种额外的付出,以弥补“文革”时期带来的整整一个时代的缺失。 这灯光,分明是一种特殊的追赶,用加倍的速度和步伐去冲出那阵阵重围,以期达到科学的新的彼岸。 这灯光,分明是一种动人的情怀,把冤屈和不公搁置脑后,以豁达的心态,用切实的行动,雕塑起中关村群体的独特形象。 这灯光,更是一种时空的跨越,它与天上的星光融为一体,打造出“天上人间共一色,村里村外都齐飞”这样的美图。 村外有文人的大笔,在青灯墨影中抓住这个具象,写出了令人跃跃欲试的激奋。
3、那时那刻,在村内亦有诗人把目光聚焦于天空的繁星,抒发着同样的情怀。请看,我们诗社老诗人孙克定先生曾写有这首五言诗: 贺李元同志 ——为“李元小行星”命名作 我赏太白诗,天汉悬高名。 古人仅想象,今人乃实行。 李元小行星,伴以卞氏星① 日友共举荐②,同行实推诚。 实至名自归,为国增光荣。 结交半世纪③,知君必有成。 孜孜五十载,科普业绩宏。 蜚声海内外,白头益求精。 前岁游美陆,攀登更上层。 共话抒怀抱,勉君骥足骋。 天学日开拓,普及任非轻。 中国富特色,协同老中青。 跨进新世纪,当好带头人。 注:①卞德培小行星; ②日本天文学家藤井旭等; ③1951年至1956年在紫金山天文台共
4、事,迄今联系不断。 在诗里,“天汉悬高名”,既是颂星,也是颂友。“天学日开拓,……协同老中青”,目击环宇,心怀天学(即天文学),壮心未已,满纸风云,其郁勃凛冽之气,令人荡气回肠,激昂难抑。 诗歌光谱中的赤心展示 我们诗社中还有一位这样的诗人,历史上曾被错划为右派。“文化大革命”刚结束不久,他需要填写一份履历表,上面有一栏是“受过何种奖励与处分”。右派当然是他“受过的处分”,应当怎样填写呢?他的回应却是一首诗,一首绝妙的七言绝句: 曾经神矢中光臀, 仍是当年赤子心。 往事无端难彻悟, 几番落笔又哦吟。 用诗来回应严肃的人事表格,这种率性与幽默该是多么的奇特! 他就是著名代数学、密码
5、学学者曾肯成先生。 你看看,“曾经神矢中光臀”,裤子还没有穿好就被“神箭”射中了。是什么“神箭”?那后来看到此表格的人,当然知道就是指他被错划为右派这件事。屁股上挨了一“箭”,虽说不至于致命,但那也很不好受啊,更何况是处于“光臀”的尴尬状态。诗句当中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无奈,多少不公平的待遇啊。 “仍是当年赤子心”,他这种无怨无悔的表白,多么坦诚,多么沉重,又是多么珍贵!解放初期,他曾到前苏联研学,其间由于他俄语奇好,担当过郭沫若院长访问苏联时的俄语翻译。因此,当写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俄国作家杜勃罗留波夫说过的一句话:如果没有诗人,没有诗歌,人类“许许多多美妙的感情与高尚的愿
6、望,都会被遗忘”。俄国大文豪的这句话,想不到后来会在这里成为曾肯成先生这首诗的一个注解: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内心蕴涵的“美妙情感和高尚愿望”。曾肯成先生后来在密码学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并创建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绩斐然。因此当他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访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期间,美国有关方面多次找上门来,承诺优厚的条件,邀请他留在美国从事信息安全研究。但是他都明确地拒绝了。如果说在曾肯成先生的这首诗中,第一句是他对于错划右派这件事的揶揄,那么,第二句中的“仍是”两个字,更表达了他那颗“当年赤子心”的执著和一贯。 在中关村诗社的学者型诗人中许多均属海外归来的学子。虽说他们从事的专业不
7、同,回国的经历不同,但是他们情系祖国的“赤子心”却都是一样的坦诚与执著。当这种情愫浸润在在他们的诗歌里的时候,就像一幅幅美丽光谱,解读着其心灵的定位,令世人仰视。 在这里,学者与诗人的 边界变得模糊起来 如果说,科学是冷静的理性活动;那么,诗歌则是热烈的感性发抒,二者形不同而实相融。我们诗社中的那些学者型诗人,让科学的哲理加上诗歌的境界,把学问与诗文浸润在一起,二者相得益彰,互补互扬,精美非凡。对此,我思考过、探究过,试图梳理出其中的缘由。人性这个东西,当然应该是诗歌关注的主要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