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21507
大小:665.9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7-11-08
《从玉教神话观看儒道思想的巫术根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從玉教神話觀看儒道思想的巫術根源葉舒憲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內容摘要:以玉為神靈和永生的信仰和神話體系,可簡稱之為玉教。本文從探討儒道兩家思想背後的深層文化基因與原型編碼,依據考古學新發掘出的玉禮器實物,提示玉教信仰及其神話觀在中國自史前期至文明期的形成和發展脈絡,分析和論證儒道兩家共同崇奉的聖人(聖王)傳統與遠古巫師傳統的關聯性,在夏商周三代以玉崇拜為本源和核心的禮樂文化中,透視儒家以玉比德思想及道家以玉為永生象徵的觀念由來、道教食玉信仰的文化之根。儒道兩家小傳統的共同點在於,它們均發源于「巫以玉事神」的大傳統。關鍵詞:玉教神話
2、、儒道同源、玉音、聖人與聖物、巫覡、大傳統壹、「聖人」與「玉音」:儒道同源說將儒道截然區分為分道揚鑣的兩家,會造成一定的遮蔽。傳統國學就將儒家與道家分開來看待,似乎是涇渭分明,人們也習以為常,陷入熟知非真知的常識性誤區。現代學界則因學統傳承和門戶的不同,以新儒家學派和新道家學派形成對峙局面,各執一端。長期爭論的焦點是,中國思想史上以儒家為主幹還是以道家為主幹?雙方相持不下。筆者希望打破這種文化短視的局限,從宏觀和深遠的視野去審視儒道兩家的文化同根性,提出文化傳統的大與小二分法,以其發生的媒介及時間座標為尺度,將漢字使用以前的史前文化稱為大傳統;將漢字
3、使用以後的傳統稱為小傳統。這樣,儒道兩家所出現的春秋時代顯然屬於漢字使用後近千年的文化小傳統。分析儒道兩家創始人老子和孔子的言論,有望找出在分歧對立表像後面的同源同根-1-哲學與文化第卅九卷第六期2012.06特性:聖人(聖王)崇拜與聖物(玉石)崇拜。聖人與聖物的對應現象由來已久,大約要比老子和孔子生活的時代早兩千多年。對儒家來說,聖王崇拜是建構出儒學歷史觀和政治理想的原型,聖物崇拜則形成禮樂文化的物質原型及核心內容。從「禮雲禮雲,玉帛雲乎哉」的問題,到「巫以玉事神」的民間信仰及實踐,再到「君子比德于玉」的人格理想,「切瑳琢磨」的學習實踐,華夏文明發
4、生期的大傳統資訊——玉石神話與信仰,借助於考古發現的大量史前玉禮器分佈情況,目前已經可以描述出完整的延續過程。對道家而言,聖王崇拜與聖物崇拜共同體現在追求遠古無為而治、歸真返璞的政治理念和「聖人被褐懷玉」的神聖記憶中。從《道德經》和《莊子》中對聖人的推崇備至現象,不難體會,在道家創始人心目中,遠古的聖人佔據著怎樣崇高的位置。既然儒道兩家都以聖人為榜樣,以下謹以《論語》、楚簡《五行》篇和《道德經》為例,比較考察儒道兩家的聖人聖物崇拜,揭示聖人與玉文化相關聯的底蘊。儒家的聖人崇拜,鮮明地表現在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中。《論語》中講到「聖」和「聖人」的地方一共
5、有六處,其前兩處是:《雍也》: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1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述而》: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矣!」在五篇六處提到「聖」或「聖人」時,有四次出自孔子之口,表示推崇之意;兩次出自弟子之口,其中一次稱孔子為「天縱之將聖」,另一次表示能行君子直道而
6、有始有終的人就是聖人。從這些言論看,儒家的人格理想追求為三段遞進式:俗1劉寶楠,《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0),頁248-249。以下引文均出自本書,不另注。-2-葉舒憲:從玉教神話觀看儒道思想的巫術根源人(小人)—君子—聖人。儒家學說的核心內容即「內聖外王」說,讓個人通過禮樂教化式的學習和修身訓練,走向君子和聖人的境界。聖人不是虛無縹緲的神明,是出自人間的高人,以堯舜等上古聖王為現實楷模。與楷模相比,孔子雖然謙虛地認為自己距離聖的境界還有距離,但是從「若聖與仁,則吾豈敢」的感歎看,他對聖的敬畏和崇奉之心,昭然若揭。孔子把聖人理想的原型上溯
7、到唐堯虞舜年代,並且表示在他生活的時代已經難以見到聖人,能夠見到君子已經是值得慶倖的了。因為君子的修身境界升格之後,便有通往成聖之道的希望,或許即所謂「六十而耳順」和「七十隨心所欲不2逾矩」。孔門弟子在孔子在世時就討論老師是怎樣的一種獲得天命的大聖,並由孔門弟子子貢親口發出孔子是「天縱之將聖」的讚歎,後以白紙黑字記錄在《論語》的歷代抄本中。孟子以下的儒者對此堅信不疑,從對學者的讚譽到對「素王」的膜拜,使得孔子頭上的光環越發耀眼。在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完成中國文化史上重要的一次造神運動,讓孔聖人塑像出現在各地城鄉的孔廟中,同外來的佛教師祖釋迦牟尼形像一
8、樣,得以在廟宇之中綿續萬世之供奉,香火永續。漢字「聖」的寫法,清楚地表明從「口耳」會意的情形,這個字的結構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