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191359
大小:3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6
《黑龙江省土地整治规划修编研讨会交流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黑龙江省土地整治规划修编研讨会交流材料土地整治规划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对细化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土地整治目标和方向,规范土地整治行为,强化土地利用调控,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促进农用地提档升级,保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地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上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任务落实情况我省在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的统筹指导下,遵循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以增加农用地特别是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以内涵挖潜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土地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土地开发整理管理水平得到
2、提升,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极大地促进了全省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合理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规划实施的主要成效——耕地保护得到强化,为巩固国家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奠定了基础。规划实施以来,全省耕地面积基本保持在1.75亿亩以上,通过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实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等措施,耕地面积保持稳定,质量有所提高。2005年以来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700亿斤以上,20097年达到845亿斤,提供商品粮占全国六分之一,极大地巩固农业大省和国家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加大,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一是通过加大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支持力度,增加了耕地数量,提高了耕地质
3、量,自2000年以来,全省累计安排国家和省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386个,建设规模达39.31万公顷,新增耕地6.93万公顷,总投资50.65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耕地保护,加强了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对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及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严格规范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先补后占制度,较好地完成了建设用地占补平衡任务;三是鼓励社会投资参与土地开发整理,推动开发整理工作的市场化、规模化。规划期内通过上述措施,连续实现全省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有余。(二)存在问题——由于当时的形势和条件限制,上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在规
4、划的工程类型分区基础上侧重于划定单一项目区片,数量多、规模小,规模效益、聚集效益体现不明显。——规划编制所采取的基础数据和图件不完善,影响规划实施效果。7规划采用1996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其中土地利用现状图大部分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绘制的,由于规划所采用的基础图件不符合当时的实际,在规划实施中出现很多难题。如项目申报时采用的是1992年以前图件,在项目踏查时规划图上体现的部分荒草地实际已是耕地。——后备资源较多,但难度越来越大。虽然我省后备资源数量整体较大,但均为零散分布,通过“二次土地调查”的初步成果显示,开发利用条件较好的后备资源逐步减少,整治的难度越来越大,技术措施和资金投
5、放都有待加强。——上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规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性质比较单一,单纯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不能完全与城乡用地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城乡统筹建设相适应,07年以后已不能满足当前我国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对土地整治工作的总体要求。(三)对新一轮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建议国家尽早制发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或相关要点和办法。明确规划定位、目标任务、技术要求和资金落实,以指导省级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工作。——建议国家在编制全国土地整治规划时,能够考虑到我省是农业大省、耕地大省和国家商品粮基地,耕地后备资源较多,增地、增产潜力较大的情况。在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中土地整治重
6、点区域的划定、重大工程的确定上给予我省一定的倾斜。二、我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新一轮规划期内土地整治目标任务(一)总体目标任务7在新一轮规划期内将继续全面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保持耕地面积稳定,质量提高。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建设高产稳产农田,使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得到及时复垦,后备资源得到适度开发。到2020年,全省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不低于9.20万公顷。(二)重点区域布局1、结合开展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力度,规划期内全省土地整理重点区域为:一是三江平原东部土地整理区,以我省三江平原东部地区规划建设的14个大型灌区工程为基础,在水
7、利骨干工程建设基础上开展田间水利配套工程建设和土地整理工程建设,充分考虑区域补充耕地的资源潜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潜力,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力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稳步推进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土地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使区内土地利用率和集约水平明显提高,农田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进一步增强。建设范围涉及三江平原地区的萝北、绥滨、同江、抚远、虎林、密山、富锦7个市县的27个乡镇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