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行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发生医源性感染干预

护理行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发生医源性感染干预

ID:12143014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5

护理行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发生医源性感染干预_第1页
护理行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发生医源性感染干预_第2页
护理行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发生医源性感染干预_第3页
护理行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发生医源性感染干预_第4页
护理行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发生医源性感染干预_第5页
资源描述:

《护理行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发生医源性感染干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护理行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发生医源性感染干预[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4208(2009)16-0060-03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气管切开是较为常用的一种维持有效呼吸的急救措施,但由于免疫力下降,无效吸痰和侵入性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引发的医院感染不容忽视,研究表明气管切开与肺部感染有直接的关系[1],有必要通过干预以降低其发生率。我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10月~2008年8月共收治46例气管切开的重症颅脑损伤病人,通过对其肺部感染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呼吸道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

2、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6例住院病人,男32例,女14例,年龄13~81岁。其中原发脑干损伤8例,重度脑挫裂伤28例,脑出血10例。入院后均行气管切开术,年龄≥60岁者35例。昏迷者34例,有吸烟史者28例,有鼻饲营养者30例。1.2诊断标准参考1990年制订的院内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诊断标准[2]。1.3方法8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择可能与肺部感染有关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根据痰培养、血培养或导管培养情况,观察患者细菌或真菌感染菌株的分布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情况。2结果2.1医院感染菌种分布情况在所有分离的病原微生物中,以革兰阴性杆菌(

3、G�)为主,占59.35%,真菌占31.26%,革兰阳性球菌(G+)占9.39%。2.2培养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革兰阴性菌属对美洛培南的耐药率为10.17%,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25.25%,磷霉素的耐药率为31.21%,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44.22%,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42.11%,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51.44%,其余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95%以上。革兰阳性菌属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对美洛培南的耐药率为15.27%。真菌对二性霉素B的耐药率为0,制霉菌素的耐药率为1.33%,酮康唑的耐药率为15.89%,氟康唑的耐药率为68.29%。2

4、.3肺部感染发生率46例患者中,昏迷患者占73.9%,且与昏迷持续时间呈正相关,与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8分者呈负相关现象。有吸烟史占60.8%;年龄≥60岁患者占76.1%;鼻饲营养者占65.2%。经护理干预和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后,肺炎、支气管炎2~5周治愈,切口周围感染3周后Ⅱ期愈合。2.4相关因素分析年龄≥60岁,营养不良,昏迷≥38d,吸烟史均为肺部感染的易患因素患者年老多病各器官功能呈进行性退行性变化特点,机体活动力减低、对外界环境适应力减退;营养不良不能满足机体正常生理需要,使机体免疫力明显下降;神志不清或昏迷状态使各种生理反射减退或消失,

5、不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异物;长期吸烟史改变了呼吸道黏膜、肺泡、肺内环境,造成长期慢性不显性损害。2.4.1侵入性操作吸痰、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均为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气管切开直接损伤了咽喉部,病人气道与外界直接相通,细菌容易进入呼吸道;机械通气时,气流绕过大部分上呼吸道,直接进入气管;气管被套管的气囊压迫加上机械通气时呼吸道的水分蒸发增加;患病时机体抵抗力低下,导致呼吸道清除细菌的功能降低。上述侵入性操作使呼吸道正常防御机制被破坏,病菌最易侵入引起感染。此外,若呼吸道湿化不足,黏膜干燥,纤毛运动减弱,分泌物粘稠潴留亦成为感染源。2.4.2误吸窒息为肺部感染的极高危因

6、素胃内容物返流、口咽部分泌物等误吸入肺,胃内容物的化学刺激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破坏;定居在口咽部细菌下移入肺等均造成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侵袭肺泡引起肺部感染。2.4.3各种仪器物品的接触感染8雾化吸入器消毒不彻底或被污染,可产生大量带菌的气溶胶沉积于毛细血管和肺泡导致感染发生。吸氧装置(管道、湿化瓶)的污染。吸痰导管反复使用,频繁吸引。吸引器储液瓶不洁。2.4.4病室单元空气、环境不良医院是带菌人群相对集中的地方,病房管理和消毒隔离制度落实不严,护理人员配置、病床所占空间面积不足,增加了院内交叉感染机会,使病原微生物从病人到病人、或工作人员到病人的直接感染以及通

7、过空气、物品间接感染。而气管切开病人的分泌物和痰液又可直接污染室内的空气和环境。此外,探视人员的流动、频繁调换又是一个重要因素。3干预对策3.1物品的清洁、消毒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操作前后按“六部洗手法”彻底洗净双手。必要时戴无菌手套。雾化吸入器一人一次一消毒,用过的螺纹管用0.5%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清洗再干燥放置备用。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每24h消毒更换一次,灭菌蒸馏水每8h更换一次。吸引导管一次性应用,口、鼻腔与气管内吸引管严格分开。内套管6~8h取出洗刷后3%过氧化氢浸泡、消毒或煮沸消毒。套管口以双层无菌生理盐水湿纱布遮盖。吸引器的储液

8、瓶每班倾倒、每日清洗,每周2次用1%的含氯消毒液浸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