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拔罐加穴位针刺治疗带状疱疹30例

刺络拔罐加穴位针刺治疗带状疱疹30例

ID:12142601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5

刺络拔罐加穴位针刺治疗带状疱疹30例_第1页
刺络拔罐加穴位针刺治疗带状疱疹30例_第2页
刺络拔罐加穴位针刺治疗带状疱疹30例_第3页
刺络拔罐加穴位针刺治疗带状疱疹30例_第4页
刺络拔罐加穴位针刺治疗带状疱疹30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刺络拔罐加穴位针刺治疗带状疱疹30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刺络拔罐加穴位针刺治疗带状疱疹30例【摘要】目的观察和讨论刺络拔罐加穴位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取疱疹周围皮损部位,刺络拔罐后,配合穴位针刺治疗。结果痊愈26例,好转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通过观察,刺络拔罐加穴位针刺疗法够迅速控制疱疹皮损蔓延,减轻直至消除皮下神经痛,缩短治疗时间,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关键词】刺络拔罐;穴位针刺;带状疱疹6带状疱疹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串疮”、“缠腰龙”、“蜘蛛疮”等。是潜伏于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再激活后引起皮肤感染的常见皮肤病,好发于胸背、

2、腰腹部,少数见于四肢、头面。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成簇的水疱,沿身体一侧的皮肤周围神经作带状分布,伴有较明显的神经痛。患者疼痛剧烈,颇为痛苦。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病好发于年老体弱者及受劳累、精神创伤、生活环境的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人体免疫功能缺陷或患有某种慢性疾病,或潜在有某种恶性疾病时易患本病。多发于春秋季节,病程为2周左右,严重者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可迁延日久,在表面皮损消失后的后遗神经痛,可持续数月至数年,缠绵不愈,顽固难除。故发病初期应及时治疗。笔者近来采用刺络拔罐加穴位针刺疱疹皮损局部,治疗发病2周内的患者30例,收到

3、了较好的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14例;最大70岁,最小23岁;病程1~7d者25例,7~15d者5例,均为本科门诊患者。1.2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皮损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疱壁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皮损出现前常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2治疗方法2.1刺络拔罐患处皮肤常规消毒后,持三棱针沿皮损的两端向中间快速散刺,使之出血,两针之间间隔1cm左右。再将透明玻璃罐罐口以酒精消毒,用闪火法在点刺处拔罐,留罐10min。取下火罐后,用消毒棉

4、球擦净血迹,不需包扎,可用消毒纱布覆盖。2.2穴位针刺2.2.1取穴根据“经之所过、病之所治”的原则:局部取穴和临近取穴,可配合背部夹脊穴及远端取穴(曲池、合谷、内关、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对症加减。2.2.2操作方法6局部:围针、横刺,即于疱疹四周旁开0.5寸处向疱疹中心呈25°上下左右各横刺1针。针数的多少视疱疹皮损累及神经引起疼痛的范围大小而定,针距间隔以1~2寸为宜,行捻转泻法1min,待患者局部产生酸胀麻感后,再分别接通G6805-2A治疗仪,选疏密波(频率4~20Hz)通电刺激,强度由小到大,以针刺局部皮肤肌肉出现轻微抽动(患者能耐

5、受)为度,留针30min左右。急性疼痛期可数小时针刺一次,留针30min/次。远端穴位及夹脊穴采用泻法。电针围刺1次/d,10次为1个疗程,共治2个疗程,疗程间间隔2d。3治疗效果3.1疗效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疗效评定标准[1]:治愈:皮损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好转:皮疹消退约30%,疼痛明显减轻;无效:皮疹消退不足30%,仍有疼痛。3.2治疗结果治愈26例,好转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4典型病例患者女,40岁,工人,来院前2d右侧胸背部开始疼痛,未加治疗,而后相继出现红斑及水疱,皮损呈带状分布,疼痛剧烈,夜不能寐,

6、遂来我科就医。查体:口干苦,舌红苔黄,脉滑数,大便干,小便短赤。右侧胸背部约第7~9肋间有密集成簇、大小不等水疱,皮肤无破损及溃烂,诊断为湿热型带状疱疹。在局部疱疹处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后以闪火法拔罐,106min后起罐。同时针刺支沟、阳陵泉、内庭诸穴,泻法,得气后留针20min。连续治疗3次,疼痛明显减轻,疱疹基本消失。5次以后疼痛消失,皮损部位只留少量色素沉着。随访3月无复发。�5讨论本病多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外感毒邪郁于皮肤或肝经湿热内蕴袭于腠理、闭阻肌肤而发;或因脾虚日久而致湿热内蕴,又与外感毒邪互结,病久正虚无力驱邪外出,邪毒稽留不去,余

7、毒未清,导致肌肤营卫壅滞,气血凝结阻于经络,不通则痛。毒热蕴于血分则发红斑,湿热凝聚不得疏泄则起水疱,因此肝胆热盛、湿热内蕴为本病的实质。在辨证施治上,应以清热利湿解毒以治其因,化瘀通络理气以治其果。现代医学认为此病是患者早年患水痘后,病毒潜伏在脊神经后根感觉神经节或脑神经髓外神经节内,在某种诱因作用下被激活而引起的局限性皮肤感染。本病由于病毒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常水疱已消退,留有后遗神经痛。临床上没有治疗带状疱疹的特效药物,虽然有抗病毒的西药不断出现,但西医多以抗

8、病毒及减轻疼痛等对症治疗为主,疗程长,见效慢且遗留神经痛较普遍。现临床治疗上多偏重中医治疗,且疗效令人满意。6刺络加拔罐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