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霞、李春华-婴幼儿腹泻病临床研究进展

孙文霞、李春华-婴幼儿腹泻病临床研究进展

ID:12129008

大小:70.0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5

孙文霞、李春华-婴幼儿腹泻病临床研究进展_第1页
孙文霞、李春华-婴幼儿腹泻病临床研究进展_第2页
孙文霞、李春华-婴幼儿腹泻病临床研究进展_第3页
孙文霞、李春华-婴幼儿腹泻病临床研究进展_第4页
孙文霞、李春华-婴幼儿腹泻病临床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孙文霞、李春华-婴幼儿腹泻病临床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婴幼儿腹泻病临床研究进展姓名:孙文霞李春华年级:2013专业硕士学号:2013050380(孙文霞)2013050375(李春华)婴幼儿腹泻病临床研究进展孙文霞李春华(延边大学护理学院,延吉133000)摘要针对婴幼儿腹泻病因复杂、治疗困难的特点,介绍国际及国内有关婴幼儿腹泻方面的新防治及护理方法;详细论述病因、分类、并发症、治疗、护理等最新研究方法及其特点;综述研究状况并针对临床实验作相应分析,提供婴幼儿腹泻病的临床研究进展信息。关键词婴幼儿腹泻病;病因;分类;并发症;治疗;护理;研究;进展婴幼儿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

2、为主要症状并常伴有呕吐的综合征[1]。腹泻病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儿童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2003年有187万名5岁以下儿童死于腹泻,其中80%在2岁以下。在发展中国家,3岁以下儿童平均每年患腹泻3次∕人。在许多国家,包括霍乱在内的腹泻也是较大年龄儿童和成人患病的重要原因[2-3]。目前对于婴幼儿腹泻尚无特效药,本文对关于婴幼儿腹泻的病因、分类、并发症、治疗、护理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结合研究状况作相应分析,为婴幼儿腹泻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提供背景信息。1婴幼儿腹泻病危害1.1国际婴幼儿腹

3、泻发病与经济、卫生、文化水平有关,愈是贫困落后的地方,卫生条件差,腹泻病发生率愈高。腹泻病是第三世界小儿第一位常见多发病,也是小儿第一位死亡原因。据WHO统计,2000年第三世界5岁以下小儿每年有500万因腹泻病而死亡。为此,WHO把腹泻的控制列为全球性战略,2000年在全世界推行腹泻病控制规划及ORS口服补液,取得了巨大成功,腹泻病死亡率逐年降低[4]。1.2国内由于小儿营养状况及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小儿腹泻病的病死率已降至1%以下,年死亡率降至0.051%(而第三世界平均为0.65%)。按此推算,我国5岁以下小儿每年有4万-8万

4、人死于腹泻病,发病率仍然较高[5]。1986年我国5岁以下小儿急性腹泻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平均年发病次数:农村2次∕人,城市0.45次∕人。时经二十多年,此间虽未进行过全国性调查,但根据2006至2007年间我国河南、广西腹泻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腹泻年发病率分别为0.46次∕人和0.228次∕人,表明腹泻病仍是我国儿童发病的主要原因[6-7]。据七省一市腹泻病科研协作组在福建莆田县对小儿腹泻病与生长发育的关系进行监测结果显示,小儿得一次腹泻病后,其体质量增长显著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需加强营养半年后方能赶上正常小儿。腹泻病对小儿危害面之

5、广,对小儿生长发育影响之大已引起卫生部关注。因此,卫生部把腹泻病列为儿科重点防治“四病”之一[8]。2婴幼儿腹泻病因2.1病毒感染婴幼儿腹泻病80%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有轮状病毒、肠道病毒等,而轮状病毒(RV)是引起婴幼儿重症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全球每年约有1.11亿小于5岁的婴幼儿患RV腹泻,每年约有35万一59万婴幼儿死于RV腹泻,其中82%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李玉静等[9]对2003—2010年的中国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流行病学研究分析表明:住院腹泻患儿RV中位检出率是47.4%,门诊腹泻患儿RV中位检出率是34.1%,RV仍然是中国婴

6、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2003-2010年,≤2岁腹泻患儿RV累计阳性中位检出率为94.6%,表明≤2岁患儿仍是RV腹泻的主要人群。2.2非病毒感染婴幼儿腹泻也可由细菌致病,如致腹泻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鼠伤寒杆菌等;真菌感染多发生于长期用激素、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以白色念珠菌感染最常见[10];此外,肠道寄生虫,肠道外感染亦可引起腹泻;非感染因素,如喂养不当、气候变化等均可引起小儿腹泻。3婴幼儿腹泻病分类3.1感染性腹泻病除霍乱、痢疾外,尚有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引起的许多种肠炎。感染性腹泻病都带有传染性,霍乱

7、属甲类传染病、痢疾属乙类传染病,各种肠炎属丙类传染病[11]。感染性腹泻病占腹泻病的80%,就发病数量来说,感染性腹泻病是发病数最多的传染病,也是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12]。3.2非感染性腹泻病仍然是种类繁多的疾病,除饮食性、症状性、过敏性腹泻病外尚有许多种,包括先天性失氯性腹泻、先天性失钠性腹泻、原发性胆酸吸收不良、短肠综合征、先天吸收障碍、免疫缺陷、先天性微绒毛萎缩病等;另外尚有神经内分泌肿瘤引起的腹泻;医源性用药不当引起的药物性腹泻;营养素不耐受腹泻,如双糖不耐受、牛奶蛋白不耐受;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性肠病;肠炎后综合征

8、(难治性腹泻);儿童肠易激综合征;小儿吸收不良综合征:如乳糜泻、热带脂肪泻、Whipple病、糖类吸收缺陷、氨基酸转运缺陷、脂质吸收不良、电解质吸收不良、维生素及矿物质吸收不良等[13]。4婴幼儿腹泻病并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