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10673
大小:387.3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08
《浅述人迎寸口脉法及其历史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Websitehttp://xuebao.ahtcm.edu.cnEmailahxbbjb@163.com6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第36卷第3期2017年6月JANHUIUNIVCHINESEMEDVol.36No.3Jun.2017浅述人迎寸口脉法及其历史发展李秋露,李绮雯,黄嘉伟,张晨光,孙立(暨南大学中医学院,广东广州510632)[摘要]人迎寸口脉诊法在《黄帝内经》中具有重要地位,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后世医家对该法的理解逐渐偏离《黄帝内经》的本义,临床医家多采用“独取寸口”脉法,这与当时中国的儒家思想有关。[关键词]中医诊断学;脉诊;人迎寸
2、口脉法;寸口脉法[中图分类号]R241.1[DOI]10.3969/j.issn.20957246.2017.03.003当今医家普遍所用的切脉方法为“寸口脉”诊而阴经与阳经又有三阴三阳之分,通过比较人法。通过阅读中国古代医学著作可以发现,脉诊方迎寸口脉的大小,可知晓病变所在之具体经脉。如法并不独有“寸口脉法”,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灵枢·禁服》言:“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内经》)中便记载了多种古脉法,如三部九候法、尺一倍而躁,在手少阳。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肤诊法、人迎寸口脉法。其中,人迎寸口脉法在整个而躁,病在手太阳。人
3、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内经》脉法中所占比例最大。但在《内经》时代之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倍者……为外格……寸后,世人多沿用“独取寸口”脉法,而《内经》中人迎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在手心主。口脉法的真正含义则常被误解,其运用亦不广泛。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在手少阴。寸口然而,现今仍有医家遵循《内经》中古法,采用人迎寸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在手太阴……寸口四[1]102口脉法对疾病进行诊断及治疗,取得较好疗效,说明倍者,名曰内关。”此外,《内经》对此二脉的脉象人迎寸口脉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还有“盛”“虚”
4、“紧”“代”“坚”等描述,其中对“盛”的1《内经》时代描述最多,如《灵枢·终始》中有“人迎一盛,泻足少人迎寸口脉法最早见于《内经》。《灵枢·寒热阳而补足厥阴”等的说法,又“人迎候阳”,按经文理病》曰:“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解则人迎盛则泻阳经。“盛”在《说文解字》里引申为[1]59丰满之意[3],则“盛”可理解为脉象如溢满之状,可推之前。”此即现代解剖学中喉结旁颈动脉搏动处为人迎脉。关于寸口脉,《灵枢·经脉》曰:“肺手太测“大”为“盛”之意。而二脉相比较的倍数关系则可[1]31能是通过经脉气血的多少来定所病之经脉。《素阴之脉……
5、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可见,手太阴肺经从桡骨茎突内侧经过,到达寸口,然后再到达问·血气形志篇》云:“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鱼际,即寸口在桡动脉搏动处。除了寸口,《内经》中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2]105出现过脉口、气口的描述,但《内经》认为此三者实则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因此,大于一倍则在为同一部位。少阳经或厥阴经,大于二倍在太阳经或少阴经,大三人迎寸口脉法在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如诊人迎倍则在阳明经或太阴经,而大四倍则为“内关”或“外寸口脉可了解机体状态是否正常。《内经》认为,人格”。《灵枢·脉度》云:“阴气太
6、盛,则阳气不能荣迎寸口脉对应四时之气,正常情况下,“春夏人迎微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大,秋冬寸口微大”[1]102。若非如此,机体则处于病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1]5253可见,“关”是态。除此之外,诊人迎寸口脉还可以辨别机体之阴阴气过盛,格阳于外,又因“寸口主中”,病在内,则称阳是否平衡。《素问·太阴阳明论》认为,“太阴为之为“内关”;“格”是阳气过盛,格阴于外,又因“人迎主[4]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藏六腑之海也,亦外”,则称为“外格”。“躁”为“頟”,疾也,当人迎脉为之行气于三阳”[2]123
7、,而寸口脉正好在太阴经上,或寸口脉过快时,其病位所在的经脉为同名之手经人迎脉在阳明经上。因此,通过按诊寸口之脉可以经脉。诊断阴经之病,按诊人迎脉可诊断阳经的病变,正如人迎寸口脉脉象的不同表现所代表的含义也各《灵枢·四时气》所言“气口候阴,人迎候阳”[1]57。不相同,通过人迎寸口脉脉象可以诊察疾病发生的原因及探察疾病的临床表现。《灵枢·禁服》言人迎作者简介:李秋露(1990),女,硕士研究生“盛则为热,虚则为寒,紧则为痛痹,代则乍甚乍[1]102通信作者:孙立,cclql@163.com间”,寸口“盛则胀满,寒中,食不化;虚则热中,Websi
8、tehttp://xuebao.ahtcm.edu.cnEmailahxbbjb@163.com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第36卷第3期2017年6月JAN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