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教案

《荆轲刺秦王》教案

ID:12088699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5

《荆轲刺秦王》教案_第1页
《荆轲刺秦王》教案_第2页
《荆轲刺秦王》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荆轲刺秦王》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荆轲刺秦王》教案杨小亮三维目标1复习文言常识《战国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2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3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和神态描写,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突出人物性格的方法。导语设计故事导入文本解读作家作品整体感知听录音,学生自读课文。能力提升梳理课文情节:根据故事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全文分四部分(一)开端:行刺缘起(二)发展:行刺准备(三)高潮:廷刺秦王(四)结局:荆轲被斩分析鉴赏串析

2、第一至第二段分析第一部分的作用及人物形象的特点。明确:连用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式,使故事笼罩着紧张的气势,奠定了悲剧的基调。“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婉转含蓄,微带责难,二人矛盾初露端倪。“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体现出了他的侠义精神。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现出勇而多谋、城府很深的特点。合作探究串析第三至第九段讨论第二部分人物动作、语言及场面描写的作用。明确:这一部分包括:准备信物、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易水送别。“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是行刺的必备条件,一笔带过。私见樊於期,先动之以情,激起

3、仇恨;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家仇二可解国患;最后告知以谋。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现了不同的人物风貌:两人都是慷慨之士,荆轲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侠士风度跃然纸上;樊於期义勇刚烈,热肠直肚,武将形象栩栩如生。“怒斥太子”。太子疑其“有改悔”开口“先遣秦武阳”是对荆轲的不信任和人格侮辱,“怒斥太子”正是他刚烈性格的表现。“迟之”“疑其有改悔”“复请之”一方面表明太子惊恐、焦急,同时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与荆轲形成鲜明对比。“易水送别”是此部分的高潮。“皆白衣冠以送之”,加上萧萧易水,变徵歌声,

4、垂泪涕泣,形成一种凄清悲怆的氛围。“为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瞠目,发尽上指冠”,变悲凉为悲壮,低沉为高昂,生离死别为同仇敌忾。串析第十至十七段分析第三部分:这一部分写“廷刺秦王”,是故事的高潮,主要写了哪些场面?人物的语言、动作有什么特点?人物性格如何?明确:情节概括为: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现——倚柱笑骂“厚遗蒙嘉”,可见行事周密。舞阳“色变振恐”眼看要败露,荆轲只几句话,既掩盖了舞阳的失常,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滴水不漏。一“笑”一“顾”一“前”,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

5、非凡的气魄,可谓神勇。“图穷匕现”,矛盾冲突到了白刃相见的地步。秦王“惊——起——绝——拔——操——急”,荆轲“取——奉——发——把——持——揕”,双方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搏斗。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下“尽失其度”,最后出现“乃以手共搏之”的戏剧性场面。这部分多用急促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作者以秦王的惶急、群臣的惊愕、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倚柱而笑”,绘行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课堂小结《荆轲刺秦王》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围绕着一个刺字展开,人物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

6、移,从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场面的描写两方面得到栩栩如生的表现,我们要学习这种写法,在作文时加以运用。第二课时导语设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文言知识,对人物形象作了一些分析,下面我们继续学习本文。文本解读合作探究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明确:超人的胆识和非凡的气魄。他在太子丹心急如焚的时刻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他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能力提升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1)秦王必说见臣:秦王必定高兴地接见我。(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

7、,而伤长者之意: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3)乃今得闻教: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4)函封之: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5)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6)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我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7)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先王之宗庙: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贡纳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

8、守祖先的宗庙。(8)北蛮夷之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分析鉴赏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明确:(1)抓住特点。抓住送行者“白衣冠”这个特点。(2)突出重点。众多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3)顾及全面。在场人物都顾及。(4)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5)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拓展探究本文可谓波澜起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