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087406
大小:74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5
《必修三 第十二单元 单元专项循环练(十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单元专项循环练(十二)高频考点强化练高频考点 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儒学成为正统、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李贽、黄宗羲和顾炎武的思想主张是考查的重点1.从“国学热”到影视圈,四版孔子闹虎年。其中周润发版《孔子》便曾引发热议:“周润发没有读过《论语》、江湖气太重……”但当剧照曝光后,这些争议之声随之渐淡,因为周润发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大众认可的形象。这个形象应该是( )A.“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B.“专制君主的参谋”C.“劳苦大众的代表”D.“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答案 D解析 注意抓住各派的思想特点:“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道家;“专制君主的参谋”——法家;“劳苦大
2、众的代表”——墨家;“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儒家。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故选D项。2.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二人的人生价值观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A.孔孟之道的影响B.老庄哲学的影响C.韩非思想的影响D.墨家学说的影响答案 B解析 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这符合庄子的为人处世的原则。3.两汉时期流行一句谚语:“遗子黄金满毓(竹笼),不如一经。”这句谚语反映了当时(
3、)A.科举取士深入人心B.儒家思想备受重视C.商品经济发展迅猛D.重农抑商思想严重答案 B解析 两汉时期儒学成为主流思想,地位上升,形成引文中所述的谚语,体现出黄金不如儒家经典的观念,体现了儒家思想受到重视。科举制出现在隋代,C、D两项与题干无关。4.“从来皇帝的尊号中都有‘奉天承运’‘继天立极’这样的字样。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曾为皇帝制造神圣光环的历史人物是( )A.老子B.董仲舒C.李贽D.梁启超答案 B解析 通过所学知识排除A、C、D三位思想家,老子的政治思想“无为”“小国寡民”与材料所述无关;李
4、贽是明末早期启蒙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梁启超是维新思想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本题选B项,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等,极力维护封建集权统治,为皇帝制造神圣光环。5.朱熹编著《小学集注》《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习惯提出具体行为规范。这反映出他对儒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 )A.树立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B.初步建立儒学的教育系统C.使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D.推动儒学的普及化与通俗化答案 D解析 由朱熹编著的课本名称、受教育的对象及提出的具体行为规范可看出D项正确。A项中的“治学”超出材料的主要意思;B、C两项出现于西汉
5、武帝时期。6.据史料记载,明朝重臣海瑞五岁的女儿因为从男性家僮手中接了一块饼吃,便被海瑞以“男女授受不亲”为由关以禁闭,直至饿死。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海瑞治家严谨B.世风每况愈下C.儒学地位衰落D.理学摧残人性答案 D解析 “男女授受不亲”属于宋明理学的内容。因为男女之间的一件小事而最终取了女儿的性命,体现了宋明理学弊端的一面。7.(2012·广东高考)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 )A.限制君权B.削弱相权C.实行君主立宪制D.废除三省六部制答案 A解析 解答本题的
6、关键在于理解明朝废除宰相制度产生的影响。题干的大体意思是:保留宰相制度可以限制君主的权力,确保君主决策的正确性,减少君主专制的弊端。B、D两项显然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C项君主立宪制度出自近代西方,直接排除,答案为A项。8.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这反映出明代出现(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答案 A解析 明代时期,使人们“天收”“地管”“不
7、自由”“不自在”的是封建伦理纲常,而不是君主专制思想。孙悟空追求的是个性解放,而不是追求民主平等。孙悟空的思想与“自我节制”相对立,也看不出注重气节和奋发立志,与拜金主义也没有联系。因此,本题选A项。常考易错针对练常考易错点 东西方哲学思想的比较、诸子百家思想的辨析、对董仲舒思想的认识、对明末清初启蒙思想的认识1.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正好是孔子死后的第10年,因此有人将他说成是孔子在西方的再生。两人思想的最大相同之处是( )A.反对君主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