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责任法对“人肉搜索的规制”

侵权责任法对“人肉搜索的规制”

ID:12071170

大小:3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5

侵权责任法对“人肉搜索的规制”_第1页
侵权责任法对“人肉搜索的规制”_第2页
侵权责任法对“人肉搜索的规制”_第3页
资源描述:

《侵权责任法对“人肉搜索的规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侵权责任法对“人肉搜索”的规制摘要:本文选择了从时下最热点的“人肉搜索”起笔,首先介绍了“人肉搜索”的概况及其性质作用,继而从这个热点问题中抓住其所折射出的法律问题,以法律者的眼光提出了对“人肉搜索”的法律规制。关键词“人肉搜索、双刃剑、法律问题、法律规制2010年7月1日《侵权责任法》开始实施,其中,新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

2、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首次对人肉搜索的侵权责任进行了规定。 一、“人肉搜索”概述“人肉搜索”是“猫扑”网首创的一种搜索方式,该网上经常有人发帖提问,并用“猫扑”网上的虚拟货币来奖励提供信息者。网友看到帖子后就会去寻找线索,然后把找到的答案回帖邀功,这就形成了所谓的“人肉搜索引擎机制”。成百上千个人从不同途径对同一个人进行搜索挖掘,很快能够收获关于一个人的一切信息。人肉搜索有许多种业务,但是最引争议的是其中对人的搜索。“

3、人肉搜索”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是维护正义良知的“道德审判”。“人肉搜索”所选择的对象,几乎都是引起广大网友愤怒,违背社会道德的事件或人物。在我国特殊的网络环境下,“人肉搜索”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公民行使监督权、批评权的体现。如果行使得当,也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维护公共利益。另一方面是游走于法律边缘的“网络暴政”。二、“人肉搜索”折射出的法律问题作为信息搜索的有效手段,人肉搜索带来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一)公民隐私与公众知情权的冲突。网络为公民发言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充分行使公众知情权。在搜索信息过程都要求尽可能地了解主体以外的信息,而隐私主体却

4、要尽力维护自己的隐私不被外界所知悉。公民的隐私权和知情权都受到法律保护,两者孰轻孰重难以下定论。(二)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立法薄弱。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对个人隐私权一直就比较薄弱,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仅在一些宪法、民法通则等相关法律中有些零散的规定,将隐私权依托于名誉权进行保护,其保护力度和范围极为有限。新出台的《侵权责任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民事权益,第一次将隐私权作为单独人格权加以保护。法律对隐私权没有统一界定,对公布何种资料达到侵害隐私权没有具体标准,对侵犯隐私权要承担的责任没有具体规定。(三)难以界定侵犯隐私权的主体责任。网络作为

5、新兴的媒体,具有其独特的信息传播特点,它的即时性,缩短了信息传播的周期;它的分散性、高速运转性,很难确定“人肉搜索”中披露他人隐私信息的网络参与者;它的不可控性,使得其责任的承担也与传统侵权责任承担不同;它的匿名性,使得“人肉搜索”的责任主体为信息搜索者、信息征集者、网络交流平台、信息提供者和论坛参与者在现实生活中具体为何人难以界定。(四)公共监督渠道有待改善。从已经发生的、具有影响力的“人肉搜索”事件中,很多的反腐、违反道德、违反法律的案件,都是网友披露,然后传播媒体跟进报道,引起社会轰动后方被侦破的。由于公共监督渠道的不完善以及缺少对

6、公共人物的信息公开,使得网民出于正义感或者出于同情心以及出于义愤,引发对事件及人物的“人肉搜索”。三、“人肉搜索”的法律规制我国在新的民法典草案中,专门设立了人格权法编,并明确规定了一般人格权即人格尊严,承认隐私权是一项具体、独立的人格权,并增加了对侵犯公民隐私权的民事责任的规定,对有效规制“人肉搜索”具有积极意义。2010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侵权责任法》作为有关网络侵权的相关法规,被网友称为最有力的“武器”。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网络民主与隐私权保护机制,除对网络隐私权进行专门立法外,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一)正确处理“人肉搜索”中

7、的权利位阶问题。公共人物因其身份不同,在享有身份带来的利益时,必然要将其生活的部分隐私权利让渡出来,为其承担一定风险,其隐私范围会小于普通人。由于网络的快速传播特点,对于公众人物的监督性更强,弥补了行政监督不足。这种情况下公众知情权应当优先得到保护,针对普通群体,虽然被搜索者违法以及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不受隐私权的保护,但只要符合隐私的特征,没有法律规定应当公开当事人,就有权保有并要求他人不得侵害,而公众知情权则就必须是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经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才能受到保护。(二)在完善现有隐私立法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和颁布专门法律。基于

8、“人肉搜索”后果难以确定和控制,个人信息公布可能导致被搜索人及家庭受到严重骚扰。因此隐私权保护范围可以适当扩大,特别是披露被搜索人的家庭住址、家庭电话等应当作为侵权行为认定。由于隐私权涉及许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