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胃肠病的体会

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胃肠病的体会

ID:12052663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5

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胃肠病的体会_第1页
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胃肠病的体会_第2页
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胃肠病的体会_第3页
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胃肠病的体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胃肠病的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胃肠病的体会2007级中西临床医学专科起点本科姬昌荣指导老师:金华副主任医师摘要:通过具体临床应用,证明加味芍药甘草汤对治疗多种胃肠病具有的疗效。关键词:胃肠病加味芍药甘草汤疗效芍药甘草汤原出《伤寒论》,具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之功效,主治胁肋脘腹挛急疼痛,或四肢拘挛作痛。本人在临床实习期间,观察运用本方加味治疗多种胃肠道疑难重症,具有良好的效果,现举例介绍如下。病案1:术后肠粘连、肠梗阻李某,女,66岁,教师。回盲部肿瘤术后8年,腹部反复发作性疼痛,时轻时重,缠绵难愈,轻则隐隐作痛,重

2、则骤然绞痛。一周前因情志忧郁加之饮食不慎,突然腹部剧烈疼痛,伴恶心欲呕而收住入院,诊断为术后肠粘连、肠梗阻,经禁食、补液、胃肠减压、抗炎等治疗,病情未见明显好转。于2008年12月4日转至中医科治疗。症见:形体消瘦,痛苦面容,呻吟不止,胸满闷,善太息,脘腹疼痛而胀,大便7日未解,舌淡而颤,苔白,脉弦。证属肝胃不和,肠道气机阻滞不畅。治拟疏肝和胃,缓急止痛,顺气导滞。处方:杭白芍50g,炙甘草12g,木香12g,砂蔻仁(各)3g,制香附9g,郁金12g,制玄胡12g,枳实12g,槟榔12g,生地黄15g,

3、麦冬15g。服药2剂,脘腹胀痛减轻,大便解出,5剂后诸症大减,原方去枳实、槟榔,续服10剂而愈。随访半月,未再复发。按语:肠粘连、肠梗阻为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往往腹痛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中医多从虚、从瘀、从滞论治。本例患者病因情志不畅及饮食所伤,症见脘腹胀痛、舌淡而颤、脉弦,是肝胃不和,气机不畅,致肠道痉挛而发病,故重用芍药、甘草以养阴柔肝、解痉镇痛,配木香、砂仁、蔻仁调中宣滞、行气止痛,香附、郁金、玄胡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枳实、槟榔破气行滞、消胀除满,生地、麦冬助白芍养阴,且有生津润肠之效,诸药合用

4、,共奏疏肝和胃、缓急止痛、顺气导滞之功【1】。病案2:便秘王某,男,65岁,2008年12月24日初诊。患者于两年前因痢疾病曾在当地卫生所治疗,半月后痊愈出院。此后渐觉大便难解,患者以为是药物的正常反应,未予以重视,每次遇到便秘严重时,4自行购买硝黄之类药物通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便秘更加频发,虽用上述药物时即觉暂通,但停药后病情复发,日益更甚。后改用常内服蜂蜜,外用开塞露润肠,均为获得满意的效果,近日又因便秘发作,特来我院中医门诊诊治。症见:腹微胀,大便干,不甚干硬,虽常有便意,但临厕怒挣时觉乏力

5、,伴有微汗出,眩晕,兼见面色不华,舌淡苔白脉细等症。治疗恐用泻下之剂更伤正气,便用芍药甘草汤加黄芪试治之。本方由芍药30g,炙甘草10g,炙黄芪20g组成,水煎每日服3次,每日1剂,病人服药3天后,大便微通,腹中有舒适感,原方继续服用20剂后,所有症状消失,大便畅通,未再复发。按语:本病因肺脾气虚,导致大肠传导无力,故虽有便意,而临厕怒挣时乏力,并非实证,故大便不太干硬。因肺虚则卫外不固,故挣时微汗出。脾虚则化源不足,导致血亏津少而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不华,眩晕,兼见舌淡苔白脉细等阴血不足之象。综合观察

6、全证,属气血虚损,大肠津亏失润所致。治疗应以益气养血为主。(遵古代医家成无己言“芍药之酸,敛津液而益营血,收阴气而泻邪热”,汪昂云白芍有“补血益肺,敛阴”之功;《本经》论甘草能“通经脉,利血气”,黄宫绣且有“甘草入和剂补益……入血剂养血……如果满由虚致,则甘又能泻满”之说等诸家之意。)故方中重用芍药甘酸养血敛阴,配甘草味甘以泻虚满,酸甘同用,能补阴血而润燥,而甘又能补脾,更加黄芪重在益肺脾之气。三药合用,能使脾气和而元气生,津液复,气日益甚,则大便如常。采用本方治疗虚秘,具有通便而无伤阴之弊,尤以年老体

7、虚而阴不足之便秘者更佳。病案3:胃溃疡伴糜烂、肠化倪某,女,67岁,干部,于2009年1月3日初诊。患者有慢性胃痛史3年余,近一个月来疼痛加重,每于餐后发作,伴胀满、厌食、嗳气、泛酸。胃镜及病理检查示慢性糜烂性胃炎,胃窦部溃疡、肠化++,异型+。症见:神疲面瘦,脘痞腹胀,胃脘灼痛,嗳气频作,口干心烦,纳食不香,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略数。证属湿热内蕴,脾胃升降失司,气机凝滞不畅。治拟清胃化湿,理气健脾,缓急止痛。处方:杭白芍30g,炙甘草10g,黄连6g,制半夏10g,云苓12g,炒白术10g,广木

8、香12g,陈皮12g,制玄胡15g,白及10g,角刺12g,蒲公英30g,生薏仁30g,白蔻仁6g。首服7剂后,胃痛、嗳气、脘痞等症均减轻,食欲增加,大便通畅。连服20天,诸症明显减轻,胃镜检查见炎症明显减轻,溃疡明显好转,肠化+,异型无。上方续服月余,胃脘疼痛基本消失,再次镜检仅见胃部轻度炎症,溃疡面愈合,肠化消失。因患者尚感身倦乏力,苔白脉弦细,原方去黄连、半夏、白及、角刺,加白花蛇舌草30g、孩儿参15g,调理月余。随访半月,未再复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