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三国演义》序跋的价值取向

明清《三国演义》序跋的价值取向

ID:12045026

大小:3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5

明清《三国演义》序跋的价值取向_第1页
明清《三国演义》序跋的价值取向_第2页
明清《三国演义》序跋的价值取向_第3页
明清《三国演义》序跋的价值取向_第4页
明清《三国演义》序跋的价值取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清《三国演义》序跋的价值取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明清两代《三国演义》序跋现存二十余篇,其价值评判体现为多种取向:通俗易懂的历史认识价值,伦理纲常的教化价值,奇异独特的审美价值,独立不羁的人才价值以及军事谋略价值等等。对此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可以更好地把握《三国演义》的多重价值,并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出《三国演义》的新价值。关键词:《三国演义》序跋价值      自明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首载庸愚子弘治甲寅序以来,明清两代多有为《三国演义》撰写序跋者,有论者指出“由于明、清两代的政治环境、社会思潮极不一样,对明、清两代序跋者产生了不同影响”,因此

2、这些序跋关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1若从其价值取向方面来看,则体现为多样性和丰富性,如通俗易懂的历史认识价值、伦理纲常的教化价值、奇异独特的审美价值、独立不羁的人格价值和军事谋略价值等等。一、通俗易懂的历史认识价值    明代著名文人陈继儒、袁宏道都对“通俗演义”的本质和功能做过辨析,陈继儒在《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序》中说:“演义,以通俗为义也者。故今流俗节目不挂司马、班、陈一字,然皆能道赤帝,诧铜马,悲伏龙,凭曹瞒者,则演义之为耳。演义固喻俗书哉,义意远矣!”2认为“演义”的本质即是“通俗”,而且意义深远。袁宏道在《

3、东西汉通俗演义序》中对“通俗演义”的功能作了形象的说明:“今天下自衣冠以至村哥里妇,自七十老翁以至三尺童子,谈及刘季起丰沛,项羽不渡乌江,王莽篡位,光武中兴等事,无不能悉数颠末,详其姓氏里居。自朝至暮,自昏彻旦,几忘食忘寝,聚讼言之不倦。及举《汉书》、《汉史》示人,毋论不能解,即解亦多不能竟,几使听者垂头,见者却步。……文不能通,而俗可通,则又通俗演义之所由名也。”3“通俗演义”可以让所有的接受者在愉悦欢快的心情之中了解历史,其功用可谓神奇至极。  两人对通俗演义的见解十分精辟,其源头则可以上溯至嘉靖元年本《三

4、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演义》刊本甚多,孙楷第先生称“今所知见明本已不下二十余种。书贾刻书时,屡易名色,极不一致”4。现存最早刊本明嘉靖壬午(1522)刊大字本,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不难发现,其书名与正史《三国志》不同之处,就在于“通俗演义”四字。刊刻者之所以郑重其事地在书名中加上“通俗演义”四字,就是要使读者明白,此书与历史著作的最大不同,便在于其通俗性。该本卷首有弘治甲寅(1494)庸愚子“序”和嘉靖壬午(1522)修髯子的“引”各一篇,5这应当是现知最早评论《三国演义》的两篇重要文献。庸愚子序指出了《三

5、国演义》的多种价值,而最为突出的则是其通俗易懂的历史认识价值。这篇序文首先阐明历史著作“非独纪历代之事”,而是由此“昭往昔之盛衰,鉴君臣之善恶,载政事之得失,观人才之吉凶,知邦家之休戚,以至寒暑灾祥,褒贬予夺”。但是问题在于“史之文,理微义奥”,“不通乎众人”;而野史评话“言辞鄙谬,又失之于野”。“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既“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又能使读者“人人得而知之”,“一开卷,千百载之事豁然于心胸矣”。这就告诉人们,《三国志通俗演义》不仅与史书具有同样的历史认识价值,而且更为浅显易懂。

6、  修髯子的“引”形式非常独特,前面是一段主客问答式的议论,后面是一首四十韵的诗歌。首先是客发问曰,历史著作已对三国历史有详尽记述,《三国志通俗演义》不有些多余了吗?这一问语似乎透露出了这样一个信息,即《三国志通俗演义》问世之初,人们曾怀疑它存在的必要。接下来主人对历史著作与通俗小说的区别作了比较:“史氏所志,事详而文古,义微而旨深,非通儒夙学,展卷间,鲜不便思困睡。故好事者,以俗近语,櫽括成编,欲天下之人,入耳而通其事,因事而悟其义,因义而兴乎感,不待研精覃思,知正统必当扶,忠孝节义必当师,奸贪谀佞必当去,是

7、是非非,了然于心目之下,裨益风教广且大焉,何病其赘耶!”可见这位修髯子十分重视《三国演义》俗近的历史认识价值,充分肯定了其通俗性和普及性。  此后众多的明清序跋作者都强调了《三国演义》通俗易懂的历史认识价值。如明万历刊本《新刻京本补遗通俗演义三国全传》在书名中也特意加上“通俗”二字。卷首“重刊杭州考证三国志传序”的作者已不可考,在这篇简短的序言中,作者指出了《三国志通俗演义》“明白易晓”的历史认识价值,“愚夫俗士,亦庶几知所讲读焉”。6  明建阳吴观明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卷首有署名“秃子”(即李贽)撰写

8、的一篇“序批评三国志通俗演义”,这篇序言虽然有些残缺,但不难看出对“俗”的反复肯定:  天地间莫便于俗,……摛词而俗,取青紫如拾芥;治家而俗,积仓谷如聚尘;居官而俗,名不挂于弹章;居乡而俗,宣庙一块生猪肉,死去享受;器具而俗,适市者翘值以售;燕会而俗,设糖饼五牲,唱弋阳四平腔,戏宾以为敬;园圃而俗,卉木比偶,石狮瓦兽,松塔柏球,游人解颐,叹未曾有;写字而俗,姜立纲法帖,一熟胥吏衙门;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