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愉悦与加工流畅性

审美愉悦与加工流畅性

ID:1203810

大小:241.7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08

审美愉悦与加工流畅性_第1页
审美愉悦与加工流畅性_第2页
审美愉悦与加工流畅性_第3页
审美愉悦与加工流畅性_第4页
审美愉悦与加工流畅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审美愉悦与加工流畅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心理学探新2016,Vol.36,No.2,101-106PSYCHOLOGICALEXPLORATION审美愉悦与加工流畅性121柴方圆,喻丰,彭凯平(1.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084;2.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北京100084)摘要:在审美过程中,如果人们很容易地获得了有关一个对象的信息,对其进行流畅的加工,那么人们就会产生愉悦感,而这种积极的审美回应会使人们对审美对象产生更多的喜爱之情。本文在对审美愉悦以及流畅性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二者在审美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流畅性理论与审美愉悦作用

2、的深层机制还有待未来的研究和探索,二者的相互作用也需要更多的实证支持。关键词:审美科学;审美愉悦;加工流畅性;审美准则;积极情绪中图分类号:B84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84(2016)02-0101-061引言是什么,流畅性理论又与其有怎样的关系,这个理论美和审美,是人类和社会发展进程中高尚而又模型究竟具有何种意义,对这些问题进行详尽的阐普遍的精神现象。美学(aesthetics)这一词汇由德国述是很有必要的。哲学家AlexanderGottliebBaumgarten在其著作《

3、关2审美愉悦的界定于诗的哲学思想》(1735/1998)一书中首先提出。早在《庄子·至乐篇》中提到,审美愉悦是“至他创造此词以推动其哲学方法,即“思索美的艺乐无乐”。庄子认为,有别于温饱等生理满足后所术”。Baumgarten提出了他美“感性认识”的理念,得到的愉悦感,审美所能获得的是一种在忘我和超他认为“美学的目的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善,而这脱状态中的快乐,这种愉悦感并不会伴有强烈的情完善也就是美”。这种感性认识,就包括感官的感感震荡,而是波澜不惊恬静祥和。康德在其《判断受、想象、虚构、感觉以及情感

4、等。力批判》中提出,“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早在科学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之时,或不悦而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对美的心理学探究已然开始。Fechner(1896)对霍力。一个这样的愉悦的对象就叫做美”,同时“凡是尔拜因圣母像的研究在美学研究领域开创了经验主那没有概念而被认作一个必然愉悦的对象的东西就义的先河。他认为,艺术品的审美价值是与人们的是美的”(Kant,1790/2002)。康德指出,审美愉悦心理感知直接挂钩,使用系统的自下而上的方法使是一种独特的愉悦,这种愉悦是由对象

5、形式引发的,得审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定量。DanielBer-但它并不对对象产生欲求,即所谓的“非功利性”。lyne(1971a,1974)则认为,如果一幅画能够诱发感有别于感官愉悦(sensualpleasure)和智力愉悦知者适度的紧张感而不产生厌恶,那么其就最具有(intellectualpleasure),审美愉悦是人们对艺术作品审美价值。根据Berlyne的判断,如果审美对象存在或者自然之美的一种情绪性回应。它既可以是一种特定的刺激属性,那么人们在观赏的时候,会有特定轻微的愉悦,也可以

6、是一种狂喜。没有人会否认美情绪被唤起。丽的事物让人心生愉悦,而这种愉悦来源于每个审关于“美”(beauty)的一个操作性定义是“一切美个体之间的知觉。所以研究者将这种愉悦定义为令人愉悦的东西”(Armstrong&Detweiler-Bedell,“审美愉悦”(Reber,Schwarz,&Winkielman,2004),2008)。可见“愉悦”对美而言是举足轻重的。心即“从审美中获得的,对审美对象所表达出目的或理学家认识到不仅仅应该关注审美对象本身的客观意义做出回应的一种共享的愉悦”。所以,审美

7、愉属性所造成的影响,还应该关注主观建构基础上审悦这个概念涉及到两个维度,一为特定对象,即审美美者之间的个体差异。研究者发现,对于审美愉悦对象,二为情绪反应,即一种愉悦感。从定义上,这来说,流畅性理论是能够对其进行解释的一个非常二者即阐明了相较于一般的愉悦而言,审美愉悦的好的模型,它能够说明为什么在审美过程中人们会特殊性。追求愉悦是人类类似于本能的最基本的需获得“愉悦”,以及造成个体差异的原因。审美愉悦要(Leder,Belke,Oeberst,&Augustin,2004)。相比102心理学探新20

8、16年较基本的口腹之愉来说,审美愉悦至少在三个方面了阐述。Berlyne(1971)提出了双系统的心理生物是超越性的。首先,在没有欲求(wanting)的情况模型。他认为审美体验由两个相对的情绪系统所驱下,审美愉悦使得人们能够拥有喜爱(liking)的感使,一个是积极的奖励(reward)系统,而另一个是消受;其次,审美愉悦非常微妙,它包含了比简单的喜极的厌恶(aversion)系统,唤起水平是审美的决定因爱更加复杂的情绪;再次,审美愉悦被人们的认知系素。根据Ber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