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减时增效”策略

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减时增效”策略

ID:12035346

大小:10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5

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减时增效”策略_第1页
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减时增效”策略_第2页
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减时增效”策略_第3页
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减时增效”策略_第4页
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减时增效”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减时增效”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减时增效”策略吴江市教育局教研室姬惠光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在如今,江苏的高考模式下,本一选科要双B(除南林大);本二以上选科只要“1B1C”就行了,不过“1B1C”是上不了好学校的。本二上线人数是各县市争夺的重点,而本二的分数线则是由语、数、外三科决定,因此,新的高考模式经过三年的发展,两年的阵痛,有一部分人认为:现今的高考要强化“三科”,弱化“选科”。而且,无论是苏南还是苏北、无论是“常张昆太,还是吴江、吴中与相城”,都面临了这样的现象。小学科普遍不被重视,“课外时间”被裁掉,“课内时间”被压缩,出现了这么

2、一种想法:“最好不化时间,能百分之百的匹配”。有鉴于此,才在新一轮高考复习时提出“减时增效”的策略。二、概念的界定。减时:是指最大限度地缩减课外作业时间,大量压缩课堂教学时间,大量压缩作业时间;增效:指提高高三教学的效率,提高高三地理教学的成绩。简言之就是化尽可能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益,取得尽可能好的成绩;即达到“化时少,零损耗,达B率高”这样的理想状态。三、“减时增效”的策略。(一)鼓舞师生,树立“减时增效”意识。我经常对我们的老师说,要顺应时势,孙中山先生教导过我们“天下大势,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据了解,苏南苏北差不多都

3、在违背课程标准要求,都在做着急功近利地压缩选修课时的做法。所以,我常反其道而行之,逆流而上,我跟我所带团队中的教师说:“校长这是给你们减负,你们要感谢他,要发自内心的感谢他;如果有语、数、外学科教师说你们挤占课时的,你们要表现出高姿态,主动把课让给他们去上,免得他们教不好、考不好,还在那边挤兑你们,诟病你们。”还要反复跟学生宣传:我们地理是所有学科中化时最少的,但是又是考得比较好的。考得好,是我们师生“减时增效”的结果,而非加班加点,疯狂挤占时间得来的,要求他们经常给学生宣传,强化“减时增效”意识,使这种意识在不断地宣传中被巩固

4、,继而真正实现“减时增效”,甚至高效及优效。(二)树立“明日高考”的紧迫意识。高三复习的第二学期,时间紧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客观现实问题,这时我们不能打消耗战,而要打有计划有准备的战斗,确立“明日高考”的紧迫意识,然后,对每天要复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规划,对每天要求讲的内容及训练的内容进行全盘考虑,更集中地突出重点。可以给学生制定一张自主复习的计划单,针对不同的学生,尤其达B临界生(指达B则可上本二的学生,现在地理学科上薄弱的)可以参照执行。例如:高三复习计划表余下周数日期课堂课后授课内容授课时间训练内容训练时间作业内容作业时间1

5、3.28-4.1“一模”后不留课后作业;对个别临界生多关注与关怀24.4-4.834.11-4.1544.18-4.2254.25-4.2965.2-5.675.9-5.1385.16-5.2095.23-5.27105.30-6.3回归课本116.6-6.10建议每堂课授课时间为15分钟,训练时间为15分-20分钟,其余时间为讲解及讨论;训练内容要求根据复习内容进行精选整合,题量为6道选择题(可以有1一2题双选),一道综合题。(三)把握课标及考试说明指引的方向。高三教学时必须把握两个基本点: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江苏各地使用着四

6、种不同版本的教材,教材质量也有差距,教材内容的差别也很大,而它们共同遵循着一个标准,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是遵循课标教教材。还有就是要分析每年考试说明的新变化,尤其要对比近两年发生的变化。江苏省根据自主命题情况,重新制定了《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试行)》,例如:《宇宙中的地球》关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标要求,表达如下: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指导学生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来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并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的形成原因。地球运动是地球公转、自转运动

7、叠加、合成的结果,注意分析两种运动之间的关系。理解昼夜更替及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联系实际进行简单的区时换算。了解地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理解黄赤交角及其地理意义。绘制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示意图,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掌握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纬度变化规律及季节变化规律。了解四季的形成原因。笔者统计了一下,《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试行)》,针对必修内容共有内容标准47条,派生出来的学习要求有136条,具体分布如下:《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试行)》

8、教材内容标准学习要求必修一1858必修二1635必修三1343合计47136从每册教材对应的内容标准的分布情况看,也能看出三册教材涵盖内容的轻重比例,所以根据课程标准的所侧重的内容时进行针对性的复习。与课程标准相对应的考试说明内容表述如下: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