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柳东新区发展战略研究

柳州市柳东新区发展战略研究

ID:12007699

大小:764.18 KB

页数:186页

时间:2018-07-15

上传者:xinshengwencai
柳州市柳东新区发展战略研究_第1页
柳州市柳东新区发展战略研究_第2页
柳州市柳东新区发展战略研究_第3页
柳州市柳东新区发展战略研究_第4页
柳州市柳东新区发展战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柳州市柳东新区发展战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柳州市柳东新区发展战略研究            柳州市柳东新区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一 柳州市柳东新区的SWOT分析(一)柳东新区的优势分析(二)柳东新区的劣势分析(三)柳东新区面临的发展机遇(四)柳东新区面临的挑战二 柳东新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一)柳东新区的发展定位(二)柳东新区的空间结构(三)柳东新区的发展目标三 柳东新区的主导产业选择(一)柳东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指导原则(二)现代制造业(三)高新技术产业(四)现代服务业(五)教育文化产业四 柳东新区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实现途径(一)经济方面的主要任务(二)社会方面的主要任务(三)生态环境方面的主要任务(四)发展任务的实施原则和实现途径五 柳东新区的机制创新和管理体制创新 (一)投融资机制创新(二)招商引资机制创新(三)人才机制创新(四)行政管理机制创新六 实施柳东新区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一)完善政策扶持措施(二)优惠的财税政策(三)充分合理利用土地的政策(四)优化创业发展环境 分报告一:柳东新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一 柳东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一)总体发展定位(二)新区空间结构(三)柳东新区功能分区二 柳东新区发展的指导原则(一)又好又快发展的原则(二)以人为本的原则(三)创新的原则(四)节约环保的原则三 柳东新区的发展目标(一)人口和土地规模(二)近期发展目标 (三)2011~2020年柳东新区的目标与任务四 柳东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一)阳和工业新区(二)官塘片区 分报告二:柳东新区发展战略主要任务及实施途径一 柳东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及实施途径(一)加快园区开发,提升园区功能(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四)建立城市循环经济二 柳东新区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及实施途径(一)加速柳东新区城市化进程(二)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三)积极发展文化艺术、卫生和体育事业(四)推进机制改革创新(五)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三 柳东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及实施途径(一)建立绿色柳东新区(二)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四 柳东新区开发建设的原则及战略措施(一)柳东新区开发建设的基本原则(二)战略措施  分报告三:柳东新区的机制创新一 投融资机制创新(一)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机制创新(二)产业融资机制创新二 招商引资机制创新(一)以制度环境招商为根本(二)以城市功能招商为特色(三)以立体化招商为手段(四)以产业链招商为目标(五)招商引资的激励机制创新(六)尝试专业化和市场化招商三 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创新(一)人才引进机制创新(二)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三)人才使用机制创新四 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一)资产运营管理机制创新(二)建设开发模式创新(三)公共服务职能的创新 分报告四:实施柳州市柳东新区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 一 理顺新区体制,推动新区建设(一)理顺管理体制(二)明确管理权限二 制定科学合理的财税政策(一)财政政策(二)税收政策三 充分合理利用土地的政策(一)土地规划(二)土地审批(三)征地政策(四)规范土地出让、出租制度,实现土地集约利用(五)建立土地储备制度(六)鼓励土地二级市场交易(七)推行土地租金补贴制度四 招商引资政策(一)招商引资环境的继续完善(二)成立高效、精干、权威的招商机构(三)招商引资政策创新五 投融资政策(一)上级政府财政投入(二)盘活柳东新区一般国有资产,充分发挥其投融资功能(三)扩大银行贷款渠道(四)组建新区投融资主体(五)拓宽投融资的渠道与经营方式 (六)发行建设债券(七)积极探索区内新型融资渠道,进一步改善区内招商引资环境六 人才政策(一)人才引进政策(二)人才培养政策(三)人才流动机制     柳州市柳东新区发展战略研究总 报 告 柳州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乃至我国西南地区的工业重镇,在历史上为我国工业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为加快推进柳州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区政府的决策指示,柳州市委、市政府从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一心两城,重点向东,再造一个新柳州”的战略构想,作出了加快建设柳东新区的重要部署,把柳州市建成广西率先实现工业化的示范城市。2007年1月10日,柳州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柳东新区,设立柳东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2007年2月8日,柳东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2007年2月26日柳东新区的工作机构投入运转。2008年1月15日,柳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柳东新区与柳州高新区机构合并,组建新的中共柳州市柳东新区工作委员会、柳州市柳东新区管理委员会,并保留中共柳州高新区工作委员会、柳州高新区管理委员会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和“统分结合、多区并存”的管理体制,对柳东新区进行管理。党的十七大后,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柳州市柳东新区的战略定位,明确柳东新区发展的指导思想,明确柳东新区的发展方向,明确柳东新区发展的主要任务,加快柳东新区的招商引资,加快柳东新区的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大对柳东新区的支持力度,制定柳州市柳东新区中长期发展战略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对柳州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发展,都具有积极影响。本研究报告研究的目的和预期目标是:(1)对柳州市和柳东新区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全面的分析。以便认清形势,总结经验,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便把握泛珠三角、泛北部湾等机遇,迎接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等带来的挑战,以便柳东新区取得又好又快的发展。 (2)阐明柳州市柳东新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加快发展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创新的原则,坚持速度与效益统一的原则,选择适合柳东新区发展的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使柳东新区在柳州率先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中作出更大贡献。(3)对柳州市柳东新区的发展任务和途径进行梳理和细化。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柳东新区在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政治、文化等方面都要走在全市的前面,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都要发挥应有作用。这是实现柳东新区发展战略规划的基础和保证。(4)明确创新是柳州市柳东新区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是实现柳东新区战略目标和发展任务的关键,如何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投融资机制和招商引资机制,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创新管理体制,是柳东新区构建现代工业城市和生态城市的基本途径。(5)提供促进柳州市柳东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建议。科学合理的财政税收政策、合理利用土地的政策、良好的创业发展环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优美的生态环境,都是柳东新区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柳东新区在柳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在柳东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的直接领导下,一定可以走出一条工业化城镇化的新路,成为广西率先实现奋斗目标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典范。本研究报告强调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努力运用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理论、科技(工业)园区理论、产业选择理论、创新理论、管理理论,力争突出科学性、系统性、权威性、独特性、前瞻性、可行性,力争使柳州市柳东新区的发展战略更科学、更合理、更明确、更适用,更能体现科学发展观,更能指导柳东新区发展的实践。一 柳州市柳东新区的SWOT分析 柳东新区位于柳州市东北,在桂柳和南柳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东径109°28ˊ48〞,北纬24°19ˊ12〞,东西宽3公里~11公里,南北长约22公里,呈南北向长条形。柳东新区西面和南面紧邻柳江,东到桂海高速公路,北至规划的北环高速公路。柳东新区距柳州市中心10公里,距柳州火车站8公里,距柳州飞机场12公里;距鹿寨县城16公里。柳东新区是柳州市的一部分,包括现有的阳和工业新区(含古亭山开发区)、高新区官塘创业园及鹿寨县雒容镇和柳北区雒埠镇部分区域,是柳州市构建特大城市的主要空间拓展方向,柳东新区是柳州市的未来和希望。(一)柳东新区的优势分析柳州市的优势就是柳东新区的优势,而且在政策和领导重视程度上,柳东新区更具优势。1.区位和交通优势柳州是我国中南、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有四通八达的公路(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交通。它是湘桂、黔桂、焦柳等铁路干线的交汇处,是我国西南重要的中转站和货运中心。柳州白莲机场是广西规模较大的航空港,可起落大型飞机,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柳江水运可通广州、珠海、香港、澳门等重要港口,是我国西南的出海通道。柳州处于西部大开发、“泛珠三角”经济区、南贵昆经济圈、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多个区域经济合作叠加的区域。柳东新区依托柳州市,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2.矿产资源优势柳州市及周边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矿产有锡、铅、锌、锑、铟、锰和滑石、白云石、大理石、重晶石等近30种金属和非金属,其中铟和红色大理石等属国内稀有品种。柳东新区依托柳州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并有国家级的金属材料实验室,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工业的基础和原材料保障。3.工业基础优势 柳州是我国西南工业重镇,拥有一批有实力的机械、汽车、化工、钢铁等企业,工业门类齐全,发展较好,已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的机械制造业和汽车工业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有很大潜力。柳州市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占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较大份额,工业总产值占全自治区的1/4左右,财政收入占1/10以上。柳东新区依托柳州市的工业基础和经济优势,特别是依托发展汽车工业的优势,可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4.职教优势柳州是我国西南地区的职业教育中心,现有一批具有较强基础的汽车、机械、冶金、化工、建材等方面的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并有广西工学院作其后盾。柳东新区在规划之初就预留了科技教育发展的空间。依托柳州的工业基础、教育资源和科技资源,柳东新区发展职业教育有较好的优势,可以发展成为面向我国西南地区和面向东南亚的职教中心。5.生态环境优势柳州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山石怪异,岩洞神奇,江流蜿蜒,泉水幽深,可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媲美。柳州具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广袤的森林资源,大小河流共17条,水资源总量58亿立方米,森林总量110万公顷,覆盖率59%,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柳东新区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其集聚人气、招商引资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6.领导重视支持和政策优势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柳州市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柳东新区的发展,从区域划分、人员配备到战略定位、产业选择,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并给予了很多的优惠政策。柳东新区不仅可以享受国家西部开发、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政策,而且可以享受自贸区和汽车工业基地、新材料基地等政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以及财税、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是柳东新区发展的坚强后盾。(二)柳东新区的劣势分析 柳东新区的劣势具有一切高新区和开发区的共性。1.行政关系尚需整合柳东新区是介于市级和区级之间的行政管理区域,并由几部分区域组合而成,虽然各具优势,但合在一起仍有许多关系需要理顺,目前尚未形成合力,尚未产生“1+1>2”的效果,一些固有的体制机制性矛盾尚未解决。柳东新区的起飞有待时日。2.主导产业尚未形成目前柳东新区尚未形成科学的产业定位,在主导产业的选择方面还比较分散,缺乏明确的发展方向,缺少有影响的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和项目,高新技术产业仍在发展的初期。这些都不利于柳东新区的发展,因此其发展战略的研究更显得重要。3.生产要素资源短缺柳东新区发展的基本生产要素——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都相对短缺,对柳东新区发展缺乏有力支撑。柳东新区首批征用的土地已全部使用,二期征地尚未完成,造成后期工业用地紧张,与相邻区镇的关系也有待进一步协调。柳东新区的投融资渠道尚未理顺,筹资渠道偏窄,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和商业银行贷款,缺乏有效的投融资平台,特别是不能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和国外资金,造成发展资金不足。柳东新区缺乏适用的高新技术,缺乏提升传统制造技术的有效手段,技术特色和技术优势不够明确。柳东新区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少,直接导致人力资源短缺,既缺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又缺乏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需要创新。4.支撑服务体系尚未健全目前为企业服务的信息、咨询、会计、审计、中介、评估、法律等服务机构尚未健全,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创投机制,尚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与新区发展配套的学校、医疗、交通、商贸、休闲、餐饮等生活服务设施也有待完善。 (三)柳东新区面临的发展机遇柳州市面临的发展机遇也是柳东新区面临的发展机遇。1.全国和地区经济强劲发展的机遇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经济持续强劲增长,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固定资产投资持续稳定增长,为柳州市和柳东新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国家一系列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等,都对柳州市和柳东新区的发展有激励作用,特别是“泛珠三角”的协同发展,为柳州市和柳东新区的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柳州市“再造一个新柳州”的战略目标,为柳东新区的发展带来了责无旁贷的机遇,新柳州就是向东发展,就是发展柳东,柳州的未来和希望就在柳东,柳东的发展就是柳州的发展。2.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21世纪以来,国际资本流动进一步活跃,跨国公司加快向发展中国家扩张,,国际产业转移和技术转移的力度加大,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十分明显。这既是对我国的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柳州市和柳东新区可以以此为契机,承接传统工业(如汽车、机械、化工等)的加工制造,促进自己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同时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3.中国—东盟自贸区和“泛北部湾”发展的机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为中国和东盟创造无穷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而“泛北部湾”合作是中国—东盟合作的最大亮点,这将加快柳州市“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步伐,为柳东新区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海外市场。柳州市和柳东新区作为我国西南的工业基地,将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和“泛北部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东盟汽车城”等具有特色的基地将落户柳东,促进柳东新区与海内外的互动发展更加具体和更加务实。 4.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机遇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表明广西开放合作掀开了历史新篇章,柳州作为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的近邻,将成为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依托和扩散区,在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中也得到更大的发展。柳东新区可以作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工业基地和职教基地,积极参与北部湾经济区的重大项目建设,参与北部湾经济区的对外经济合作和国际交流,与北部湾经济区互利共赢,融合发展。(四)柳东新区面临的挑战柳州市和柳东新区发展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1.周边地区的潜在竞争“泛珠三角”和“泛北部湾”合作也给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周边地区带来了机遇,形成了广西与周边地区以及广西境内各地区之间的竞争局面。柳东新区与其他地区和相邻工业园区相比,资源条件并不突出,基本上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周边地区的发展必然对柳东形成压力和挑战。2.传统产业升级的挑战柳东新区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但其发展仍然是主要依靠传统工业发展的模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迟缓,亟待产业升级。未来柳东新区如何实现和带动柳州产业转型,是其面临的严峻挑战,在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改造、能源和资源节约等方面都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柳东新区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柳东新区发展必须要走一条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3.国际环境的挑战 中国加入WTO以来贸易技术壁垒不断提高,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对我国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柳州以传统工业和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发展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加工制造业,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是柳东新区必须接受的挑战。目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严重威胁到世界经济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也对柳东新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柳东新区应积极应对挑战,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启动内需上,落实我国政府启动内需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发展史和国内消费需求的特色产业。二 柳东新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柳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心两城,完善老城,建设新城,扩大两翼,重点向东”的城市发展框架和“再造一个新柳州”的目标以及《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拓展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调整优化工业布局”的基本思路是柳东新区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的依据。(一)柳东新区的发展定位柳东新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壮大柳州市工业实力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为目标,以规划为龙头,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和人口集聚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提高经济外向度为抓手,加快推进柳东新区城市化、新型工业化进程,把柳东新区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职教城和现代生态新城区,建设成广西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示范区,实现柳东新区和柳州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以此来确定柳东新区的发展定位。1.总体功能定位 柳东新区作为以新型工业为主的综合生态新城,将坚持创新、科技、人才、生态的开发建设理念,秉承和凸显山水工业城市的禀性特色,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成为柳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成为广西区域产业转移和传统产业提升的基地,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商贸业和物流)中心,成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成为柳州市未来新型工业拓展的主要承载地。柳东新区作为广西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示范区,将成为国家级的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成为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技术和人才基地,成为广西发展的重要依托。2.战略发展定位(1)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示范区。柳东新区依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依托汽车等传统工业优势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态势,具有广西人特有的改革和创新理念,以及职业技术教育的优势,适宜建设成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并成为广西的示范区,成为我国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的试验区,为东部沿海地区和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发展进行试验和创新,成为广西和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技术和人才依托。(2)先进制造业基地。柳东新区应紧紧抓住国际加工制造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依托其区位、机制、科技和人才优势,深入实施“柳州制造”战略,加强与“长三角”、“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加强与资源丰富和市场潜力大的黔、湘等地区的资源开发合作,把柳东新区建设成为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基地,使柳州市成为跨接桂、粤、黔、湘及更大区域的经济中心城市。(3)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柳东新区应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对生产力的巨大提升作用,有选择地引导和运用新技术、新观念和新思路来促进和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和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使柳东新区成为广西创新体系的核心,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在全区率先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4)现代服务业中心。柳东新区应聚集物流、商贸、金融、文化教育、旅游休闲、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延伸和发展中心城市的现代服务功能,综合体现柳东新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居住舒适、购物方便的城市功能,培育柳州第二个城市中心。(5)现代职教城。柳东新区应进一步加强“人才高地”建设,通过加强与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密切联系,利用现有的博士生校外培养基地,从在读博士生入手,吸纳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的科技成果,培养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技工人才,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成为广西的现代职教城。(6)现代化生态新城区。柳东新区应承接老城区人口转移,引领未来柳州市乃至广西的经济增长,建设一个产业相对集中、经济高度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城区,使之成为广西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城市风貌的展示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以满足柳州市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需要,创造一流的人居环境。(二)柳东新区的空间结构柳东新区应遵循中心强化、轴化延伸、组团发展的规划理念,形成“一带、两区、多核”的功能结构布局,以官塘片区为主体,以滨江带为跳板,构建柳东新区三路并进的建设格局。1.“一带、两区、多核”的结构布局(1)“一带”指柳江沿江带。充分挖掘柳州的自然景观资源,展开滨江综合功能开发,包括居住、商贸、会展、旅游休闲等,提升柳江沿线的土地价值,打造柳东现代化生态新城。(2)“两区”主要包括官塘主体建设区和阳和工业建设区。官塘片区腹地宽广、用地规模大,建设集居住、商贸、办公、产业、物流、学校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科教城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阳和—古亭山片区与中心城区联系紧密,工业基础好,建设以汽车为中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同时强化两片区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产业联动。 (3)“多核”是指以官塘为核心,形成阳和、古亭山、会展中心、雒容、花岭物流中心、缘壶对岸等6个片区服务中心的“一主六副”核心结构。2.功能区块划分按照我国国土将被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主体功能区的总体部署,较好地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形成合理的开发结构,把整个柳东新区划分为7个功能区块,各自包含相应的功能。(1)官塘核心建设区。官塘是未来柳东新区的行政、商贸、文化教育、休闲娱乐中心,包括商业服务区、高教研发区、工业生产区、生活居住区,高教研发区位于该片区的西部。(2)阳和工业新区。定位为构建以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工业新区,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机械以及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同时辅以物流、金融、保险、商贸、居住、休闲等配套设施,形成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化工业新区。(3)滨江生活区。利用柳江东岸天然的生态环境,开发绿色、生态、高尚的居住区和服务于整个柳州的滨江休闲度假区。(4)物流园区。以便利的交通条件为依托,不断完善铁路、车站、港口、码头、货运仓储等基础设施,规划发展物流园区,形成货物的仓储、运输、加工、批发等协调控制功能和综合配套功能,并辅之相应的居住、工业等功能。(5)雒容建设区。以雒容镇现有发展为基础,发展产业和相应的居住等配套设施,形成功能完整的片区。(6)会展服务区。建设(汽车)工业会展中心,发展完善会议、展览、商住、休闲娱乐等基础设施,形成具备对外综合服务功能的中心。 (7)古亭山—阳和综合服务区。作为柳东新区南部的次中心,古亭山—阳和综合服务区是未来柳东新区展示的门户和窗口,具备居住、商业、办公、文化体育、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三)柳东新区的发展目标未来10~20年,是柳州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在迎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及资金梯度转移中,柳东新区完全有条件发挥区位和产业比较优势,形成与东部地区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关系,实现新的飞跃。1.经济目标柳东新区工业园将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到2013年,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园区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区划分明确,现代工业体系基本建立完善。经济指标是工业园区最直接的反映,因此,规划从工业生产总值、税收、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开发利用等主要经济指标来确定工业园区五年规划期(2009~2013年)的发展目标。(1)工业总产值把工作重点切实转到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上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经济总量同步增长。2009~2013年柳东新区的工业总产值见表0-1,到2013年末,柳东新区将实现工业总产值达到760亿元。表0-1柳东新区工业园未来五年工业总产值预测                    单位:亿元年份官塘工业园总产值阳和工业园总产值柳东新区总产值 200860100160200975150225201095230325201114528042520122253405652013350410760(2)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要达到年均增长30%~40%,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要完成45亿元,到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是190亿元,整个计划期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将达到590亿元。2009~2013年柳东新区的固定资产见表0-2。表0-2柳东新区工业园未来五年固定资产投资预测单位:亿元年份官塘工业园阳和工业园柳东新区200822.522.5452009303060201046398520116050110201280651452013105851905年累计321269590 (3)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力争达到年均增长20%~25%,2008年财政收入要完成5.25亿元,到2013年,财政收入是15亿元,整个计划期财政收入累计将达到53.4亿元。2009~2013年柳东新区的财政收入见表0-3。 表0-3柳东新区工业园未来五年财政收入预测单位:亿元年份官塘工业园阳和工业园柳东新区200832.255.2520093.33.46.720103.65.18.720114.46.110.520125.27.312.520136.38.7155年累计22.830.653.4 (4)招商引资招商引资要达到年均增长25%~30%,2008年招商引资要引进到位内资24亿元人民币,引进外资800万美元,到2013年要引进到位内资88亿元人民币,引进外资7200万美元,整个计划期要引进到位内资278亿元人民币,引进外资17400万美元。2009~2013年柳东新区的招商引资情况见表0-4。表0-4柳东新区工业园未来五年招商引资预测单位:人民币/亿元、美元/万元年份资金类型官塘工业园阳和工业园柳东新区2008内资(人民币)11.512.524外资(美元)5003008002009内资(人民币)171330外资(美元)75045012002010内资(人民币)202040 外资(美元)120080020002011内资(人民币)262652外资(美元)2000120032002012内资(人民币)343468外资(美元)3000180038002013内资(人民币)444488外资(美元)450027007200 2.土地指标根据柳东新区的总体规划和柳东新区工业园区的发展趋势,柳东新区总体规划用地面积是135平方公里,已开发使用面积是11平方公里,2009~2013年计划的土地开发使用计划总面积是20平方公里(见表0-5)。表0-5柳东新区工业园未来五年土地开发使用预测单位:平方公里年份总体规划用地计划开发使用用地缺口2008135332009135442010135442011135442012135442013135445年累计2020(1)土地征用 2008~2009年,官塘区新征用土地面积要达到4000亩,其中向农民预征土地2000亩;到2013年,新征用土地面积一共要达到13000亩,以保证开发建设的需要。(2)土地收储2008~2009年,官塘区土地收储面积要争取20000亩,以保证规划期内的开发需要以及后续发展需要。(3)土地开发2008~2009年,新区土地开发面积4平方公里,建筑面积要达到100万平方米,到2013年,土地开发面积一共要达到23平方公里,建筑面积达到650万平方米。3.企业发展目标2008年,柳东新区官塘区拥有企业近700家,企业投资规模过亿的有14家,3000万元~1亿元的企业26家,1000万元~3000万元的企业23家。规划期内,通过招商引资、扶强扶大企业等措施,争取每年新增企业20~40家,其中过亿元的企业每年新增1~2家,3000万元~1亿元的企业每年新增2~4家。4.科技发展目标⑴围绕主导产业,培育省级研发中心两个以上。⑵组织研发填补广西空白的新产品、新技术5项以上。⑶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引进拥有产业链高端技术的人才5—10人⑷继续开展特色产业培育工作,培育和引进产业链高端技术和产品2—3项⑸新增孵化企业80家/年,新增孵化项目50个/年,孵化毕业企业10家/年。5.人口发展目标 2009年底,柳东新区人口要达到10万人以上,到2012年,新区人口要达到20万人的规模。 三 柳东新区的主导产业选择(一)柳东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指导原则1.主导产业选择要符合产业演进方向和发展趋势产业发展演进的规律和工业化进程是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再到第三产业,即从传统产业到现代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的产业。柳东新区的主导产业要符合这一产业演进方向和发展趋势,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这也是符合目前世界经济发展方向的,是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关键。2.主导产业选择要突出柳东新区的特色柳东新区的产业发展特色和基础是有以柳州市汽车工业为代表的工业基础和柳州市机械、冶金等产业依托,因此柳东新区的主导产业要突出传统工业升级改造的特色,突出新区土地和人力资源的优势,重点发展以汽车为主的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3.主导产业选择要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柳东新区在主导产业选择时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强调可持续发展,为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打下基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因此,柳东新区的主导产业选择要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满足柳东新区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宜居生态城区。4.主导产业选择要充分利用广西和柳州市的优势 柳东新区的主导产业要充分利用广西和柳州市面向东南亚、邻近北部湾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广西和柳州市的海陆空并重的交通优势,充分利用广西和柳州市的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具有广西和柳州市优势的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二)现代制造业1.现代汽车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包括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和汽车整车制造业。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是汽车制造业的上游产业,也是我国发展最快、最活跃的产业,是发挥柳东新区优势的产业,可以作为主导业之一。柳东新区应以阳和工业新区为基地,充分发挥“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城市”等品牌的作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做大做强,形成完整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体系,尽量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二是不断优化和升级改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产业,提高自主创新水平,打造知名品牌,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力争打出“柳东”品牌;三是为整车服好务,与整车同步发展,尽快向现代装备制造业过渡;四是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扩大出口,为“中国—东盟汽车城”做好基础工作。汽车整车制造业是现代汽车制造业的核心,附加价值高,利润率大,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的能力强,也要作为柳东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是柳东发展的方向之一。柳东新区要以阳和工业新区为基地和重心,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传统汽车工业转型,优化汽车产业内部结构;二是集中发展高档车、特种车,打造自己的品牌,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三是形成汽车商贸、汽车会展、汽车文化等“大汽车”概念,加快“中国—东盟汽车城”发展。2.现代装备制造业 现代装备制造业是国家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柳州具有较为雄厚的基础,应成为柳东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柳东新区应依托其工业基础,在大型化工装备、冶金装备、船舶装备、发电装备、运输装备、通信装备、制糖装备、造纸装备等方面拓展空间,并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提高系统集成能力,提升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二是加快改革,扩大开放,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带动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不断提高装备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三是以自动化带动工业化、促进工业化,发展柔性生产系统,提高智能化水平;四是加快自有品牌培育,形成拳头产品。机械制造业是现代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柳州的机械制造业也是优势产业,并被定为广西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柳东新区要抓住国家振兴先进机械制造业的机遇,在工程机械、建设机械、塑料机械、电工机械、起重机械、通用机械等方面形成产业集群,并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以信息化为先导,积极吸引国内外大型机械制造企业落户柳东,提升机械制造业水平;二是以自动化为重点,实现机械制造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三是重点发展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先进机械制造业;四是积极发展智能机械产品和特种机械产品,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三)高新技术产业1.光机电一体化光机电一体化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产业之一,对柳州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对传统工业改造和技术升级有积极推动作用,是推进柳州工业化、城镇化的基础。柳东新区发展光机电一体化,一是要以机械工业和电子工业为基础,加快实施工业自动控制和自动化,通过现代管理技术管理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二是要以光机电一体化为突破口,加快传统机械、冶金、汽车等制造业改造升级换代,实现企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三是强调为传统制造业自动化服务,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产业是制造业等的上游产业。在产业链中占有有利地位,是柳州市的经济支柱之一。柳东新区以新材料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具有资源和工业基础等优势。一是可以采取先聚集后扩散的梯度开发模式,先聚集形成新材料产业的增长极,然后逐步扩散,梯度开发;二是要提高产业集中度,可以设置较高的进入门槛,确立大集团战略,鼓励大企业兼并中小企业,保护资源并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三是要尽量延伸产业链,培育和发展相关产业;四是以产业深加工为重点,着重开发铟及其深加工产品等。3.信息技术产业信息技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主导产业,包括计算机技术、软件、集成电路、通信技术等,也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柳州作为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数字柳州”建设正在展开,柳东新区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有较为充实的基础。柳东新区发展信息技术产业要着力于信息技术产品的应用,从应用中二次开发信息技术产品,把信息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的信息化、自动化,应用于现代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以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带动“数字柳州”发展。柳东新区发展信息技术产业时,要特别发展软件产业,大力开发应用软件,包括办公自动化软件、财务软件、管理软件等通用应用软件和金融、交通、电力等行业应用软件,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好公众信息服务平台、网络安全监控中心、基础数据库,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信息管理系统(MIS)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产业在柳东新区发展中的巨大作用。4.生物医药产业柳州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医药资源,有较为先进成熟的技术,并有金嗓子、两面针等著名品牌,可以作为柳东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柳东新区一是可以利用现代农业技术进行植物和农作物深加工,开发生物工程、食品工程产品,既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又可提高农民收入;二是以开发少数民族医药为突破口,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可以在全国乃至世界打出品牌;三是可以广泛吸民间资本,发挥民营企业在生物医药产业中的优势,多种形式发展生物医药产业。5.节能环保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也是国家的重点发展方向。柳东新区可以以官塘片区作为基地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和再生能源,一是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禁止高污染、高耗能、无效益的企业入园,重点引进节能环保技术,力争做到“零排放”,积极发挥国家重点节能环保项目的作用;二是与当地资源优势相结合,发展地热、风能、太阳能光伏电池、生物柴油技术等,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利用废弃物,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节地、节能产业,以节能环保、节能减排引领产业和企业发展。(四)现代服务业1.现代商贸服务业随着柳州城镇化的进程,柳东新区应将现代商贸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建设新型生态城区。在柳东新区要积聚人气,尽快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一条龙和生活性服务业一条龙,为在柳东新区生产和生活的各界人士提供餐饮、住宿、购物、娱乐、休闲、旅游等服务,为构建和谐柳东、生态柳东、安全柳东、宜居柳东提供基础性服务。2.现代物流业柳东新区把现代物流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可以依托柳州的区位和交通优势,特别是内河航运(码头)的特色,并借助阳和工业新区的工业基础优势。一是要整合运输系统,做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对接;二是要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对仓装、装卸、流通加工、信息、管理、库存、运输等环节进行整合;三是协调各新区之间的关系,避免重复建设和设施闲置;四是可以对汽车产业进行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把现代物流业做好做强。3.金融保险业 金融保险业是现代服务业中的高端部分,包括银行、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证券经纪公司、其他非银行金融业公司(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典当行)等和保险公司的业务。近年来柳州市和柳东新区的迅猛发展,对金融保险服务产生了极大的需求,为此,应将金融保险业作为主导产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促进四大国有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到柳东设立分支机构,为柳东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企业发展服务。4.工业会展业可以在柳东新区建设工业会展中心,集酒店、商住、会议、展览、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身,形成对外综合服务的功能,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柳州市乃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工业成果展览会、商贸洽谈会等,也可以成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博览分会。5.研发产业柳东新区可以在官塘创业园建设综合性孵化器,发展研发产业,发挥其集聚、孵化、辐射、渗透、创新功能,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成果进行孵化,推动科技成果应用、扩散、转移,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保护知识产权,打造自有品牌,使高新技术产业得到更好更快发展。柳东新区还要大力促进专业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为企业搭建信息、技术、人才、资金交流的平台,提供中介咨询、工商税务管理、金融保险、法律、财务会计、审计、评估、人员培训等服务,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和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性服务和支撑。6.总部经济柳东新区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优势等,吸引国内外的500强企业和大型企业到柳东落户,发展总部经济,为总部经济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结合招商引资,成为总部经济企业的制造业基地、展示中心和营销中心,成为总部经济企业走向北部湾经济区和东南亚的桥梁。(五)教育文化产业 1.职教产业柳东新区要以职教作为产业发展职教城,以职教产业(职教城)带动教育发展,带动科技发展,带动人才发展和技术升级,带动传统工业和技术改造,同时提高柳东居民的文化教育素质,使柳东成为广西和柳州市的职教基地和人才、技术中心。2.旅游业柳东新区要充分发挥柳州的自然资源和山水优势,大力发展以柳江和古亭山为依托的旅游业,同时发展人文旅游资源和工业旅游资源的优势,发展全方位的旅游业,并与桂林等合作共赢。3.动漫业柳东新区发展动漫业要以制造业的优势为基础,重点发展动漫业中的“硬件”制造部分,成为全国动漫业的制造基地和中心,然后逐步结合软件产业发展,争取成为动漫业和影视业基地之一。四 柳东新区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实现途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柳东新区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一)经济方面的主要任务1.加快新区基础建设,提升配套管理水平柳东新区要坚持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强规划,优化布局,完善网络,加快以市政、交通、能源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配套管理水平,尽快形成现代化的新城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柳东大道为主轴,结合“一区多园” 模式,重点建设官塘片区。加快以市政、交通、能源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兴建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大专院校等教育基础设施,以及医院、商厦等生活保障和服务设施,尽快形成现代化的新城区。抓好规划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化管理。建成一个以现有电信传输网、广播电视网和宽带IP网为基础,以IP技术为融合点的高性能信息网络基础传输平台。加快建设办公业务资源、宏观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人口资源、企业信用、城建、应急指挥等信息系统,提高应用水平。2.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和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引进一批上市公司、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吸引这些企业的研发中心或地区总部落户柳东,并以龙头项目带动相关产业投资,提高吸引外资的质量、效益和水平。鼓励现有三资企业增资扩产,延伸产业链。优化贸易方式、出口市场和出口产品结构,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现代制造业基地柳东新区要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建立现代制造业基地。(1)尽快形成产业集群。形成汽车制造、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医疗器械、化工装备、船舶装备、冶金装备等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树立“柳东”品牌。(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建立研发中心等,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以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再创新、协同创新相结合,提高整体创新能力。(3)打造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依托柳州的区位优势和工业基础优势,构建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示范区、循环经济的试验推广区和新型产业培育区,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型产业规模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化进程。4.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柳东新区要积极利用比较优势,培育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产业等,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1)以官塘片区为基地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新城区。同时配套发展现代物流和工业会展,建设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教园区,建设与世界接轨的高附加值、高产值、节能低耗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2)以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为龙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鼓励企业和有关方面积极申报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以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引导和带动本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把本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纳入国家火炬计划等规划中,取得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3)以研发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建立研发中心和孵化基地,以应用软件为主发展研发产业,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并系统整合本地区的科技资源,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中试平台等服务。(4)加快发展有特色的新兴产业。如可以发挥自身生产要素低成本的优势,利用先进制造技术等,着重发展创意和动漫产业,形成我国创意和动漫产业制造基地。5.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产业价值链的主要增值点;生活性服务业是企业发展的保障,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改善有重要作用。柳东新区应积极转变观念,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完善现代服务业体系。(1)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以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为依托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突破物流瓶颈,落实和启动物流枢纽工程,引进一批实力雄厚的物流企业,重点建设物流中心,形成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有较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物流基地。 (2)完善与高新技术产业配套的现代服务业。要在柳东新区形成一批技术服务、技术交易企业,形成完善的信息咨询、中介代理、税务工商管理、财务会计审计、金融保险等服务体系,创建风险投资机构,建立培训及继续教育机构,完善信息网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科技和生产的信用监理体系,加快发展与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3)以服务外包为抓手发展现代服务业。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以服务外包为切入点,加快传统工业的扩散转移,引进跨国公司的服务企业,形成有特色的服务外包基地。(二)社会方面的主要任务1.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生产问题 2.改善民生,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柳东新区应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努力使柳东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柳州。(1)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完善市场就业机制,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解决居民就业问题,特别是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问题。建立留地安置制度,健全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制度,使居民有长期稳定的收入。 (2)建设城乡一体的居民新村。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心,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新农村向城镇化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以设施农业(工业化农业)带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提供产业基础支撑。(3)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以社会保险、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保障水平,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妥善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困难。(4)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信访制度,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维护安定团结。3.发展职业教育,创办社区大学,创建柳东职教城柳东新区要在培养各方面人才上下大力气,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引进和培养人才,发展社区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创建柳东职教城,使之成为柳州乃至东盟的人才基地,为提高居民素质和生活水平创造条件,为柳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1)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主要以先进制造业技术和高新技术为方向,培养高、中级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工,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到柳东落户,并使柳州职教与世界上先进职教接轨,争取获得国际认证,形成我国西南地区及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基地。职教作为柳东科教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为提高居民素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并成为柳东与“泛珠三角”、与中国—东盟自贸区联系的纽带。 (2)创办两年制社区大学,多种形式办学。主要接受已受过中等教育(或同等学力)但未通过国家考试而又想继续学习的青年,通过两年制的社区大学教育和考核,达到国家大专以上学生水平,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既满足了适龄青年继续学习的需求,又解决了就业难的问题,解决了企业技术人才易流失的问题,一举数得,可以给予有力支持。社区大学的入学门槛应较低,入学收费应较少或免费,户籍管理等应较灵活,专业设置应适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工作条件应较宽松,因此可以迅速提升全体居民的文化素养。(3)加快民营教育发展。鼓励和支持创办民营教育机构,包括民营幼儿园、民营中小学、民营大学、民营职教中心、民营继续教育学院等,在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支持,吸引高水平的师资,形成全民关注教育的新趋势,彻底改变广西科教水平落后的局面。4.塑造城市文化,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柳东新区应注重城市文化建设,增强公民社会责任,为构建和谐新区打造社会基础。(1)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并使其寓于城市文化之中,打造以柳东优势产业品牌为重点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树立新的价值观,以时代精神鼓舞和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以城市文化引导产业发展。(2)增强公民社会责任。落实科学发展观,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以公民社会责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城市使命。加强对公民社会责任的监管体系建设,融入劳资关系调节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生态环境维护体系、产品质量体系、卫生防疫标准体系、安全体系、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求助体系,加强公民社会责任评价。(三)生态环境方面的主要任务1.提高环境承载能力柳东新区是承载城市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新城区,既要面对因工业生产而带来的“三废”处理问题,也必须解决城乡居民生活带来的“三废” 处理问题。提高环境承载能力就是在保持环境质量目标的前提下,增加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或者在保持经济增长指标的前提下,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指标。提高环境承载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柳东新区要率先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的总量控制目标。(1)实施清洁生产。利用经济发展和科技成果,从技术上不断减少污染物排放,实施清洁生产,进一步节约资源和能源,并对已有的“三废”进行综合治理,减轻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努力从生产和服务的源头做起,实现污染物排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保证“三废”排放达标,促进柳东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促进可持续发展。(2)形成保护环境的理念。使生态环境保护成为柳东新区全社会的共识,把共同维护和改善环境作为自觉的行动,自觉地减少污染物排放,形成良好的保护、维护、美化生态环境的氛围。(3)对环境质量加强控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特别对重点企业加强督促检查,并实施教育与奖惩并重的措施,推进柳东新区生态化改造。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能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利用生态学规律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强调“3R”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追求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高效率和高循环率。柳东新区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循环经济的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1)着力宣传循环经济理念。提高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树立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科学目标,以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循环经济的试点和推广工作。(2)加大对循环经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构建良好的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和咨询服务体系,推广应用先进的循环经济技术,及时向社会和企业发布循环经济的技术、管理、服务及政策信息,重点为参与循环经济的企业提供服务,并广开投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发之中。 (3)建立废旧物资回收中心。积极回收、利用废旧物资,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同时避免因堆放废旧物资而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推进柳东新区的生态化改造。3.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引进国内外大中型环保产业企业,开发环保产业技术,在高起点、高水平上发展环保产业,培养环保产业人才,使柳东新区成为环保产业基地。(1)与柳东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从柳东新区开发建设一开始,就重视生态环境问题,限制污染严重的企业入驻,并考虑环保产业的发展问题,环保产业与开发建设同步实施。(2)有超前的发展理念和思路。摈弃“先发展、后治理”的理念,积极引进先进的环保产业企业和技术,放眼长远发展,要紧跟国内外环保产业的发展趋势,采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技术,以一流的管理、服务和技术发展一流的企业和产业。(3)培养环保人才。要着力培养德才兼备的环保产业人才,培养适合本地特色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掌握现代化的环保技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环保产业发展。(四)发展任务的实施原则和实现途径1.坚持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化运作 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筹发展,打破条块分割和各自为政的局面,处理好各种关系,做到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健全功能、合理布局。坚持政府、社会和企业三位一体联合推进柳东新区开发建设。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资金主要投向共性、基础性、公益性和关键技术项目,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通过投资、联营、入股等多种方式参与新区建设。社会资金与企业资金主要投向产业项目,同时政府适当放开部分公共事业领域,倡导政企联办或社企联办或社、企独办等多种新区开发建设模式。要建立健全柳东新区规划、开发、建设、管理的规章制度。新区土地使用要统筹兼顾,涉及商业性经营的要采取招标、拍卖等方式,实行市场化运作。2.坚持“三个结合”“三个结合”即新区建设与加快城镇化相结合,新区建设与工业布局调整相结合,新区建设与“飞地工业”相结合。以柳东新区开发建设带动和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并就业,逐步把农民变为城市居民,特别是加快古亭、官塘、雒容等城镇或中心区建设,完善配套功能,提升承载能力,加速人口和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加快城镇化进程,使新区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以柳东新区开发建设带动柳州工业布局调整,进而调整柳州的经济结构和城市空间布局,承接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扩充增量,为优化城市形态创造条件。“一区多园”有利于分门别类地集中发展工业,形成合理的专业分工和协作配套体系;而“飞地工业”则打破了行政区划的地域界限,开辟各地区发展工业的新途径。柳东新区开发建设采取二者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有利于生产要素和产业聚集,使多方受益,可以把新区建设成为柳州市发展工业的共同载体。3.搭建统一的投融资平台继续强化投资的拉动作用,以重大项目作为发展的突破口,搭建统一的柳东新区开发建设投融资平台。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方式,统筹规划、开发、管理、组织协调柳东新区的土地、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城市资源的经营。在鼓励吸引国外资本方面,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投融资方式,如投资基金、风险投资、股权转让、项目融资、BOT等,积极引入国内外企业、金融和社会资本。通过市场运作、企业经营、滚动发展,逐步积累新区建设资金。4.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开展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的招商方式,充分发挥政策、土地、资源、劳动力、区位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扩大招商引资领域,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加强对招商引资的服务,发挥利用中国— 东盟博览会等平台的重要作用,使招商引资向纵深发展。积极开展对外经贸合作,努力扩大出口,发展培育一批出口骨干企业,鼓励企业采用投资、贸易、建厂等多种形式“走出去”,开展对外经济合作与跨国经营,扩大“泛北部湾”区域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五 柳东新区的机制创新和管理体制创新为实现柳东新区的战略目标,确保柳东新区开发建设的有序开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机制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招商引资和投融资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人才机制创新为关键,以行政管理体制创新为保障,开创柳东新区发展的新局面。(一)投融资机制创新1.加大开发建设资金筹措力度柳东新区要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不断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大对开发建设资金的筹措力度,为开发建设提供较为充足的保障。一是要继续争取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政府财政仍是新区开发建设资金来源的主渠道,要积极争取政府财政的支持,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在财政资金管理上不断创新完善,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二是扩大银行贷款渠道。要吸引国有各大银行到柳东入驻,特别积极引进政策性银行和开发银行,也要吸引地方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争取获得更多更优惠的贷款,满足新区开发建设的需要。三是可以发行建设债券,包括市政建设债券、中长期建设债券等,减轻财政压力,提高投融资效率,吸引社会资金,以市场化运作方式筹措资金。四是可以采用多种经营方式,根据不同项目要求选择不同的投融资方式,如BOT、TOT等,向社会公开招标,降低经营风险。并可试行“先垫后付”方式,按照“谁对口谁承建,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各部门和社会资金进行新区开发建设。只有加大投融资力度,不断创新,才能保证开发建设顺利进行。2.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 坚持“政府搭台,市场唱戏”的方式,搭建统一的新区开发建设投融资平台,为各投融资主体服务,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较为完善的投融资体系。政府财政和国有银行的资金要保证新区的基础性和共性的大型开发建设项目的实施,新区要从土地、人力、技术、政策等方面予以配合支持,落实项目,落实还贷,为其良性运转创造条件。地方银行和各部门的资金也是重要渠道,新区要为其服好务,通过市场运作、企业经营、流动发展,实现新区与其双赢的局面。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是新区开发建设资金的重要补充,要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其做大做强,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投融资方式,如投资基金、风险投资、股权转让、项目融资等,使其在新区开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建立完善健全的投融资体系,创新投融资机制,是柳东新区长远发展的有力支撑。3.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和产权交易所国内外的经验表明,风险投资是有效融通资本的方式之一,对于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有促进作用。柳东新区应以财政资金为引导,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参与风险投资,吸引民间资本,开辟多种渠道,分散市场风险,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并注意保护知识产权,规范风险投资管理。一是应尽快制订和完善风险投资的法律法规,确保投资人的合法权益,提高投资者的积极性;二是建立和完善投资信息网络,搭建投资者与投资项目之间的桥梁;三是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正确发挥政府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四是加大对投资者税收方面的优惠;五是建立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有利于风险投资的退出,减少风险。产权交易所可以为柳东新区企业提供有效的融资方式和途径,同时也是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之一,可作为二板市场的补充和过渡,促进产权和技术资本化。因此,可以在柳东新区尝试建立(技术)产权交易所。可以由管委会出资,组建国有法人制的产权交易所;也可以由企业出资,建立股份制的技术产权交易所。柳东新区一是要尽快出台(技术)产权交易所的规章和条例,对产权交易所的交易行为和管理进行规范;二是对企业进场交易提供优惠政策和服务,鼓励企业在产权交易所内进行交易;三是在产权交易所内实行一条龙服务,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四是建立产权交易信息网络,改善信息不对称的状况,扩大产权交易所的影响力。 (二)招商引资机制创新柳东新区应利用多方位、多层次的招商引资体系,不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一是加大有关部门对招商引资的支持力度,采用各种方式招商引资;二是加大政策优惠力度,特别是新区发展急需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要享受尽可能多的优惠政策;三是加大招商引资的激励,实现“多招多得”的政策,实行合同化管理,兑现奖励;四是加大拓展招商引资范围的力度,面向国内发达地区,面向港澳台,面向东南区,积极进军海外市场。1.完善招商引资环境健全完善的招商引资环境对于吸引海内外投资有重要作用,柳东新区应不断优化和完善招商引资环境。一是应继续加强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完善的工业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还要有完善和舒适的生活设施;二是积极推动新区的软环境建设,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办事效率;三是强化招商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强化法律法规的执行机制,特别要保护知识产权,使新区的招商引资得到健康规范的发展;四是要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不断提高招商引资人员的素质,培育招商引资良好的社会环境。2.招商引资的策略创新柳东新区在招商引资中可以运用营销组合理论中的策略,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等,通过各种渠道将企业和资金引进来,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并购区内企业,实现并购招商。特别应强调诚信招商,加强宣传,注重公共关系,建立人际网络,重视发展与国家有关部门和经济实体的关系。应大力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简化行政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柳东新区的招商引资策略应灵活有效,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和环境,对不同的招商引资对象可以实行区别对待的策略,不断发展,不断创新。3.强化产业链招商引资 柳东新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强化产业链招商,一是要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产业为主导产业,有重点、有选择地吸引企业和资金进入,发挥产业功能的集聚效应;二是以完整的产业群树立柳东的形象,吸引产业链上游的龙头企业进入,带动中下游企业到柳东发展;三是利用溢出效应吸引新企业进入,最大限度利用基础设施,降低成本,形成区域网络;四是坚持科技招商和服务招商,提高柳东新区招商引资的科技含量和服务水平。4.强调大型项目专项招商引资柳东新区应建立重大项目专项招商引资制度,就重大项目进行重点招商引资,实行特事特办,有专人负责,限定期限,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如环保产业方面,争取有所突破。一旦在大项目上取得成功,就可以产生聚集效应,以此带动产业链发展和升级,改变新区内无大型、超大型项目的状况。柳东新区应确定各个阶段、各个时期招商引资的重点,保证招商引资的可持续发展。(三)人才机制创新人才是柳东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统筹抓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1.人才引进机制创新柳东新区可以按照发展需要,建立人才目录,实施人才聚集工程,引导人才向主导产业聚集,优化人才资源结构。设立和发展人才市场,通过市场方式吸引人才,并把握人才流动方向。设立人才基金,鼓励对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培养。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给予户籍、住房、工资待遇等方面的优惠。与国内重点院校建立联系,吸引应届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到新区工作。总之,利用各种方式,开辟各种渠道,采取多种措施吸引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到柳东。  2.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柳东新区应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重要岗位锻炼、国内外知名院校学习访问、交流培训等多种方式,为新区重点培养一批熟悉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规则、具有战略眼光的优秀政府工作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教育人员。以本地院校和博士后工作站等为载体,构建产学研联盟,加强人才培养,并与促进高等教育、科研活动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3.人才使用机制创新充分利用国家有关西部开发和泛北部湾合作等政策,建立灵活多样的用人与留人机制,以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为先导,用好各级各类人才。采取长期与短期、调入与合同、定期与需要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营造良好的事业环境,吸引并用好人才。柳东新区可以建立“首席”制度,在重要产业和重要领域以及大型企业,设立“首席科学家”、“首席顾问”等职位,确立产业技术和科研领域的发展突破方向,指导解决高层面的问题,并聚集一批优秀人才。4.人才管理机制创新柳东新区应建立和健全人才档案管理制度,对各层次各类人才设置档案,建立人才库,对与人才有关的活动进行引导和管理。对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得当的单位、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和表彰。引进竞争机制,打破高级技术职称(职务)终身制,对高级技术职称(职务)人员定期进行考核(如四年一次),对在任职期间不符合要求的实行淘汰,对成绩突出者给予奖励和提拔,通过优胜劣汰促进人员素质不断提高。5.人才流动机制创新 柳东新区应建立鼓励人才流动的机制,各种人才均可进可出,一方面积极引进新区急需的人才,另一方面对现有人员进行考核筛选,对不适应本岗位工作、不能发挥特长、因循守旧的人员及时进行调整。个别优秀人才有更好的发展机遇可也以为其创造条件,鼓励进一步发展,人才只有在流动的有活力的环境中才能得到更快更好发展。(四)行政管理机制创新行政管理机制改革创新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要环节。柳东新区要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1.切实转变职能柳东新区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原则、职权法定原则、简政放权原则,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把市场能够解决的问题全部交给市场,把社会可以承担和管理的事务尽量交给社会,把新区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项基本职能上来,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柳东新区可以试行政资分开的新区资产运营管理体制,把各园区的资产运营管理职能剥离出来,建立专门的资产运营管理公司,负责园区的开发建设、运行和服务。柳东新区在管理体制创新中,可以积极发展非政府组织,如创业中心、服务中心、孵化器、创投机构等,发挥它们在满足社会多样性需求方面的作用,为社会提供政府不便和市场不愿或不能提供的公共服务。柳东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可以与商业开发分离,实行专业化运作管理。2.优化机构设置柳东新区应规范与垂直管理部门和所在地政府的关系,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构。可以在现有机构基础上,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避免机构重叠和职责交叉。要减少领导职数,严格控制编制,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3.提高管理效率 柳东新区要改进工作方式,推行电子政务和网络办公,提高管理效能和工作效率。可以大力推进行政问责制度,有责必问,有错必究,使各级、各部门、各岗位权责明确规范,强化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责任追究。可以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规范公开的内容和形式,扩大公开的范围和层次,以公开促进提高行政效能。应完善电子政务建设,一是建设好管理好统一的网络平台,逐步调整到统一的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上来;二是大力推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加强协调和引导,实现基础信息共享;三是切实加强信息安全工作,防范各种影响安全的事件发生。4.强化作风建设柳东新区各级工作人员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要腾出更多时间,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深入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要增强勤俭节约意识,反对奢侈浪费;要下大力气解决会风文会问题,控制会议规模,提高会议质量,精简会议和文件;要严格控制各种名目的节庆、表彰活动,降低行政成本。柳东新区要深化改革,健全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发扬民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管。六 实施柳东新区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一)完善政策扶持措施运用法律法规推动是新区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结合柳东新区的实际,营造促进创新发展的法制环境。1.强化法律法规的权威性柳东新区的发展必须强调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一切活动要遵纪守法,置于法律法规的监控指导下,特别是在涉及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涉外经济活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维护法律法规的尊严。强化法律法规的权威性,是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进而调动企业积极性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2.强化法律法规的公开性法律法规的公开透明是保证法律法规公正性和严肃性的条件。柳东新区应通过梳理现有的法律法规,对未涉及的领域,如技术交易、产权交易、知识产权、民间资本、对外合作等,都要修订和重新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并明文公开(涉及国家机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以法律法规的公开性保障法律法规的可执行性,使新区发展更加健康、有序、规范。3.强化法律法规的可行性目前,一方面存在着无法可依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存在着有法不依的现象,一些人对有关法律法规熟视无睹。柳东新区在法制环境建设中,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利益主体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责任;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强有力的执行机制和机构,监督各经济主体履行法律责任和义务,使法律法规真正发挥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一些法律法规条文可更细致、更具可操作性,强化法律法规的可执行性。4.加强立法的国际化随着柳东新区对外合作与对外贸易的发展,一定要熟悉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并在涉外经济活动中能够灵活运用和合理利用(规避)。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的法律法规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柳东新区在执行法律法规时,一定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国际化,注意在完善和执行技术交易、产权交易、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符合国际惯例和相关法律,规范企业人员的行为,提高执行法律法规的效率,强化法律责任,以保证我方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柳东新区更好更快发展。(二)优惠的财税政策财政税收政策是各种政策中最直接最现实的手段,对柳东新区的发展能够起到明显的作用。 1.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财政收入得到保证的基础上,可以实施如下的鼓励政策。(1)建立扶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从财政中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作为专项资金,扶持企业发展,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乘数效应,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不断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2)积极利用国家各种开发投资贷款和资金。如“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机电贴息贷款”、“海归创业专项贷款”等。这些贷款和资金较为优惠,基本上不需要新区额外支出,但企业申报程序相对复杂。柳东新区应积极协助企业准备相应的手续,与上级有关部门协调,给企业以帮助。(3)建立多种形式的基金。包括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创业风险投资基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环保基金、招商引资基金等,其特点是利息低、偿还期限长。建议柳东新区根据自身财力条件,针对本地情况,在适当的时候,有选择地设立一个或多个基金,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支持经济社会发展。(4)对基础设施开发建设企业给予补贴。通过这种方式鼓励企业投资新区内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用相同数量的资金投入,可以实现比政府直接投入方式更大的开发规模。其他补贴包括研发项目、出口项目等,通过政府带动,形成规模效应。2.明确的税收政策国家的税收管理比较严格,调控幅度不大,需要有明确的政策和实施方案。(1)税收优惠政策拓展。国家对高新区等有特殊需要的地区,可以有特殊的安排,柳东新区可以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相应的优惠政策,使其达到沿海地区水平。柳东新区也可以向自治区有关部门申报减免地方税的优惠政策。 (2)设立保税区。柳州市是国家批准设立的一类口岸,各种涉外办事机构齐全。柳东新区可以在阳和码头等处设立内河码头型保税区,发挥保税区吸引外资、促进国际贸易、促进出口加工等方面的功能,带动区域经济繁荣发展。(三)充分合理利用土地的政策土地是国家重点监控对象,国家有关部门对土地的调控力度一再加大。柳东新区应严格执行国家的土地政策,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防止土地资源低效利用和闲置浪费,严禁使用农用耕地,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在土地开发利用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严格执行国家政策。1.土地规划审批柳东新区已有相应的规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局部调整,更好地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在新的土地审批之前,可以做好用地安排和预测,为以后的审批做好准备,争取从快获得新的审批。柳东新区应与相关部门和其他开发区进行沟通,争取在用地等方面进行合作。2.土地征用柳东新区应尽快完成已审批通过的征地工作,如阳和二期工业项目用地,抓紧时间进行相应的征地拆迁,并形成土地储备,为招商引资提供前提条件,也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同时可以试行“土地换保障”的机制创新,即征地时向农民以货币形式提供补偿费,并对房屋被拆除的农民提供相应住房,建立农民新区;或者实行“农转非”,按照城市标准提供相应保障,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尽量提供就业机会。3.土地集约利用 规范土地出让、出租制度,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单位面积产出。一是制定用地限额制度,防止个别项目占用大量土地资源,造成闲置浪费;二是实施最低限价制度,低于保护价不予供地;三是制定强制性的建筑密度、土地容积率标准,并予以贯彻实施;四是对土地利用率高的项目和企业给予财税优惠,包括返还一定比例的土地使用费等,该项目和企业申请扩大用地,可以优先安排。4.建立土地储备制度通过收购、置换、征用等形式,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整体开发,然后有计划地出让和投入到土地市场。土地储备有利于节约投资,缓解用地紧张形势,为招商引资创造条件。柳东新区应尽快出台《土地储备办法》,着手建立相应的机制。(四)优化创业发展环境柳东新区应优化创业发展环境,为新区发展奠定基础。1.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柳东新区应尽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新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形成高品位的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与市场经济、国际惯例接轨的环境。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强化环境控制,提高环境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柳东新区应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强化软环境建设,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聚集人气,努力打造“和谐柳东”。2.优化创业投资环境柳东新区面向国内外投资者,为入驻新区的企业提供管理、金融、财务、法律、信息、人才、资产评估、产权交易、技术交流等方面的服务,为相关人员提供商住、贸易、文化教育、娱乐休闲等多方面的服务,优化创业投资环境,大幅提高各项服务的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特别是优化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机制,加大对投资者的税收优惠,完善信息网络,建立产权交易市场,保护知识产权,免除投资者的后顾之忧。3.健全人文环境 柳东新区要特别注重对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的引进、培养、使用和交流,强调提高人的素质,强调对人才的保护,强调以吸引人才为核心的人文环境。要提高新区的教育与科研水平,激发人的灵感和创新才能,提高创造能力,不断提高人员素质,提高技术人才的比重,优化人文环境的重要途径是教育和创新。政府形象和新区形象也是人文环境的重要方面,良好的人文环境必定有一个廉洁爱民的服务型政府。4.建立诚信体系信用担保体系是投资和金融的基础,也是新区解决资金不足问题的关键。柳东新区要加强人文教育,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人文环境结合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造重创新、重合作、重诚信的文化氛围,以金融信用担保体系为突破口,建设新区诚信体系,从根本上优化新区创业发展环境。柳州市柳东新区在柳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在柳东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的直接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与支持下,团结新区工作人员和广大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创新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就一定能够实现柳州市柳东新区的发展战略目标,为柳州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谱写柳州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分报告一柳东新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2007年是柳东新区开头起步、凝心聚力、强化基础、理顺管理的一年。在柳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柳东新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发展”的主题,积极实施“一心两城,完善老城,建设新城,扩大两翼,重点向东”的战略决策,依据“统分结合、多区并存”的体制模式,按照“精诚团结、四位一体、各司其责、形成合力、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求,充分协调和整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阳和工业新区和鹿寨县雒容镇资源,各项工作逐步理顺、规范,体制建设、政策制订、规划修订、土地征用、招商引资、投融资平台搭建等重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在上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2007年柳东新区在主要经济指标上取得了重大进展。①柳东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全年完成100.9亿元,同比增长92.3%,完成年计划的99%。其中,高新区完成49.5亿元,同比增长35.7%,完成年计划的99%;阳和工业新区完成51.4亿元,同比增长221.3%,完成年计划的102.8%。②柳东新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2%。其中,柳东高新区完成15.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3%;阳和工业新区完成15.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2%。③柳东新区全年完成财政收入4.17亿元,同比增长40%,完成年计划的104%。其中,高新区完成2.64亿元,同比增长25%,完成年计划的106%;阳和工业新区完成1.53亿元,同比增长74%,完成年计划的102%。④柳东新区全年完成市外境内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1.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46.7%。其中,高新区完成4.4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28%;阳和工业新区完成7.0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75.8%。⑤ 关于科技指标,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1.3亿元,同比增长48.7%;实现技工贸总收入95.9亿元,同比增长39.6%;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3.6%;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占高新区工业总产值达到56.2%;高新区本级财政科技投入达1355万元,较上年增长453%;高新技术企业出口年度完成16934万美元,位居全区高新区前列;引进各类科技人才544人。2008年上半年,柳东新区完成工业总产值77.75亿元,同比增长93.6%;引进市外境内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2.23亿元,同比增长100.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94亿元,完成财政收入2.36亿元。上述各项指标基本上都超额完成了原计划任务,出现了较大幅度增长,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这些指标的绝对数仍然较小,增长几乎都是凭借粗放型投资拉动的,行政功能、社会功能和其他城市功能没有得到相应的拓展,柳东新区向新城区的目标迈进仍然任重道远。目前,广西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大好形势。2008年1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得到国家批准,广西沿海地区发展提速。处于祖国大西南腹地的柳州市已提前完成“再造一个工业柳州”的目标,迫切地需要融入泛北部湾地区合作中,借此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经济结构优化,促进广西的区域发展平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柳东新区是柳州未来构建特大城市主要空间拓展方向,将形成柳州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关系到柳州市“一心两城、完善老城、建设新城、扩大两翼、重点向东”的城市发展框架和“再造一个新柳州”战略目标的实现。新一届自治区政府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抓紧推进柳州柳东新区建设。柳东新区发展任重而道远,首先要明确战略定位和产业规划布局。 一 柳东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 柳东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建立在服从全国和自治区大局的基础上,与柳州市发展紧密相连。根据《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柳州的目标是建设现代化工业花园城市,城市的性质是:广西中心城市之一,西南地区交通枢纽及重要工业城市,山水风貌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本报告根据目前形势,结合柳东新区自身情况深入广泛分析,对柳东新区发展提出以下战略定位。  (一)总体发展定位1.指导思想柳东新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柳州市产业升级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为目标,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和人口聚集为重点,加强改革力度,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与自治区内外互动互联,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在广西率先实现工业化、城镇化,把柳东新区建设成为柳州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和现代化科技生态新城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人民生活稳步提高。2.总体定位根据广西、柳州以及柳东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本报告提出柳东新区的总体定位为“以工业为基础的科技、生态、法治、人文和谐新城”,即“工业柳东”、“科技柳东”、“生态柳东”、“法治柳东”、“人文柳东”,并最终建立“和谐柳东”。柳东新区的总体定位,秉承和凸显柳州作为山水工业城市的禀性特色,以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1)“工业柳东”:以工业化为基础和途径柳州市有着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在柳州市支持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柳东新区发展的重要途径。柳东新区将通过内引外联和自主创新,引进项目和扶持项目,努力建设成为广西的先进制造基地和新型工业化的先行区。(2)“科技柳东”和“生态柳东”:科技和生态并举柳东新区应实施科技兴区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柳州市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同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3)“法治柳东”和“人文柳东”:不断提升软环境、软实力 近来,全国普法办发布了《关于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的意见》。柳东新区要在柳州市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开展“法治柳东”创建活动。柳东新区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应发展具有本地色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绝不能让柳东新区成为文化的沙漠。在打造“人文柳东”过程中,一方面,充分发掘柳州市的历史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培养开拓进取、实干创业的精神氛围。此外,还应结合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以及区内动漫产业等的发展等,培育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4)“和谐新城”柳东新区将经济功能实现过程中不断完善行政功能、社会功能和其他城市功能,最终将建设成为一个和谐的新城区,实现“再造一个新柳州”的目标。将来的“新柳州”,不仅仅是一个工业园区,而应是一个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共同体,使得“和谐柳东”成为“和谐柳州”的有机组成部分。3.战略定位柳东新区是柳州市经济增长的新核心,是未来柳州新型工业拓展的主要承载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柳东新区要成为泛北部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同柳州市协调争取自治区批准柳东新区为北部湾经济区柳东新区。柳东新区要成为广西新型工业化的先行区,同时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商贸业、科教等。(1)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高新技术关系到产业发展的未来前景,柳东新区要通过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把握产业发展的方向。目前高新区已经有一定的高新技术基础,但总体上规模不大。柳东新区要利用本地乃至柳州市和自治区的地理、资源和人才要素,发挥优势和挖掘潜力,借助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时机,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把产业做强做大。其中,要重点培育和大力发展以有色金属深加工产品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以数控加工为重点的机电一体化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环保产业等,形成产业集群,不断开发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2)先进制造业基地 工业化中,柳东新区不能走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老路子,应在柳东新区目前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制造业,培育新兴产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市区工业布局,实现产业突破,走出一条符合柳东新区当地实际的路子,建设成为广西和我国西南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其中,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与广西沿海地区互动,发展壮大装备工业等上游工业。广西沿海地区原来基本上没有工业基础,目前正在大力发展钢铁、石化等行业。而柳州拥有汽车、机械、冶金三大支柱产业和其他产业,具备先发优势,或者处于沿海地区产业链的上游。柳州市应争取自治区的支持和协调,尽快升级已有的产业,努力在柳东新区相关的上游产业如装备工业等做大做强,主动积极地参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建设中去,成为泛北部湾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第二,有选择和有鉴别地接受产业转移。目前,柳东新区应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依托区位、机制、科技和人才优势,突出加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境外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把新区建设成为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基地。但在接受产业转移中,要进行严格选择和甄别,引进“高精尖”项目,对一些落后项目说“不”。(3)新型工业化的先行区柳东新区承载着我国西南工业重镇柳州未来发展的重大使命,应加快成为新型工业化的先行区、试验区和示范区。柳东新区应深入实施“柳州创造”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在全区率先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内陆型”民族自治区新型工业化路子。(4)现代服务业新中心柳东新区应聚集物流、商贸、金融、文化、教育、体育及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延伸和发展中心城市现代服务功能,借此培育柳州第二个城市中心。最终,柳东新区将逐步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生态新城区,成为新柳州城市风貌的展示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居住舒适、购物方便,将是柳东新区城市功能的综合体现。 4.地位的提升柳东新区由高新区和阳和工业区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柳东新区和高新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柳东新区仅依据市级规定设置,其组成部分之间以及与柳州市其他相关行政区之间的关系需要协调。目前,柳东新区开发建设在具体运作和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其核心的问题是柳东新区的“户口”即合法主体地位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柳东新区快速发展。柳东新区合法主体地位的不明确,一是不利于柳州市“一心两城、重点向东,再造一个新柳州”战略构想的实现,不利于柳州作为广西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二是不利于管理关系的理顺,如柳东新区管理机构行使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行政管理权限的合法性问题,影响了新区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三是不利于将柳东新区纳入广西发展的总体规划,无法从自治区层面解决土地的开发利用、资金的有效融通、项目的引进和人才的合理利用;四是不利于营造柳东新区良好发展的外部环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柳东新区发展动力问题。为了今后的健康快速稳定发展和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柳东新区的地位需要加以提升。但近年来国家对开发区进行整顿,相关调控措施越来越严格,柳东新区地位需要在法律和政策的框架内进行考量。第一,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政策。在开发区方面,中央政府对西部地区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应抓住有利时机,向上级申请整合或提升。第二,利用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建立大西南老工业的振兴示范区;利用国家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政策,建立西部地区装备工业基地。广西沿海地区的发展,有可能使得柳州陷入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衰退、我国中部地区“塌陷”的类似困境。柳州市以及柳东新区应未雨绸缪,争取中央和自治区支持,避免被边缘化。第三,建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柳东分区。以此名义,参与与广西沿海地区开发开放,加强与广西北部湾地区的联系与合作,共建保税仓库和保税物流中心,拓展柳东新区出口、加工、保税、物流功能。争取自治区政府鼓励和支持柳东新区积极探索在北部湾经济区域外发展新模式,把柳东新区纳入自治区统筹的重点发展区域,同等享受北部湾经济区相关资金、项目、政策优惠等。此外,柳东新区应加强与广西类似开发区如南宁的五象新区、桂林的临桂新区等协作互动,争取在自治区层面能得到平等对待、共同发展,并在更高层面争取建立协调机制机构。第四,积极申报改革试验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 我国已有多批次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还有一些地区仍在申请,而广西目前没有相应的试验区。2008年以来,柳州市委、市政府在加快柳东新区开发开放方面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即将出台《关于加快柳东新区开发开放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深化柳东新区体制改革实行特区式管理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柳东新区托管乡镇的若干意见》等,其中由柳东新区托管鹿寨县雒容镇、柳北区洛埠镇下窑村,这为柳东新区在统筹城乡进行综合配套改革准备了良好的条件。在上级政府的支持和协调下,柳东新区以新型工业化为主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目标,借鉴其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申报和实施经验,单独或联合其他地区,首先申报省级试验区,条件成熟后再申报全国级别的试验区。通过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带动和促进全市的改革发展,建立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目前,柳东新区及其各组成部分应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通过行政协调、经济联系等,加强合作、统筹兼顾,把工作做实做好,并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和渠道,为地位提升打下基础和做好准备。(二)新区空间结构根据已有规划,柳东新区应遵循中心强化、轴向延伸、组团发展的规划理念,采用核轴组团规划结构,柳东新区将形成“一轴、一带、两区、多核”的功能结构布局,其中以官塘片区为主体,滨江带为跳板,构建新区三路并进的建设格局。1.“一轴”“一轴”是指新区发展轴,即柳东大道。其他交通干线还有桂柳高速公路、湘桂铁路、323国道等,是未来柳州市城镇发展的主要“点─轴”之一。该发展带南接柳州,北通桂林,工业基础良好,具备接受城区产业辐射的能力和条件,应依托柳州,加强产业聚集,互动发展。主要接受城市工业外迁,同时发展花卉、果蔬、特色农产品和休闲农业。2.“一带”“一带”指柳江沿江带。要充分利用柳江的景观资源优势,在滨江地段展开综合功能的开发,包括居住、商贸、会展、休闲等,提升柳江沿线的土地价值。3.“两区” “两区”主要包括官塘片区和阳和片区。官塘片区腹地宽广,用地规模较大,作为相对独立的新城实施规划建设,配套完善的居住、商贸、办公、产业、物流、学校等多种综合功能区;阳和片区与中心城区联系紧密,作为功能相对简单的综合性开发区实施建设。在区别对待官塘和阳和开发策略的同时,强化两片之间的内在发展联系,实现产业联动互补。4.“多核”整个柳东新区以官塘为主核心,同时在滨江沿线形成阳和、古亭山、会展中心、雒容、花岭物流中心、绿壶对岸等6个片区服务中心,形成“一主六副”核心结构。官塘是未来柳东行政、商贸、办公、休闲等综合性核心,是未来“大柳州”城市的东部新城的中心。阳和核心是阳和片区生产、生活等服务核心;古亭山集中配套城市综合市场、生产性服务业、商贸、办公等功能核心;会展中心结合工业展览馆及其配套功能,形成会展、娱乐、休闲等对外综合功能核心,成为主城区与官塘片区的景观门户;雒容片区主要配套相应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形成次级服务核心;花岭物流片中新区主要结合湘桂铁路站点布局相应的物流中心、综合市场、配套居住等相应功能,形成铁路以北的分区组团中心;绿壶对岸的滨江北部中心是未来官塘北部发展的一极,也是官塘与主城区北部联系的门户。(三)柳东新区功能分区目前,全国以及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等正在开展编制主体功能区工作。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将能较好地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在宏观上统筹、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体现着科学发展的精神。柳东新区根据目前土地使用规模、产业现状和区位特点,把整个新区划分为七个功能区块,各自包含相应的主体功能。1.官塘片区官塘片区是柳东新区的重点开发区和核心建设区,是未来柳东新区具备行政、商业、办公、文化、娱乐等综合功能的城市中心。(1)行政中心 柳东新区的行政管理机构以及上级政府或部门的派出机构未来将大部分设在官塘片区,以实现行政机构和行政效能的集中。(2)阳和工业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定位为构建以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工业新区,在未来将是柳州最重要的工业基地。阳和工业新区应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机械以及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辅以物流、金融、保险、商贸、居住、休闲等配套设施,形成环境良好的现代化工业新区。(3)商业中心在交通完善和人口增加等条件达到一定基础后,在官塘大力发展商业、服务业,建立大型购物中心,如引入国际零售巨头。提前规划步行街、中央商务区等,时机合适时加以推出和建设。不断改善环境和办公条件,有选择地打造一些高档酒店和写字楼,提升名气和品位。(4)文化娱乐中心通过建立影视剧院、体育场馆、展馆等,举办文艺活动、体育赛事和展览,逐步形成柳东新区乃至柳州市的文化娱乐中心。(5)职教城根据有关职业教育的法律、政策,在自治区和柳州市的支持下,大力推进柳州职业教育园(职教城)建设。职教城位于柳东新区西部,处于柳江-柳州-鹿寨东西向发展轴线上。职教城将成为柳州职业教育和研究中心、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中心、创新和创业中心。职教城总体规划1万亩,分三期建设。职教城建设不仅会使柳州职业教育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而且还会提升整个柳东新区、柳州市乃至广西的城市发展潜力,成为广西柳州的新名片。2.滨江生活区利用柳江东岸天然的生态环境,开发绿色、生态、高尚的居住社区和服务于整个柳州的滨江休闲度假区。 3.物流园区利用便利的海陆空交通条件,不断完善港口码头、货运仓储等基础设施,规划发展物流园区,建设辐射我国大西南的物流基地。物流园区包括货物的储藏、运输、加工、批发等功能,并配套相应的居住、工业等功能。在物流园区硬件建设的同时,在政策服务等方面加以引导、鼓励,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公司落户园区,并培育发展本地的物流企业。4.雒容建设区依托雒容镇的现有发展基础,发展工业和相应的居住和配套设施,形成功能相对完整的片区。5.会展服务区在会展服务区,建设工业展览馆及其配套功能,发展完善酒店、会议、会展、娱乐、休闲等设施,形成具备对外综合服务功能的中心。6.古亭山-阳和综合服务区古亭山-阳和综合服务区为柳东新区南部的次中心,是未来城市东部形象展示的门户和窗口,具备居住、商业、办公、文化体育的功能。 二 柳东新区发展的指导原则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柳东新区发展应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具体来说,柳东新区要坚持又好又快发展、以人为本、创新、节约环保四大原则。(一)又好又快发展的原则柳东新区作为建设中的新城,是党和国家的宏观政策以及区域发展的具体组织实施者。柳东新区成立伊始,正好赶上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受到宏观政策调整的洗礼,站在了一个相对高的起点上。柳东新区应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高标准推进开发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目前,柳东新区发展迅速,要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势头。这是柳东新区实现又好又快的良好基础和重要前提。同时,柳东新区要牢记“好”的原则。柳东新区要通过发展解决出现矛盾和问题,实现“好”、“快”并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柳东新区作为新组建的开发区,在起步和发展阶段,柳东新区就应注意形成优化的经济结构、良好的产业布局和合理的未来城市发展空间,逐步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避免顾此失彼。经济结构上,柳东新区在工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应该积极培育第三产业,同时提升农业的地位,发展现代农业,形成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产业发展上,鼓励本地研发和自主创新,逐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柳东新区要拓展对国内外的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抓住西部大开发、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放以及华南、西南经济圈合作等机遇,走出一条符合柳东新区实际的内陆型开放的路子。柳东新区应该顺势巩固和加强自身的工业基地地位,在未来区域发展中将大有可为。柳东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注重节能降耗。在这方面,柳东新区可以尝试进行绿色GDP核算,有助于衡量地区真实发展水平,引导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套公认的绿色GDP核算模式,我国也有10个试点省市在进行绿色GDP调查和核算工作。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借鉴有关经验,柳东新区可以尝试着逐步建立合理科学的GDP核算模式和体系。(二)以人为本的原则 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柳东新区目前处于良好的发展势头。在产业发展中,柳东新区需要引导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或再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并让各种利益主体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时,柳东新区要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在社会事业建设中,要因地制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走出一个符合当地实际的城镇化路子;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当地农民投身于柳东新区建设,并在柳东新区各单位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提高当地群众的受教育水平,并在就业前对劳动者强制进行先行培训;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建立覆盖柳东新区的医疗保障体系;尽快建立覆盖柳东新区的城乡救助机制,保护和帮助当地的和外来的贫困群体、失业群体和弱势群体;加强环境治理保护,建立污染预警机制,维护和提高当地的生态水平,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此外,柳东新区要倡导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完善社会综合治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维护民族友好团结局面。(三)创新的原则在提前完成“再造一个工业柳州”目标后,柳州市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担负着在广西率先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重任,要求建立创新型城市。“再造一个新柳州”,新在哪里?关键在于创新!柳东新区是柳州市创新的重要承载体。柳东新区应建设成为创新型新城区,成为柳州市创新的“火车头”,成为“柳州创造”战略的重要实施主体。建设创新型柳东,应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第一,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发挥制度保障作用,营造创新环境。柳东新区应该在法制规范、政策制定、舆论营造中发挥服务型作用,如通过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行为进行鼓励和保护;建立以鼓励冒险、分散风险的风险投资制度,为自主创新提供金融支持体系;在创新环境上,要为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完善创新活动硬件和软件环境。第二,强化中介组织的联动集成,完善创新服务体系。柳东新区应尽快建立“政府—中介组织(中间服务体系)—市场或企业” 的三元市场结构,以官产学研合作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整体推进创新的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特别是要完善包括技术市场、人才市场、信息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在内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逐步培育和规范管理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强化中介组织的联动集成作用,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市场体系结构,为技术创新提供集中高效服务,提高技术创新成功率。第三,推进教育创新,培育创新人才。教育能够发挥其培育创新人才、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的作用,是柳东新区创新战略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柳东新区应结合自身的教育特点,进行相关创新。其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结合国际模式培养符合实际需要的人才,积极推进建设柳州职业教育园(职教城)。同时,充分挖掘和发挥现有大专院校和科研基地的创新潜力。第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主体。实施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应体现在企业行为上。针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发展实际情况,柳东新区要采取不同的措施促使其提升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主体。对于国有企业,要加快改革,建立适应现代市场条件的创新体制;对于三资企业,注意甄别,坚持引进先进技术和核心技术;对于民营企业,要积极培育扶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四)节约环保的原则科学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包括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要求实行节约环保的原则。柳东新区应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建设成为现代化生态新城区。第一,抓好重点,落实节能减排工作。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和有效途径。柳东新区要突出抓好重点工程的节能减排,加快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开发建设中要统筹推进建筑、交通、商业、民用领域的节能工作,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加强节能环保先进技术研究、推广,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节能减排水平。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二,建立环境污染治理的市场机制,着实推行排污权交易。柳东新区要深化改革,创新思路,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政策措施,消除制约节能减排工作的体制性障碍。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和“排污者付费、治污者受益”的原则,完善价格调节机制,逐步使排污收费超过污染治理成本。柳州是进行排污权交易的试点城市。柳东新区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在此方面可以与柳州市政府以及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开展排污权交易,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污染治理中找到结合点。 三 柳东新区的发展目标 根据柳东新区的总体定位和战略定位,并根据上述原则,提出柳东新区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发展目标。(一)人口和土地规模根据规划,柳东新区的开发建设分为三期,即第一期(近期,2009-2013年)、第二期(远期,2013-2020年)、第三期(远景,2020-2050年)进行。按照目前发展态势,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其中第一期(近期,2009-2013年)发展目标重新确定为:规划期末,人口规模控制在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1平方公里。(二)近期发展目标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与柳州市的战略部署和柳东新区的总体开发建设规划相适应,确定近期柳东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目标。1.经济目标柳东新区将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到2013年,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基本完成,园区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区划分明确,现代工业体系基本建立完善。 经济指标是工业园区发展成就最直接的反映。最新五年规划(2009-2013年)通过工业生产总值、税收、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开发利用等主要经济指标来确定工业园区的发展目标。(1)工业总产值柳东新区工业园将把工作重点切实转到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上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经济总量同步增长。2009-2013年柳东新区的工业总产值见表2-1,到2013年末,柳东新区将实现工业总产值达到760亿元。 表1-1 柳东新区工业园未来五年工业总产值预测                    单位:亿元年份官塘工业园总产值阳和工业园总产值柳东新区总产值200860100160200975150225201095230325201114528042520122253405652013350410760 (2)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要达到年均增长30%-40%,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要完成45亿元,到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是190亿元,整个规划期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将达到590亿元。2009-2013年柳东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预测情况见表2-2。 表1-2 柳东新区工业园未来五年固定资产投资预测单位:亿元年份官塘工业园阳和工业园柳东新区200822.522.5452009303060 201046398520116050110201280651452013105851905年累计321269590 (3)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力争达到年均增长20%-25%,2008年财政收入要完成5.25亿元,到2013年,财政收入是15亿元,整个规划期财政收入累计将达到53.4亿元。2009-2013年柳东新区的财政收入预测情况见表2-3。 表1-3 柳东新区工业园未来五年财政收入预测单位:亿元年份官塘工业园阳和工业园柳东新区200832.255.2520093.33.46.720103.65.18.720114.46.110.520125.27.312.520136.38.7155年累计22.830.653.4 (4)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要达到年均增长25%-30%,2008年招商引资要引进到位内资24亿元人民币,引进外资800万美元,到2013年要引进到位内资88亿元人民币,引进外资7200万美元,整个规划期要引进到位内资278亿元人民币,引进外资17400万美元。2009-2013年柳东新区的招商引资预测情况见表2-4。 表1-4 柳东新区工业园未来五年招商引资预测单位:人民币/亿元、美元/万元年份资金类型官塘工业园阳和工业园柳东新区2008内资(人民币)11.512.524外资(美元)5003008002009内资(人民币)171330外资(美元)75045012002010内资(人民币)202040外资(美元)120080020002011内资(人民币)262652外资(美元)2000120032002012内资(人民币)343468外资(美元)3000180038002013内资(人民币)444488外资(美元)450027007200 2.土地指标根据柳东新区的总体规划和柳东新区工业园区的发展趋势,柳东新区总体规划用地面积是135平方公里,已开发使用面积是11平方公里,2009-2013年计划的土地开发使用计划总面积是20平方公里。 表1-5 柳东新区工业园未来五年土地开发使用预测单位:平方公里年份总体规划用地计划开发使用用地缺口200813533 2009135442010135442011135442012135442013135445年累计2020 (1)土地征用2008-2009年,官塘区新征用土地面积要达到4000亩,其中向农民预征土地2000亩;到2013年,新征用土地面积一共要达到13000亩,以保证开发建设的需要。(2)土地收储2008-2009年,官塘区土地收储面积要争取达到20000亩,以保证规划期内的开发需要以及后续发展需要。(3)土地开发2008-2009年,柳东新区土地开发面积4平方公里,建筑面积要达到100万平方米,到2013年,土地开发面积一共要达到23平方公里,建筑面积达到650万平方米。3.企业发展目标2008年,柳东新区官塘区拥有企业近700家,企业投资规模过亿的有14家,3000万元-1亿元的有26家,1000万元-3000万元的有23家。规划期内,通过招商引资、扶强扶大企业等措施,争取每年新增企业20-40家,其中过亿元的企业每年新增1-2家,3000万元-1亿元的企业每年新增2-4家。4.科技发展目标柳东新区的科技发展目标包括如下方面内容:①围绕主导产业,培育省级研发中心两个以上。 ②组织研发填补广西空白的新产品、新技术5项以上。③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引进拥有产业链高端技术的人才5-10人。④继续开展特色产业培育工作,培育和引进产业链高端技术和产品2-3项。⑤新增孵化企业80家/年,新增孵化项目50个/年,孵化毕业企业10家/年。5.人口发展目标2009年底,柳东新区人口要达到10万人以上;到2012年,新区人口要达到20万人的规模。6.“和谐柳东”初见雏形现五年规划年限内,柳东新区在完成经济指标目标的同时,要抓紧完善行政功能和社会职能,为朝着战略目标迈进和实现长期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柳东新区地位提升,管理框架基本形成通过多方协调,完成柳东新区地位的提升,实现资源整合;学习沿海开发开放地区经验,结合柳东新区当地实际,完善组织结构、人员配备,开展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机构机制;有关新型工业化的改革试验稳步推进,阶段性成果得到全社会和上级政府的认可。(2)战略目标取得阶段性成果,“和谐柳东”初见雏形“工业柳东”、“科技柳东”、“生态柳东”、“法治柳东”、“人文柳东”五项目标稳步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柳东新区具备了良好的软硬件条件和基础。柳东新区招商引资取得突破,一些大项目启动,产业发展初显特色,一些产业集群开始形成,一些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企业集团和品牌开始形成。柳东新区对全市的经济贡献度明显提高,成为柳州市新的增长极。柳东新区初步融入区域合作和经济全球化,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并逐步实施“走出去”战略。 柳东新区职教发展迅速,职教园在大西南和东南亚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本地科研机构研发水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重视科技和知识,科技进步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本地生态环境得到维护,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排污权交易得到推广,循环经济发展稳步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初现成效,可持续发展得到可靠保障。通过政府引导,改进公共就业服务,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建立覆盖城乡居民,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柳东新区对出现的各种问题,依法处理。征地等问题逐步解决,失地农民得到合理补偿和安置,并在新的条件下安居乐业。柳东新区通过多种方式,引导不同力量投入开发建设中来,良好的创业氛围开始形成,人文、法治环境不断提升。(3)城区框架基本形成,城市功能基本完善柳东新区路网、供电、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产业园区群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有步骤地发展居住、商业、娱乐、休闲、文化等设施(行业)。柳东新区的城市氛围开始凸显,人气广泛聚集。在柳东新区内,城市化率不断上升,城乡差别明显减小。(4)巩固和提升地位,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在柳州市范围内,柳东新区与老城区各有分工,协调发展。在自治区范围内,与广西沿海地区发展相呼应,柳东新区的发展成为广西的“中部崛起” 的支点。更重要的是,柳东新区发展 还巩固和提升了柳州的西南工业重镇地位,并在工业装备上为广西其他地区和我国大西南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新型工业化上为其他地区提供有益经验。5.可持续发展得到保障制订柳东新区开发建设环保、岸线和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坚持柳东新区区域低强度有序开发、持续投入、柳江岸线的科学利用、工业项目用地合理高效等原则,使新区产业形成聚集化、高新化、生态化,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三)2011~2020年柳东新区的目标与任务在经过现五年规划发展后,柳东新区在整合资源、挖掘潜力的基础上,将进入下一阶段的发展。在2011~2020年,柳东新区将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和谐柳东”战略目标基本实现。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以及自治区和柳州市部署,到2020年柳东新区基本实现“以工业为基础的科技、生态、法治、人文和谐新城”的战略目标,“和谐柳东”成为“和谐柳州”的组成部分,在广西率先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并将和全国其他地区一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1)建成新的城市中心,形成服务型政府柳东新区成为“新柳州”的一个新的城市中心,地位不断巩固。在对柳州现有行政区划调整的基础上,2020年左右最终形成新的行政区划格局并得到上级批准,努力争取实现柳东新区向一级政府转变。同时,因地制宜推进行政改革,并争取若干柳州市所属的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搬迁至柳东新区,按照中央要求建立现代的服务型政府。(2)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率先实现工业化、城镇化 2011-2020年,柳东新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在柳州市所占份额不断扩大。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合理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具备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一些在全国乃至国际上较为知名的大企业大集团,相应地打造了一批国际品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协调互动发展。柳东新区在广西率先率先工业化、城镇化。(3)开放合作不断深入,各种对外交流深入发展柳东新区扩大了开放合作领域,经济外向度大幅提高,外贸外经外资规模明显扩大,提高开放合作质量,构建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国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柳东新区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服务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开放合作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走出去”战略取得成效。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随着经济的发展,也日益对外扩大交流。(4)节能减排实施有力,建立生态文明环保技术不断被开发和应用,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节能减排效果长期显著,排污权交易得到推广,资源环境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基本建立,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5)人民生活全面改善,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柳东新区的各种利益主体从发展获得相应的受益。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医疗服务和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人居环境舒适优美,民族团结友好局面不断向前发展,社会法治意识提高,社会安定和谐进步。 四 柳东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  柳东新区的产业规划布局关系到柳州市将来的发展方向。在产业规划布局上,柳东新区要用好以下三种关系:第一,柳州市与柳东新区的关系。柳东新区的发展离不开柳州市的支持,柳州市雄厚的产业基础是柳东新区的产业发展的坚实后盾,柳东新区的产业发展是柳州市产业发展的希望和方向。第二,柳东新区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阳和工业新区和官塘片区之间的关系。在产业上,阳和和官塘必须进行互动协作,相互支持,资源(如土地)共享。第三,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关系。鉴于我国和广西以及柳州的发展现状,传统产业仍是支柱产业,不可或缺。对于传统产业,需要做大做强,进行升级,而新兴产业需要加以长期培育和扶持。2007年柳州市工业总产值为1000亿元以上,有汽车、机械、冶金三大支柱产业,化工、制糖、造纸、建材、日化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和新材料、生物制药、机电仪一体化及电子信息、新能源及环保四大新兴产业(简称“354”产业格局),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条件。根据柳州市工业基础、城市规划和柳东新区的实际情况,柳东新区的产业发展将按照“一区多园”的模式进行开发建设。柳东新区将按照要素集中、产业集群、土地集约、基础设施适度超前、主导产业明确、产业配套完善等原则,规划建设新区内的产业专业园区,重点规划阳和工业新区和官塘片区。争取经过一两个五年规划期的建设,使它们在产业影响力和投资吸引力方面,在区域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一)阳和工业新区阳和工业新区是构建以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工业新区。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机械以及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辅以物流、金融、保险、商贸、居住、休闲等配套设施,形成环境良好的现代化工业新区。1.现代制造业(1)柳州市的制造业发展的机遇与优势在广西的“十一五” 规划中,柳州被定位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具有工业产业基础的柳州提供了加快发展的先机。柳州雄厚的工业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将对广西构建“一轴两廊”工业发展新格局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引领趋势十分明显。根据自治区整体规划,依托柳州市雄厚的工业实力,柳东新区要建设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重工业、装备工业基地,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新型工业化的先行区,而阳和工业新区则成为这一任务的主要承载体。具体来说,阳和工业新区要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机械产业为主的传统工业产业和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等。(1)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汽车零部件及配件产业是汽车产业的上游产业。2007年柳州市先后被授予“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城市”,阳和将成为基地建设的主要载体,应抓住这个大好机遇。目前,阳和汽车零部件及配件产业具有相当的规模,已经形成了可观的产业聚集效应。在此基础上,柳东新区应该做好两方面的引导工作:一是不断优化和升级汽车零部件及配件产业,鼓励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并打造知名品牌,特别创出汽车零部件及配件产业的柳州品牌;二是提升汽车零部件及配件产业对外开放水平,扩大出口,支持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对外投资,实施“走出去”战略。汽车整车产业是汽车产业的核心。汽车整车产品附加值高,具有带动作用。柳州是目前全国唯一同时拥有全系列整车制造企业的地级市,也是全国三大汽车集团及跨国公司在国内同一城市均拥有生产基地的唯一城市,柳东新区具有发展整车制造业的产业优势和巨大潜力。柳东新区应尽量做好战略安排,争取在阳和建立整车产业。在目前看来,柳东新区设立新的整车生产基地比较困难,建议柳东新区通过特种车整车项目或者市内整车企业“退城进郊”建立自己的整车产业基地。(2)机械产业 柳州市机械制造业实力明显,形成了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塑料机械、电工电器等机电产品群的产业强势,拥有柳工集团、柳州市建筑机械总厂、柳州空压机厂、柳州第二空压机总厂等骨干企业。其中,柳州市建筑机械总厂的大型桥梁工程设备的产销量均在全国位列第一,柳州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机械产品产销量在全国名列前茅。阳和工业新区应抓住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柳州市传统机械行业技术改造的机遇,吸引这些企业到园区发展,同时争取区内外乃至境内外机械行业巨头落户,通过自主创新或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升柳州市装备工业智能化水平,提高系统集成能力,提升机械装备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力争在工程机械、通用机械、建筑机械、塑料机械、起重机械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在新的历史时期巩固和提升柳州的重工业、装备工业的基地地位,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相关行业的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不断提供装备支持。另外,还可以尝试结合当地的医药产业和机械产业,开发医疗器械等产品。(3)建材产业柳州市在钢材、水泥、建材等行业具有较强的基础和优势。目前,大西部开发特别是广西沿海地区开发建设正蓬勃发展,柳州市与相关地区距离合适,且交通方便,正是发展建材行业的大好时期。柳东新区可以引导相关企业或项目发展,支持西部开发建设,并形成企业集体和知名品牌。(4)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柳东新区应利用柳州市产业优势和阳和已有的产业基础,在阳和安排发展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工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比如,跟踪世界汽车产业发展潮流,组织企业开发新型汽车电子产品;发展以数控加工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如车、铣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柔性数控机床生产线;发展智能机械产品和特种机械产品。2.现代服务业 发展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现代服务业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其次,现代服务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主渠道;第三,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第四,国际服务业也在发生战略转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服务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占据应有位置;第五,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近年来柳州市特别是柳东新区工业发展迅猛,服务业已呈滞后状态,因此柳东新区亟须发展现代服务业。柳东新区应在阳和工业新区应安排发展包括物流、金融保险、商贸、居住、休闲在内的现代服务业,一方面为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成合理良好的经济结构。其中,物流业是重中之重。(1)现代物流业目前,阳和工业新区虽然有着便利的交通条件,但现代物流综合基础设施薄弱,难以满足招商投资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物流设施建设上,阳和新区应打破常规,适当调整规划和进度,通过多种招商引资、投融资方式,加快阳和码头、阳和物流配载中心等为主的货运中心、仓储设施的建设发展,初步建立综合的现代物流园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完善高效的物流服务体系。物流园区集交易、仓储、配送、信息服务等为一体,吸引本地物流企业、货运配载部门及国内外著名大型物流企业入驻园区,整合当地物流资源,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阳和工业新区的物流业应走出柳东新区,利用便利的交通网络,为柳州、广西乃至大西南提供高端、现代的物流服务,建立连接全国、辐射东南亚的物流网络。(2)金融保险业金融保险业是现代服务业中的高端部分,包括银行、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业、证券经纪与交易业、其他非银行金融业(包括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典当业、其他类未包括的非银行金融业)、保险业等。近年来柳东新区工业的迅猛发展,对金融服务和保险服务将产生更大的需求。为此,柳东新区应在筹划安排发展金融保险业,争取四大国有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提供相应的服务。(3)商贸、居住、休闲、旅游随着“再造一个新柳州” 构想的提出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柳东新区不应局限于产业发展上,而应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成为一个功能齐全的新城区。这就需要在当地建设完善商贸、居住、休闲和旅游等设施,发展城市功能。(二)官塘片区官塘片区将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新城区,建设成为柳州市乃至广西价值最优化和市场全球化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1.高新技术产业官塘片区要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深加工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以数控加工为重点的机电一体化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环保产业。(1)以有色金属深加工产品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新材料产业是信息产业、各种制造业的上游产业,在产业链中处于有利地位,是整个高新技术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和基础,并对国民经济起着关键性的支撑作用。柳州是制造业重点城市,材料产业在工业产值中占1/3,是柳州经济的支柱产业。柳东新区应在现有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上,以铟材料为重点,尽快推动国家对铟进行战略储备,支持华锡集团、广西铟泰公司等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引进与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合作的铟靶材项目,在官塘片区打造“中国铟谷”,并借此带动上下游产业以及相关其他材料产业发展,形成集群效应,并逐步开发技术含量高、技术密集和附加值高的产品,主要发展电子信息(包括显示和光电材料)材料和环境相容材料及其元器件,这样还可以与电子信息产业和环保产业形成联动互补。(2)以数控加工为重点的机电一体化产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又称为机械电子技术,是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工业化带动信息化,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必须提升机械产业,机电一体化是其发展方向。机电一体化产品可取代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耗能、耗水、耗材高等产品,对地区和国家实现科学发展有重大意义。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由于我国研制、开发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历史不长,差距较大,许多产品的品种、数量、档次、质量都不能满足需求,每年进口量都比较大,因此亟需发展。此外,广西沿海地区正在发展工业,对新型机械产品需求很大。而机械产业是柳州市的支柱产业,柳东新区要走出符合当地乃至我国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抓住机遇,促进机械产业升级,在目前的机械产业基础上积极发展机电一体化产业,包括大力发展高质量的车、铣数控机床、可重组柔性数控机床生产线、特种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柔性版凹版综合印刷机等先进印刷机械、智能仪器仪表、液压和气动技术产品、光学仪器、分散控制系统、全自动多功能塑料中空成型机和汽车空调等,打造“广西特色产业基地”。建议柳东新区可以通过协调,吸引相关企业入园,最好是建立相对独立的机电一体化产业园,开发上述产品技术并实现产业化。(3)电子信息产业信息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群的主导产业,包括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十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迅速,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始终居于龙头老大地位。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产业是当今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的重点,任何一个高新园区都会被作为首选转移地。此外,柳州市作为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数字柳州”建设正在逐步展开,对电子信息技术有巨大的需求,将形成信息技术产品的广大市场。所以,柳东新区发展信息技术产业责无旁贷,应积极支持和管理开发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把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产业。但总体上来看,柳州市信息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在发展信息产业上,柳东新区应把重点放在软件应用层次,通过引资以及引进技术和人员培训,建立应用电子产品生产(组装)基地、维修基地和服务中心,逐步向高端发展。例如,在汽车信息产品上,官塘片区可以与阳和工业新区互动互补,重点放在软件、设计上,有选择地发展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汽车信息系统以及汽车设计、制造与测试系统及软件等汽车电子产品项目。(4)生物医药产业广西具有丰富的亚热带植物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广西亚热带丰富的植物资源,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开发植物深加工产品,开发和发展针对植物资源进行加工的生物工程、食品工程和医药产业,既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优势生态资源,又可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有特色的产业方向。 制药业是柳州市具有成熟技术支撑的产业,有望成为先导型产业,企业以花红、两面针、金嗓子、紫康等为代表。柳东新区应尽力建立相关园区,吸引当地知名企业到此研发。而以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以基因工程制药为主的一个新兴生物制药业的产生与发展,生物制药是国际制药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柳东新区应鼓励和引导相关企业到官塘发展基因工程生物制药,开发化学合成药物及制剂、现代化中药、生物工程药物、蛋白质工程技术、新型生物保健食品,引进和发展哺乳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转基因和治疗用单克隆抗体,通过基因工程大规模发酵生产抗生素、维生素、甾体激素和氨基酸。(5)环保产业环保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环保产业目前在全国并没有真正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基地,大多数地方是在原有污染的条件下进行治理。官塘片区有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优势,借助柳州市的基础,从一张“白纸”做起,有老城区和广西乃至更大范围的市场,极有可能形成一个环保产业的基地。柳东新区应积极开发、引进、环保项目,扶持环保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发展。例如,支持以明惠生物柴油为重点的可再生能源产业,打造“西部可再生产业示范基地”。(6)产品研发与设计中心官塘片区应创造条件,鼓励和吸引有关企业如吸引柳州市汽车、机械、化工等龙头企业等建立产品研发与设计中心,而制造等环节可以放在其他地方。2.现代服务业官塘片区的现代服务业主要是为高新技术产业做配套,主要发展发展现代物流和工业会展等现代服务业。(1)现代物流业 官塘片区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潜力。目前,官塘创业园交通便利,官塘码头等基础设施在建。柳东新区在官塘片区发展物流业时,要注意与其他地区做好协调,需明确主次和各自功能,统筹安排,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和设施闲置。(2)工业会展在官塘片区建设工业展览馆及其配套功能设施,发展酒店、会议、会展、娱乐、休闲等设施,形成具备对外综合服务功能的中心,成为将来新柳州的商务活动中心和娱乐休闲中心。柳东新区在争取上级政府的支持下,可以筹划定期举办柳东新区、柳州市乃至广西工业成果展览会,对外展示柳州市的工业实力和工业地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工业分会场或专业会展。(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产学研结合官塘片区应成为以教育为先、科技兴柳的示范园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采取国际培养模式和国际认证,为本地和其他地区产业发展培养和输送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形成国际知名的职教园区;扩建和提升高等院校,不断提高研发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建设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高教园区,并为将来的发展储备高级人才;鼓励民办教育,吸收社会力量投资。(4)大力发展专业中介机构服务柳东新区要在官塘片区大力促进专业中介机构服务的发展。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咨询和评估机构、技术交易机构、创业投资服务机构以及科技、法律、证券等专业中介机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些中介机构以其专业知识、专门技能为基础,与各类市场主体和市场要素建立密切联系,特别是能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重要的支撑性服务,在有效降低创新创业风险、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因此,在官塘片区大力兴办各种类型的中介机构,或者吸引一些知名的中介机构设立分支,使之成为创新体系的有力支撑。3.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朝阳行业,同时具有污染小、附加值高等特点。柳州具有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传统,近年来在国内文化活动中取得了不少奖项。柳东新区应充分挖掘资源,在当地发展文化产业,并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具体来说,柳东新区要充分利用目前我国深化文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形势,吸引柳州市以及其他地区文化单位到柳东新区发展,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在行业细分上,除发展传统的新闻出版、娱乐演艺外,还要积极发展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如大力发展以蓝海科技为龙头的动漫科技,打造“中国动漫研发基地”。同时,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争取在柳东新区形成广西的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示范基地。2007年11月,文化部发布了《关于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若干政策》。柳东新区应根据政策指导和本地实际情况,扶持、做好重点文化企业和文化项目,努力走出国门。                       分报告二:柳东新区发展战略主要任务及实施途径  2008~2020年,是柳州市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柳州寻求新突破、谋求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柳东新区作为柳州经济增长的新核心,未来柳州新型工业拓展的主要承载地,在柳州建设国际性的现代化特大城市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柳东的发展应该秉承四位一体的现代发展体系:一是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资源配置、技术创新等;二是社会发展,包括社会事业的发展(如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研等),以及社会组织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三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等;四是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包括人自身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自身素质以及对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参与等。2008年1月16日国家正式批准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经济区开放正式纳入国家战略。虽然柳州并未纳入北部湾经济区的范围之内,但柳东仍应好好把握住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实现社会经济跨越式的发展。柳东的发展需要突破传统的发展思维,把握发展的新内涵,转变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从新的发展模式的角度看,柳东未来的发展需要完成以下几项重大战略任务: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二是继续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多层次参与国际国内分工;三是发展循环经济,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四是不断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政府要为产业、企业创造一个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五是加强与北部湾经济区的合作,尤其是在产业、交通运输领域的合作。围绕柳东新区的发展体系以及战略任务,柳东新区应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全面发展,并最终实现和谐发展。一 柳东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及实施途径(一)加快园区开发,提升园区功能工业园区作为地区经济国际化和工业经济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已逐步成为各地区所认同的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有效途径。再造一个“工业柳州”,仅在原有的支柱产业里做文章是不够的,必须加强柳东新区工业园区的建设,扩充工业经济增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具有柳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按照“好、快、高” 的要求,全力推进柳东新区工业园区建设。柳东新区工业园区按照建设财源工程、示范工程、环保工程、阳光工程的要求,加快建设步伐,建成新型工业化先行区和柳州市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支撑点,发挥其对柳州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县域工业园、产业转移园和高速公路沿线工业园区建设,尽快形成柳东新区“一轴、一带、两区、多核”的城市工业空间结构。做好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强化功能分区,合理配置产业布局,完善园区配套设施,提升园区接纳能力,促进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功能集成。紧紧抓住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依托新区的区位、机制、科技和人才优势,大胆探索股份制、合作开发、合资开发、外商独资开发、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等多种建园模式,加强与资源丰富和市场潜力大的黔、湘等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合作,把柳东新区建设成为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基地。(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1.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条“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道路。核心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通过采取跨越式发展思路,实现工业化目标。结合柳东“以工业为主的综合新城”的定位,为了实现新区的跨越式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必然选择。在此过程中,还需明确三项战略重点。首先,将信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在柳东新区工业化战略中,信息化是重要的实现手段,信息产业作为信息化应用和发展的基础,理所应当成为柳东新区工业化战略的重点。其次,将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作为新型工业化战略技术发展的重点。柳东新区应积极开发涉及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应用信息技术;建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有机结合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与机制;扩大应用信息化有效改造传统产业的规模。再次,将企业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行为主体培育的重点。2.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提升产业竞争力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一个在地理上集中,且有内在联系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机构所构成的群体。产业集群的机理是通过地域的邻近性来获得与促进分工效率,降低因频繁交易和远距离运输而产生过高的成本。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有利于提高专业化程度,降低成本,有利于聚集人才和加速创新,有利于促进产业链的延伸,提高产业的波及效应和规模效应,增强竞争力;同时产业集群内各行为主体的共同参与,有利于树立产业集群的地域品牌。因此柳东新区一方面应充分发挥高新区的载体作用,利用高新区来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良好设施、制度、服务等综合环境;另一方面积极引导新区企业实行专业化分工协作,发展专业化、有特色的工业新区,提高柳东新区的产业竞争力。3.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向高技术集约化发展,既符合一般工业化发展规律的需求,也符合柳东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加强技术创新并使之产业化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所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是实现柳东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保证。因此柳东应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加大科技发展扶持政策的实施力度,运用政策杠杆和良好服务激发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力。在此过程中,应做好两项关键工作。一是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抓好重点骨干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建设,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工程研发中心,增强企业技术开发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进步中的主体作用。加大对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等研发机构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扶持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提高企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机构为依托,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本途径的科技开发和技术创新体制。加大科普力度,健全科普网络。二是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推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以人才、智力和技术要素,企业以资金、设备为要素,采取多种形式,组建产学研联合体,联合创建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或科技开发基地。把高新区等工业园区建成重要的科技成果孵化和转化基地,加快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以市场化为主要运作模式,建设一批专业园区等产业集群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一批为创新服务的骨干中介服务组织。4.培育高新技术,发展自主品牌 以推进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及产业,重点抓好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环境保护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加快发展自主品牌。建立完善高新技术产业三大机制:一是投融资机制。加大工业领域研发资金的投入,提高企业研发资金中软件和信息研发比例,建立融资担保机构、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发展基金,大力支持以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特征的企业上市等。二是激励机制。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的评价、考核体系,对企业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及取得的成绩给予一定的政策、资金扶持和物质精神奖励。三是招商引资机制。通过合资、股份、拍卖、转让等多种形式,积极与跨国公司、大企业、名牌企业,以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对引进的大企业好项目给予优惠的政策扶持。(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发展到比较发达的阶段而产生的,主要依托于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知识和技术相对密集的服务业,包括各类新兴的服务业,以及通过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升级的传统服务业。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促进柳东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构建和谐柳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加快发展现代商贸业  在柳东新区沿交通干线和居民聚集带规划建设多处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为主的大型零售商厦,调整完善新区商业布局。培育建设聚集区,重点发展能够提升城市形象的集成化商业设施。推进市级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和城郊乡镇商业三级综合商贸服务体系和商业专业特色街的建设,构建特色鲜明的多层次商业布局,加快形成大型综合性商场、大中小型超市、专卖店等合理多样的业态结构;创新批发、零售业流通方式,大力推行连锁经营、专业配流、代理制、网上购物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加快培育发展与制造业相配套的原辅材料采购市场。此外,还应加快信息技术在商贸业的推广应用。骨干流通企业尽快建成供应链管理系统和远程控制系统,大中型商场、超市全部采用计算机管理,营造方便快捷的电子消费环境。引导各大商场配备电子导购系统,在大型商场和连锁经营企业、主要商业街区,配置便捷安全的电子支付设施,方便顾客消费,促进网上购物。柳东新区应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营造发展现代商贸业良好发展环境,使之成为促进新区经济发展的先导行业。加快现代商贸业的创新和发展,努力提高新区商贸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2.着力打造现代物流业北部湾区域经济体加快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实施,这些将成为柳东新区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契机。柳东新区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积极打破行政分割,重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物流区域合作关系,为柳东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稳定的环境。加快物流设施网络建设,整合物流资源,尽快形成适合大柳东现代物流发展的宏观管理机制及物流环境。继续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尽快促进地区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实现物流线路的空间优化组合,降低物流成本、缩短物流运行时间。继续做好对物流企业的政策引导、扶持和服务工作。打破行业界限和地区封锁,有计划、有步骤地完善和发展社会化的物流企业,提供高效快捷的物流服务。加快传统物流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转化,重点发展一批龙头骨干物流企业。打破行业和部门垄断,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培育拥有多种运输手段的新型物流企业。3.大力发展会展业 会展业作为当今世界范围内发展迅猛的新兴产业,集商品展示、商贸交易、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为一体,兼具信息咨询、投资融资、商务、旅游、服务等配套功能,以其强大的关联影响和经济带动作用,已逐渐发展成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的产业亮点。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会展业需要城市提供产业和服务的支撑,同时城市又从会展业的发展中得到极大的实惠。柳东依托新区内的名牌企业及众多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发展会展业的资源支持,同时大力发展会展业也是这些企业的现实需求。柳东新区政府部门应把会展业纳入服务业发展规划,加强调查研究,制定柳东会展业发展专项规划及其配套政策。初始阶段柳东新区的会展业应定位于品牌化和专业化(如工业会展),成熟之后则可以向国际化方向发展。4.积极发展金融业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方式,搭建统一的新区开发建设投融资平台,负责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开发管理、组织协调,以及新区土地、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城市资源的经营。在鼓励吸引国外资本投资方面,采用国际上融通资金的通用方式,如投资基金、风险投资、股权转让、项目融资、BOT等,引入国内外企业、金融和社会资本。通过市场运作、企业经营、滚动发展,逐步积累新区建设资金。加大金融改革力度,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规范中介服务机构和行政性收费标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积极推进金融服务创新,大力开发贴近企业、个人投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壮大发展保险业。积极拓展个人消费信贷、理财和电子银行等金融业务,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品质,加强金融监管,建立健全金融安全监管体系,防止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5.构建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 我国非常重视高新技术开发区中介机构的建立,在2000年的《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提出要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柳东新区作为广西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城区,应抓住机遇,大力扶持和建设一批高规格的中介服务机构。总体来说,构建一个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且运作规范的中介服务体系,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其在柳东新区先进适用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中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中介服务体系的帮助,柳东新区各企业能互补互动、协同创新,增强企业的运营效率,提高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构建柳东新区中介服务体系,不仅要有公共中介服务体系,更要大力发展民营中介服务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人才培训与开发服务机构、信息管理咨询服务机构、技术产权交易中介机构、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等。 6.全力打造总部经济所谓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某些特有的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总部聚集,而将生产加工基地通过各种形式安排在成本较低的地区,从而形成合理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活动的统称。发展柳东总部经济,就是在柳东吸引和发展大中型企业的总部,形成企业总部的集聚,同时将这些企业的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新区的周边地区,促进经济的共同发展。新区政府在发展总部经济过程中应着眼于一流的投资软环境,提高政府办事效率。通过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园区规划等公共投资建设以利于总部经济的形成。制定适当的企业总部优惠政策以加强对企业的吸引力,重点发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中型企业在北部湾地区的分支机构和区域总部,吸引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的企业总部,培育现代服务业企业总部。 (四)建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从根本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战略举措。柳东新区在建设初期即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现有的工作基础,以初步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任务。1.大力推进生态工业园建设以柳东新区为重点建设生态工业园,是工业推进循环经济的重点。各有关部门互相协调,加强对新区生态化建设的指导、组织和协调,争取建设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示范成功后向全市推广经验。2.积极促进清洁生产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情况下,这项工作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十一五”期间,清洁生产要从“企业试点”走向“行业试点”,从“面向企业”走向“面向园区”的管理,进一步扩大行业覆盖面和中小企业覆盖率,全面促进清洁生产。结合开发区建设,出台企业入园清洁生产标准,促进区内企业开展清洁生产。3.促进再生资源产业化再循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是社会层次的大循环,也是工业循环经济的基础。目前柳东新区每年产生大量工业和生活废弃物,其中可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十分丰富,可着手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和再生资源利用两大产业链。但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再生资源下游处理和再生加工环节发展滞后,影响资源回收利用。因此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化,可采取以下游处理能力建设为重点的“拉动式” 发展模式,落实若干重点领域示范项目,促进再生资源产业的形成。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加强以政策、法规、规划、标准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环境建设,为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还可通过支持一批重点示范项目,发挥政策资金对民间资本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促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 二 柳东新区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及实施途径(一)加速柳东新区城市化进程1.加快柳东新区中心城市建设整个柳东新区以官塘为主核心区,同时在滨江沿线形成阳和、古亭山、会展中心、雒容、花岭物流中心、绿壶对岸等6个片区服务中心,形成“一主六副”核心结构。柳东新区应以高起点、高标准重点规划阳和工业新区和高新区官塘创业园。争取经过一两个五年规划期的建设,使重点园区在产业影响力和投资吸引力方面,在区域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加快完善城市供水、供电、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和城市景观水平。建立健全体现区域中心城市功能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档次高、规模大的商贸设施和产业中心,强化柳东新区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和对外开放中心的功能和地位,发挥中心城市集散、带动和辐射效应。强化经营城市观念,加强城市管理,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明确和落实市、区、街道和社区各级管理责任。加强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底化建设和管理,提高市容和环境卫生水平。2.建立和完善推进城市化的运行机制加大政府对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立健全土地储备制度,严格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积极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服务项目市场化,鼓励民资和外资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民以土地或资金入股的形式参与城镇建设。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分割,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引导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和生活。 (二)大力发展教育事业1.优先发展基础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积极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义务教育协调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推进优质普通高中建设,在柳东新区建立一批省级和国家级示范性高中。 2.全力打造柳州职业教育园全力打造柳州职业教育园,是进一步提高全市规模效益、形成人才孵化平台的需要;是实现从“柳州制造”到“柳州创造”的跨越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培养地方中高级人才、促进柳州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柳州工业基础雄厚,产业工人队伍庞大,职教院校众多,为职教园的建设提供了产业支持和智力支持。建设职教园应把眼前与长远结合,与未来接轨,积极体现超前意识;传统专业与未来新专业结合,重点以先进制造业、现代化服务业等为主体专业,积极体现技能教育意识;功能的分布与规划面积的结合,做到与全市科研机构的建设相结合,与高新技术园区的建设相结合,把半径拉长,把块头放大,积极体现整体意识。并最终把柳州职教园建设成为有亮点、有特色的职业教育基地。(三)积极发展文化艺术、卫生和体育事业1.大力发展文化艺术事业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在经济中更多地注入文化内涵,发挥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培育和管理。充分挖掘和弘扬柳宗元文化、生态文化、史迹文化,重视文物保护,依法保护稀有艺术品种,加快柳宗元文化博物馆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和文化市场管理,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完善、建设一批多功能、标志性的现代化文化基础设施。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广播电视运行体制。大力繁荣广播电视艺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2.积极发展卫生和体育事业柳东新区以高要求、严规划,建立和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加强区、镇两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建立和健全覆盖全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完善疫情报告网络体系,强化公共卫生职能,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积极防治职业病、地方病,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努力控制重大传染病的传播。大力发展城镇社区医疗服务,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加快柳东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建设。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深入开展城乡居民健康教育、爱国卫生运动,引导群众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发展体育事业。继续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培育发展体育产业。健全完善体育设施和服务网络。(四)推进机制改革创新以柳东新区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形成有利于加快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良性机制,增强发展活力。1.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开发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增强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三个一” (一站式受理、一条龙办事、一个窗口收费)行政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型开发区。切实理顺政企、政社、政资和政府与市场关系。改变经济管理方式,将经济工作重点转到制度建设、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和统筹协调、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上来。加强和完善经济运行监测调节、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等政府调控手段。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取消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行政审批,完善审批方式,加强后续监督。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强化社会舆论监督。改革和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建立和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全面实施公务员法,健全公务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全面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进一步落实企业的投资自主权。及时发布产业政策、行业规定、投资信息和市场准入标准,引导企业合理投资。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健全政府投资监管制度。逐步推行政府投资公益性项目代理建设制。创新管理机制。坚持以绩为准和定量考核原则,创新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各项激励机制,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2.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发展资本、产权、土地、人才、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市场,培育和规范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打破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促进公平竞争。加快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粮食储备和风险基金制度,增强政府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非法传销和商业欺诈行为,维护消费者利益。完善依法运营、行政监督、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建立健全政府信用、商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相互促进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和完善信用监督和失信惩诫机制。3.加强人才建设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抓住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以公共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 为主体,以高层次、复合型、高技能和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人才为重点,建设一支数量足、结构好、素质高、绩效优的人才队伍。创新吸纳人才机制,增强聚集人才的能力,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拓宽人才施展才华的空间。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人才市场体系建设,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五)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公共安全保障,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1.促进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就业。进一步落实就业和再就业的扶持政策,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和开发就业岗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强劳动保障和劳动者维权工作,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落实各项积极促进就业政策,开展各种就业再就业援助活动,鼓励和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不断优化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政策环境和体制环境,实现战略性转移就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完善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做好农转非人员的安置补偿工作,逐步解决失地农民、进城劳务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社会福利建设,完善优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2.推进平安和谐社区建设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社区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水平,使柳东新区社区达到平安和谐社区“六好”(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景好)目标。 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文明新风,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科普活动,反对封建迷信,取缔邪教,遏制“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切实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促进全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加强舆论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问题。加强全社会的诚信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4.维护社会公平建立和完善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兼顾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促进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依法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按照广覆盖、均等化原则,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逐步缩小城乡、地区间公共服务差距。增加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的公平性,逐步实现人人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解决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提高各级政府对社会救助的财政支出。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和鼓励就业。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大扶助残疾人康复、上学、培训和就业力度,创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保护困难群众和外来工合法权益。三 柳东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及实施途径 柳东新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最高战略,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基本手段,统筹本地区的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与衡量发展水平的尺度,建设生态柳东,实现柳东的集约化、生态化、一体化发展。总体构想是:积极开展柳东资源与环境规划工作,加强柳东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集约利用有限资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支撑体系,制定鼓励发展环保产业的相关政策。可概括为以下四大战略:一是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柳东新区应加大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力度,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二是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发展模式,遵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实现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三是积极推动资源高效利用战略。集约利用有限资源,尤其要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土地。土地资源利用按照集约、高效、成片开发的原则,使郊区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人口向市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调整郊区企业和农村居民点的布局,改变居民点过于分散的状况,从而减少土地的占用面积。四是抓紧制定区域生态环境统筹战略。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看,柳州地区本来就来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其生态系统是客观的,必然的。因此柳东要以区域水环境保护为重点,统筹规划和安排该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工作,开展区域环境保护的生态建设。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建立绿色柳东新区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全力打造现代化生态新城区的绿色柳东,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1.加强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的原则,修编和实施环境保护总体规划,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建立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实施排污总量控制、排污许可、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重点抓好饮用水源区的水源水质保护,确保柳江干流河源段的水质保持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柳东新区大气环境质量稳定在国家二级标准,全区的空气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功能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水平,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和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考核指标。建设舒适优美的柳东新区绿色环境,努力把柳东新区建设成为最适宜人居、创业、旅游的绿色城市。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建设高标准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确保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加强对流经柳东城区河段的环境综合治理,提高城市污水截污能力,改善水域环境质量。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积极推广清洁能源技术。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坚决控制施工扬尘。坚持“环保前置”审批原则,严格控制污染项目落户,加大对工业污染治理力度,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有效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排放量。2.巩固生态优势加强生态建设以建设生态市区为目标,以三门江森林公园建设为重点,形成以生物防火林带、防护林、水源涵养林以及生态村等为网络的生态体系。利用柳江东岸天然的生态环境,加强城区周边生态景观林建设和水源林、水土保持林、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保护和管理。大力发展环保产业,逐步推行污染治理市场化,积极开展创建绿色镇村、绿色社区、绿色学校活动。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完善森林资源管护体系,积极推进义务植树造林和异地造林。(二)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1.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进行有效的节能减排 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模式,以工业产业的信息化技术来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的实现。实施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以企业主要业务流程信息化为突破口,推动CAD、CAM、CAPP、业务管理系统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企业资源计划等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整合和信息服务,逐步让一批企业成长壮大起来,使其成为柳州的支柱型企业和发展后劲。扩宽柳州信息产业发展潜力和拓展空间,实现既发展信息产业又达到节能减排的双赢局面。2.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产业的生态转型为核心,发展生态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调整工业结构布局,建设环保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推行清洁生产。发展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循环经济,降低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3.推进资源节约和科学开发落实“严控、严保、严用、严查”的各项措施,集约利用土地。建立和完善规范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利用。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应用,鼓励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倡导健康低耗、节约资源的消费方式。鼓励企业进行环境体系ISO14000认证,柳东新区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一批环境友好型示范企业。四 柳东新区开发建设的原则及战略措施(一)柳东新区开发建设的基本原则1.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和统筹推进的原则新区规划范围涉及市、县、区各级政府以及阳和工业新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等部门和单位,必须打破条块分割和各自为政的局面,新区及各开发区管理模式要与时俱进,加以创新,正确处理好产业园区和行政区域的关系,整合各类资源,为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创造优良的制度环境。要以高标准的规划为先导,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和新总体规划互相适应,协调一致,做到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健全功能和合理布局。 2.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把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结合起来,鼓励民间资金通过投资、联营、入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园区建设;建立健全园区规划、开发、建设、管理的规章制度,保证园区开发建设资金专款专用,依法运作;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尽可能实行招投标制,必须由园区开发建设公司承办的项目,要进行成本预算,虽然不以赢利为目的,但总体上、中长期要考虑收支平衡;园区土地使用权涉及房地产开发和商业经营性用地的要采取招标、拍卖方式出让,实行市场化运作。要努力完善市场体系,既要加快建立园区产业发展需要的配套专业市场,又要建立和完善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3.园区建设与加快城市化进程相结合的原则园区经济发展是新区开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但随着产业园区企业群体形成以后,商贸、住宅、公交、金融、邮电、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环保等服务产业和城市公用事业也将伴随着发展,形成新的城市区域。因此,新区不仅要发展产业,同时也要发展城市和经营城市,在搞好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强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通过工业化进程带动城市化进程。一方面工业园区建设要符合城市化发展的要求,通过园区建设,提高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加快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城市化的推进要依靠工业园区的发展,通过园区建设,提高城市的功能,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成更加优美的人居环境,努力使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4.新区发展与全市经济结构和城市空间布局调整紧密结合的原则新区的建设和产业发展既要引进外来投资,承接国际和国内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又要立足于柳州市内及周边大中型企业“退二进三”,产业扩张转移。柳东应充分利用工业园区建设的契机,使新区的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从而调整新区的经济结构和城市空间布局,为柳东新区城市形态的优化创造条件。5.“一区多园”模式和发展“飞地工业”相结合的原则 为实现新区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和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区的产业聚集功能和规模效应,优化资源配置,变散点布局为特色集中布局,增强新区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带动、辐射功能,同时为充分调动和发挥各区(县)招商引资与发展工业的积极性,针对中心城区土地资源有限、发展空间狭小的现实和不同行政区域对各区(县)工业经济发展的限制,通过打破行政区划地域界限,从组织机构、管理模式、财政体制、产业定位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操作思路和对策,大力发展“飞地工业”,保证各种生产要素按照市场原则向优势地区集中,从而走出一条跨地区集中优势、集聚发展、共同受益的双赢之路,使新区真正成为全市发展工业经济的共同载体。6.培育本地企业和招商引资并重的原则依靠园区良好的硬件环境、完全的产业配套设施以及优质的服务,吸引海内外企业到新区投资,尤其是引进市外大企业来提高园区的形象和规模档次,同时本地的大企业要充分利用工业园区和其他企业的开展分工与协作,实现规模扩张,形成新的发展基地。对于大企业发展自己的企业园区,政府要对其相关配套企业加以引导,培育本地供应商促使企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带动本地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7.加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立足于“节约用地、合理用地”,对新区工业园区用地实行总量控制,有效整合,提高投资强度和经济密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园区产业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进入园区项目要有一定的规模和技术层次,严禁兴办工艺落后、设备陈旧、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开发和建设生态环保型园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战略措施1.继续强化投资拉动作用 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突破口,围绕支柱产业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接续产业发展,谋划和建设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大项目,统筹规划,重点推进。加强重大项目协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调动职能部门和地区的积极性,形成合力,确保项目实施。创新项目融资机制,积极拓宽项目融资渠道落实投资自主权,积极培育合格的投资主体,增强企业自我积累和投资发展的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加大项目引进和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动员民间资本和外资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参与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广西和市里的各类鼓励、扶持政策,发挥政策效应。更多更好地争取国债资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各种专项资金,以及金融机构的支持。2.推进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整合行政资源,提高政策、信息、财政等公共资源利用率。实施阳光政务工程,提高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和群众的参与度。建立健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完善出资人制度,健全企业经营机制、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对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机制,完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办法。强化企业监督约束机制,发挥产权约束的作用,发挥管理制度和职工民主监督的约束作用。3.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和方式,加强信息和服务网络建设,推行会展、网络、委托、中介组织招商等方式。充分发挥中国—东盟博览会招商引资重要平台作用,针对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集中力量组织大型招商活动。积极开展多层次、专业化招商,注重开展针对性强的专题招商。充分发挥政策、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方面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资本、技术及各类要素。加快服务贸易领域和基础设施领域利用外资步伐。 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和合作,努力扩大出口。按照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的要求,扩大汽车及零部件产品等出口规模,培育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出口商品,发展一批骨干出口企业。鼓励企业采用投资、贸易、建厂等多种形式,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和跨国经营,扩大泛北部湾区域国际经济技术合作。4.加强软环境建设积极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建立全区互联、电子化、网络化的多层次产权交易市场体系。积极发展人才市场,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人才和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规范发展土地使用权市场,规范征地行为,健全土地征用和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公平定价和合理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失信惩戒制度。提升各级担保机构信用等级和整体实力,探索建立农民贷款担保体系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健全保障市场主体权益、强化市场主体责任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市场监管水平,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5.加大企业和谐环境建设力度,努力降低企业的环境成本建设银企和谐环境,拓展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第一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第二要加大政策环境建设力度。对不利于优化发展环境的政策,要进行清理。抓好政策的落实,落实政策要雷厉风行,态度坚决,不打折扣,杜绝截留和梗阻,最重要的是保持政策的统一性与稳定性。第三要建设好法制环境。关键是坚持依法行政,建设高效政府。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依法公正处理涉企各类案件,保护各种经济成分和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第四要抓市场环境规范。大力加强诚信建设,营造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进一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对假冒伪劣、骗买骗卖、行业垄断、商标侵权等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6.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厉行资源节约,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为重点,开发推广有利于节约的各种技术、工艺设备和器具,减少资源消耗。着力推进能源节约,降低高耗能产业产品比重,淘汰高耗能工艺和设备,突出抓好冶金、电力、化工等行业和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推广节能型交通运输工具和农业机械。制定工业主要行业用水定额标准,推动公共建筑、生活小区、民用住宅等城市节水。积极推进原材料节约,鼓励采用小型、轻型和再生材料,延长材料使用寿命,推行木材节约代用,禁止无实用性的过度包装。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坚持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倍加珍惜土地特别是耕地资源,完善土地使用市场准入制度,优化土地使用结构,鼓励发展节地型建筑。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改善重点流域和区域环境质量。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严格控制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加强危险废弃物、医疗废物及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改革污水、垃圾处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政策体系、法规制度。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分报告三:柳东新区的机制创新一 投融资机制创新“十一五” 期间是柳东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柳东新区必须大胆尝试,创新融资机制和模式,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多渠道、多方式解决资金问题。当前,柳东新区的资金环境面临三个主要问题:一是自治区的融资体系不健全导致柳东新区资金来源缺乏,融资渠道不畅通。柳东新区自身的金融服务不健全、不完善,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商业银行,缺乏政策性银行服务,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机制,信用担保体系等。二是柳东新区建设资金筹措渠道较窄,过多依靠财政投入,建设资金需求过大与财力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要彻底改变柳东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过分依赖财政投资的局面,在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和渠道上进行创新。三是区内企业融资能力较弱。首先,柳东新区内多数企业规模过小一方面,现有企业离上市融资的要求相差甚远,即使在创业板融资的可能也很小,导致直接融资能力较弱。其次,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的难度较大。由于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等贷款坏账比例较大,从而为了降低违约风险而不断提高贷款要求,而柳东新区内现有企业由于抵押资产有限,企业信用级别较低,难以找到合适的担保机构,从而获取资金能力较弱。另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甚少,缺乏有价值的项目,这也是影响企业融资的重要问题。(一)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机制创新1.从财政渠道争取自治区和市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柳东新区要继续争取广西和柳州两级政府的财政投入力度和税收优惠力度。在建设初期,上级政府应将柳东新区上缴税收返还柳东新区,以“放水养鱼”,发展壮大。2.组建资产经营公司彻底打破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投资“一靠财政,二靠银行”的传统观念,建立园区资产经营公司,专门负责筹措建设和运营资金。资产经营公司不是政府的“第二财政”,而是面向市场的真正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资产经营公司拥有投资决策权、项目融资权和资本经营权。3.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资本开放积极让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将有稳定收益的已建、待建的城市基础设施交给民间资本去办,置换出的政府资本用于风险较大的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需要。温州和台州在这方面有很好的经验。要根据不同的项目选择不同的投融资方式,如新建、改建的污水处理厂等公共事业项目,可以采用准BOT模式,以其所在地作为合资入股条件,向社会公开招商引资,择优选择合作对象。如果项目效益不佳,可考虑由柳东新区每年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以吸引外资,降低经营风险。对区内供电、环保、供水、供气、绿化等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议组织专家论证,提出民营化方案,采取BOT、TOT或者其他合资方式,向社会公开招投标。4.债券融资 在美国,所谓“市政债券”指的是各州及州以下市政机构发行的长期债券,现已成为美国各州、县政府及下属政府机构筹集公共事业所需资金的重要手段。由于我国不允许地方政府举债,柳东新区可以东城公司的名义发行建设债券。发行中长期开发区建设债券,相对于银行借款不仅融资成本低(直接融资相对于间接融资而言),而且期限长,在今后还本付息时可以大大减轻财政压力。5.整体上市融资首先,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房地产融资形式,即将持有、管理和经营的收益型房地产,如写字楼、住宅、商铺、酒店、工业用房和仓库等,打包成REIT上市。目前,美国大约有300只REITs,总资产超过3000亿美元,其中约200只REITs是上市公司。REIT在我国也称之为“整体上市”。上海的张江、外高桥、陆家嘴等开发园区在国内股市上市,长春经开、泰达控股、津滨发展等也都是具有相应开发区背景的上市公司,或多或少都有REIT的痕迹,如上海的G张江通过关联交易收购张江开发区的优质物业,目前拥有已建和在建房地产约50万平方米,包括创新园、创业园等项目的房地产;天津的津滨发展的资产组合中包括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些住宅小区项目、滨海金融街、开发区投资服务中心、软件大厦以及工业厂房等收益型商业类和工业类房地产;上海漕河泾开发区还曾与国际投资者、投资银行和顾问公司等机构认真咨询、研究和探讨过以REIT方式上市的可行性。在柳东新区内,土地、房地产的增值空间和收益率比较高是符合逻辑的,这决定了柳东新区具备将收益型房地产作为REIT上市的优越条件。不仅可以“唤醒”大量“沉睡”的资金,使之重获流动性,兑现土地和房地产投资开发经营的收益,进一步吸引大量商家和资金进入。而且,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节约财务费用,减小各方风险。对正在进行开发建设的柳东新区或整个柳东新区,若将收益前景良好但建设资金还没有着落的房地产以国际通行的方式打包成REIT在国内甚至国际股市上市,本身就是吸引国内外建设资金的一个重要渠道。 其次,柳东新区还可以研究借鉴国际上许多国家私有化过程中采用的资产证券化(ABS,Asset-backedSecuritization)等作法,回收在其他类型资产中的投资,恢复资产的流动性,为柳东新区的转型升级、提高水平进行融资。(二)产业融资机制创新1.完善商业性金融服务体系目前,新区内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中小银行的分支机构很少。柳东新区应吸引更多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等这类银行来设置分支机构,使其为区内的企业服务,建立和完善区域银行体系。争取设立区域性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区域性中小银行在服务区域经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方面,它可以弥补国有商业银行向优势地区、优势行业、大中型企业倾斜后,欠发达地区金融服务功能的缺陷;另一方面,它能有效地化解银行、政府、企业三方在信贷资金供求方面的矛盾,也可以有效地约束政府和企业的行为,实现资金运用责任与收回责任的内在统一,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新区应增强服务意识,创造更好的条件,争取现有金融机构增设更多的分支机构;同时为银行和高新企业多创造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充分发挥现有金融机构对高新企业发展的支持潜力。引导商业性银行、保险公司、政策性银行开展为科技服务的金融创新活动。可以引进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进入柳东。在健全政府担保体系和机制的情况下,争取银行贷款。2.完善风险投资机制解决柳东新区资金不足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建立并完善风险投资基金,这是国内外园区发展的重要经验。一般而言,建立和发展风险投资基金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① 建立和发展风险投资基金,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柳东新区发展历史不长,基础还很薄弱,现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都较弱。由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耗资巨大,风险相对较高,从研究开发开始,经过产品导入、中试发展到成熟,创新的每个阶段都面临着不同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从而在资本市场上运作的主要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在企业销售额尚未显示成功迹象时不愿介入,政府财力又很有限,使得企业发展受到资金制约。在这一背景下,大力建立和发展风险投资基金,有利于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管理不足的问题,促进企业发展,从而也促进了柳东新区的发展。②大力建立和发展风险投资基金,有利于改善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与效率,加快技术进步,提高区内企业的产品竞争力。③大力建立和发展风险投资基金,有利于加强柳东新区与区外企业、资金、项目的对接,有利于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会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从而能够繁荣新区建设与发展。以目前情况看,柳东新区要建立和发展风险投资基金面临的困难较大,主要表现在:①资金来源渠道狭窄。从整个柳州而言,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不高,发展风险投资在现阶段主要靠财政资金引导和扶持,获得个人、企业、金融或非金融机构的投资可能性较小,从而限制了风险投资的资本规模,也使得投资的风险集中于高新区财政身上,没有更多分担风险的渠道。②风险投资人才缺乏。高水平的风险投资业不仅需要有高强度的投资,还需要高水平的管理,既懂技术又懂金融管理,柳州缺少这方面的人才。风险投资管理未按照风险资金的办法管理,存在“首长贷”、“人情贷”现象,资金利用率较低。③法律不健全。在发达国家,风险投资因为与高水平项目联系在一起,有关立法一般都比较完善。在柳东,与风险投资有关的法律,如《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司法》等早已出台,但是,有关风险投资企业和风险投资基金方面的法律尚未公布。而且,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不容乐观。这些都对风险投资基金的建立和发展有重要影响。④缺少风险投资退出机制。退出机制对风险投资而言至关重要,西方发达国家的风险投资之所以能够成熟发展,主要原因在于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比较完善和顺畅。到目前为止,虽然创业板已经开放,并且有若干只股票上市,但其运行机制和上市条件与主板市场并无差别,不能为风险投资提供有效的退出机制。柳东新区风险投资种子基金主要面向初创期小企业,由于风险大、死亡率高、社会资金不愿投入。对成长期企业,政府投入少量引导资金,结合社会上的投入,形成“风险投资基金”;对于较成熟企业,则以社会资金投入为主,形成“ 产业资本基金”。而对于大型企业,则由政府努力推动企业进行上市融资。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种子基金按照以下模式运作。第一,注册为非营利组织,不采用公司制或事业单位制。第二,不直接进行投资,而是对专业创投机构选投的创业企业作跟进投资;所投资金交由社会创投机构经营管理,实现风险共担。第三,跟进投资与社会创投机构投资的比例,一般掌握在30%~60%;跟进投资的办法应事先公示。总之,柳东新区在建立和发展风险投资基金的过程中,应鼓励有经济实力的大企业参与风险投资,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开辟多渠道的风险资本来源,壮大风险资本规模,进一步分散市场风险,规范风险投资管理。同时,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尽快制定和完善风险投资法律法规,规范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加快国家信用体系建设,推动机制体制创新;在风险投资运作中注重保护企业知识产权;正确发挥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引导和监管作用;加快培育风险投资企业和风险投资专门人才。3.建立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自1998年年底以来,各地设立的从事技术产权交易的机构已达数十家,上海、北京、深圳、成都、西安、武汉、温州等城市或开发区都设立了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但经营状况大多不佳。在同类机构中,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最为突出,自成立以来,一直呈蓬勃发展势头。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本质上是资本交易市场而不是技术交易市场。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成效突出的原因之一,就是将交易所准确定位于资本市场,并以此为中心,将技术、政策等资源整合起来。可以说,中国缺的不是资本,而是资本的流动机制,从而无法实现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而技术产权交易所正是在资金和项目中发挥了中介桥梁作用,实现了技术与金融资本的对接。 现阶段建立技术产权交易所对于柳东新区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建立技术产权交易所在为风险资本和天使投资提供进入机会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退出渠道。创业者可以通过将种子企业、成长企业或者是发展成熟的企业的股权出售来实现资本的退出。通过进入和退出的不断循环,风险资本的流动性大大增加,可以使更多的创业企业受益,技术产权交易所也起到了创业资本的放大作用。因此,技术产权交易所是柳东创业资本退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由于技术产权交易所具有产权流通和资金流通的重要特点,所以建立技术产权交易所可以为区内或市内企业提供有效的资金融通方式和途径,可以作为对创业板市场、主板市场等的补充和过渡,大大促进技术资本化。对柳东来说,主板自然远远不能满足国内众多企业筹集资金和资本运作的需要;创业板的容量更是有限的,更多的风险投资企业还是需要类似的交易所能为其提供产权流动和融资的途径。另外,为未上市公司提供股权登记托管和产权(股权)交易提供服务,促进产权(股权)的合理流动。最后,产权交易所还可以为完善证券市场的退出机制发挥重要作用,即为退市摘牌后的上市公司股权流通提供市场。因此,柳东新区要加快培育和发展区域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加强与国际国内资本交易市场的业务合作和联系。建立和完善创业资本退出机制,重点建设区域性柜台交易市场,推动非上市科技企业的股权挂牌交易,形成覆盖全省、联系全国的信息网络系统和产权交易系统。柳东新区设立技术产权交易所的宗旨应定位为:促进本地区科技成果转化,为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各类资本的进入和退出提供便利通道,与创业板市场形成良性对接,实现技术资本、金融资本、产业资本、人力资本的优化组合。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实现与国内其他产权交易所联成网络,形成一个大的市场。在这一宗旨下,柳东新区可以利用“中国—东盟汽车城”的契机极力打造汽车产业、机械制造等领域的产权交易和融资。提高技术产权交易所的知名度,吸引风险投资等进入柳州,进入柳东。 从国内技术产权交易所发展的经验来看,设立技术产权交易所主要有两种体制:国有事业法人和公司法人。例如,陕西技术产权交易所所采用的是事业法人制,其运营费用由省财政全额拨款;而其他大多是公司法人制,如上海、深圳、西安、武汉等。其运营机制采用做市商席位制或会员代理制。主要业务范围包括:技术转让、企业产权(股权)转让、拍卖、信息分布服务和股权融资、国有和非国有产权鉴证等业务,另外还可开展未上市公司的股权登记托管业务。设立技术产权交易所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①应建立和完善技术产权交易管理方法、章程和条例,对技术产权交易所业务内容、相关主体资格及交易行为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规定。②政府要为技术产权交易所输血。目前成立的技术产权交易所大多数都是由政府包办。③技术产权交易所的利润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入场费和会员费,二是交易佣金。而要想从这两方面获得足够利润,就必须有足够多的投资机构、技术项目和中介机构入场交易。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政府采用的手段不外乎两种:一是强制入场交易,二是给予大力的政策倾斜。而采用的优惠政策可包括:场内成交项目可以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场内交易实行科技系统、银行、工商、税务等的一条龙服务。④建立产权交易信息网络,改善供需信息不对称状况,扩大技术产权交易所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造就繁荣新气象。4.发展信用担保体系和融资中介服务体系柳东新区内有相当多的中小企业,由于信用级别、抵押资产方面的原因,很难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从而对其进一步发展逐渐构成约束。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建立健全区内信用担保体系。一是引进全国范围内的信用担保机构进驻柳东,二是建立自己的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信用担保体系发展初期要以财政资金支持。首先,创立柳东新区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必须筹集适度规模的资金。资金的来源可以考虑两种途径:一是从柳东新区的税收中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二是由柳东新区发行长期企业债券,将所有资金以股份的形式注入信用担保中心来扩大其资本金,使其担保能力进一步增强。这样做不仅体现了政府支持企业发展的态度,减少了信用担保中心倒闭的风险,而且还可以成为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间接调控的一种手段。当然,在柳东新区信用担保中心业务开展顺利、有稳定的收入、对企业有足够的吸引力时,政府资金可以考虑退出。 其次,由财政预算承担最终的赔付。具体就是建立代偿风险的二级补偿制度,也就是信用担保中心每年从利用分配中提取一定比例建立代偿损失准备金作为一级补偿,在其担保发生代偿以后由准备金予以补偿;而柳东新区财政预算作为二级补偿,在补偿损失准备金不足以补偿损失时,其不足部分先动用资本金补偿,来年专案申请政府通过预算给与弥补。但是,预算只弥补代偿损失准备金不足的部分。三是柳东新区应给予信用担保中心税收优惠。由于担保中心不仅促进了企业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而且为新区培植了大量税源。企业融资需要多种中介机构提供资产评估、审计、评级、策划等服务。应充分发挥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完善区内中介组织的政策环境,鼓励组建独立的为企业融资服务的中介机构,规范其运作,使之充分发挥连接企业、政府、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主要包括:第一,资产评估机构。建立资产评估机构,为高新企业提供资产评估服务;第二,信用评估机构。正确估价贷款客户的风险度是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重要依据,企业信用的缺失必然影响其融资效率。必须建立相应的信用评估机构和评估体系;应加强评级业的立法工作,确立信用评级工作的法律地位;要统一评估体系和标准,实现评估科学化,提高评级质量;积极培育评级市场,促进评级机构的合法竞争;第三,财务顾问机构。组建财务顾问机构,为企业财务管理、诊断与分析等提供服务;促进企业加强核算,健全和规范内部财务制度,建立和健全成本、利润、收益分配等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帮助企业提供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提高财务的透明度;投资咨询机构。成立相应的投资咨询机构,为企业提供各类投资咨询服务,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二 招商引资机制创新(一)以制度环境招商为根本 招商引资机制要实现从土地税收优惠吸引向制度环境吸引的转变。要强化制度环境招商,弱化优惠政策招商。在新的国内外政策环境下,直接补贴企业的方式必须相应改变,特别是对柳东的出口企业,要运用新的支持手段。政府要摆脱依靠地价、税收等政策优惠招商引资的做法,重在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体系,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打造园区创新和金融等公共服务平台。让良好的环境吸引投资者。一些沿海开发区,如无锡,已经从直接补贴企业转向建立公共技术平台支持企业的创新活动。所以,柳东新区首先要进行环境优化,搭建各种旨在推动和服务企业创新与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公共技术平台,融资平台和政策信息平台等。公共技术平台的目标有三种。一是通过产学研合作,突破行业共性技术瓶颈。二是建立公共技术基础设施,如投资大的大型测试检测设备,为中小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持。建议设立汽车检测中心。三是形成信息共享、促进交流的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交流平台,促进新知识、新思想的快速流动。公共技术平台的主要组织形式有三种。一是政府全资设立。二是政府以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设立技术联盟。三是由政府牵头、企业等利益相关组织共同出资建设。 专栏3-1      厦门的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厦门市近年来加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依托具有一定的科研实力和技术水平、分析和测试手段的行业骨干企业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重大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集成、组装和配套,使之成为企业能直接应用的成熟技术,为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到2006年底,基地共组建了1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家),政府财政投入扶持资金约2000万元,带动企业自投约4亿元以上,其成果转化和服务性收入等直接经济效益已达10亿元以上。厦门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模式主要依托本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具有一定技术开发能力的大企业。另外目前已建、在建和拟建的大型公共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有:厦门半导体照明应用设计研发中心、厦门大型模具制造中心、厦门通用模具制造中心、厦门电子产品联合测试中心、厦门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预计总投入5亿元以上。大型公共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基地相关产业配套能力,改善投资环境,为基地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改善了行业技术和产品检测能力。为了推动光伏微电子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无锡现已建成一系列公共平台。一是公共技术支撑平台,主要包括EDA设计平台、集成电路产品测试平台、集成电路产品实验分析平台和集成电路快速封装平台等。二是共性研发平台,主要包括东南大学国家专用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中心无锡研发中心、江苏省专用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中心、无锡产业化基地FPGA创新中心等。三是研发创新平台,主要包括无锡硅动力微电子射频芯片研发中心、硅动力微电子芯通红外数据传输研究中心、美新半导体MEMS器件研发中心等。四是技术服务平台,主要包括江苏省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光伏能源标准化技术太阳电池组件工作组”等,工作组就设在尚德公司,专门研究制定太阳电池组件的国家标准。五是人才培养平台,主要包括北大无锡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东南大学无锡集成电路学院,以及由江南大学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8研究所合作开设的微电子本科专业等;已在江南大学设立光伏专业研究生班,培养高层次光伏研究人才。                         (二)以城市功能招商为特色招商引资要从过去单一的工业招商向突出城市功能的全方位招商转变,即不仅强调柳东新区的工业园区功能,更要突出生活功能、城市功能。在招商引资中,投资者还关注入驻后园区提供的各种服务,包括各种金融中介服务、生活娱乐服务,只有以优质的服务才能留住入区企业,如果这一环节没做好,投资者即使进入了新区,将来也会搬走。柳东应继续加强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包括工业基础设施,还包括新区拆迁整治、生活社区完善等,积极改善新区的生活、娱乐、购物、教育、医疗等条件,尽快将柳东新区建设成集工业、贸易、旅游、生活于一体的园区。以优美方便的生活环境、综合配套的商业平台吸引中高端的投资者。(三)以立体化招商为手段作为一个处在内陆的、起步比较晚的新城区,柳东新区应加强宣传和交流,塑造自身形象,借此聚集人气。努力构建招商引资的新机制成为柳东新区招商引资的工作重点,采取“网络招商、代理招商、登门招商、节会招商、蹲点招商、行商招商、无地招商”等多种形式,构筑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招商引资新格局。另一方面在以诚招商上下功夫。对客商“一诺千金”,承诺的事坚决兑现,大力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柳东新区招商引资要加强投资整体环境的宣传,多邀请一些企业家实地考察,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增强他们的投资信心。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招商会,加强招商宣传力度。柳东新区招商引资还要注重公共关系,建立“人际网络”,重视发展与国内经济主管部门及经济实体的关系,加强与市委局、中央有关部委、国内外驻广西的律师事务所、代表处、咨询机构及其他有考察团组和项目信息的单位联络,并与部分单位建立了较密切的关系。 1.发动各种主体参与宣传和交流不仅自身政府机构和相关工作人员,而且上级政府、入园企业、参观访问者,都可以成为宣传柳东新区和柳东新区交流的使者,直接或间接地增加柳东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利用区内设施,树立宣传标识比如,在交通要道入口处设立大幅标志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深圳特区就采用了这种方式,成为它们各自的名片。3.综合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必要时,可以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做广告。比如说,过年时在电视节目上开展拜年活动,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对聚集人气不无裨益。 4.寄送、发放宣传资料向潜在的投资者、贸易者、参观者等持续、定期寄送、发放宣传资料,有利于拉近与其距离,便于其及时做出商业决策。5.在柳东新区内外乃至国外举办和参加各种活动柳东新区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园区举办各种活动,比如定期举办联谊会,根据各种节假日特别是民族节假日,举行各种庆祝招待活动。同时,加强对外宣传交流。如在目标投资来源地召集招商投资洽谈会、推介会、参加南宁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等,与其他开发区结成合作伙伴,条件成熟时还可以在外地设立办事处。6.加强内部交流 柳东新区还要鼓励和引导园区内部交流,加强内部凝聚力,形成共识和合力。如建立管委会与入园企业的沟通机制,组织入园企业之间的交流活动、企业内部技术与管理人员联谊会。还如协助区内企业间建立非政府组织,协助政府和管委会更好地管理园区;条件成熟时设立相应的产业协会和行业协会或其分支机构,它们为会员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7.便捷的信息传递机制招商引资信息,包括外商投资项目、劳动用工、资金需求、基础建设和政策要求等。这些信息是招商主体了解投资者动态,为投资者提供项目和服务的重要资源,也是投资者寻找合作伙伴、进行有利可图投资的重要资源。招商者如果没有相关信息,将会失去引资良机,如果信息失真,也会使合作双方蒙受损失,甚至不欢而散。因此,建立统一的招商引资信息交流平台,向招商和投资者双方传递准确的信息是招商引资高效运作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招商引资效率的基本前提。建立信息传递机制是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和引导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建立这一机制,各级商务局(厅),招商引资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建立项目信息库,要及时采集、分析、筛选和发布适应国际惯例和国内招商要求的、可行性较高的招商引资项目,为境外投资者提供真实、可信的信息。其次,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充分利用其辐射面广的特点,通过信息资源终端的运转,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有意来本地投资的客商,都可通过相互联结的网络界面获得大量可信的招商项目的相关信息服务。(四)以产业链招商为目标应强化“产业链招商”,这是柳东新区产业发展的基本目标,也是招商引资的有效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是通过功能优势集聚的产业效应树立柳东新区的市场定位形象。也就是说,柳东新区应形成自己独特的产业效应,有重点、有选择地吸引商家和资金的进入。 二是以完整的产业群树立柳东新区的市场定位形象。产业群是指相互间具有密切的经济技术联系的同一产业或行业及相关产业或行业在空间的集聚。柳东新区如果以完整的产业群的特征进行招商引资,能给投资者获得集聚经济效应,使投资者获取更高的回报,从而吸引投资者。具体表现在:最大程度地利用各种基础设施,降低使用成本;减少运输和交易成本;随着“本地网络”的形成,刺激创新效应;溢出效应的存在促进企业间的模仿与学习,降低进入壁垒,吸引新企业进入;学习曲线效应,降低学习成本。通过“产业链招商”,吸引上游龙头企业入区投资,带动中下游企业到柳东新区投资。除此以外,还应坚持“服务业招商”和“科技招商”。所谓“服务业招商”是指在追求产业集群和产业效应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引进服务业外包项目,以及酒店、大型超市、专业市场等商贸项目。所谓“科技招商”,是指有意识地在引进研发中心方面做工作,补充柳东新区和柳州市的不足,努力形成产学研的网络体系,以此提高科技产业化能力,带动和提高区域的科技含量,并促进土地利用的集约化。(五)招商引资的激励机制创新柳东新区应利用多方位、多层次的招商引资策略和完善的机制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要应在两方面实现突破:首先,加大对招商引资人员的激励,实现“多招多得,少招少得”的激励策略,可对招商任务实行合同化管理。在内资方面,根据引进项目实到资金的一定比例计提奖金;在外资方面,实行更有刺激性的奖励措施。其次,要拓展招商引资范围,不要仅局限在国内部分发达区域,还要面向东南亚,面向全世界,积极进军国外市场。(六)尝试专业化和市场化招商传统的对外招商引资运行机制是政府部门一把抓,所有招商引资活动都是政府主导的行政行为。政府通过举办各种招商活动(例如博览会、境外招商会、政府网络推荐等),从国外或境外引进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在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国有企业转机换制尚未完成,且又不具备独立招商引资能力的情况下,由政府充当招商引资的主体,并施以直接的行政干预是必要的。政府主导的招商引资机制,减少了招商引资的成本,弥补了部分市场失灵的缺陷, 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外资流入,扩大了财政收入来源,优化地方的经济结构,并增加地方的就业和消费。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来,企业已成为独立法人并成为市场主体后,完全由政府主导的招商机制的局限性就暴露出来了。具体表现是:①政府作为招商引资的主体和市场主体相比,虽然大大减少了交易成本,但同时增加了管理成本。②政府行为具有较大随意性,往往是为了招商而招商,盲目招商。③官僚作风、滥用职权、低效率等。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招商引资运行机制,从总体上讲,就是“政策引导、企业招商、部门服务”。目前国际上的招商引资已经专业化,即从投资咨询、投资环境评估到项目运作都由专业公司来完成。在一般情况下,促使招商引资专业化的有效途径是实行市场化运作。所谓招商引资市场化运作就是运用经济手段,通过经纪人、中介人或中介机构的工作,促成外商在本地投资成功,并将这一成果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实行中介招商有偿服务。从实践过程来看,招商引资专业化,并实行市场运作,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追求经济的效益最大化,受利益驱动,为了生存发展,企业应寻找中介机构、中介人引进外资。国内部分发达地区已经实行市场化的招商引资,为其他地区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如2000年起,上海市将招商引资工作从政府部门中分离出来,按照国际通行方式,成立了专门的“外国投资促进中心”。这大大促进了招商引资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提高了效率。上海市外国投资促进中心一方面不断吸收各县选调的有招商经验的人员作为自己的业务人员,由他们从事项目汇编整理等招商工作;另一方面,中心在海外建立代表处,建立与国外企业的关系网络。目前已在日本、美国、英国和法国建立了代表处。它们在国外积极与当地商会、行业协会、企业、华人专业协会建立联系,搜集了大量投资信息,为上海总部制定招商策略与计划出谋献策。同时,它们还积极引导国内出访企业拜访重点客户,增进双方的了解和交流,双方努力获取合作意向后,该中心穿针引线成功引进了大量外资。其他地区也已出现了众多中介机构和经济组织,它们开始介入各地招商引资的运作过程,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柳东招商引资工作的主要力量,并最终促使柳东招商引资工作与国际接轨,实行专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 所谓市场化招商机制就是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企业通过在市场上委托中介公司作为其代理人,专门为其从事对外招商工作而与其他各方产生的经济联系。中介公司接受企业委托为其招商引资,同时取得服务费。这是世界上绝大部分市场经济国家实行的招商机制。作为专门从事招商活动的中介公司,必须是处于招商单位和投资商之间,对双方情况比较了解的媒介机构。中介机构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其宗旨是为投资、引资双方服务,实行双向收费,以契约形式,通过公正的合同来约束三方的经济行为。中介公司在招商引资活动中所提供的服务包括:提供信息、联系客户、接触外商、代理谈判、签约、代办审批手续、起草合同与章程、直到资金到位。由中介公司代理招商,是招商引资实行市场化运作的核心内容。建立市场化招商机制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全社会实行招商代理制。所有招商引资活动由中介机构代为办理,政府职能部门应逐步淡出直接招商活动,而充当为招商服务的角色。第二,参照发达地区的做法和惯例,中介机构的名称宜以地名、商号和中介功能合成定名;中介机构须聘用当地或外地的经纪人和专业人才;筹集相应资本金,注册成立公司法人实体。第三,制定相关法规,以促使中介服务机构在开展代理招商活动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程序和操作规范,科学、理性、缜密地实施代理等民事行为,使之具有较高的诚信度和防范诈骗行为的抗风险能力。 三 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创新当今和未来的区域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区域的发展也依赖各种适用型人才。“人是第一资源”,谁拥有更多更好的人才,谁就能赢得竞争优势和发展动力。柳东新区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使用,这就需要人才机制的创新。柳东新区人才机制创新的原则是:①开发省内省外两种人才资源,吸引外来人才与调动现有人才积极性同时并重,引进外来智力和挖掘本地人才潜力同时并举。紧紧抓住引进、培养、使用人才三个环节,加强以原始性创新人才、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化开发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人才为主体的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市场体系,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② 适应柳东产业升级和发展对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的迫切需求,有效盘活人才存量,大幅度提高人才增量,不断提升人才素质,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推进产业发展人才资源整体开发,抓紧培养各类紧缺人才。③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导向、政府重点支持”的人才培训机制,培养柳东新区紧缺急需的人才。柳东新区的发展主要需要四方面的人才:一是要有一批具备原始性创新能力的顶尖科学家,他们不断研制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性创新成果,为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提供知识贡献和智力支持。二是要有一大批工程化开发人才,他们必须将市场的需求放在首位,能够将新思想、新发明转化成产品,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开发意识和团队精神。三是要有既熟悉高技术发展状况,了解产品市场,又善于管理和融资的高级管理人才。美国不少高技术公司虽然都由大学教授创办,但发展到一定阶段或规模过后,都依靠职业的管理人才发展壮大。四是要有一大批懂得高技术原理、具有很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包括技术工人、工程师、实验员等。这些人才将在技术更新换代、产品质量控制、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人才引进机制创新以原始创新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引进为重点。广西高校和科研机构资源缺乏,原始创新人才极为短缺。要促进柳东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就必须面向全国,引进高端的原始创新人才。1.原始创新人才引进(1)实施人才聚集工程按照柳东新区的发展需要,建立人才目录,实施人才聚集工程,引导人才向优先发展的产业聚集,优化人才资源结构,为柳东新区构筑新型产业体系提供人才保障,促进人才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来柳东新区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给予不同档次的补贴,并可解决其家属就业和子女入学问题。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再给予适当补贴,减免个人收入所得税。 (2)针对个人的人才引进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培养重要基地作用。要依托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门重点实验室(以下统称“实验室”),利用其先进的实验、研究设备和浓厚的科学研究氛围,充分利用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便利,来培养原始性创新人才。通过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863计划项目和973计划项目,并附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高级访问学者计划、创新团队计划和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的支持,实验室的研究队伍中一定会成长出一批顶级科学家。在实验室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科学研究机制中,由优秀导师指点,在国家的博士点基金、实验室开放基金支持下,在技术创新实践中培养并成长起来的基础科学研究型博士构成了顶级科学家的预备队。(3)针对科研机构或高校的整体引进与国家重点科研院校的支持西部开发活动进行对接,借助相应机会,利用柳州市的工业基础和实力,吸引相关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驻扎”于当地,服务于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内一些重点科研单位出台了一些支持中西部的政策。比如,目前中国科学院实施“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并颁发“中科院王宽诚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用于奖励立足西部、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做出优异成绩的西部学者。其他院校,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等,也有类似的活动和计划。2.创新创业人才引进采取团队整体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多种方式大力引进各类创新人才。制定特殊的优惠政策,结合合肥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面向国内外,重点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人物,引进一批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的高端人才。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有为”的思路,进一步完善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采取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方式灵活引进国内外人才智力。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切实解决人才引进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二)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以工程化开发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创业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为重点。1.工程化开发人才的培养要依托省内外特别是发达地区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部门工程研究中心和龙头企业,利用其先进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化开发的设备以及中试条件,来培养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化开发人才。这些基地通过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长期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化开发实践,以及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实践问题,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化开发经验,为应用技术开发型博士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化开发技能的获得,不仅要通过学习前辈经验积累的文字材料(课本),还有通过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化开发的亲身体验。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化开发是以应用和市场为导向,不同基础研究要求的产出原始性创新成果的评价标准。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化开发人才的评价标准是产出核心专利,承担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化开发任务的能力,将原始性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或产品的能力,更多的是集成创新能力,而不向基础研究那样实现单点的突破。因此,在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化开发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加强高校、研究院所与企业之间的横向科研合作,从解决现实问题中增长才干。培养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化开发人才的单位都应该为企业优秀的总工程师预留教授岗位。目前,柳东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化开发能力还不足,尚未聚集一批高级的工程化开发专家队伍。工程化开发能力不足是柳东发展产业的瓶颈,对于产业来讲也是如此,因此建议加大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龙头企业的投入,使之成为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化开发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了更好地突出教育部和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领导和核心作用,教育部应积极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合作,针对柳东产业在起始期(以研究型为主)、发展期和大发展期(以产业化为主)的不同特色,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政策与方案,并进行实质性的投入,使这些人才培养基地与传统的大学教育有所不同,并具有很强的产业针对性。2.工程技术人才培养 适应产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培训基地作用,培养高级和中级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鼓励和引导高职高专,甚至是中等专科学校,根据产业发展的布局和需要,积极调整专业方向,配置师资队伍,培养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也倡导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参与到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行列中来。要优先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汽车职业教育。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要靠吸引国内大学和高等技术学校以大学园等多种形式落户柳东新区,二要靠积极发展民办教育。江西新余是被教育部誉称“新余现象”的国内著名民办教育基地,现有在校生8万余人,每年可输送各类专业人才3万余人,新余现有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拥有产业工人近20万人,其中各类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等有1.5万人。太阳能光伏产业是新余的重点产业,新余除整合现有的人力资源外,正在规划建设太阳能技术学院,面向光伏产业一线,培养一大批中低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打造全国光伏产业中低端人才培训基地,并正在组织申报建设国家级光伏工程研究中心,设立博士后工作站,为光伏产业发展培养所需的各类高端技术及管理人才。3.创业型人才培养要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创业。建议在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强、高技术成果比较多的大学、研究机构或重点企业周边或内部建立专业孵化器。生物企业专业孵化器可以建在目前的大学科技园内,也可以单独建立。4.管理人才、技术转化等复合型人才培养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因此要求企业管理人才尤其是管理大企业的人才了解或掌握多种知识,如领域及相关行业技术、经济、法律、知识产权、营销和融资等。柳东目前还缺乏专门培养产业高级管理人才的机构,培育这类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产业发展离不开一批龙头企业,而这些龙头企业的成长壮大,甚至实施“走出去” 战略,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离不开既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又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企业家。因此要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遵循企业家成长规律,加快培养一批职业化水平的优秀生物企业家。高校和研究机构拥有大量的技术创新成果,除了部分非常成熟的可直接产业化外,大量的都是先进适用的技术。目前,在技术拥有者和技术需求者之间尚未有有效的技术转移渠道,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缺乏专业化的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对大量中小型科技企业进行适当培训,是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建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牵头,制定中小企业家的培训方案,率先在产业内试点。5.产业技术工人的培养优先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汽车工业职业教育,最终发展成为面向东盟的职教城。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要靠吸引国内大学和高等技术学校以大学园等多种形式落户园区,二要靠积极发展民办教育。(三)人才使用机制创新如何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产业岗位上工作,如何用好人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广阔的用武之地,是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1.优化创业环境人才的活力取决于机制和环境。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工作机制。着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发展产业,关键是要敢于创新,大胆改革,营造吸引、凝聚优秀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者的良好环境,建立能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迅速有效转化科技成果的充满活力的机制,促进科技、教育和产业的更大发展。 培育冒险和创业的文化氛围,弘扬创业精神,鼓励个人创业,容忍失败和挫折,努力营造宽松、自由、兼收并蓄、鼓励个性发展和创造的文化氛围,焕发人们的聪明才智,为产业的发展做出创造性的贡献。2.科学而规范地确认人力资本的价值人才政策的指导思想要以人为本,吸引各界英才创业。要充分体现党的十五大精神,鼓励一部分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凭借创造性的劳动先富起来。要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和创业精神,关键是要创造出“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政策环境。为此,要建立起技术入股制度、科技人员持股经营制度、技术开发奖励制度等,形成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符合产业特点的、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分配制度和经营制度,使技术和成果真正成为生产力要素,并在参与企业的经营和分配中获得它的应有价值。要科学而规范地确认人力资本的价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确立能够吸引科技人员从事技术发展与成果转化的利益机制。实行多种分配形式,如技术入股、股票期权、管理入股、创业股等。通过企业股份制改造,探索建立适应于以智力资本为主的新型激励机制。高技术企业改制时可做管理股、创业股和股份期权的试点。技术、管理入股的比例,不应该人为的规定多少或规定上限,应该由企业的资本、技术投入双方自己协商确定,或者说由市场来决定。在分配制度上保证技术拥有者、企业经营者和高层企管人员能够获得相应报酬或相应权益。在企业的资产结构中,技术股、无形资产或者智力资产所占的份额不由政府封顶,而是按市场运作的原则,由投资方和技术持有方协商而定;试行对有贡献的创业者、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奖励股份或分红权,试行认股权制度,使他们同企业形成共同利益体。企业扩股时同比例扩张,不需要再投入资金。3.形成科学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 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走群众路线,注重通过实践检验人才。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克服人才评价中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根据德才兼备的要求,从规范职位分类与职业标准入手,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改革各类人才评价方式,积极探索主体明确、各具特色的评价方法。完善人才评价手段,大力开发应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努力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水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构,探索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完善反映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和反映综合管理能力等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体系,积极开发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考核测评技术。改进国有资产出资人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考核评价工作,围绕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突出对经营业绩和综合素质的考核。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以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为重点,研究制定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行专业技术职业资格制度,加快执业资格制度建设。积极探索资格考试、考核和同行评议相结合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方法。发展和规范人才评价中介组织,在政府宏观指导下,开展以岗位要求为基础、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工作。积极推进专业技术人才执业资格国际互认。4.以鼓励劳动和创造为根本目的,加大对人才的有效激励和保障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针对各类人才的特点,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管理,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 结合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符合各种类型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收入分配政策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指导事业单位积极探索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和办法。加大对基础教育、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重要公益研究等事业单位的分配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兼薪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探索产权激励机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实行期权、股权激励。依法保护知识产权。探索建立人才资本及科研成果有偿转移制度。建立规范有效的人才奖励制度。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双重激励作用。建立国家功勋奖励制度,对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各类人才给予崇高荣誉并实行重奖。进一步规范各类人才奖项。坚持奖励与惩戒相结合,做到奖惩分明,实现有效激励。5.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一是制定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二是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等限制,疏通三支队伍之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组织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三是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进行流动。6.推进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用工制度和户籍制度等项改革人才市场涉及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等问题,人才市场发展有赖于深层次的配套改革。包括:加快进行住房制度商品化、养老与医疗保障制度社会化的改革,消除阻碍人才流动的制约因素;改革用工制度,对于新就业的职工,不管属于劳动力的哪个层次,不分就业单位,一律推行合同制和聘任制的用工制度,打掉终身制;推进国有企事业改革,在促进一般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入市场的同时,重点推进企事业领导人员和高层次人才进入市场,把大批专业科技人员从国有单位的体制下解放出来。7.建立和完善创新人才奖励制度 建立人才激励、选拔机制,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集聚和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积极探索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实行企业经营者按“管理要素”参与分配、科技人员按“技术要素”参与分配。制定收入分配向重点人才倾斜的政策。完善创新人才奖励制度,每年安排一定资金,重奖在柳东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建立以创新为目标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人才和成果评价指标,改变以唯学历和论文的人才评价体系,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指标引入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成果采取分类评价和激励政策。在基础研究领域以论文来评估成果,实行奖励制度;产业技术的研究开发主要以应用前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效果为评价指标,用利益机制激励研究开发,通过专利制度来保护创新者利益。四 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一)资产运营管理机制创新资产运营管理机制创新的核心是实现政资分离。即在职能上实现政府管理职能与资产运营职能的分离,在组织上实现柳东新区管委会与资产运营机构的分离。柳东新区是政府为主导的特殊产业,其产品是提供企业发展的公共平台。柳东新区的资产运营管理不同于政府行政管理,其管理机构是经营和服务性机构。柳东新区资产运营管理包括从区内规划、开发建设、推介招商、产业用地和厂房的出租,到区内日常服务和管理等。因此,应实行政资分开,把柳东新区资产运营管理职能从管委会中剥离出来,建立专门的园区资产运营管理公司,负责柳东新区的建设、运行和服务。园区资产运营管理公司的职能。要把柳东新区资产运营管理机构与一般的建筑和服务商区别开。柳东新区资产运营管理机构主要负责融资和组织实施。有些柳东新区自己成立开发施工队伍。这部分应该社会化,采取竞争招标的方式发挥商业机构的作用。 园区资产运营管理机构的制度安排。园区是一种特殊商品。其非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同于一般的房地产开发,需要特殊的制度安排。一是园区的开发建设必须有一定的超前性,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长,不确定性强,风险较大,通常民间资本不愿意进入。二是园区要提供高质量低价格的设施才能吸引企业来落户,入驻企业还要符合建区的目标。如果完全靠商业化开发将会提高设施价格。三是一部分园区要重点扶持中小企业,部分面向中小企业的低价工业厂房属于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范畴。因此,园区的资产运行管理机构还不能完全按照以赢利为目的普通公司模式运作。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的性质决定了资产运营管理公司的性质,应根据园区的性质和特点对园区的运营管理进行不同的制度安排。政府规划的、大规模集中开发的园区,以政府投入为主,其运行管理机构要执行政府规划的意图。因此,政府与园区运行机构的关系是委托和被委托的关系,实行政府授权管理,采取“特殊法人”的治理结构。资产运营管理公司在政府安排的制度框架下,自主经营。政府通过建立制度规范来约束运行管理机构,而不是直接干预其经营;政府在给予资助和补贴的同时,对其提供的产业基础设施价格实行上限控制。在国际上,大规模的集中工业用地开发大都是由政府资助,开发机构大都是非营利性机构,采取特殊法人制度,或者是国有企业和政府参股的财团。如日本的区域开发公团是特殊法人,开发资金主要来源于邮政储蓄、政府债券等。新加坡的裕廊镇管理局是法定机构,是政府独资的非营利性机构,按公司化模式运作,专门从事工业园区的工业用地和厂房开发与管理。而一些小型科技园或工业园的开发机构多是政府参股,以企业为主的联合开发机构,政府不直接参与利益分配。如意大利的科技园区联合体是由地方政府、研究机构、企业、大学和金融机构组成的;美国德州东南生物科技园是由两家大公司为主,研究机构和大学,以及州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的共建单位,具有孵化器性质。(二)建设开发模式创新 建设开发模式创新的核心是将公共基础设施与商业开发分离,实行专业化运行管理。园区的基础设施包括公共基础设施(道路、水、电、气等)、产业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等。从理论上来说,公共基础设施具有公益性,属于政府职能范畴;厂房和生活服务设施是商业性的,可以商业化运营。目前,柳东大部分园区实行公共基础设施与工业用地开发一体化,园区的运行管理机构既要负责经济开发的任务,又要承担城市建设的责任。既然园区具有拓展城市的功能,并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就应把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功能从工业和商业用地开发中分离出来,由城市公共事业部门负责。新加坡的经验是,根据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的性质实行专业分工建设管理,工业园区的裕廊管理局只负责工业用地和厂房开发,以及运行服务;陆路管理局负责园区道路和水、电、气公共设施建设;建屋局负责园区职工住宅。                                                                “Netlmpaq加速计划”(NetlmpaqAcceleratorprogramme)。这是一个由裕廊镇管理局创立,并由微软、康柏、英特尔协作,提供知识导向性服务和训练的项目。例如,对于生化公司,有一个称作Biopoli的园区正在建设中,用来提供共享的湿试验室、孵化器、通用设备、第三方辅助服务设施(包括废弃物管理和实验动物的提供)等。     (三)公共服务职能的创新随着开发区的发展和功能转化,国内开发区的管理体制也随之变化,主要呈现几个趋势。一是随着开发区范围扩大,功能多元化,从准政府向行政区体制转化。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有些开发区的规划用地已经基本布满,需要扩大规模;一些独立的新开开发区已经由原来单纯的制造加工生产区转向工业、生活和商贸结合的综合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从单纯的经济功能转向城市功能。因此,原有准政府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功能多元化的需要,一些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开始从准政府体制向行政区管理体制转变。如上海浦东开发区管委会转为浦东行政区政府。柳东新区的发展也面临这个趋势。 柳东新区可以选择两种模式,两种模式各有优劣势。第一种模式——派出机构模式。柳东新区管委会是柳州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实行特区型的管理体制。市政府授予柳东新区管委会行使市一级行政管理和综合经济管理权限。以及对资产运营公司(东城投资公司)实行监督管理。其优点是机构和职能精简,能够全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缺点是与区内涉及的旧有行政部门协调困难,对统一规划多有掣肘。第二种模式——行政区模式。对整个城区作为高新区,或者高新区是原有城区建制的一部分的情况,可以效仿苏州模式。即按一级行政区划来管理新城区,将区划内的原有乡镇部门行政管理权收归新城区,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区内的一切行政、社会性事物由新城区行使。其优点是政令统一,执行高效。缺点是难免重新陷入旧体制的束缚,受各种繁杂的社会事物和条块干预的影响大。“特区”的特有优势有所削弱。总之,要保证园区的投资环境优势,就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要坚持园区高度放权、高度精简的体制,为维护良好的投资环境提供行政保障。随着园区可控规模的扩大,园区城市功能的强化,行政管理体制区内、区外两张皮的问题愈加突出,要防止园区回归旧体制下的市政管理,才能避免企业陷入旧体制下的商业环境。实现运用科学审批方式,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全方位服务的目标。二是建设政策服务平台,为园区和企业争取更多的政策资源。充分利用国务院和相关部委各项鼓励政策,将管委会定位为政策服务平台,在为园内企业提供政策信息服务的同时,也能够吸引国外企业特别是技术型中小企业等政策鼓励企业的入驻或注册。如科技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和商务部的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等。柳东也应该抓住产业转移的重要机遇,积极争取“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地”等国家支持政策。①建设市场信息网络系统。充分利用高新区网站等专业网站组成出口市场信息网络系统,汇集整理相关市场信息,及时呈现给相关企业,帮助企业便利获得相关市场信息,包括行业的发展方向、技术变化情况、市场供求及价格变动情况等。② 促进园区企业产品的宣传与展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高交会、广交会等国内外会展,促进园区产品快速走向国内外市场。在各类媒体上积极宣传高新区及区内主要企业和产品,充分展示园区及企业形象。③建立产品出口咨询及代理服务机构。为园区企业提供出口咨询及代理服务,解决小企业出口方面遇到的人才、资金、销售渠道等系列问题。④建立培训机制。积极邀请有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和大专院校,针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不同问题,有计划地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促进企业更好地掌握融资手段、国际贸易条列等各方面知识与技能。⑤协助企业开展相关认证。积极推动企业开展各类必要的认证工作,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三是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建立电子政务体系。电子政务是现代行政服务的发展方向,通过构建电子政务体系,按照科学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的要求,转变观念,强化行政服务意识,切实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柳东新区可以从网上税务入手,借鉴全国其他地区成熟经验,进而向其他行政管理方面拓展。 专栏3-3     国内园区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比较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可以归纳为3种基本类型。一是准政府的管委会体制。管委会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其主要职能是经济开发规划和管理,为入区企业提供服务,还拥有一定的行政审批权,因此,其机构和人员编制比行政区管理体制要精简得多。这种管理体制主要适用于人口较少的相对独立的新开区,大部分开发区在建设初期采取这种模式。二是开发区与行政区管理合一的管理体制。其特点是开发区和行政区的管理职能合                                                                                 专栏3-4  苏州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运营模式比较苏州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建立时间相差不大,面积、户籍人口基本相当,产业结构都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强的可比性。两者基本都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两者的发展都非常好。总的说来,苏州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有四点差异:开发模式不同、管理架构不同、享受的优惠政策不同,以及在体制建设上略有差异。1.两者开发模式不同:“穷开发模式”与“富开发模式”苏州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实际上代表了国内开发区非常典型的两种开发模式,即:苏州高新区是较典型的“穷开发模式”,而苏州工业园是较典型的“富开发模式”。开发模式的不同,对管理架构也有一定影响。所谓“穷开发模式”,是指开发区启动开发资金并不充裕,比较“穷”,这决定了其开发行为必定是“逐片开发”、“滚动开发”,即用初期有限的资金先开发一小片土地,等其有了收益,再用收益投入到下一片土地的开发中去。早期的苏州高新区、天津开发区等开发区都曾采用这种方式。由于开发资金并不充裕,一定程度上需要政府更深介入,从而也部分导致了初期的管委会和开发公司合二为一,这在苏州高新区表现比较明显。同时,由于“穷开发模式”开发资金不充裕,逐片滚动开发,受外界影响因素比较大,从而导致开发区总体规划不明朗或经常修改。“富开发模式”是指启动开发资金比较充裕,从而能够将土地一次性大片连片开发,对管理架构和开发规划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例如苏州工业园区,就是典型的一个“富开发模式”,开发初期有新加坡方面提供的数亿美金投入开发,使得负责开发的合资公司CSSD能够做实,能够与管理主体管委会相分离,同时苏州工业园能够对整个开发区做好总体规划,整体开发好土地,在其后的数年中严格按照总体规划发展。“穷”“富”两种开发模式也不是绝对分隔的,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富开发模式” 在相当多的国家级开发区的早期难以实施,因为那时的国家级开发区刚刚起步,发展尚不明朗,风险较高,银行往往不愿意给予大额贷款,开发区自身的经济实力也十分有限。但到了1994年以后,国家级开发区发展势头良好,经济效益明显,银行则抢着给开发区贷款,在天津开发区就是如此。国家级开发区经过数年高速发展,自身财力也比较雄厚了,则逐渐向“富开发模式”转型,例如苏州高新区就能够与浒墅关镇政府合作,苏州高新区投入资金,浒墅关镇政府投入土地,两者合资成立新浒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各占50%股份,共同开发浒关工业园区,投入15亿元一次连片开发1.5万亩土地。2.两者管理架构不同:“政企合一”与“政企分开”在开发区中,通常有一个管理主体和一个开发主体。管理主体代表政府,通常是管委会,而开发主体往往是企业化的组织,通常是开发公司。因此,两种的关系是合二为一还是清晰分开,即决定着开发区的管理架构是政企合一还是政企分开。在我国开发区的实                                      践中,这两种管理架构都很常见,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一定条件下,政企合一还可以转化为政企分开的架构。在1999年以前,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和高新区开发总公司就是政企合一,到1999年以后,两者分开,高新区朝着政企关系更明晰的方向发展。而苏州工业园从一开始就是管委会和开发公司CSSD两者分开,政企分开。在具体实践中,开发区管委会和开发公司政企分开的优势是明显的,它体现了“小政府、大企业(社会)”的原则,充分发挥了管委会和开发公司各自的优势,苏州工业园区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而对于相当多的开发区而言,由于在开发区草创阶段,困难较多,需要集中力量搞建设,因此往往采用政企合一形式;而当开发区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时候,客观和主观上都要求政企分开,以促进开发区更快更好的发展,苏州高新区的历程就验证了这一点。3.两者体制略有不同:“体制回归”与坚持“块块体制”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国设立了各级各类开发区,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体制改革的先行区和试验田。开发区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地理孤岛”、“经济孤岛”、“功能孤岛”和“政策孤岛”,或者如一些同志所说的是“独立王国”,实际上就是指开发区是一个较为独立的“块块体制”,以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为主要目标,享有小区规划、项目审批、建设工程管理、进出口业务、劳动人事、财政税务、科技发展管理、资金融通、工商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权力,与地方政府各方面都有相应部门垂直管理的“条条体制”相对应。实践证明,那些获得了较为独立权限的开发区往往发展较快,而那些经常受到条线机构干扰的开发区,往往被其他部门掣肘,发展不顺。苏州工业园和2002年之前的苏州高新区,都是较为独立的“块块体制”,苏州市委市政府也非常支持开发区的工作,主要领导亲自协调各部委局办与开发区的关系,并一再要求各部委局办支持开发区的工作,为开发区服好务。可以说是在苏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下,在苏州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坚持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体制,苏州的开发区例如苏州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才能发展得又快又好。 但是,2002年苏州高新区和虎丘区职能合并,成立高新区、虎丘区,一个是开发区,一个是行政区,合并后体制有所回归,据反映出现了一些问题。其实开发区和行政区合并后出现体制不顺畅的现象并不是孤立的,在很多发生合并的开发区都有所发生,例如青岛黄岛开发区。其原因在于:不同性质区域的捏合,开发区的特殊政策能否延伸到行政区,会产生疑问;不同功能的交合,一个以利用外资、高科技孵化发展工业为主,一个是以地方全方位管理为主;不同性质区域的拼合,一个是经济区,一个是行政区;不同组织架构的组合,一个是“小政府大社会”,一个是“小社会大政府”;两种意识的磨合,一个是重服务、重投资促进的外向型经济的观念体系,一个是对利用外资和对外经济合作的意识尚待树立和适应;一个是经济发达区域,财力较雄厚,一个是经济相对落后区域,合并后财力均摊,原开发区能做的事情就相对有限了。                                      实践证明,开发区较为独立的“块块体制”还是比较合理的,也是非常有效的。不一定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而将开发区与行政区相合并,开发区可以通过自身的快速发展而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当然,开发区内外差距肯定还会存在,但开发区内外发展完全拉平也不现实。苏州高新区的体制回归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通过苏州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一些经验和启示。(1)在开发模式上,“富开发模式”有一定优势,尽量争取到足够的资金,做好规划,连片开发较好;如条件暂不具备,也可在适当的时候转为富开发模式。(2)在管理架构上,管理主体和开发主体“政企分开”是一个趋势,但“政企合一”的管理架构在开发区建设初期便于集中力量克服困难。因此各地开发区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管理架构,划分好政府职能和企业职能。(3)在体制建设方面,开发区的“块块体制”有相当的优势,各地政府应尽量排除各部委局办的“条条”干扰,避免体制回归。在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第63条“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中明确提出,“保持国家级开发区'管委会体制'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原则上国家级开发区不得与所在行政区域管理机构合一”。(4)在政府服务方面,苏州工业园和高新区的“亲商理念”、“服务型政府”、“全过程”服务等经验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在未来更激烈的各地竞争中,政府服务等“软环境”将是核心竞争力。                                 分报告四:实施柳州市柳东新区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 实施柳东新区发展战略,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柳东新区,对于加快柳州工业化、城市化,打造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构建西部特大型城市具有重大意义。为推进柳东新区发展战略的实施,制定科学、完整、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体系予以支持和保障,是非常必要的。一 理顺新区体制,推动新区建设是否有完善的行政体制,是决定柳东新区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点。为了加快柳东新区建设步伐,首先应理顺新区体制。(一)理顺管理体制 柳东新区是柳州市对接北部湾经济区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科技创新的示范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现代化综合新城。出于柳东新区的战略地位和发展需要,按照符合国际惯例,并在国家、广西自治区及柳州市发展大框架下,我们认为让柳东新区行使市一级经济和行政管理权限,实现特区式管理是必要的,应真正地把柳东新区当成柳州的特区,率先在柳东新区构建“精简、统一、高效”,“开放式管理、封闭式运行”的特区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柳东新区实行特区式管理,必然涉及市(县)区各有关部门的管理权限。各有关部门要以加快发展柳东新区这一大局为重,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上来,自觉服从服务大局,全力支持柳东新区建设开发,为柳东新区发展提供一流服务,创造最优环境。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为柳东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大开绿灯,对柳东新区的事情做到特事特办,特区特管。鉴于柳东新区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和进行新区建设开发,市有关部门和县区要尽量减少非业务性行政事务对新区建设的干扰,未经市委、市政府准许,不得向柳东新区直接下达各项指令性指标和进行日常事务性的考核、验收、检查和评比等。柳东新区工作委员会、柳东新区管理委员会应作为市委和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实行特区型管理体制,代表市委、市政府对柳东新区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项目建设和统一行政管理等工作。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柳东新区与市各有关职能部门对进驻新区的分支机构和人员实行双重管理。(二)明确管理权限市直部门及垂直部门派出机构原则上行使市直部门、垂直部门市级权限,派出机构同时作为鹿寨县相应职能部门的委托授权部门,负责柳东新区规划范围相关经济行政管理工作。 为提高特区工作效率,市城市规划局、市建设委员会、市国土资源局、市环境保护局及鹿寨相关部门刻制柳东新区业务专用章,对内等同于柳州市及鹿寨县业务专用章,如需办理对外业务,有关部门根据业务专用章,直接加盖单位公章。市直部门、垂直部门派出机构在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责任由柳东新区及派出机构承担。柳州市各局及委员会(包括城市规划局、建设委员会、国土资源局、环境保护局、公安局等)柳东分局负责柳东新区的相关事务,依柳州市人民政府的规定行使职能。另外,在柳东新区新建区的投资项目(进口设备免税项目除外)审批由柳东新区按市级权限核准、备案。市级权限以上项目,按规定报批。柳东新区基本建设项目的政府采购、项目预决(结)算评审、项目结算批复和资金监督管理由柳东新区直接组织实施;柳东新区预算安排或基本建设,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规定进行管理,项目概预算、决算、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等的评审工作,由柳东新区直接组织实施。而且,柳东新区应享有科技申报、科技项目鉴定及验收等市级科技项目管理权限。市科技三项经费,在同等条件的情况下,优先扶持柳东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最后,根据柳东新区的需要,柳东新区在履行高新区原有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流动引进、出国政审、职称评定、劳动力市场等职能的基础上,赋予新区劳动保障监察职能。柳东新区行政体制与权限的划分和明确,是其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二 制定科学合理的财税政策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政策对于柳东新区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全国的总体趋势是宏观调控在加强,优惠政策在弱化。但是,为了招商引资的优化,以及在各城区竞争中获得先机,柳东新区还需要重视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并推陈出新,灵活运用。另外,海关政策作为一个与财政、税收密切相关的政策方面,也一并加以探讨。(一)财政政策 由于柳东新区成立比较晚,基础薄弱,还需要开源节流。由于受限于目前的财政收入状况,柳东新区财政鼓励政策比较单一,与其他城区相比基本上不存在优势。但是,实施有效的财政政策,需要一定的财力作后盾。所以,柳东新区首先要扩大财源。为此,应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强化财政预算的硬约束。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面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完善预算科目体系,保证财政预算准确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各类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支出比重。加强税收管理清理规范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整顿各种收费行为。健全财政监督检查和财政绩效评估机制,努力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由于柳东新区自身没有积累,并且目前“造血”功能不强。建议柳东新区可以请求上级政府实施财政返还、转移支付和上级财政继续投入,直至自身财政收支达到平衡。在财政收入得到保证的基础上,柳东新区可以实施如下财政政策。方案A:加快城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要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明确有限财源配置方向,首先应该加强加快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使柳东新区成为现代化的、发达的大城区。与此同时,应不断跟进生活、娱乐设施配套建设,创造生活便利、便捷的大社区。而且,要抓紧柳东新区服务设施,包括医院、学校等,使人们能够安居乐业。方案B:集中财力支持产业发展使各种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构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支撑财源。工业上要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机械制造业、机电一体化和环保设备制造业、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现代生物医药产业,以及其他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要重点发展为工业配套的金融、贸易等服务型企业来配置资源。 方案C:扶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每年从财政中拿出一定专项资金扶持企业发展,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和乘数效应,建立项目考核奖励机制,培育和发展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为企业的自我发展、自我创新,创造更加公平、开放、宽松的财税环境,不断增强新区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方案D:补贴企业开发通过给予开发商一定补贴(形式和数额可视情况而定)的方式,鼓励企业投资区内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这种方式,用相同数量的资金投入,可以实现比政府直接投入方式下大得多的开发规模。土地租金补贴的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其他的补贴项目包括研究和开发(R&D)项目、出口项目等。通过政府补贴带动企业投入,形成规模效应。方案E:积极利用国家各种开发投资贷款和资金我国有各种国家专项贷款和国家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发展和技术开发。如“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全球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专项贷款”、“机电贴息贷款”,等等。这些资金和贷款,十分优惠,基本上不需要柳东新区额外支出。但是企业申请程序相对复杂,需要准备相应手续,新区管委会应与其他机构特别是上级政府进行协调,给企业以帮助和支持。方案F:建立多种形式的基金包括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科技发展基金、扶持农业基金、技术改造基金等。比如,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是适应开发区中小型科技创业企业融资的需要。这些基金的特点是利息低,甚至免利息,偿还的期限长,甚至不用偿还。但是要获得这些基金必须符合一定的政策条件。这些基金的来源包括各种财政补助、拨款、投资、贷款、自筹资金以及其他资金。但基金的管理运作需要严格依法规范。天津滨海新区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最近建立了“招商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公共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基金”、“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基金”等一揽子基金,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 建议柳东新区在适当的时候根据自身财力,结合社会资源,针对本地情况,按照一定顺序,有选择地设立一个或多个基金,用于本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财政政策作用比较直接和明显,对招商引资作用比较直接和突出,被全国各地广泛使用。柳东新区应在加强财政实力基础上,综合运用上述鼓励措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二)税收政策考虑到柳东新区的税收优惠项目的如下特点:第一,税收优惠主要是国家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和自治区税收优惠政策;第二,优惠条件重复现象比较多,这不仅体现在优惠项目,而且体现在优惠方式和期限上;第三,优惠税种很少,而且以所得税方面的优惠为主,优惠条款数量也不多。课题组认为,柳东新区税收优惠政策应作如下拓展:方案A:国家统一税收的特殊优惠受法律法规限制,新区在税收特别是在国税上的调控幅度不大。国家税务总局曾三令五申,清查各种税收优惠措施。但是国家对个别开发区,如苏州工业园区、福建台商投资区、上海浦东新区和海南洋浦开发区等,有特殊的税收安排。如果有特殊需要,柳东新区可以通过柳州市、自治区,依据法律法规,向国务院申请相应优惠政策,使税收优惠政策能达到沿海开放城市的水平。这种方案的操作比较困难,需要自治区、柳州市以及国务院的大力支持。方案B:地方税优惠柳东新区可以通过柳州市向自治区申请相应的地方税收优惠。自治区在权限范围内,依法对柳东新区的地方税实施优惠政策,从而弥补柳东新区在税收优惠与沿海开放城市的差距。相比之下,方案B也有一定难度,但是难度系数比方案A要小。 方案C:设立保税区保税区,亦称保税仓库区,是一国海关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受海关监督和管理的可以较长时间存储商品的区域。保税区能便利转口贸易,增加有关费用的收入。运入保税区的货物可以进行储存、改装、分类、混合、展览,以及加工制造,但必须处于海关监管范围内。外国商品存入保税区,不必缴纳进口关税,尚可自由出口,只需交纳存储费和少量费用,但如果要进入关境则需交纳关税。各国的保税区都有不同的时间规定,逾期货物未办理有关手续,海关有权对其拍卖,拍卖后扣除有关费用后,余款退回货主。保税区主要有吸引外资、国际贸易、出口加工等方面功能。虽然仍有功能较为单一的保税区,但多数保税区是以建设综合型功能作为发展目标的,而国际物流是其最重要的核心的功能。目前,保税区发展国际物流业具有明显的政策优势,全国主要保税区都提出建设区域性的国际物流中心的目标。目前,中国已陆续建立了15个保税区。这15个保税区,除了深圳的福田保税区和沙头角保税区属边境口岸型、张家港保税区属内河港外,其他都属于港口型。它们都设在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大部分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有的则紧靠开发区,有的依傍深水港,都占据着发展贸易和运输业的有利地势。柳州有比较发达的公路、铁路、民航、内河航运体系。根据柳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柳江港将在近期达到500万吨、远期达到1000万吨的吞吐能力,阳和码头建设也在其中。并且,柳州市是国家批准设立的一类口岸,各种涉外办事机构齐全。这样,现代化的交通枢纽加保税区,必将促进柳东新区物流业务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繁荣,促进加工业、运输业及房地产业的发展,汇集云、贵、川、渝等西南省份的物资,使柳州作为大通道的称谓变得名副其实。此外,出口加工区也能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相比之下,保税区的审批、设立条件限制比较严格,出口加工区设立的困难度比保税区要低。柳东新区应优先设立出口加工区,三 充分合理利用土地的政策 当前柳东新区的经济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项目的落户、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土地。但是,柳东新区的土地资源有限,且越来越少,地价攀升较快。加上城市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占用土地,城区可用土地总量大幅度减少。因此,柳东新区应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对那些符合战略目标的重点产业项目实施重点倾斜,对于不符合战略目标的产业项目抬高土地门槛。自1986年6月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来,该法分别在1988年、1998年、2004年经历了三次修正或者修订。1988年的修正为土地使用改革扫清了法律障碍,实现了土地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1998年的修订确立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并针对土地征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土地征用制度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包括上收了征地的审批权限,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等。2004年的修正针对征地补偿引发的社会问题,明确了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200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在上述几个方面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2006年5月31日,国土资源部发布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试行)》和《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试行)》,自同年8月1日试行。2006年7月开始,根据土地市场治理整顿的有关要求,国土资源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商务部等部门,在各地清理整顿开发区的基础上,根据各地按规定上报的开发区设立批准文件、开发区规划审核图、保留开发区的论证资料等,对各地上报拟保留的开发区进行了审核。2006年8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2006年12月12日,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的通知》。同年12月23日,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与此同时,财政部、国土部、央行共同印发《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等问题的通知》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将提高1倍。 从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看,对土地等资源要素的调控力度已是一再加大,柳东新区应严格执行国家的土地政策,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防止土地资源低效利用和闲置浪费,严禁使用农用耕地,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在土地开发利用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用好用足执行国家政策。具体而言,土地开发不同阶段的政策措施包括:(一)土地规划重点是要加强土地利用的规划,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第一,制定用地限额制度。根据投入和产出,制定投资项目用地最大面积标准,防止个别项目占用大量土地资源,造成闲置浪费。对一些重大项目用地,需综合各种因素予以妥善安排。第二,工业用地实施最低限价制度。在对土地定价时,综合考虑不同地段、不同项目,新项目的投资规模确定最低保护价,低于保护价不予供地。第三,制定强制性的建筑密度、土地容积率标准。在土地紧张的情况下,应拓展土地空间的多维利用,将城市公用设施和工业厂房实现立体化,将可平面布置和垂直布置的厂房重叠起来,形成工业大厦或工业综合体,必要时还可以利用地下空间,但是目前就应做好相应规划。(二)土地审批由于国家严格控制用地,现行政策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有用地指标时才可能获得新批工业用地,获得土地补充很少。由于受限于政策因素,土地审批的可操作性很小。在此期间,柳东新区需要做好用地安排和预测,为以后的审批做好充分准备。另一方面,在此期间,柳州市其他开发片区可能获得大量新批土地,但这些新批土地不一定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建议柳东新区密切注意这些开发区相关情况进展,在柳东新区大框架下与其他开发片区进行合作,包括在用地和招商投资等方面的合作。(三)征地政策 柳东新区应尽快完成已审批通过的征地工作,如阳和二期工业项目用地,抓紧时间进行相应的征地拆迁,并形成土地储备,为招商引资提供前提条件,也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第一,尽快完成二期工业项目征地工作。虽然阳和新区二期工业项目用地已经审批下来,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征地还未完成。而即使征地完成后,还需进行相应基础建设和厂房建设,而这又需要一段时间。目前土地的不足,直接导致2007年上半年入园企业较少。因此,新区管委会应在柳州市的统一部署下,抓紧时间,采取各种办法,尽快完成征地计划,进行相应的征地拆迁,并形成土地储备,为招商引资的开展提供前提,为后续发展提供和储备土地,同时为三期、四期项目用地、征地的各项工作做好准备。第二,“土地换保障”机制的创新。在征地上,一直沿用的是一般采取的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的开发模式。比如,阳和新区二期工业项目用地征地任务目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征地资金问题。由于征地补偿费和地类的变化,二期征地原测算需资金为1.14亿元,现测算需1.44亿元,尚缺口3000多万元。二是关于农民住房问题。住房办理手续的问题目前是影响征地工作推进的最大因素。三是失地农民今后的生产生活问题。同时,相关征地工作尚未完成,致使工业用地造成紧缺。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能否得到及时、完全补偿和保障。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具有特殊土地制度和农村社会结构的国家而言,处理好被征地农民利益补偿问题尤为重要。随着各地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全国各地广泛推行“土地换保障”政策体系。柳东新区应借鉴其他地区取得的经验,在“土地换保障”上做出自己的文章。具体方案如下:方案A:“货币补偿”和“拆一补一”即征地时向农民以货币形式提供补偿费,并对房屋被拆除的农民提供相应住房。在规划区内建造多层农民公寓小区来安置农民,建立新型农民社区,取代自然村,既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又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而且节约了大量住宅用地。昆山开发区就是采取这种办法安排农村居民住宅。实践中,可以操作的是补偿费和新住房,它们分别对应着农业用地和宅基地,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标准。这种操作的缺点是:支出比较大,政府一时难以筹措巨额资金;安置补偿标准争议多,而且往往不断上升。其优点是:政府可以比较直接地获得用地。方案B:实行“农转非”,按照城镇标准提供相应保障 在安置补偿的基础上,将失地农民、拆迁农户转为城镇户口,享受相应最低保障,并尽量提供各种就业机会。相比第一种方式,政府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方案C:农民集体土地入股这是征地的一种替代方案。在国内不少地方,农村出现了土地股权化,即由村委会等成立集体土地股份公司,政府在不转变土地性质的条件下,与股份制公司达成租用集体土地协议或以集体土地入股等多种合作开发形式,设立开发区。在这里,政府开发的土地是集体土地,政府提供给企业的土地只能以出租方式而非出让方式。这样,政府可以省下大量征地资金,使开发区运作的资金更加充裕,促进开发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实践中,这种方式操作性很强,也十分灵活,不失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但是要注意法律的底线,如不同性质的土地用途的限制。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必须符合规划并严格限定在依法取得的建设用地范围。”这在事实上默认了2005年广东省允许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上市流转的地方立法,从而突破了农地转移用于非农建设时必须收归国有的限制。方案A是一种比较基本的补偿模式。一般来说,这是一种基本的安置标准,为国内许多开发区所沿用。但是,这种模式有其固有缺点:需要筹集巨额征地资金,而低安置、补偿费已引起农民不满、集体信访事件时有发生。方案B是在方案C的基础上,提供更多的保障,这无疑加大了新区管委会的负担,使其日常工作、财政支出捉襟见肘。方案C则摆脱了传统的征地补偿做法,开发了更多的土地空间,还能节省巨额征地资金能使园区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四)规范土地出让、出租制度,实现土地集约利用 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区,集约高效利用土地,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土地集约利用有以下重要措施:第一,制定用地限额制度。根据投入和产出,制定投资项目用地最大面积标准,防止个别项目占用大量土地资源,造成闲置浪费。对一些重大项目用地,需综合各种因素予以妥善安排。第二,实施工业用地最低限价制度。在对土地定价时,综合考虑不同地段、不同项目确定最低保护价,低于保护价不予供地。第三,制定强制性的建筑密度、土地容积率标准。在土地紧张的情况下,应拓展土地空间的多维利用,将城市公用设施和工业厂房实现立体化,将可平面布置和垂直布置的厂房重叠起来,形成工业大厦或工业综合体,必要时还可以利用地下空间,但是目前就应做好相应规划。在此基础上,应制定土地利用的激励措施和惩罚措施。土地集约利用的激励措施:①对土地利用率高的项目或企业给予财政或税收优惠,包括返还一定比例的土地使用费、土地租金补贴、减免相应费用。②土地利用率高的项目或企业申请扩大用地,给予政策照顾或优先安排。土地集约利用的惩罚措施:第一,对于签订土地使用合同后,已付清地价款却迟迟不开工的,应通过收取土地闲置费等措施,使其限期开工。自批准占地之日起两年之后仍未开工的,收回其土地使用权,已交的出让金及闲置费用不予退回;对未付清地价款的开发商,应使其限期付清地价款,对土地出让金迟迟不能到位的应当依照合同规定予以处罚。第二,对于不符合规划的、项目发展的用地,敦促限期改正,如不改正,予以取缔,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第三,对于一些多占少用、用地粗放、建设容积率和规模达不到标准的用地单位,应通过经济、法律手段,使其出让多余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五)建立土地储备制度土地储备就是由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机构通过收购、置换、征用等形式,将分散的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整体开发,然后有计划地出让,投放到土地市场(见图4-1)。土地储备的运行过程,可以分为三个环节:第一,土地的征购集中,即市政当局通过收购、置换、征用等方式从分散的土地权益者手中获得土地所有权,从而拥有大量的市政待开发土地;第二,土地的储备,即政府获得土地后,并不立即出让,而是储备一段时间;第三,土地的出让,即根据城市建设用地的需要,政府将那些经过一段时间的储备,并已完成前期开发的熟地,分散分批推向市场,供应方式主要有出售和出租等(见图4-2)。土地储备将土地集中、整理、储备、供应,是城市政府参与和调控土地市场的基本工具,能够有效地解决城市化带来的住房紧张、基础建设等问题。 土地储备通过提供土地用于开发区建设可以影响开发区未来城市化发展的方向。土地储备制度具有很多明显的优势,如预征时的地价尚未上涨,因而有利于区政府节约投资;政府在为招商引资、项目选址时有更多的余地等。此外,土地储备还是协调园区发展、各种开发建设和土地规划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建议制定《柳州市土地储备办法》或《柳东新区土地储备规定》,从快着手建立相应的土地储备。                  图4-1土地储备制度的基本框架             图4-2 土地储备的运行机制 (六)鼓励土地二级市场交易我国物权法第143条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有权将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者抵押”。投资企业可以通过有偿出让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并且其使用权在有效期限内,可以依法进行交易。 (七)推行土地租金补贴制度对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企业进行政府扶持,实施土地租金补贴制度。补贴时限有永久型、限期型、酌情型三种。补贴额度分为全额补贴和部分补贴两类。实施土地租金补贴,需要动用财政资金,必要时可由中央财政和自治区财政、市财政共同负担。土地租金补贴作为一种可见的、实际的、积极的优惠政策,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补贴对象不应限于一时困难的企业,而应包括有大好发展前景、对产业结构具有重大意义、对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的项目。土地租金补贴能够加快园区开发,吸引优质项目入区发展。例如,为了吸引开发商投资建设区内的标准厂房,增加区内标准厂房的市场供给,天津开发区管委会以管委会文件的形式出台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鼓励企业投资建设标准厂房暂行办法》,对开发商给予一定的补贴,规定“在开发区内从事标准厂房建设的开发商可按开发区公布的标准地价70%取得土地使用权,一次性付款,可再获得5%的折扣优惠”。此外,2007年2月《天津滨海新区招商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还规定有关“总部经济”用地资助额度,以吸引大企业落户。土地政策是国家规范最严的领域。柳东新区应根据自身发展和土地开发的不同阶段,依法采取灵活的做法,突破陈规,综合利用好土地这一最重要的稀缺资源。四 招商引资政策(一)招商引资环境的继续完善 从本质来讲,招商引资是一种营销活动,其成功如此,其业绩高低首先取决于营销环境,即新区引资环境。国际投资市场的竞争,不仅是投资者之间的竞争,也是引资者之间的竞争,引资者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引资环境的竞争,谁的引资环境好,谁就能更好地吸引外资。而新区的营销环境有硬环境和软环境之分。所谓硬环境,是指影响招商引资的物质条件,包括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而所谓软环境是指,影响招商引资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包括市场潜力、劳动力资源、政策法规、金融中介服务以及社会治安等。所以,柳东新区首先要进行环境优化。一方面,应继续加强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包括工业基础设施,还包括新区拆迁整治、生活社区完善等,积极改善新区的生活、娱乐、购物、教育、医疗等条件,尽快将新区建设成集工业、贸易、旅游、生活于一体的新城区;另一方面,要积极投身于新区的软环境建设,首先要加大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从税收、土地、融资、居住条件、教育、医疗等方面制定有吸引力的政策优惠条件,吸引企业及外资的进入。而且,还要不断提高政府有关部分的服务能力,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加速发展相关金融中介机构等,这对招商引资成效有致命的影响。(二)成立高效、精干、权威的招商机构充分依托柳州交通、旅游、工业、会展、文化等综合服务功能和历史文化底蕴,对符合功能定位和产业导向的大企业、大集团尤其是世界500强,制定专门的政策,采取定向招商和以商招商,在土地出让、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人才引进和对外开放等方面实现突破,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入驻。 (三)招商引资政策创新1.产业政策在产业政策上,柳东新区应该把握优势,抓住有利机会,形成多种主导产业,形成具有明显优势的产业集群,优化经济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方案A: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汽车产业),提升产业水平柳东新区依托柳州市汽车行业,目前初步形成了优势比较明显的产业集群,汽车及其零部件成为目前柳东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建议在以后的招商引资中,应在此基础上,引入规模更大、技术更先进、附加值更高的项目,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产业高端化,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建议新区发展汽车产业,采取以下对策:第一,大力发展汽车产业集群。按照整车制造商、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销售商、中介服务机构和规制管理机构等五大功能群体来全面规划,发展完整的、成熟的汽车产业集群。第二,重点发展高端的汽车产品。大力引进发动机等项目,重点开发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汽车电子产品,发展特种车辆,争取上整车项目。第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利用柳州市汽车行业的实力,争取柳州市政府的支持,把汽车技术改造、先进技术研究和开发的项目放在柳东新区,特别是阳和工业新区,在零部件和整车等方面加强技术自主创新、提升技术含量。第四,加快自主品牌建设。柳州汽车行业在全国范围内颇具实力,但目前主要和国内外一些大的汽车企业合资生产,容易受制于人。应该在合资的基础,提升自身水平和力量,打造柳州品牌。第五,改善汽车消费环境。建设完善的汽车交易平台,完善各种硬软件设施,尽快启动中国-东盟汽车城,建立4S汽车广场,并发展汽车信贷。方案B:优化经济结构,积极发展相关产业,形成多种主导产业整体上来看,广西处在工业化初期的后半阶段。具体来看,柳州市工业化发展靠前。在从产业的发展规律看,各国或地区经济基本上是沿着“农业—轻纺工业—重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轨迹向前发展。在这条产业转移链上,柳州市正处于“重工业—高新技术产业”阶段,重工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柳东新区可以凭借柳州市的工业基础,积极发展机械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方案C: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开拓新的产业领域,为将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环保产业、物流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柳东新区在这方面应该有所作为。柳州柳东新区已引入年产10万吨、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柴油生产企业—柳州明惠生物燃料有限公司,对其应该大力支持,尽快做强做大。像最近洽谈的澳门海威公司的动漫产业,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但是对于这样重大的投资项目,还须全面、认真考察其可行性,审核通过之后方可放行,切不可好大喜功。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相应服务的同时,形成自身的优势。根据园区规划,还应鼓励和引导第三产业发展,建立健全各种城市功能,最终促使园区向城区发展,成为“再造工业柳州”的有益补充和支持。同时,柳东新区要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重视“三农”问题,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协调城乡发展。2.经济主体政策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对各种经济主体应依法一视同仁,但实际操作中,还要根据不同的经济主体的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方案A:国有企业的招商引资柳州市是我国老工业基地,享受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优惠政策,其中,一些国有企业产品改造和产业升级具有很大的投资机会,而目前转移出来的项目并不多。建议柳东新区与柳州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并与相应国有企业紧密联系与合作,争取它们将新的产业基地放在柳东新区范围内。这样,一方面能够扩大招商引资,另一方面还能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此外,随着“中国-东盟汽车城”的筹建,应尽早争取几大国有汽车公司的入园。方案B:积极对外招商引资外资看中的是中国低成本制造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沿海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一些外资开始内迁,寻求新的发展机遇。通用公司对上汽通用五菱项目的重视,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柳东新区应想方设法争取通用公司一类的国际企业在区内建立相关项目。如果通用公司能够新区落户,必定产生极大的号召力,进一步壮大园区汽车产业。同时,新区的产业在国内面向整个大西南市场,在境外辐射整个东南亚,这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也是应该强调的。 建议柳东新区应根据任务和形势,在吸引外资中做好以下工作:①设立专门的境外招商引资机构(办公室或小组)。②将外资来源划分为港澳台、东南亚、日韩和欧美等几大方向,每个方向有专人负责招商引资。③紧盯几个相关产业中的大跨国公司,争取其中的一两个入园落户。方案C:民营经济的招商引资新区应承接东部地区特别是珠三角产业转移,积极发展民营经济。目前,我国东部部分产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新区作为一个各方面条件比较优良的载体,应有选择地吸纳其中的优势项目。同时,新区应积极培育和支持本地民营经济的发展,对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要大力支持。3.大型项目专项招商引资西部地区招商引资普遍质量不高的问题。针对目前无大型项目、超大型项目的现象,建议柳东新区管委会建立重大项目专项招商引资制度。由柳东新区相关负责人牵头,在限定的期限,就个别项目,如汽车发动机、整车,针对潜在的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重点招商,以此带动产业链的发展和升级。必要时,实施特事特办,在法律的框架下,实施特别待遇。一旦在大项目、高科技、新兴产业等方面招商引资有了突破,就可以产生聚集效应。同时,在此基础上,柳东新区管委会也要确定每段时期招商引资的重点,以保证招商引资的可持续发展。4.分区发展规划将柳东新区按照发展目标和项目特点等因素,划分为不同的经济小区域,形成一个个特定的经济“群落”,从而带动整个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另外,这种“扎堆”开发,也能带动人气的聚集,产业的聚集,以及品牌的形成。方案A:加紧建立物流园区 柳州市与柳东新区虽然交通便利,但缺乏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影响了出口型企业的投资决策。目前,柳东新区物流硬件设施尚不完善,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高效的物流服务体系,物流中心、货运枢纽及码头项目都还没有投入建设,经过测算的物流成本较东部地区要高出2-3倍,对一些物流运输依赖大的投资项目形成了很强的制约。建议柳东新区适当调整发展规划和建设进度,因地制宜设立物流园区,为新区、柳州市乃至我国大西南、东南亚的物流发展服务。在物流园区的建设中,应打破常规,加快货运中心、码头建设,并完善仓储、运输等配套设施。在政策上,柳州市和柳东新区应给予特别支持。应创新招商投资方式和投融资方式,吸引社会各种力量加入建设。方案B:加快生态工业区的建设生态工业区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标本。柳东新区不能走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老路。柳东新区已有生态工业区的建设规划,应大力加强相关工作步伐,实施高起点战略。在生态工业区发展建设中,建议柳东新区制定严格的准入条件,对符合者给予特殊优惠和重点奖励,对不符合条件者坚决拒之门外,并在整个区内逐步推广,将柳东新区建成为新型城区。方案C:寻机设立出口加工区2000年4月27日,国务院正式开始批准设立由海关监管的出口加工区。为有利于运作,国家将出口加工区设在已建成的开发区内,并选择若干地区进行试点,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近60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这些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发布在全国各地,既有沿海的也有内陆的。通过设立出口加工区,可以促进加工贸易发展,规范加工贸易管理,将加工贸易从分散型向相对集中型管理转变,给企业提供更宽松的经营环境,鼓励扩大外贸出口。广西全区仅有北海设立了一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是远远不够的。凭借目前的工业基础和发展情况,柳州市和柳东新区也有完全有实力建立出口加工区。柳州市的对外经济贸易较为发达,2005年全市出口商品545中,贸易区域分布于五大洲9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柳州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的地位日益凸显。2007年3月,柳州市相继被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授予“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称号。2007年,由国家商务部、发改委联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汽车产品出口工作会议上,柳州市被宣布为“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城市” 。柳东新区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汽车配套零部件生产体系,其市场将不仅仅局限于本地和大西南。作为面向东盟的国际制造业基地,柳州市有必要在柳东新区建立相应的出口加工区,作为对外出口、嫁接技术的窗口。设立出口加工区,能够促进促进出口贸易由一般的原材料贸易向加工贸易发展,提升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同时也能够与方案A的物流园区协调发展。建议柳东新区通过上级政府申请设立出口加工区,在出口加工区内针对当地具有出口实力或潜力的企业进行招商投资,以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项目为主导,吸引出口型企业入园。通过设立出口加工区,聚集一批优势出口企业或项目,能够优化柳东新区的产业结构,扩大柳东新区的经济外向度,维护和保持柳州市在区域经济合作格局中的地位,最终也成为出口加工区“国家队”中的一员。但是,设立出口加工区,需要在产业布局上重新设置,可能还要修改规划,并且需要与柳州市、自治区等上级政府沟通,应早做准备,打好产业基础。柳东新区是以工业为主要定位的开发区,已经建立了优势比较明显、比较完善的汽车配套零部件生产体系,其市场将不仅仅局限于本地和大西南。作为面向东盟的国际制造业基地,柳州市有必要在柳东新区建立相应的出口加工区,作为对外出口、嫁接技术的专门窗口。建议柳东新区通过上级政府申请设立出口加工区,在出口加工区内针对当地具有出口实力或潜力的企业进行招商投资。通过设立出口加工区,聚集一批优势出口企业或项目,能够优化柳东新区的产业结构,扩大柳东新区的经济外向度,维护和保持柳州市在区域经济合作格局中的地位。但是,设立出口加工区,需要在产业布局上重新设置,可能还要修改规划,并且需要与柳州市、自治区等上级政府沟通,进展将比较缓慢和艰难。5.设立新产业发展扶持资金聚焦主导产业,吸引相关产业,促进主导产业在功能区尽快形成集中、集群效应。对符合新产业区功能定位的新产业,要纳入广西和柳州市产业发展的试点。五 投融资政策 新区在招商引资和投融资[①]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这是新区发展的前提和关键。这就要求新区要一改以前过分依赖政府财政的意识和做法,在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和渠道上进行创新。在借鉴国内外其他城区建设资金融通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政策措施。(一)上级政府财政投入国内外经验表明,政府投入开发建设资金是城区建设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国内许多城区依靠政府投入迅速崛起。在柳东新区建设初期,单凭新区目前有限的可支配财力,很难建设成为具有招商能力的新区,并且新区还未建立完善的投融资平台,筹融资能力有限,这势必影响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在短期内,柳东新区必须继续请求上级政府投入。在已经开发建设的基础上,自治区、柳州市根据实际情况,还应适当追加各种必要的投资,进一步完善柳东新区的硬环境设施。广西财力不强,自身面临着财政资金紧张的问题,再行投入可能比较困难。目前比较可行的做法是,请求柳州市通过灵活方式增加柳东新区后续资金投入。在政府投入方式中,国内有一种方式可资借鉴,即政府引导各职能部门“先垫后偿”。具体做法是:由柳州市政府借助行政职能,把柳东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整个城市的基本建设总体规划,按照“谁对口谁承建,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市直各职能部门垫资进行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竣工后,用到位的土地出让金结算,或从以后的收益中收回投资。实践证明,这种“先垫后偿”的方式也是加速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河北省廊坊开发区就是采取“先垫后偿”方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获成功。廊坊开发区建区伊始,廊坊市委、市政府即决定充分发挥市直各部门的作用,加快开发区的载体开发进程,一期工程所需资金,全部由市建委、交通局、邮电局和供电局组织投入,并负责施工建设,工程竣工后,开发区用到位的土地出让金进行了结算偿还。大规模的上级政府财政投入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即使自治区和柳州市仍能够提供一定数额的资金,柳东新区也应积极开拓其他融资渠道。 (二)盘活柳东新区一般国有资产,充分发挥其投融资功能经过初步建设,柳东新区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定的国有资产。对于这些国有资产,柳东新区应通过市场化运作,实施经营城市战略,筹集建设和维护资金。建议采用产权置换的方式,如用冠名权、服务性特许经营权、公共场地广告经营权等产权换取道路桥梁、广场、公交站牌等的建设维护资金;接受社会捐赠或赞助;鼓励志愿者认养绿地、林木等。这种融资方式的优点是:在盘活国有资产的同时,创造了相应的融资机会,还能够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开发区环境,可谓一举多得。这种融资方式的缺点是:从规模上来看,这种融资方式带来的融资额度一般很小,而且需要做相应的管理规范工作。(三)扩大银行贷款渠道特别是政策性银行,由柳州市政府出面,联合开发区、高新区的力量引进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进入柳东。在健全政府担保体系和机制的情况下,争取银行的贷款。(四)组建新区投融资主体要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财政省钱和扩大投资为目的,彻底打破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投资“一靠财政,二靠银行”的传统观念,建立政策性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公司。目前,国内主要开发区纷纷设立了政府主导的投资公司,专门负责筹措建设资金。投融资主体不是也不应成为政府的“第二财政”,而是面向市场的真正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企业,在服务于新区的投资战略中,必须成为政府的投资主体、融资平台和阶段性持股的经营实体。开发区(新区)投融资主体必须以上市或与外商合资为目标,改变目前投资结构单一的现象。在市场化运作中,投融资主体拥有投资决策权、项目融资权、资本经营权。 (五)拓宽投融资的渠道与经营方式要根据不同的项目选择不同的投融资方式,如新建、改建的污水处理厂等公共事业项目,可以采用准BOT模式,以其所在地作为合资入股条件,向社会公开招商引资,择优选择合作对象。如果项目效益不佳,可考虑由开发区每年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以吸引外资,降低经营风险。对区内供电、环保、供水、供气、绿化等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议组织专家论证,提出民营化方案,采取BOT、TOT或者其它合资方式,向社会公开招投标。(六)发行建设债券发行建设债券的方式方法很多,如以新区的名义发行或者通过新区投资主体发行,还可以发行市政债券、中长期债券等。通过投资主体发行债券可以在减轻政府财政压力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债务主体,也可以为今后债务重组、债转股等创造有利条件。在美国资本市场中,所谓“市政债券”指的是各州及州以下市政机构发行的长期债券,现已成为美国各州、县政府及下属政府机构筹集公共事业所需资金的重要市场。在我国,这一债券还处于刚起步阶段。发行中长期开发区建设债券,相对于银行借款不仅融资成本低(直接融资相对于间接融资而言),而且期限长,在今后还本付息时可以大大减轻财政压力。由于发行地方债券是我国投融资改革的重点,因此建议柳州市政府充分利用这一契机,率先在新区试点,以积累基本经验。总之,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投融资途径和方法,多渠道筹措新区建设资金,不仅可以明确产权主体,彻底改变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过分依赖财政投资的局面,而且对于加大新区资金投入、提高投融资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七)积极探索区内新型融资渠道,进一步改善区内招商引资环境首先,REIT(RealEstateInvestment Trusts)即房地产投资信托,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房地产融资形式,即将持有、管理和经营的收益型房地产,如写字楼、住宅、商铺、酒店、工业用房和仓库等,打包成REIT上市。目前,美国大约有300只REITs,总资产超过3000亿美元,其中约200只REITs是上市公司。在我国,上海的张江、外高桥、陆家嘴等开发园区在国内股市上市,长春经开、泰达控股、津滨发展等也都是具有相应开发区背景的上市公司,或多或少都有REIT的痕迹,如上海的G张江通过关联交易收购张江开发区的优质物业,目前拥有已建和在建房地产约50万平方米,包括创新园、创业园等项目的房地产;天津的津滨发展的资产组合中包括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些住宅小区项目、滨海金融街、开发区投资服务中心、软件大厦以及工业厂房等收益型商业类和工业类房地产;上海漕河泾开发区还曾与国际投资者、投资银行和顾问公司等机构认真咨询、研究和探讨过以REIT方式上市的可行性。在新区内,土地、房地产的增值空间和收益率比较高是符合逻辑的,这决定了新区具备将收益型房地产作为REIT上市的优越条件。不仅可以“唤醒”大量“沉睡”的资金,使之重获流动性,兑现土地和房地产投资开发经营的收益,进一步吸引大量商家和资金进入。而且,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节约财务费用,减小各方风险。对正在进行开发建设的整个柳东新区,若将收益前景良好但建设资金还没有着落的房地产以国际通行的方式打包成REIT在国内甚至国际股市上市,本身就是吸引国内外建设资金的一个重要渠道。其次,柳东新区还可以研究借鉴国际上许多国家私有化过程中采用的资产证券化(ABS,Asset-backedSecuritization)等作法,回收在其他类型资产中的投资,恢复资产的流动性,为开发区的转型升级、提高水平进行融资。六 人才政策人才是柳东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统筹抓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一)人才引进政策 1.综合政策按照柳东新区的发展需要,建立人才目录,实施人才聚集工程,引导人才向优先发展的产业聚集,优化人才资源结构,为柳东新区构筑新型产业体系提供人才保障,促进人才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设立和发展人才市场,健全和完善人才档案制度。通过市场方式吸引,优化配置人才资源。对有关人员设置档案,建立人才库,以便把握人才流动方向,并加以引导和管理。设立人才基金,如创新基金,鼓励进行人才引进、培养,以及独立自主研发。设立多种形式的专项资金,如专业技术人才专项奖励资金。对来柳东新区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给予不同档次的补贴,并可解决其家属就业和子女入学问题。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再给予适当补贴,减免个人收入所得税。对刚毕业后来柳东新区工作的大学生、研究生等,实施灵活的户籍政策,给予充足的社会保障,如给予一定的安家费用和相应便利,等等。根据柳东新区的发展需要,吸引和招聘专科院校以及技校的合格毕业生,以改善工人队伍素质,保障他们的薪酬待遇,给他们提供发展机会。2.与国内重点科研院校建立联系建议柳东新区采取措施,与国家重点科研院校的支持西部开发活动进行对接,借助相应机会,利用柳州市的工业基础和实力,吸引相关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驻扎”于当地,服务于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内一些重点科研单位出台了一些支持中西部的政策。比如,目前中国科学院实施“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并颁发“中科院王宽诚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用于奖励立足西部、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做出优异成绩的西部学者。其他院校,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等,也有类似的活动和计划。3.建立“首席”制度 建议柳东新区在重要企业、重要产业和重要领域,建立或鼓励建立“首席科学家”、“首席顾问”等制度。通过与重要科研院校及相关专家建立长期联系,确立产业技术等突破方向、发展方向和改革方向,进而聘请有关知名专家学者为“首席科学家”、“首席顾问”,指导和解决产业、政策等层面上的问题。对这些专家学者,提供优厚待遇,不一定要求全年在柳东新区工作。同时,通过这些人员的带头作用,吸引更多人才的加入。(二)人才培养政策人才培训政策主要针对柳东新区现有的人才采取的培养措施。1.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导向、政府重点支持”的人才培训机制,培养柳东新区紧缺急需的人才。通过重要岗位锻炼、国内外知名院校学习访问、交流培训等多种方式,为柳东新区重点培养一批熟悉国际规则、具有战略眼光的优秀政府工作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以本地院校和博士后工作站等为载体,加强人才培养,构建“产、学、研”联盟,促进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的紧密联合。2.技术职务动态管理政策鼓励和支持或安排职工参加各类注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并按规定给予奖励。推动专业能力水平认证项目的开发和实施,推进国际公认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完善认证服务网络,逐步建立体现行业特色、职业特点和岗位要求的科学规范的人才评价标准,引导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开发。引进竞争机制,打破高级职称终身制,对副高以上人员每四年考核筛选一次,对在任职期间不符合条件者实行淘汰,对成绩突出者给予奖励。通过优胜劣汰引入竞争机制,促进高级职称人员素质的提高。 (三)人才流动机制柳东新区应建立鼓励人才流动的机制,各种人才均可进可出,一方面积极引进新区急需的人才,另一方面对现有人员进行考核筛选,对不适应本岗位工作、不能发挥特长、因循守旧的人员及时进行调整。个别优秀人才有更好的发展机遇可也以为其创造条件,鼓励进一步发展,人才只有在流动的有活力的环境中才能得到更快更好发展。 [①]这里主要讨论政府投融资,其中的大部分融资方式也适用一般经济主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