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朱自强

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朱自强

ID:1197621

大小:249.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08

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朱自强_第1页
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朱自强_第2页
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朱自强_第3页
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朱自强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朱自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回到原点——论小学语文教育的儿童文学化问题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朱自强我认为,这次论坛的主题“儿童阅读、儿童文化和母语教育”是一个非常好的论题,与前两次论坛相比,它所包涵、涉及的问题更加深入了。考虑到在座的与会代表基本都是小学语文教师,所以,我把话题集中在儿童文化和小学语文教育的关系上来展开。语文教育研究首先要解决对儿童的认识问题。对儿童的认识,是儿童阅读、语文教育研究的立论根基。儿童的心灵是什么?儿童的心灵不是一张白纸,也不是一个空空的容器,因此儿童教育(包括儿童阅读和语文教育),不是教育者单方面从外部进行的灌输。儿童的心灵是一颗有着饱满生命力的种子,或者是如福禄培

2、尔所说,是一根葡萄藤,给葡萄藤带来葡萄的不是园丁,而是葡萄藤本身。面对一颗种子,就必须考虑到这颗种子发芽、开花、结果所需要的怎样的土壤、阳光、雨露和肥料,因此语文教育是以儿童的心灵发展为本位的,对其内部生长力的激活。杜威说,儿童在没有接受教育之前,已经有一种天生的本能和性情,教育就应该以这些资源为依据,为基础,否则就没有什么可教。被公认为继乔姆斯基之后的语言学天才史迪芬·平克则指出,语言能力是天生禀赋,他说,如果不是本能,那么幼小的心灵,怎么可能学会那么复杂的语法体系。我的朋友,儿童文学学者方卫平教授曾经讲过,他的儿子两岁多的时候,边穿衣服边随口吟唱:“小麦子,穿裤子,穿

3、不进……”唱到这儿没词了,但是他本能地知道,还没有唱完,还要填字,而且要用三个字,于是他唱的是“小麦子,穿裤子,穿不进,嗯嗯嗯。”这说明,两岁多的孩子,对语言创造,已经有了很好的形式感。小麦子创作的就是一首完整的、有韵律感的儿歌。幼儿的语言是充满文学性的语言。看到大人用刀切莱,他会说:“刀在走路”;看到夜雨中手电筒发出的光束,他会说:“光被雨淋湿了。”看见一只蝴蝶,他会说:“落下一片雪。”很多年幼儿童的语言表现,都说明儿童具有语言本能,儿童是最优秀的语文学习者。儿童不仅具有语言本能,他们还具有缪斯本能。所谓儿童的缪斯本能是指儿童怀有真挚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和敏锐的感受力。总

4、之,儿童是独特文化的拥有者,儿童文化具有不可替代、抹杀的珍贵价值。面对这么优秀的语言学习者,语文教育、语文学习本来应该是快乐和轻松的,但是我们眼前的显示却是,教师们感到语文难教,孩子们感到语文难学。如此反常的现象,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语文教育不是顺应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文化并以此为资源,而是与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文化发生了激烈的、根本性冲突。我在此试举几例。《蒲公英的种子》是收入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的一首诗,全诗如下:“我是蒲公英的种子,/有一朵毛茸茸的小花。/微风轻轻一吹,/我离开了亲爱的妈妈。/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一年

5、级的孩子在读这首诗时,会将自己与诗中的“我”同化,可是孩子们能理解“我”的情感和价值观吗?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还是眷眷堂前,依依膝下的年龄,“离开了亲爱的妈妈”,怎么竟然还“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呢?可见这首诗所表现的情感生活,与一年级儿童的情感愿望是完全相背离的。《蒲公英的种子》是违背儿童文化的不好的教材,下面我们再看看错误的教法。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首儿童诗,题名为《春天》:“春天对冰雪说了什么,/冰雪那么听话,都化了。/春天对小草说了什么,/小草那么听话,都绿了。/春天对花儿说了什么,/花儿那么听话,都开了。”我看到一本由“著名小学语文教师”编写的《小学语文教案》

6、,其中教授前两行诗时提出了“冰雪为什么会融化”这一问题,而给出的答案则是“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所以冰雪都化了。”“冰雪为什么会融化?”如果我们感受和体验诗歌本身所提供的意境,回答当然应该是:在万象更新的季节,冰雪听从了春天发出的召唤。但是教案编写者被知识至上主义蒙住了文学审美的眼睛,以理性的思维,否定了文学的想象和情感的逻辑,把本来应该是欣赏一首诗歌的生动的文学教育课,变成了传授知识的自然课,可是就是那一点点自然知识的枯燥传授,对孩子们来说,也是类似雨过送伞的行为,因为那点知识孩子们早已无师自通了。在如此教法中,孩子们的缪斯天性中蕴涵的语文能力,非但得不到发展,反而被扼

7、杀了。上述错误的教法并非是孤立和偶然的现象,事实上,在一些主要被作为样板的观摩课中,错误的教法也屡见不鲜。出现这样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语文教育对儿童的心性、儿童的文化没有正确的理解。如何解决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化的冲突呢?我认为全面导入儿童文学的资源和方法,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的儿童文学化,是一条根本的途径。因为,儿童文学不仅具有丰富、珍贵的语文教育价值,而且优秀的儿童文学中蕴涵着成人与儿童的和谐、亲密的关系。我所说的优秀儿童文学,当然不是教材里那些“短”、“小”、“轻”、“薄”的儿童文学,那些模仿儿童文学的似是而非的“教材体”的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