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陆游与朱熹咏梅诗词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陆游与朱熹咏梅诗词比较研究1、相关定义1.1、诗词意象的概念及相关理论意象是一个运用于文学、美学等多学科领域的概念,关于意象研究的理论浩如烟波,本文主要从文学角度的意象出发进行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引起了人们对意象广泛关注的主要是由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EzraPound)等人以意象派的名义发表的作品。庞德从心理学角度对于”意象”定义为”一种在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杂经验”,并认为”意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只是一个思想,它是一团、或一堆相交溶的思想,具有活力。”在国内,学者们关于意象学说的研究可谓百花齐放。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宗白华先生和叶朗先生等
2、学者主要从美学角度上谈意象。朱光潜先生更提出了”想象创造论”,从想象方面对意象的生成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叶朗先生则秉持在80年代提出的”美在意象”的美学本体论,认为中国传统的审美活动便是在构建一个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而诗人们主要从诗论角度来看意象。学者梁宗岱先生提出心物契合论,认为意象是心与物的感应与契合。诗人艾青先生的”感觉生成论”是他关于意象研究的重要观点,他认为意象的生成是感官的、感觉的,”意象是从感觉到感觉的一些蜕化”。同是诗人的臧克家先生则认为意象是生活给予的,”意象,是生活给他的,活在他心上的”,并提出了”生活赐予论”一说。13在本文中
3、,笔者结合所收集整理的文献资料,将诗词意象理解为创作主体通过对客观物象的观察,经过主体独特的主观情思活动加工,再次创作并概括而成的艺术形象。意象植根于生活,而不拘泥于原有的生态化具体化的局限,升华成为一种寄托创作主体的主观情感,一种营造特殊意境的手法、构件。本文所要进行研究的诗词意象均指中国古典诗词意象,不包括现代及当代的诗词作品范围。这样的范围界定并非否认其他时期的文学作品的价值,而是做出一种尝试,试图将这一有代表性的诗词文化引入当代文化语境的研究。1.2、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概念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一、中国艺术歌曲产生、发展与兴盛1、探索初期在
4、中国,属于自己的艺术歌曲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五四”运动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是极为重要的一次民主革命运动,文化、艺术在这一时期无可避免的得到了继续和大力的发展。那时的先进知识分子们举起”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提倡新文化。高举”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两大旗帜,掀起了传播新思想、探索新知识的热潮。这些因素,都在客观上为中国接纳、借鉴外来音乐文化并与自身相结合,促进产生新生进步音乐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中国艺术歌曲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了。在”文学革命”的口号下,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并提倡
5、新文学等因素,又为艺术歌曲的诞生创造了文词方面的条件。此外,一批吸收了国外先进知识,研修了西洋作曲理论技法,留学归来的音乐家,开始创作、演唱、传播艺术歌曲这种所谓的”外来”艺术形式。总之,各方面都为艺术歌曲这种带有极强的时代性,新的、不同于以往的歌曲体裁在中国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听雨》;青主的《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萧友梅的《问》、《南飞之雁语》等。2、成熟期进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艺术歌曲发展到一个重要时期,日趋成熟。在这一时期,作曲家们在音乐创作技法上,将中国传统音调和民族和声运用
6、得更加成熟,注意加强中西贯通,将西洋作曲技法与民族音乐元素进一步融合,创作出许多符合中国人审美情趣、富有民族风格的艺术歌曲,从而进一步拓宽了6艺术歌曲的发展道路。这一时期的作品数量繁多,艺术性与思想性较高,出现了大量的传世之作,传唱至今。主要作品如:黄自的《春思曲》、《玫瑰三愿》;陈田鹤的《山中》、《春归何处》;刘雪庵的《红豆词》;贺绿汀的《嘉陵江上》;江定仙的《岁月悠悠》;聂耳的《铁蹄下的歌女》;冼星海的《夜半歌声》;江文也的《台湾山地同胞歌》;马思聪的《古诗七首》;谭小麟的《春风春雨点绛唇》、《自君之出矣》等。在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局面十分动荡
7、的社会背景下,以反映民族解放斗争为主题的音乐作品大量涌现。以聂耳、冼星海为代表的革命音乐家,异军突起,通过开展左翼音乐运动,使音乐艺术得到了新发展,艺术歌曲创作是其中的主要形式之一。进步作曲家们带着极大地革命热情投入创作中,所创作的艺术歌曲呈现抗战爱国的主题内容,富有群众性、战斗性的特点,使人们对艺术歌曲有了更为广阔地认识与理解,为艺术歌曲的传播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聂耳的《铁蹄下的歌女》、《梅娘曲》、《卖报歌》;冼星海的《夜半歌声》、《黄河颂》;张曙的《芦沟问答》、《一条心》、《洪波曲》和《丈夫去当兵》;贺绿汀的《嘉陵江上》;
8、张寒晖的《松花江上》等。3、回落拓展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迈进了历史的新阶段,各行各业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