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936201
大小:558.00 KB
页数:203页
时间:2018-07-15
《《戏曲声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词曲格律(讲稿)绪论戏曲声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戏曲格律,含曲文的宫调、曲牌、联套规则、平仄、阴阳、韵律等层面,这是本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古人所撰“曲律”,大多包含声律理论,如王骥德《曲律》的主要内容就是声律理论,对此,本课程亦偶有涉及。戏曲之主体——“曲”与诗词同属于韵文,而且存在“血缘关系”——词为“诗余”,曲为“词余”,其声律与诗词格律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如曲牌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词牌,词牌入曲后,既有完全遵守词之格律者,亦有与词牌之格律小异者,还有与该词牌之格律风马牛不相及者。又如,曲韵即是诗韵和词韵的发展。因此,本课
2、程将首先介绍诗、词格律的相关知识。力争让学生了解诗词格律和曲律的基本知识,练习写作律诗(近体诗)、词和曲(散曲),初试南、北曲斠律。采用堂下开卷的方式进行考试,学生写作一首散曲或一个套曲作为结业成果,亦可选择北杂剧之一折或南戏、明清传奇之一出进行斠律。203第一讲诗律概要一、诗歌表现规则的时代性差异“诗律”是我国古代诗歌表现规则的总称,以“律”名之者,状其至严且不可违也。律者,令也,法也。然而,我国古代诗歌有古体与近体之别,律诗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南朝的齐梁时代,但其成熟(获得诗体独立意义并为多个诗人所接受)是在盛唐时期。当时的
3、人为了把这种新出现的诗体与古已有之的诗歌样式区别开来,称之为“近体诗”,此前的诗歌样式也就叫做“古体诗”。古体诗虽然也有其表现规则,如押韵、句式大体整齐等,但与“戴着燎铐跳舞”的律诗相比,它显得较为“散漫”、“自由”。因此,所谓“诗律”通常是指近体诗的格律。近体诗是在古体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了解近体诗格律的形成及其特点,首先需要对古体诗的表现规则有一个概貌性的了解。(一)古体诗古体诗亦称“古风”,指近体诗形成之前除楚辞(战国时期楚国江汉一带流行的诗歌样式,因汉代学者刘向编辑屈原及其追随者宋玉等人的作品集而得名,以五言、六言为
4、主的杂言体诗歌,多用“兮”字)之外的所有诗歌样式。从句式来看,古体诗既有杂言体,也有齐言体。所谓杂言体是指句式长短不一的诗歌样式,齐言体则是指诗句的字数整齐一律的诗歌样式。律诗都是齐言诗,但齐言诗未必都是律诗。齐言古诗主要有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六言诗不多见。齐言诗是古体诗的主体,即使是被目为杂言诗的上古歌谣和乐府诗,其中多数还是齐言诗。第一,杂言体古诗:1.上古歌谣203“谣”有二义:《尔雅·释乐》认为,“徒歌谓之谣”,徒歌意即不入乐的吟诵;姜夔《白石道人诗说》则着眼于其审美形态,认为“通乎俚俗曰谣”。可见,“歌谣”是指民间
5、传诵、传唱的通俗歌辞,后世文人的拟作也称歌谣。相传黄帝时期就有“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歌谣(见《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电子版《四库全书》本“肉”作“害”。有些韵文中之入声字标为红色,下同),《周易》中有韵语,多为三言或四言,如《周易》上经《需》卦爻辞“六四:需于血,出自穴。”又如下经《大壮》卦爻辞“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易传》中韵语更多,如《系辞上》曰:“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系辞下》曰:“变动不居,周流六虚。”这些韵语显然已经过文人的加工,
6、有的已具有对仗性。《诗经》是春秋中叶以前约五百年间上古歌谣的选集,均为合乐演唱的歌词,其中十五国风大多采自民间。《诗经》中的诗歌以四言为主,兼用杂言(一至九言皆有),多数篇章为通体四言的齐言诗,如《周南》中共有11首诗,其中通体四言的就有《关雎》、《葛覃》、《樛木》、《桃夭》、《兔罝》、《芣苢》、《汉广》、《汝坟》等8首。《诗经》中的诗篇遵循上古声韵,平仄通押,可以换韵——通常是一章一韵,句中不太讲究平仄谐协,篇幅长短不一,大体偶句用韵,亦见奇句用韵之例——多见于奇句结构之篇章。《诗经》中的作品多为偶句结构,但也有奇句结构的,如
7、《秦风·权舆》、《檜风·素冠》等,共三章,每章三句,首尾两句皆用韵。《王风·君子阳阳》虽为偶句结构(共两章,每章四句),但末句实为重叠式的感叹句,末二字“只且”203为语气词,不押韵,一、二、三句均入韵。《周颂·烈文》一章,十三句。《周颂·天作》、《周颂·昊天有成命》一章,七句。《周颂·我将》一章,九句。这些篇章有的首句入韵。兹引两例加以说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引自《诗经·周南》。隔句用韵,且几次换韵。一般说来,古体诗遵循的是上
8、古音系(南朝以降,五言古诗开始步入“律化”进程,唐代以来的古体诗更是受到律诗的巨大影响,唐代以降的古体诗虽与律诗不同,但其用韵并非遵循上古音系),上古音与中古音有较大区别,但本书论及古体诗的声调和用韵时一般是以中古音为准绳的,这样作的目的在于说明古体有别于近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