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学案

《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学案

ID:11934048

大小:3.07 M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5

《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学案_第1页
《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学案_第2页
《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学案_第3页
《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学案_第4页
《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2《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学案学习目的:1、了解三投影面体系;2、理解三视图的形成;3、理解三视图的位置关系、投影规律、方位关系;4、会画简单物体的三视图。学习重点:1、三视图的形成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学习难点:三视图与物体方位的对应关系教具:自制的三投影面体系模型、简单几何体模型、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与课堂演示、举例相结合。学习过程:一、引入新课题一般情况下,一个视图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如图3-1所示,四个形状不同的物体,它们在投影面上的投影都相同。因此,要反映物体的完整形状,必须增加由不同投影方向所得到的几个视图,互相补充,才能将物体表达清楚。工

2、程上常用的是三视图。图3-1一个视图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二、三投影面体系与三视图的形成(1)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三投影面体系由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所组成,如图3-2所示。6在三投影面体系中,三个投影面分别为:正立投影面:简称为正面,用V表示;水平投影面:简称为水平面,用H表示;侧立投影面:简称为侧面,用W表示。三个投影面的相互交线,称为投影轴。它们分别是:OX轴:是V面和H面的交线,它代表长度方向;OY轴:是H面和W面的交线,它代表宽度方向;OZ轴:是V面和W面的交线,它代表高度方向;三个投影轴垂直相交的交点O,称为原点。图3-2三投影面体系(2)三视图的形成将

3、物体放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物体的位置处在人与投影面之间,然后将物体对各个投影面进行投影,得到三个视图,这样才能把物体的长、宽、高三个方向,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的形状表达出来,如图3-3(a)所示。三个视图分别为:主视图:从前往后进行投影,在正立投影面(V面)上所得到的视图。俯视图:从上往下进行投影,在水平投影面(H面)上所得到的视图。主视图:从前往后进行投影,在侧立投影面(W面)上所得到的视图。(a)(b)6(c)(d)图3-3三视图的形成和展开(3)三投影面体系的展开使V面不动,H面绕OX轴向下旋转90°与V面重合,W面绕OZ轴向右旋转90°与V面重合,

4、这样就得到了在同一平面上的三视图,如图3-3(b)所示。可以看出,俯视图在主视图的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右方。在这里应特别注意的是:同一条OY轴旋转后出现了两个位置,因为OY是H面和W面的交线,也就是两投影面的共有线,所以OY轴随着H面旋转到OYH的位置,同时又随着W面旋转到OYW的位置。为了作图简便,投影图中不必画出投影面的边框,如图3-3(c)所示。由于画三视图时主要依据投影规律,所以投影轴也可以进一步省略,如图3-3(d)所示。三、三视图的位置关系、投影规律、方位关系1、三视图间的位置关系主视图在上方,俯视图(H面)在主视图(V面)的正下方,左视图(W

5、面)在主视图(V面)的正右方。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从图3-4可以看出,一个视图只能反映两个方向的尺寸,主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高度,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左视图反映了物体的宽度和高度。由此可以归纳出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主、俯视图“长对正”(即等长);主、左视图“高平齐”(即等高);俯、左视图“宽相等”(即等宽);6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反映了三视图的重要特性,也是画图和读图的依据。无论是整个物体还是物体的局部,其三面投影都必须符合这一规律。图3-4三视图间的“三等”关系3、三视图与物体方位的对应关系物体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有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关

6、系,如图3-5(a)所示。六个方位在三视图中的对应关系如图3-5(b)所示。主视图反映了物体的上下、左右四个方位关系;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关系;左视图反映了物体的上下、前后四个方位关系。(要求学生必须熟记。)(a)立体图(b)投影图图3-5三视图的方位关系注意:以主视图为中心,俯视图、左视图靠近主视图的一侧为物体的后面,远离主视图的一侧为物体的前面。6四、课堂检测(一)填空题1、三视图的位置关系:主视图在方,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方。2、三视图的投影关系:主、俯视图,主、左视图,俯、左视图。3、三视图的方位关系:主视图反映了形体

7、的、、、方位关系;俯视图反映了形体的、、、方位关系;左视图反映了形体的、、、方位关系。(二)、由物体的立体图画三视图。(一般学生做基础题,理解能力强的可以做拔高题)1、基础题(1)(2)62、拔高题(1)(2)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