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答案

《记念刘和珍君》答案

ID:11918680

大小:7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4

《记念刘和珍君》答案_第1页
《记念刘和珍君》答案_第2页
《记念刘和珍君》答案_第3页
《记念刘和珍君》答案_第4页
《记念刘和珍君》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记念刘和珍君》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记念刘和珍君1.【解析】选B。A项,“涤”应读dí;C项,“绯”应读fēi,“菲”应读fěi;D项,“缕”应读lǚ。【穿针引线】●禅、蝉、掸●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注意:其后不能再跟宾语。)2.【解析】选A。B项,戳—戮;C项,碟—喋;D项,霭—蔼,魂—魄。【穿针引线】●债、绩、啧●桀骜:倔强。3.【解析】选C。“殒身不恤”指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多形容为正义的事业而牺牲。用在此处合适。A项,“长歌当哭”指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悲愤之情。并非指唱歌,此处属于望文生义。B项,“广有羽翼

2、”指到处都有帮凶,含有贬义,形容清正廉洁的王安石,感情色彩不当。D项,“有始无终”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此处强调房地产调控不能放松,否则,以前的努力就白费了,应该用“前功尽弃”。4.【解析】选C。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A项,“造成……遭到伤害”,句式杂糅,可将“造成对”改为“使”;B项,“成绩……得到了回报”,搭配不当,可删掉“和取得的成绩”;D项,结构混乱,应将“严峻的形势将巨大的挑战带给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改为“严峻的形势给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5.【解析】用“罗网”是指反动派有目

3、的去抓去杀,而学生们的惨状,充分证明反动派是布下“罗网”谋杀爱国学生,所以只要分条阐述出学生的惨状即可。答案:①背部中枪,说明学生是在冲突中被有计划地蓄意杀害;②“其一是手枪”,说明有军官指挥进行杀害,这次惨杀是有组织、有准备的;③受伤后“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表明他们是以对待敌人的态度来对待学生,是蓄意谋杀。6.【解析】赏析句子,首先要抓住两个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其次要分析其含意;再次要全面而深入地表达作者对三个女子的赞扬和崇敬之情,更揭露出反动派的无耻。答案:(1)这句话把记叙

4、、议论、抒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强有力地赞扬了三个女子在斗争中所表现的勇毅行为和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令人感到惊心动魄,极其辛辣地批判了当局者的凶残无耻。(2)此句运用反语、指代的修辞手法揭露并控诉了反动派空前残暴的罪行,表达了作者对政府的愤怒、憎恨和嘲讽。“伟绩”是指灭绝人性的劣迹;“武功”是指凶残野蛮的暴行;“几缕血痕”借代段祺瑞政府充当帝国主义走狗对爱国学生的血腥屠杀;“抹杀”则指制造这次惨案的段祺瑞政府的下劣凶残比“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和“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有过之而无不及。7.【解析】

5、根据“有限的几个生命”只不过是“无恶意的闲人”的饭后的谈资,可以看出,“无恶意的闲人”指庸俗的市民;根据“有限的几个生命”是“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可以看出,“有恶意的闲人”指反动派的御用文人,即反动派的帮凶。答案:“无恶意的闲人”指一般的庸俗的市民,他们极端冷漠麻木,甚至将烈士的鲜血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有恶意的闲人”指反动派的御用文人,他们诬陷学生的爱国运动,是反动统治者的帮凶。8.【解析】作者用这个比喻含蓄地表达了对学生们徒手请愿的态度。答案:从人类历史进程的高度全面评价“三一八”事

6、件,从而委婉地说明请愿是不能推动历史前进的,而徒手请愿就更加不能了,它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形式,作者含蓄地指出应该改换战法。9.【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理解的能力。回答此类题目,可遵循以下步骤:在这句话中,“沉静”是指韦素园的外在,“啮碎”是他的内在体现,而造成这种境况的原因是否该追溯呢?同时,这句话体现了鲁迅先生对韦素园深沉的感情,要结合上下文及全文把握。答案:①韦素园这样的人面对当时的社会,如果保持沉默的话,内心就会十分痛苦;②表现了鲁迅对韦素园认真、激烈性格的透彻了解,及对他这种性格严重影响健

7、康的痛惜与无奈。10.【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情感及其特点的把握能力。回答此题要从内容与手法两个方面入手。内容方面,即情感上,作者的情感经历了起伏,从文中“我们和几个朋友都很高兴。但我在高兴中,又时时夹着悲哀:忽而想到……”可看出。手法方面,作者所思所想过程中连续运用了四个“忽而”的排比句式,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效果。答案:①该段先写见到韦素园的高兴,后写高兴中的悲哀,由喜至悲,情感跌宕起伏;②运用排比句式,描写了作者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充分表达了对韦素园处境和命运的关切与忧虑。11.【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

8、分析的能力。抓取韦素园的形象特点,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其外表,二是其事迹,三是其性格。答案:①韦素园是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进步的文学青年;②他有一种踏实苦干的精神,虽然穷困但仍“钉住着文学”,支持、经营未名社;③他性格认真而激烈,关爱别人胜过关心自己。12.【解析】此题表面上考查对文中重点句的理解能力,实则考查对文章主旨内涵与作者情感倾向的理解把握。“在中国第一要他多”这句话,言简意丰,言深旨远,既包含着对韦素园的高度评价,又隐含着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