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887443
大小:7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4
《新世界以来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世界以来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分析内容简介:第1章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的生存境遇大众文化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便在中国兴起,但是当时受到了以精英旨趣为主导的高雅文化和主流文化的批判和抵制。开始于1993年一直持续到90年代后期的一场关于人文精神的大讨论,便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第1章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的生存境遇大众文化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便在中国兴起,但是当时受到了以精英旨趣为主导的高雅文化和主流文化的批判和抵制。开始于1993年一直持续到90年代后期的一场关于人文精神的大讨论,便是精英对大众的一次正面的、持久的对抗。与此同时,在电影
2、界首次提出的主旋律的概念很快演变为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文艺思想。随着江泽民在1994年1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引用,该文艺思想迅速上升为我国的文艺工作指导方针,最后被写进了十五大报告,成为党的二为和双百的文艺方针的具体体现。主旋律的提出也是官方文化为对抗大众文化掀起的娱乐化浪潮而采取的一种措施。所以,在20世纪的90年代中国形成的是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三分天下的文化局面。在这种多元的文化格局中,大众文化的快感追求未能获得自由的发展空间,不管是精英文化还是大众文化都处于主流意识形态的管理体系之内,文艺创作基本保持着感性和理性、快感和美感、欲望和道德的平衡
3、。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转型的完成,市场机制的形成,中国的大众文化才真正获得了比较充分和自由的发展,真正进入了成熟和繁荣的十年。首先是学界关于人文精神的争论渐渐息声,代之而起的则是关于审美日常化、日常审美化的研究和讨论。这可以说是学界对大众文化的一次正面认同,也意味着对大众文化的接受和肯定压倒了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和否定。大众文化不再以遮遮掩掩的姿态出现,也慢慢褪掉了自上而下的色彩,而是充分表现出了自下而上的文化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找乐的特点更被上升为一种审美标准,日常性和世俗性都成为文艺作品可以公然表现的东西。既而出现了消费文化现象,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
4、理论被广泛接受:消费社会是一个被物包围的社会,而消费地点就是日常生活世界;消费社会使物变为一种命运的、激情的和命定性的符号,这些符号包围着社会生活时,便使得日常生活重新获得伟大与崇高其目的正是为了使平庸得到满足并得到宽恕。消费社会所带来的转变是巨大的,消费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也是远为深刻的。这种大规模的物第3章结语中国电影在现实性的追求中试图建立的是电影与现实的同构关系,即用电影创造一个现实的镜像,追求的是电影的现实效果。现实效果表示观影者依据假设足够强烈的真实效果,对于再现形象归纳出来的一个存在的判断,为这些形象确定一个现实中的参照物。易言之,他相信,他看到的不是现
5、实本身,但是他看到的是曾在现实中存在的事物。这使中国电影深深地植根于现实生活和社会历史,从人物到环境都要求和客观现实相符,电影画面上的一切都需要有现实的依据,一旦有与现实不符的地方便有可能被扣上虚假或脱离现实的帽子,所以创作者也都小心地进行自我规避,在艺术表现上极为谨慎。所以,中国电影便独具一种严肃、认真的风格,不似好莱坞电影那般洒脱自由。内容简介:第一章作为电影叙事重要手段的对比叙事众所周知,电影艺术诞生于1895年,而在十四年后的1909年,格里菲斯在影片《小麦的囤积》中首次运用两组对比镜头表现穷人和富人:当发了财的粮食投机商在家里大摆筵席的时候,突然接入一个
6、饥饿的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第一章作为电影叙事重要手段的对比叙事众所周知,电影艺术诞生于1895年,而在十四年后的1909年,格里菲斯在影片《小麦的囤积》中首次运用两组对比镜头表现穷人和富人:当发了财的粮食投机商在家里大摆筵席的时候,突然接入一个饥饿的人们正在面包铺前排成长队的短暂镜头,这是电影剪辑中首次使用对比叙事,这两个镜头也是这个伟大的美国导演发明对比蒙太奇的有力证明。十四年,在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意味着大量经典影片的出现、高额的票房收入总值、眼花缭乱的电影特技频频刷新电影史。而在当时,电影人用了十四年的时间才将这一重要的叙事手法创造出来,但其一出现,
7、便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至此,无论从修辞还是叙事角度都拥有强大功能的对比手法正式被引入到电影艺术当中,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这样认为:对比表现了生命的根本意义,对比叙事乃电影艺术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一部电影中可以没有重复、暗喻等修辞和结构手法,但是却不能没有对比。从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键元素一一视听语言来说,电影的本身就是对比,其核心位置无可替代。第一节电影对比叙事模式化的思想基础凡天下事,必比较然后见其真,无比较则非唯不能知己之所短,并不能知己之所长。这样通俗的论断出自启蒙思想家梁启超的口中并不为奇,因为比较乃人类认识世界的最初及最简单的方法,是生成意
8、义的最基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