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876579
大小:3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4
《产品召回控制办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件类别产品召回控制办法文件编号ZY-QW-012版本号A/0三级文件页次3/3生效日期2011-11-251.目的:建立程序以确保出货的产品保持可追溯性,当有召回需要能迅速准确地定位物料,及涉及的数量,保证产品召回顺利完成。2.范围:所有有召回要求的产品。3.职责:3.1产品出货前的召回追踪—仓库、品质部、生产部。3.2产品出货后的召回追踪—出货、仓库、品质部、生产部。3.3召回产品之处理跟进—出货、仓库、品质部。3.4召回追踪的统筹和召回产品的处理决策---产区最高主管。3.5召回追踪所涉及的辅助资源和人员的调配,及与政府机构的沟通---行政部。3.6沟通和回复客户---业务
2、、品质部。3.7与供应商沟通—采购。4.名词解释:第一客户:客户指定的送货地点,该地点与公司无任何关系。产品事故:即产品安全事故,是指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损害或者严重损害的安全事件。5.程序要求:5.1 召回的时机当公司发现已出货的产品存在重要安全隐患,有可能或已经引发产品安全事故,且已经不在公司可控范围时(如已经交付或物权发生转移),应启动召回程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情形都可能涉及待召回产品,触发召回程序:a)顾客的投诉;b)主管部门检查发现的不合格的产品;c)媒体报告的不合格的产品或事件;d)公司内部检查发现受不合格产品影响的批次产品已经交付;e)其他的改变(包括技术、法
3、律行规和突发事件)影响到已交付的产品质量或安全。5.2待召回产品的识别和评价a)销售、品管部及产品召回小组,应监视与产品召回有关的信息。b)出现5.1于情形时,公司最高主管应立即召集专案小组(专案小组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进行召回评审。必要时,应要求最高管理者和法律顾问、各部门的其他主管参加。c)召回评审的内容包括:召回原因;信息的来源,可信度;以往的产品安全记录,危害程度;待召回产品的范围(包括产品线和地理区域);是否启动紧急召回;一旦启动召回,还应制定召回计划明确召回的方法、途径和召回产品的处理等。d)只要可能,应对待召回产品对应的批次产品,甚至相邻批次的产品留样进行复查,以证
4、实是否不安全及其不安全的原因。其结果应作为召回评审的输入。留样应保持到召回活动结束。c)在有确切的信息支持时,召回的评审不应超过半个工作日。5.3 召回的程序文件类别产品召回控制办法文件编号ZY-QW-012版本号A/0三级文件页次3/3生效日期2011-11-255.3.1 召回产品溯源,以识别召回活动的相关方。必须考虑客户(包括分销商及其顾客)、合作单位、公司内部单位(包括各部门、分支机构和所有员工)、供应商、相关的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包括媒体和消费者组织)。从产品销售、制作采购的全流程各步骤追溯,寻找所有可能的相关方。5.3.2 根据相关方,选择合适的方式发布召回信息,召回
5、信息应在作出决策后半个工作日内发布。合适方式可以是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媒体公告等,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均应编制《召回信息发布记录》。召回信息应编制成文件,如《产品召回公告》,内容包括:a)召回小组成员的信息,包括成员名单,24小时联系方式,代表的部门和所承担的职责。b)召回产品的信息:召回产品名称,代号或批号,工厂名称,生产日期等;召回的原因,召回产品分销的区域(包括地区、分销商名称和地址)c)产品召回的方法、途径和时间。d)受召回产品的不合格影响的其他信息,如已使用待召回产品的后果和对策,与召回有关的费用和赔偿。e)给经销商或客户的召回计划范本,或作为召回信息的附件,以便他们通
6、知和协助召回。5.3.3 产品召回的方法、途径和时间:a)应尽可能利用销售网络作为召回网络,由消费者将召回产品交回零售商,再由零售商交回经销商。应明确向公司或批发商报告的方式如电话或传真等d)应保持从公司到经销商的接受召回产品的通道,并在召回信息中予以明确。c)每一批(或件)召回产品均应编制《产品召回登记表》予以记录。5.3.4 召回产品的处理a)召回产品在处理前应进行标识和隔离。b)召回产品应作为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处理。应建立《不合格品处理单》,并注明为召回产品处理。c)当召回产品的处置方法为报废时,可由批发商在公司的监督下进行。5.3.5 产品召回的结束和报
7、告:a)召回计划要求的产品全部回收并妥善处理完毕,表示该次召回活动结束。b)召回活动结束后,召回小组应编制召回报告,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还应该召开专案小组会议评估召回过程合理性(合理性为召回花费的时间、费用、资源等)。召回报告应包括召回的原因、范围和结果。5.4 召回的程序和要求应编制成召回计划,经总科长批准后可正式启动。5.5 召回的公关为了避免损害公信,公司应对公众的报道作好准备,并指定专人(管理者代表或公司的公关人员)负责,以便恰当地向公众传达召回相关的信息。5.6 纠正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