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家与金融产业风险--兼论重建台湾金融体系结构

中国的国家与金融产业风险--兼论重建台湾金融体系结构

ID:1185140

大小:187.00 KB

页数:58页

时间:2017-11-08

中国的国家与金融产业风险--兼论重建台湾金融体系结构_第1页
中国的国家与金融产业风险--兼论重建台湾金融体系结构_第2页
中国的国家与金融产业风险--兼论重建台湾金融体系结构_第3页
中国的国家与金融产业风险--兼论重建台湾金融体系结构_第4页
中国的国家与金融产业风险--兼论重建台湾金融体系结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的国家与金融产业风险--兼论重建台湾金融体系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國的國家與金融產業風險--兼論重建台灣金融體系結構陳總經理松興九十一年六月十七曰中國大陸主要經濟指標中國大陸的國家風險亞太主要國家主權評等有利中國主權評等的因素強健的對外部位,外債水準與支付負擔仍屬温和。2001年外債總額估計會降至經常帳的55%,包括短期債務在內的支付總額約為經常帳收入的17%。鉅額的外匯存底,為短期負債的700%具競爭力的出口產業,尤其受惠於創歷史新高的外人直接投資。對經濟改革的承諾已快速建立了邁向實質市場經濟的基礎。非國有部門的生產已經超過GDP的一半。都市住宅與國有企業的民營化。關稅及外人投資規定的自由化有利改善對外競爭力。有利

2、中國主權評等的因素脆弱的公共財政長期維持積極的財政政策有其困難。財政的債務依存度為60%(工業化國家一般為10%,赤字較大的開發中國家為25%)。金融體系壞帳所帶給政府的鉅額或有負債。問題放款至少占總放款的一半。重建金融體系所需資本約為50%的GDP未來支付外債及退休金之負擔得對財政造成壓力。政府債務重擔將會增加(預估包含銀行問題資產損失之重建成本將超過70%GDP)有利中國主權評等的因素相對脆弱的政府運作體制,政治改革遠落後於經濟改革。未來經濟能否持續成長,將有賴於在政治上及體制上是否能夠隨著人民財富及教育之成長而改善。中國對經濟改革的承諾,在亞洲金

3、融風暴時已經過測試,標準普爾預期,儘管全球成長減緩,中國的經濟自由化仍將持續。持續推行經濟自由化,並建立新的社會福利制度、法律與監理系統將有助於強化中國脆弱的體制。政治改革遠落後於經濟改革10年的政治安定遮掩了表面下的鉅變。共產黨的控制機器,至少在邊緣上已經受到腐蝕。共產黨員雖然仍握有決策大權,但日益依重技術官僚的意見。共產黨內部對政治及社會議題的辯論層次日益昇高,且漸擴散至一般大眾。共產黨近來允許私人企業家加入代表著其己由原來意識型態掛帥逐漸轉向為較為多元的族群議會。但對社會主義經濟政策的承諾雖已日漸降低,卻未帶來政治的自由化。相對脆弱的政府運作體制正

4、在發展中的政府運作體制仍舊脆弱,而入世(WTO)後,將面臨更重大考驗:對外的承諾對地方政府及官員都將造成拘束力;市場經濟所需的法律架構,仍在建構中,這包括建立更多的法院、培養更多的律師、通過更多的法律等等。共產黨的目標是希望藉由建立「法治」來達到間接促進內部控制,並得以穩定的發展經濟。政治性機構,包括各個階層的人代會,已較以往來得積極,如公開不支持個別官員的措施、派任高級政府官員職務、要求提供資料等。對政治安定的可能威脅日益嚴重的社會不安;愈滚愈大的反貪污抗議;潛在的經濟逆轉;一旦2002年新領導人接班過程不順時,所可能造成的共產黨分裂;及城鄉收入差距擴

5、大,農民收入成長緩慢,和衍生的就/失業問題。城鄉差距擴大,農民收入停滯2000年城鄉平均收入,官方數字為3比1(6280/2257元人民幣),但實際可能兩倍於此。假設農民收入為1,則城鎮收入在1985年為1.86,1990年為2.7,1995年為2.71,2000年為2.79。農民收入緩慢,2000年為2.1%,2001年為4%。農業就業人口占總人口一半,面臨:生產成本增加、出售價格下滑、及地方官員的非法課稅;入世後進口增加將使農物價格下降;農民更加流入城市;而居民法規又歧視這些近1億3仟萬的遊民。失業問題在1980年代,經濟成長率與就業增長率分別為4.

6、3%及3.0%。到了1990年代,改變為高成長低就業,數據分別為10.1%及1.1。在1996-1998年間,工業的就業彈性為負值。2001年,官方统計的失業率為3.3%,但亞洲開發銀行估算城鎮失業率為8.2%。2001年6月底,國企下崗職工為769萬人,再就業安排了79萬人,再就業率為11.1%。目前城市下崗、失業人口及就業困難户共1億左右,占總就業人口的14%。經濟展望(一)在可預見的未來,工程浩大的中國的結構性改革動能仍將持續。中期而言,中國的GDP成長率在扣除统計上的扭曲後,可望維持在5%左右。退休與福利制度的建立將減少對財政激勵措施的依賴,可促

7、進形成一項新的成長策略。昂貴的成長策略中國的快速現代化,主要係藉由持續的金融與企業改造,並開放國內外的競爭。財政上的壓力使得中國政府企圖保有控制中型及一些大型國有企業的能力與意願,大打折扣,在競爭力強的產業尤其明顯。近年來的成長主要係依賴公共投資及銀行給予國有企業貸款,此一策略將付出極大的代價,直接而言係因龐大的財政赤字所造成的政府債務,間接的則是造成金融體系的或有負債。中國政府財政負擔資料來源:IMFArticleIVConsultationwithPRC,July232001經濟展望(二)儘管出口下滑,官方的2001年成長率約7%(扣除统計扭曲後約5

8、%)。貨幣與財政政策目的皆在促進GDP的成長。從供給面,未來外資及非國企的生產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