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论文指导:孔子仁学思想的意义

国学论文指导:孔子仁学思想的意义

ID:11849624

大小:50.83 KB

页数:51页

时间:2018-07-14

国学论文指导:孔子仁学思想的意义_第1页
国学论文指导:孔子仁学思想的意义_第2页
国学论文指导:孔子仁学思想的意义_第3页
国学论文指导:孔子仁学思想的意义_第4页
国学论文指导:孔子仁学思想的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学论文指导:孔子仁学思想的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国学论文指导:孔子仁学思想的意义 本文导航 1、首页2、“礼”中心与孔子思想阐释的极端化3、对老子反“仁义”说法的再质疑4、强调“仁”中心地位对“礼”“乐”的统摄作用 xx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国学论文指导:孔子仁学思想的意义”,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在中国思想的历史遗产中,孔子的思想具有重要地位。然而,历代对孔子思想的评价,或将孔子思想经学化而当作“玄圣”“教主”,或将其虚无化而斥为与现代性思想尖锐对立的封建“孔家店”,或坚持对儒道差异加以形而上学二元对立,使孔子与老子成为相互对立的两个极端,或否定孔子儒学思想的

2、现代意义。这些绝对化的言述,值得学术界再检讨。应该说,孔子思想与老子思想有着不可忽略的关系,孔子在“礼”与“道”、“乐”与“仁”、“君子”境界与理想人格上的思想言说,对现代个体存在尺度和社会存在秩序有着新的阐释意义,并在新世纪的中国思想重建中具有不可忽略的启迪作用。( 一原始儒家思想的中心范式问题 中国哲学精神的开放性,使得中国思想文化精神不是一个封闭系统,而是一个具有宇宙论、生死论、功利观、意义论的精神价值整体。 在中国精神同西方精神(“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ism)的对比中,学者们大多是提出“道中心主义”(Tao-centrism)进行言述。事实上,中国

3、精神的来源和内涵相当复杂,除了人们一般习惯说的“外儒内道”或“外道内儒”的“道中心主义”观念外,还存在着“礼中心主义”、“仁中心主义”、“经中心主义”等话语。因而,仅仅用“道”中心来囊括中国哲学精神是不够的。 在思想历史长河的汰变中,儒家逐渐取得了正统的地位。儒家中心地位使得“仁中心”或“经中心”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成为主导性话语,道家则作为这一中心的补充系数存在和发展着。这里,在讨论原典儒家的孔子思想之前,有必要对儒道之间关系的几个重要的前提性问题略加澄清。 一,“道”之多层内涵与孔子论“道”。 有的学者将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两种思想流派--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核心范畴,上升到整

4、个中国思想的根本代表的高度,大抵认为中国思想的根本表征是“道”,或强调儒家思想体系的中心是“经”。前一种说法尚值得进一步推敲,而后一种说法,在我看来则是颇有新意的,补充了“道中心主义”论述的不足。 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界有一种相对固定的看法,即老子重“道”,而孔子重“礼”,似乎“道”成为了老子的专利。事实上,中国思想家对“道”一词的应用相当广泛,“道”的含义十分丰富。就一般意义而言,不仅指古代道家思想流派,还引申为宗教义理的“学道”“得道”,以及“言说”“言道”等。 而且,在思想史中,不仅老子论“道”,孔子也论“道”。“道”在《论语》中共出现60次,用作孔子的术语44次,是一

5、个极重要的术语。其主要意义可分为三个方面:其一为具体形态的路途、行走、治理等。其中表示路途、途径的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中道而废”等;表示行走或做的有:“君子道者三”等;表示治理的有:“道千乘之国”等。其二为抽象的方法、技艺、言说等。如方法:“不以其道得之”等;技巧:“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等;行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等;言说:“夫子自道也”等,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等;诱导,引导:“道之以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等。其三,是超越性方面,如真理、思想等:“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6、,“本立而道生”等。 因此,将“道”仅仅作为道家思想尤其是老子思想的代称,于事实有所不符,于学理有所不通,宜细察之。 本文导航 1、首页2、“礼”中心与孔子思想阐释的极端化3、对老子反“仁义”说法的再质疑4、强调“仁”中心地位对“礼”“乐”的统摄作用 二,“礼”中心与孔子思想阐释的极端化。 孔子思想核心范畴的厘定,在学界争论较大,最具代表性的是认为“礼”中心。其负面性表现一方面在于,将孔子思想体系定为“礼”,将孔子思想政治制度化,从而否定其思想中的多维价值。另一方面,则将孔子思想化约化为“吃人的礼教”而彻底否定。“五四”时期,由于当时政治文化运动的需要,孔子被作为封建

7、礼教和旧文化的象征,遭受到尖锐的批判。在西化思潮影响下,知识分子所看到的主要是“礼教”的孔子,即认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是“礼”,因此,清理“封建礼教”成为现代知识分子的首要工作,“打倒孔家店”之类极端的非学理的态度竟成为当时知识界的共识。其后,这种将孔子思想宗教化或漫画化的观点在学界占据了主要地位,甚至成为学界的中心话语。据此,高力克在《五四伦理革命与儒家德性传统》中认为:“在激烈反孔的五四时期,儒家‘仁’的道德理想亦未曾在知识份子的意义世界中失去影响。这样,五四伦理革命就呈现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