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ID:23178359

大小:68.8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5

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_第1页
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_第2页
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_第3页
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_第4页
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摘要:孔子的仁学思想是对古代传统文化的传承,蕴含着丰富的哲学蕴意。推崇孔子的仁爱思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词:孔子;仁学;现实意义中图分类号:B222.2文献标识码:A“仁”不仅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也是整个儒学思想体系中的核心理论,从一定意义上说,儒学就是仁学。一、孔子“仁”的内涵“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灵魂,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约109次,所以孔子的思想又被称为“仁学”。“仁”的内容十分丰富。通过对孔子思想的解读可以看出

2、,“仁”是一个从“爱亲”到“爱人”的过程,可以说在孔子看来,一切好的品行都属于“仁”的范畴。(一)仁者爱亲爱亲,即“亲亲”,是指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人们相亲相爱。当然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是自然生成的,而不是人为的。而且有血缘关系的人与人相亲相爱本就是一种自然的本能。因此,爱亲可以说是“仁”最根本的内容。孔子认为,孝顺父母不仅仅是养活父母,更重要的是从心里面敬重父母,爱父母。就正如在《为政》中“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所以孔子要求弟子们在侍奉父母的时候要做到包容父母,关心

3、父母,并能够处处为父母着想。(二)仁者爱人孔子在《颜渊》中提出,仁即“爱人”。“仁”是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不能将“仁”局限在家庭成员之间,而应扩展到家庭成员之外。此外,孔子认为“爱人”至关重要,它是“为仁”必不可少的部分。孔子不仅理论上坚持“爱人”的观点,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他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他广收三千学生,不分贵贱,不分等级,足以证明他的爱人之心和他的爱有多么广博。(三)仁者爱物仁者爱亲,仁者爱人中“仁”都是针对人与人而论的。那么孔子爱的对象能不能扩展到物上面呢?这点在孔子的语句中无法找到直接的

4、论述。而且从《乡党》中马厩失火,孔子只问人有没有受伤,而没有问马的情况,很多学者认为孔子的爱只是局限在人的范畴。但是,孔子的这一表现只能说明他心中的爱是有等级的。另外,从爱亲到爱人,是一个推衍过程,那么孔子的爱也是可以推衍到物的。(四)忠恕之道忠恕之道分为忠道和恕道。忠道即孔子在《雍也》中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道即孔子在《卫灵公》中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如果是自己不想要的食物,同样的也不要强加给他人。就忠道和恕道而言,忠道是相对具有积极意义的一种道德,是一种有作为的行

5、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和条件来实行的;而恕道则是相对具有消极意义的一种道德,是一种不作为的行为,也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二、孔子仁学思想的丰富自从孔子开创了仁学思想,它就像是一颗播下的种子,为后世学者不断地施肥、裁剪,把孔子的仁学加以改造、发展和拓展。在孔子的仁学体系中,对于仁从何而来,仁作为道德原则的根据是什么,也就是说人为什么要行仁的没有回答,这一理论问题是由孟子来完成的。孟子论仁多与“心”紧密联系,这是对孔子合义而为的行仁之方的继承。在仁学的论述中,引入“性”的观念也属于孟子对孔子仁学的发

6、展。其次,在行仁的道路上,孔子倡导统治者实行德政,孟子则倡导行仁政,主张内圣外王、仁民爱物。董仲舒作为西汉初期的大儒,他广泛吸取先秦诸子的思想营养,在继承孔孟仁学精神的基础上,以天人感应学说为基础对仁学进行了独具特色的改造:1.董仲舒将“仁”与“天”结合起来,赋予“仁”以神圣性和合理性。2.董仲舒把仁归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一,居“五常”之首,改变了孔子的仁为全德之名的看法。3.董仲舒把神秘化的仁学思想运用到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中,以天人感应说匡扶世事。有着六百年历史的宋明理学对孔子

7、仁学的发展有着三方面的影响:第一,“万物一说体”是宋明理学的奠基思想,他们认为人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同为一体,同为一理。第二,宋明理学家以仁为理、为太极,把仁的实质归结为“天地生物之心”,使仁的思想更加丰富。第三,宋明理学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即是天理与人心的契合。近代中国,内忧外患,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来改造孔子的仁学思想,发扬他们眼中的精髓,批判、摒弃他们眼中的糟粕。近代仁学思想家们着重于对仁学思想的批判,而他们批判的标准则是西方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民主、宪政等思想,这一切都是

8、他们改革社会制度所做的准备,自此,批判的思潮也开始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蓬勃发展起来、孔子仁学的现实意义(一)推动构建一种新型的经济伦理经济市场中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必然影响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所以一定的道德伦理要求还是必要的,这就出现了所谓的经济伦理。经济伦理就是在经济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西方社会承认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自利”的理性人,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必须有相应的伦理规范来规制每个人的行为。同西方国家一样,社会主义国家也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经济伦理,以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